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罗旺斯》是一本由[法]让·吉奥诺著作,海天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25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普罗旺斯》读后感(一):从文学角度认识普罗旺斯
有多少人少年时因为《又见一帘幽梦》中薰衣草紫海的取景而种草了普罗旺斯这个地方!至今没有完成拔草心愿的我,谢谢《普罗旺斯》让我通过书本窥见了普罗旺斯的真貌,并认识了文学意义上的普罗旺斯。
普罗旺斯对我们普通人来说是打卡胜地,对文学家来说,则是地域文化与文学创作碰撞的完美舞台。
让·吉奥诺用故乡的情怀娓娓道来在这里的山居岁月,他写道:“这地方栖居高处,是一片丘陵绵延的高原。当你看到这一切的时候,当你想追求宁静的时候,你知道这里就是你渴望的休憩之所。”从此我对普罗旺斯的想象不仅只有薰衣草,还有高原上温情又忧伤的宜居小城以及它史诗般的历史。一如书中插图“天空之城”所描画的那样。
还要谢谢《普罗旺斯》的是,这本偶然所得让我认识了让·吉奥诺,“大自然的诗人”、法国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一位能获得纪德、阿拉贡、勒克莱齐奥等人认可、推崇的作家。
看到最后发现朱丽叶·比诺什主演的《屋顶上的轻骑兵》是让·吉奥诺写的,是最大的彩蛋了!
《普罗旺斯》读后感(二):来自普罗旺斯的一场艳遇
阿尔勒是法国普罗旺斯地区的一个历史名城。凡·高曾说,这是一个一生至少要来一次的城市。我来了,他却早已离世。不过,我就住在他当年疗伤的医院三楼,原先的医院二楼已被改成法国国家翻译中心的图书馆,供我们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翻译家们使用。现在被叫做“凡高之家”的这栋四方形小楼,是阿尔勒旅游的中心,游客必来的打卡地,但小楼本身却已风蜡残年,尤其是二楼,高高低低,东凸西凹,边上还有楼梯,通往悬空的几个房间。图书馆24小时对我们开放,我们晚上随时可以按密码进去,可我从来没去过。太阴森。但我在那里遇到了一个人,他叫陆洵,是苏州大学的副教授,很年轻,才三十多,现在已晋升为教授了。他跟我一样,也是驻中心的译者。由于只有我们两个中国人,于是便搭伙做饭。他会做,也喜欢做,所以我基本吃现成的。聊天中,我得知他是到这里来译吉奥诺的。吉奥诺是法国很著名的作家,上大学时在课本上就读到过他的文章,后来看了根据他的小说改编的《屋顶上的轻骑兵》,更是崇拜得不得了。吉奥诺是普罗旺斯人,我觉得他写得最好的,还是他关于家乡的文字。陆老师到普罗旺斯来翻译吉奥诺的作品,真是会选地方。他告诉我,他正在译的是吉奥诺写普罗旺斯的散文,文中提到的地方,他都设法去实地看看,尤其是吉奥诺的老家马斯诺克,他刚刚去过。如此用心译书,让我钦佩不已。国内研究吉奥诺的专家不多,陆老师几乎可以说是唯一,已发表过不少关于这位作家的论文。我问他译文有没有确定在哪家出版社出,他说还没有。我说那就由我来出。一言为定。我们当即讨论了出版与编排方式,并开始收集资料,寻找插图,还拍摄了许多照片,回国后也在不断沟通,做各种准备工作。但三年过去,陆老师还在不断修改译文。精益求精固然好,但出版计划也不能影响。今年年中,好不容易催来了稿,却发现一个大问题。译文超过20万字,这本身没什么,但注释太多,不但排版不好看,也将占用大量篇幅,造成译本奇厚。我们还打算配图,那就会更厚。唯一的办法就是削减译文。我知道那全是陆老师的心血之作,每一篇他都割舍不下,包括注释,据说花的时间和精力不少于译文。同时要解决的,还有插图问题。我们原先找了许多关于普罗旺斯的图片资料,有木刻,有图案,有绘画,很漂亮,也极具艺术性,但都是黑白的,而我们现在决定出四色彩印版,这些图就不适合了。彩色的照片我们倒是拍摄了不少,可一插入书中,就改变了书的文学质地,而像是旅游图书了。最后,我们决定请画家根据我们的照片画插图。看到我们翻译中心的餐厅、被改成图书馆的凡·高医院以及楼下的凡·高花园都出现在画家的笔端,收入了书中,我们觉得,这几年的努力没有白费。
《普罗旺斯》读后感(三):书里的插画也太好看了
看图说话!喜欢的事就再说一遍嘻嘻,虽然文字需要耐心才能读进去(肯定是因为我的心太浮躁了)
朋友寄来的书,拿到便迫不及待地想在书里面找找之前我们自驾玩过的南法小镇,结果发现小丑竟是自己——什么?还有荒原?还有冰川高原?都是开车到不了的深山老林?
翻完只想说一句:我并不认识普罗旺斯。
(虽然在里面也找到了阿维尼翁的断桥、马赛的老渔港)
《普罗旺斯》读后感(四):普罗旺斯并不存在当
当我们谈普罗旺斯的时候,我们在谈什么?
“普罗旺斯并不存在。喜欢普罗旺斯的人,要么喜欢世间万物,要么什么都不喜欢。”
让·吉奥诺说出这句话并不奇怪。作为当地人,他见过无数风尘仆仆地赶往这片土地的游客,看着他们急匆匆地从一个地点奔向另一个地点,来的时候一无所知,走的时候也一无所获,除了几张在薰衣草田里摆拍的照片。
即便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普罗旺斯也已经是新贵们的“网红”打卡点了。特别是在那个英国人来短暂地居住过一阵子后,因他写了几篇关于 “山居岁月”的小文,普罗旺斯再一次成为南法风情的代名词。
于是,全世界的游客都准备开着车、戴着墨镜,在普罗旺斯进行一场“深度游”。他们以为行驶过南法薰衣草或虞美人环绕的乡间小道,见过这里的石头小镇和农场,踏过戛纳的海滩,尝过马赛的鱼汤,就见到了真正的普罗旺斯。
但真正的普罗旺斯不在汽车所能抵达的地方,墨镜也会让眼前的一切走样变形。扔掉汽车,摘掉墨镜,跟着吉奥诺,攀爬过一寸寸山路,寻访过一座座农庄,你就会看到另一个不一样的普罗旺斯:
这里的人们讨厌阳光,正如所有的南方人一样。阳光是给外乡人的。路过这里看看阳光,这是一回事;和阳光一起生活,则是另一回事。因为阳光总让人昏昏沉沉,而阴凉则让人心生愉悦。所在这片土地上,你最可能遇到的是顶着大帽子、戴着黑面纱的当地人。
十月开始,这片大地就陷入了沉寂,目之所及全是灰色的:灰色的草、灰色的石块、灰色的花朵,还有灰色的房屋。不过,灰色中也有虹彩:盛夏的稻草黄,冬天的湛蓝,春天的玫瑰色,没有秋天。情况就是这样。
要让身边的一切有质感,无须雷诺阿或梵高的画笔,只需一把成熟的麦穗、一只色彩鲜艳的酒椰、一朵玫瑰、一丛曼德拉草。这一切,都可以在普罗旺斯灰色的松林中找到。
普罗旺斯的海风山色里不止有漫野的薰衣草、遍山的橄榄树,还有峭壁公路、老港古街、荒原雪山……是北部荒凉的山区文明与南部冒险的海洋文明相遇后的各美其美。
普罗旺斯的山居岁月里少不了凌冽的北风、稀落的村庄、寡言的农民,当然还有那倔强的骡子、骄傲的孔雀,以及忠诚而胆小的狗。
······
那些因为厌倦了都市生活而来到普罗旺斯乡村的人,那些本着体验不同生活而来的外乡人,当他们在普罗旺斯乡间居住一阵之后,极有可能会失望而归。因为这里没有传奇的故事,没有一年四季的好风好雨,而是茫茫的雪山、砾石遍地的荒漠,是人们为了与日头和北风抗争而设计的,又简陋又昏暗的房屋。
所以我们可以说,当我们谈普罗旺斯时,谈的是日常生活,也是普罗旺斯真正的故事和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