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生活史读后感摘抄

发布者:简单文坊 2021-11-23 05:15 来自: 文章吧

《动物生活史》是一本由[英]约翰·亚瑟·汤姆森(John Arthur Thomson著作,岳麓书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88.00元,页数:39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动物生活史》读后感(一):《动物生活史》行走的动物百科书

日常生活中我们对大自然中很多的动物的某种特性会了解的比较多,在很多的动画电影里,比如《疯狂动物城》里因慢动作出圈的树懒,比如《马达加斯加的企鹅》里憨态可掬的企鹅,比如《狮子王》里勇猛的辛巴。

我们会喜欢企鹅摇摇摆摆的憨态,我们会研究猫猫狗狗的生活特性,我们会喜欢养一些小宠物,但其实,真正对动物的生活史感兴趣的只是一小部分人,大部分人都不曾走进它们的世界,自然社会里才是动物们的主场。

英国知名博物学家、自然学家约翰·亚瑟·汤姆森爵士编著的《动物生活史》,可以媲美法布尔的《昆虫记》的博物学经典,主要叙述了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昆虫类、单细胞类动物的生活状态,让我们对大自然中的各种生物的生活有更深刻的了解,极大的拓展了我们对于生命多样性的视野。

大自然的每一种生物都是经过优胜劣汰而存活到现在的,生物的多样性也体现着社会环境的复杂多变。觅食是每一种生物存活下去的最基本的需求,天上飞的,地下跑的,水里游的,每种生物都有着自己的食物链,有肉食性动物,有草食型动物,生物界里的每种生物共同搭建起了生态系统的生物链。比如:北极熊的主要食物是海豹,而海豹则是以鱼为食物的,鱼类又以丰富的甲壳动物为食物,甲壳动物的食物是海面上成千上万的微小的动植物。

在我们不曾关注到的地方,每一种生物都为了生存而拼尽全力。

《动物生活史》内容非常的丰富,重点叙述人们了解最为详细、确定的哺乳类和鸟类动物在野外的生活习性,让我们能学习到很多的动物知识,让我们知道了很多的动物在野外都是如何进行捕食,生存和繁衍的。

同时动物的生存分布也跟地理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有些生物适应于生活在海底,有些生物适应于生活在极寒之地。生物的充盈也体现了生物进化的无限可能。

《动物生活史》除了丰富的知识,还配有近100张全彩色的博物馆珍藏的动物生活高清图,让我们在阅读中多一些色彩,能将不太熟悉的生物和图片进行对照,对它们的模样有着更清晰的认知,让枯燥的阅读变得更有趣味。

《动物生活史》读后感(二):万物有灵,自然大同

人类是哺乳动物。

不过此刻不讲人类。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热衷于玩支付宝里面的蚂蚁森林?蚂蚁森林里面有个保护地巡护和发现动物环节,关注上一段时间就会发现,原来我们大中国有那么多可可爱爱的珍稀动物,与我们同在。

但是,在石屎森林里,我们连对猫猫狗狗小鸟都给不了多一丝丝的宽容,动物自然无法离我们更近。好像不少人类并不需要动物。

人类因为新冠疫情被迫待在家里,却让地球出现了一些奇迹:那些被宣布绝种的动物,竟然出现在镜头前面。

我们究竟要不要了解动物?

约翰·亚瑟·汤姆森(John Arthur Thomson,1861-1933)在其著作《动物生活史》(The Outline of Natural History)中如是说。

关于约翰的基本信息,现时简单网络检索就能查到,在此不赘述。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的出版背景。

The Outline of Natural History 最初出版于1922年8月,因书中知识囊括多种理论与几乎所有当时已知的科学发现与发明,又配上精美图片,当时就被称为“科学第一书”,五年内就发行达一万册。这本书于1923年起,由王云五主持,被任鸿隽、竺可桢、胡先骕等多位中国科学社的骨干翻译成中文版本《汉译 科学大纲》。从1923年4月到1930年,前前后后翻译多达14册,1500多页,翻译者也多达22人。

据闻1931年再版时,即使洛阳纸贵,也不妨碍这本《科学大纲》在国内外加印再版。而以《动物生活史》之名的译本,从2015年至今,也已再版三次,足见这本书之经典与价值。

熟悉《动物生活史》旧有版本的读者或许可以从新旧版本的目录中看出区别。旧版本注重将动物分类及讲述其生活状态,或许先入为主让人觉得寡味。新版本目录的翻译及规划更贴近当下生物学与博物学的样式,且内容也有所更新,更能把这本书最有趣的一面重新展现于读者面前。

在这本书中,我们依然能看到那些平日里常被提及的猩猩实验(智商与行为测试),它们为什么会做出这样那样的行为?它们是否有思考或自言自语的过程?约翰认为有,如果不这么假定,难以解释动物们的行为。其实,我们早应该意识到,人类以外的动物有智商,只是分高与低的程度。

有没有发现,约翰用了理解人类的角度去观察、理解动物,他甚至认为“凡适合于动物的理论也必适合于植物”。约翰把时代和地理环境、自然气候等属于动物的生存环境结合,他建构了一个丰富精彩的动植物世界,而这个世界随着时间不断推进,物种进化竟也如社会分工般发展得越来越精致、高级。

这个世界的动植物并不是单独生长和存在的,正如我们人类也不是脱离动植物就能活得自在一样。

万物有灵,自然大同。

享受约翰和译者灵动的文字之余,别忘了,爱护动植物,才是这本书与我们同在的真正价值。

《动物生活史》读后感(三):《动物生活史》:一部宏大的动物史诗

万物有灵且美,动物也和人类一样,在地球母亲的怀抱里绽放着鲜活的生命!

——题记

在原始社会,人们以打鱼、捕猎为生,那个时候的人们仅仅把动物当成赖以果腹的食物。

后来,人们懂得用动物骨头来做饰物、做生产工具。这说明聪明的人类已经懂得在生产生活中利用动物来创造好一点的物质条件。

再后来,人们通过圈养一些动物来为自己种地、畜牧,以及发展养殖业。在人类进化的一段段历史中,动物们承受了不可承受之重,很多动物也濒临灭绝。

现在,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动物对地球的生态环境来说,占据多么重要的地位,动物和人类一样,都是地球的主人,保护它们,就是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历史上有我们非常熟悉的生物学家,如赫胥黎、法布尔,还有植物学家布封,他们创作的作品让人们更好地认识动物、认识自然,也让更多的动植物以一种鲜活的姿态呈现在我们面前。

众多“珠玉”在前,最近有一本同样有分量的博物学新书想要推荐给大家——《动物生活史》,这本书从动物的日常生活出发,将动物们的生物特征、觅食、寻偶、与环境的关系等内容展开讲述,是一部知识含量大、充满人文关怀的作品。

本书语言以短句为主,平白如话。用打比方、列数据等说明方式将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理特征描述得清楚明白。从书中,你可以获取以下知识:

一、动物的生活与当地的气候、地形密切相关。

如骆驼为了适应干旱的沙漠,有长长的足与运动灵活的大腿,两趾可以向两边展开,背上有两个肉峰储存胶质的脂肪;胃壁的储水袋大约有800个小囊的水。这些是动物进化过程中适应环境的表现。

二、动物的生活处处体现它们和人类一样的情感。

提到情感,最让人为之动容的莫过于父母对子女的爱护,养育子女的不易,在动物中也有深刻的展现。

如生活在南极的企鹅在哺育下一代时,也是竭尽全力,一点也不会偷懒,有一种企鹅会把巢筑在高500~700英尺的石坡上,每天攀爬岩壁往返数次,将从海中觅得的糠虾带到巢内,喂养嗷嗷待哺的小企鹅。持续数月,直到小企鹅可以下到地面,独自活动。

三、动物的生活可以给人类的创作带来灵感。

如,书中提到"美人鱼"的原型——儒艮,据说是因为它会用鳍把幼子抱持在胸前。这是海牛的近亲,一种非常奇异的古老哺乳动物,以海草为食。

又如,大家从小熟读成诵的"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出自苏轼《前赤壁赋》)里的"蜉蝣"到底长什么样子?可能很多人的脑海里都没有明确的形象。在这本书里,你能一览它的全貌:

翅膀薄如蝉翼,体态修长舒展,犹如一个“舞蹈精灵”

它以水里的微生植物为食,在水里生活的时间可长达几年之久,而当它成年交媾产卵以后,就会即刻死去。它生得渺小,但这不阻碍它在大自然里留下自己的生命痕迹。

四、彩绘高清大图,让众多动物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这本书不仅有平常我们熟悉的动物的图片,如书中的红松鼠有着细碎的毛发和清晰可见的胡须。又如书中的大杜鹃,深邃的蓝羽和夹杂黑白色斑点的尾翼,颜色艳丽,看着很高级。还对一些比较少见的动物、昆虫,如狓、犰狳、"衣鱼"等也有很细致的描述,辅之以精美插图。可谓色彩斑斓,赏心悦目。

与其他类似的图书相比,此书最大的特点是翻译文字功底深厚,语句流畅,让动物的生活场景充满画面感。“试想一下,猛犸在开着野茴香花的河岸寻觅食物,那是何等的奇异!”想想这是多么清新美丽又静谧祥和的一个画面。整本书读下来,书中的动物如身边朋友一样亲切,仿佛我们也随之融入到美丽的大自然中一样。

总的说来,这本书不仅是动物爱好者不可多得的知识宝库,而且可供博物学专业的学生或者老师作为工具书来进行查阅。书中内容翔实,知识含量广,近100张全彩博物馆珍藏动物高清图可以说给读者提供了一场感官盛宴,犹如亲自去博物馆参观了一番。值得朋友们珍藏!

《动物生活史》读后感(四):1922年的动物科普全书,体现大自然的魔力

1918年,一只大猩猩被从商店解救了出来,这只名为约翰的猩猩,展现出了很多意想不到的智慧。

跟它一起玩的小女孩玩伴,如果摔倒在地痛哭的话,约翰就会抓捏那位母亲,或者是打那位母亲一下。在它看来,导致小女孩哭的原因就是她母亲导致的。

还有一次它想坐在领养人的膝盖上,但这位女士穿了一条浅色的裙子,怕被它弄脏,拒绝了它的要求。约翰就拿了一张报纸,盖在了女士的膝盖上,这样他就可以坐在女士的腿上了。

这是1922年《动物生活史》中的内容,作者是英国知名博物学家、自然学家约翰·亚瑟·汤姆森爵士。全书讲述了哺乳类动物、鸟类、鱼类、爬行类、两栖类等动物的生活状态,不是枯燥的科普知识,而是对动物在野外生活的记述。

约翰·亚瑟·汤姆森在25岁时成为爱丁堡皇家学员,先后在英国皇家兽医学院(1893 - 1899)及阿伯丁大学(1899 - 1930)教授生物学,在1930年因在博物学领域做出的贡献,被英国王室授予爵位。

这本书出版时,对哺乳类动物和鸟类研究更多,所以更偏重这两种动物的描述。但鱼类和昆虫类、单细胞类动物的研究也有深入的涉猎,从欧洲到亚洲的动物均有覆盖,可以极大拓展读者对于生命多样性的视野。

书里有很多关于动物的详细科普知识,也有很多动物生活记述、当时的实验研究等内容。有的动物无论是长相还是生活习性,可能看起来很怪。

法国大博物学家布丰,曾经这样说过:再加一种缺点,它便不能存在于世了。这里说的是树懒,看上去迟钝、离奇、怪癖、笨拙的它们,一生的大多数时间都生活在树上。

而它们看似迟钝的反应,其实也是大自然的选择。树懒一天大约要睡20个小时,行动特别缓慢。

与其说是迟钝,不如说它们特别小心。如果它想到另一根树枝上,那它的手一定要抓住当前的树枝,并且确保能够安稳地到另一个树枝上时,才会松开当前的树枝。正因为此,它极度适应树上的生活。

再来看鳗鱼,在作者那个年代,对鳗鱼的研究比较少,却能了解鳗鱼身体构造的特点。鳗鱼没有相当于我们腿的后鳍,嘴却长得特别宜于贪吃。

可能正因为此,它们的食物单会很长:其它能攻击的鱼类,蠕虫,蛙,水禽等,甚至有记录鳗鱼吃过一只天鹅。

里根写了一部非常有价值的书,名为(英国淡水鱼志》,他列举了鳗鱼的食物范围中的一些奇例:在一个池里,有个天鹅头朝下在挣扎,走近看才知道是被鳗鱼咬住了。

鳗鱼只要稍有机会可以吞别的东西,就去攻取它;它自己却难得被别的动物吞食。

动物们之所以是现在的模样,都是因为大自然的选择,需要它们去适应当地的环境。

并不是只有人类会对人类幼崽进行无微不至的照顾,动物也是如此,这才会有种它们整个种族的延续。

海象是北冰洋中,除了北极熊外的另一特产。它们对幼崽的爱护,都能赶得上人类了。

在产子的那段时间,两三个月的日子是居住在陆地上的。并且它们不像海豹,有很多妻子,而是成对居住在一起,并且只会生一个孩子。因为母海豹,需要与幼崽同住,并且要哺乳到两岁。

之所以哺乳时间如此长,是因为海象牙齿的发育与身躯相比比较慢,没有长好牙齿的小海象,无法摄取食物。

就像我们人类一样,父母会对子女进行无微不至的照顾,有时也会狠下心锻炼他们的意志,希望他们能够独立、自强。

而一些鸟类父母就是如此,它们会对年幼的孩子进行试炼。因为对未接触水的鸟宝宝来说,小鸟不知道自己有这种游泳的本能。

譬如生活在绝壁上的鸟,像海鸠,它们的第1次入水,往往是由它的双亲引诱或者是强迫完成。否则它们可能都不知道如何下水,如何获取食物。

看《动物生活史》能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辽阔和智慧,觅食、求偶、地盘、种族四大问题是我们所有生物生活的不变主题。

对于科普书来说,是一门专业性的书籍,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可能会晦涩难懂。但是这本书的科普知识不少,内容却通俗易懂,普及性极强。

全书共有将近100张全彩博物馆珍藏的动物生活高清图,无论是配色还是装帧,完全显示出动物们的风采。

每一种动物被绘制得惟妙惟肖,看书都能成为一种享受。

而语言文字的描述,使得这本书读起来特别畅快。

比如阿诺德有一首诗,是讲一只被捕获的鹳的,描写它在秋天看见同类从头上飞过时,那种不安定的状态:

这本《动物生活史》让我们见识到各种不同的动物,了解它们的生活。并再次感叹:这便是大自然生生不息的魔力,它目睹动物们在危险中生活,而在奋斗中成功。

《动物生活史》读后感(五):《动物生活史》:万物生生不息

汤姆森爵士是谁?

作为英国著名自然学家,也是英国最早一批受到达尔文进化论影响的博物学家,约翰·亚瑟·汤姆森25岁就成为爱丁堡皇家学会成员,先后在英国皇家兽医学院(1893—1899)及阿伯丁大学(1899—1930)教授生物学,尤其以对软珊瑚的研究而闻名学界,他的著作通常涉及生物学、动物学和进化论等。

约翰·亚瑟·汤姆森(1861-1933)

1922年,汤姆森爵士的一部科学巨著《The Outline of Science》(完整书名为《The Outline of Science:A Plain Story Simply Told》)出版,全书共38章,由他和多位专家共同完成,仅有四章是其他专家撰写,最后一章由编者撰写,其余部分均由汤姆森爵士完成。

全书有800多幅精美插图,由于该书囊括当时科学领域的所有发现而被广受关注。从1922年到1924年间重印12次,五年内销售达10万册,至今仍然是非常受欢迎的科普图书。

在国内,汤姆森爵士的著作被毛泽东、孙中山等领袖人物收藏。当年《The Outline of Science》这部巨著的出版,在国内也引发轰动。1924年,中国科学社社刊《科学》杂志在第9卷刊底发了一整版广告,介绍了由王云五主导,多名专家学者参与翻译的中文版《The Outline of Science》,译者包括任鸿隽、竺可桢、胡先骕,胡明复、熊正理、秉志等多位当时科学界大佬,译名为《汉译 科学大纲》。

精装《The Outline of Science》封面

从1923年4月到1930年,这部巨著前后翻译多达14册,1500多页,参与的翻译者也多达22人。据李政道回忆,1974年他在拜访毛泽东之后,收到了毛泽东的礼物,一套1922年的原版四卷本《The Outline of Science》,可见毛泽东也是汤姆森爵士的读者之一。

1930年,汤姆森爵士退休了,这一年他被英国王室授予爵士爵位,以表彰他在博物学领域做出的杰出贡献。1933年2月,汤姆森爵士在萨里林普浦菲尔德去世。

2015年,由胡学亮翻译的《动物生活史》(《The Outline of Natural History》)首次在国内出版,这部汤姆森爵士的作品足以媲美法布尔的《昆虫记》与布封的《自然史》。2021年,岳麓书社和博集天卷再次出版《动物生活史》,已是国内第三次出版该书,足以见得汤姆森爵士作品在中国的影响力和生命力。

要论2021年最火的科普工作者,自然是著名的“狐主任”,《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青春版《博物》副主编,中国国家地理融媒体中心主任,科普作者张辰亮。这位长得像“藏狐”的科普作家以其高冷毒舌、撒娇卖萌而著称,能够解答网友们的各类生物问题,对一些民间科学家施行升维打击,破除迷信和伪科学。他的科普让很多人开始认真留意和关注身边的动物和植物,以至于很多媒体表示,自此中国开启了一阵“博物风”。

张辰亮曾在接受采访时说“人类所做的努力都是维持自身最舒服的生存状态”。而对于动植物来说,人类至今依然是可怕的存在。而汤姆森爵士在《动物生活史》中提到“动物的生存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生存”,这一观点则更新了当时人们对自然界中动物的的看法。

在20世纪初,关于“进化论”依然有许多争议,人们迷恋于自己“造物主”的地位,目的这个词用在动物身上似乎并不恰当,因为当时的人们并不在意动物的行为。作为达尔文“进化论”的支持者,汤姆森爵士在没有高清摄影技术的年代,通过长期观察、调研,以及科学思维来展现动物生活的全貌,这是一件异常艰苦的事情。

在本书的序言中,汤姆森爵士写道:

同时,在书中,汤姆森爵士也多次提到和引用达尔文的考察,在每一种动物的描述中,也解释了因为环境的不同而造成的生物多样化。有意思的是,本书的章节顺序是从哺乳动物到浮游生物,差不多是从大到小,从更为智慧的生物到看似低等级的生物,读者无需按照一定顺序阅读,随手一翻,每一段文字都充满了《动物世界》的画面感。

比如蚂蚁喜欢豢养一些昆虫,甚至栽培植物,在汤姆森爵士的描绘下,蚁群的职业丰富,有牛仔放牧,用小“牛栏”收容蚜虫,还有植物学家,培育菌类。还有一些毫无用途的昆虫,在蚁群中仅仅是玩物。

在第十七章《生命的秘密》中,探讨生物的演化。汤姆森爵士认为“生命无处不在”,提出动物界也倾向于情感、意志、理解等内心生活,即所谓心灵。由此,他主张整体性生物学,强调自然界共生和合作的重要,这种观点在当时无疑是极其先锋的,也是超越时代的。

在书的最后部分,他写道:

同样的比喻,如今我们仍然能够看到,沧海一粟,人类只是渺小的存在。

万物生生不息,人与自然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这部《动物生活史》跨越时代,依然在告诫人类,关注动物,就是关注人类自己。

推荐阅读
  • 小说推荐丨﹤古言﹥作者:李息隐《掌中宝》

    小说推荐丨﹤古言﹥作者:李息隐《掌中宝》

    小说推荐丨﹤古言﹥作者:李息隐《掌中宝》 文案:他是少年成名的元帅,驰骋沙场,威名赫赫。 她是长于市井的姑娘,温柔可亲,手巧人美。 小城初次相遇,他就把她看进了眼

    07-15

  • 山大春晖泗海承风支教队打包“清风化暑”项目物资

    山大春晖泗海承风支教队打包“清风化暑”项目物资

    7月14日,山东大学学生春晖社泗海承风支教队队员前往“微爱·泗水超市”打包“清风化暑”项目的清凉物资,三名负责队员分工明确、做事高效,顺利地完成了“清风化暑”项目

    07-15

  • 革命精神浸润童心,红色血脉铸魂育人

    革命精神浸润童心,红色血脉铸魂育人

    为进一步弘扬革命传统文化,赓续红色基因,培养青少年的爱国情怀。2022年7月7日,“同心燃梦”社会实践队赴湛江市赤坎区银球幼儿园开展红色文化进校园活动。 本次活动将分

    07-15

  • 传承泥塑文化,感受非遗魅力

    传承泥塑文化,感受非遗魅力

    吴川泥塑又称泥公仔,以当地盛产的陶泥和稻草为材料,后经着色而成。吴川泥塑一般以人物造型为主,是中国一种古老和传统的民间艺术,被誉为民间艺术的“三绝”之一。 为进

    07-15

  • 情系乡村发展,扎根基层调研

    情系乡村发展,扎根基层调研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近日,岭南师范学院商学院“飞跃鹰隼”社会实践队来到杨柑镇布政村开展调研活动,旨在以采访调研、实地考察等形式了解布政村火龙果产业的实际发展

    07-15

  • 社会实践心得5

    社会实践心得5

    昨晚带队老师和我们开了小短会,他提到了当地的农作物如何走出湛江、如何走到全国还有现在这边存在的许许多多问题,还有他的一个好朋友开厂遇到的包装袋风格、包装规格、菠

    07-15

  • 参加“暑假防溺水教育”班会有感

    参加“暑假防溺水教育”班会有感

    为期10天的“三下乡”活动,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日子,让我过得十分充实。在放假之前,每次放假回家,一躺就是一整天,在“三下乡”这段日子里,我们每天都会安排的满满的

    07-15

  • 点燃“馨星”之火,绽放时代光彩

    点燃“馨星”之火,绽放时代光彩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而“馨星”之火,可以让更多人感受到外语与党史相互交融魅力与新时代新青年的力量。我们作为新青年,在馨星这个队伍中,对未来的行动做出了进一步的规

    07-15

  • 齐心协力,开启下乡之行

    齐心协力,开启下乡之行

    7月4日上午,“朝阳行”社会实践队全体队员集合在宿舍苑区门口,队员们个个心怀憧憬、摩拳擦掌,一举一动无不散发着一股斗志昂扬的少年精神气。 迎着连绵大雨后的朝阳,展

    07-15

  • 关于神话故事的作文300字

    关于神话故事的作文300字

    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关于关于神话故事的作文300字,欢迎阅读与收藏。篇一:关于神话故事的作文300字吴刚伐桂的故事

    07-14

阅读排行

Copyright © 2021-2024 领读者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提供好文章在线阅读,经典好文章推荐好文章摘抄日志随笔等各种文章应有尽有。

蜀ICP备09043158号-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