读完《微习惯》这本书,对于养成习惯有了新的认识,以前在改变上总是特别的使劲,而且一下子就想有一个改天换地的效果,读完这本书,我才明白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了。
下来我分享一下这本书讲的八条改变心得:
一、选择适合你的微习惯和计划
一个得不到执行的想法就会消亡。如果一件事在你的大脑想了很久而没有相应的行动,大脑慢慢就会认为这件事不重要,把它从系统中剔除掉。
假如你要养成一个新习惯,你就先设定一个特别容易达成的小目标。
比如:一天做一个俯卧撑开始,做完打个勾。
这样做的好处是你轻轻松松可以做到,没有任何畏难情绪,做超了开心,做完了也开心,这一小步的意义让你脑中的想法松动了,而完成了一个小目标会让你获得小确幸,是给大脑的一种奖励。
二、挖掘每个微习惯背后的价值
想知道习惯是不是真的可以让我们付出努力,得先找到它背后的价值。
怎么做呢?
用5W法向自己提问,
比如:我想每天写作。
为什么?
因为我热爱写作,为什么?
因为通过写作我可以梳理复盘自己的问题的同时还能帮助他人获得一些启发。这件事非常有意义。
为什么你觉得这件事这么重要呢?
因为通过写作能让自己保持活力,在和他人的思想碰撞收获到满满的幸福感。
为什么?
因为这件事通过他人反观自己,更加谦逊,更加优化自己的系统,解决自己的问题,从而有能力帮助更多像之前的我一样迷失的人们,是一件特别有重大意义的事。
三、明确习惯依据,将其代入日程
我们常常习惯固定的时间做固定的事,同时这对于一些时间碎片化的人来说就会有所阻碍。
那怎么办呢?
就是保持一些灵活性,绑定习惯。比如:下班一回到家就换上运动装,告诉自己,我就跑步5分钟。
四、建立回报机制,以奖励提升成就感
要是你的微习惯超过四个以上,你就会消耗过多的意志力来做事。这样往往不能长久,大脑会有畏难情绪。
那怎么做呢?
比如:当你从健身房出来时,你大汗淋漓,肚子饿了,而这个时候你就吃点面包或者蛋白粉来补充一下,这样的奖励会让你的大脑特别感觉受到了奖励,就会更加愿意配合你。
五、记录与追踪完成情况
当你遇到某件事时,你把它写下来,这意味着你把它提升到比其他事更重要的高度上。手写出来,会让你将这件事放大,这样你的大脑就会把它当做特别重要的事来优先处理了。
所用工具:大日历、数字化追踪(手机提醒、或者其他机器人提醒)
六、微量开始,超额完成
明明可以设定更高的目标,为什么一定要设定这么小的目标?会不会没有效果?
我们目标是养成良好的新习惯,目标设定的太高,你会做着做着中断了,不能持久,这个新习惯就建立不成。
这样做还有三个好处:
1、强化我们的意志力
2、当下就取得进步
3、不耗尽意志力
这三个地方任何一点出问题都会影响你的新习惯的养成。
七、服从计划安排,摆脱高期待值
我们要把精力和期待值放在坚持目标上,而不要对任务量抱有较高的期待。
因为生活中最强大的事就是坚持做下去,保持不出局,这是让行为变成习惯的唯一途径。
八、留意习惯养成的标志
1、不再对这件事有抵触情绪
2、身份认同
我是个经常读书的人或者我是个跑者、作家
3、行动时无需考虑
4、不用再担心自己少一天或者其他的担心也能轻松做到
5、常态化
像刷牙、吃饭一样自然
6、它很无聊
它不会有什么特别兴奋的感觉,因为它本身就是持续的好处。
最后,要注意的警告:对超额完成任务的态度。
如果你超额完成了目标,你很了不起,但如果没有呢?你还是很了不起。
不只是“好”,而是“了不起”。因为大脑很难改变,所以我们要庆祝每一次的进步。
不管这种进步是刚好完成目标还是超额完成目标,都值得感谢。
图片
像稻盛和夫先生说的那样:活着就要感谢!
对于每一次小小的进步都要有仪式感的庆祝一下。这样大脑就会受到奖励而变得更加积极配合你达成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