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危机时代美国喜剧电影类型研究》是一本由吴琼著作,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0.00元,页数:38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后危机时代美国喜剧电影类型研究》读后感(一):时代的折射,喜剧电影的单一化看美国社会的包容度
“这个时代的人都活的挺累的,都想去电影院里去看一部能够让自己全程欢笑的电影,而不至于在看完之后还得去大哭一场。可我们惊奇的发现这段子都是一样,全靠演员卖力的演段子,没有什么特殊的”一位观众在观影后的最大感受。是啊,现如今的喜剧似乎正在走向趋同,前面全部都是整些搞笑的段子,最后一定会落回到宏大叙事或悲剧内核之中,喜剧本身的趣味性变成了段子的堆砌,喜剧的多样性逐渐变为单一化。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喜剧文化发达的美国,二十一世纪第二个十年,受经济危机后遗症,美国主导的新自由主义国际ZZ、经济和文化秩序的内在结构性矛盾越发剧烈,按照经济基础影响上层建筑的逻辑,好莱坞喜剧文化产业受影响几乎是必然。为了加深这种必然的真实性理解,作者吴琼直接从IMDb(北美票房市场数据网站)统计数据中,列出北美市场最卖座的喜剧电影Top10,惊奇的发现从类型来看竟然全部都是动作/冒险喜剧。对美国电影公司熟悉的她甚至发现这其中有8部电影出品自迪士尼动画电影,我们熟悉的《超人总动员2》、《海底总动员2》等等都是,剩下两部则是漫威超级英雄系列《银河护卫队2》和《勇敢者游戏》,不仅出品方单一,更为严重的是卖座的原因更多是基于第一部拍的过好,电影公司立马出续集,日益蓬勃的市场被几家出品方给垄断,很难再有其它的出品方能够挤入这一市场了,市场垄断现象和情况日益严重。
除此之外,市场垄断还会直接影响观众对于喜剧的审美倾向,动作喜剧类电影越来越多,观众对于其它类型的喜剧电影的接受和认可度也在不断降低,比如文中所提到的动作/犯罪喜剧、公路喜剧、浪漫喜剧。吴琼在书中将喜剧类型加以分类更多的也是在强调这些类型题材电影本身的作用和影响,其电影美感、题材选择、剧情设置都是曾经为观众所喜爱的,只是今天在资本、市场垄断条件下难以翻身罢了。诚如今日有人说能够再出现星爷的无厘头喜剧并且大火,这个我是绝对不相信的,王宝强在镜头前几个搞笑动作就够了,沈腾出场什么都不说观众都笑了,但这些其他人就是不行。其它类型的题材在选角时也很难跳脱他们的成功而拍出好看好笑的喜剧了。
在这样的大的背景下,吴琼继续挖掘发现问题的症结是在迪士尼的超级垄断下所致,近十年都被迪士尼动画片和漫威超级英雄系列垄断,其它喜剧电影票房惨不忍睹,并且呈现不断恶性循环的趋势,越来越多的资本不愿不敢进入喜剧电影投资市场,电影产量减少,喜剧电影人也越来越少,未来美国的喜剧电影将如何度过,这也不是我们能操心的事儿了。
文化产品终究是时代的产物,当一个时代一个国家变得连喜剧的多样性都不能保住的时候,这个国家的包容度也在不断降低,天怒人怨已成必然。
《后危机时代美国喜剧电影类型研究》读后感(二):我们在看喜剧电影时,到底在看些什么
电影,一项起源于1895年的新型产物。它既可以是一项大众的娱乐活动,也可以是小众的文化艺术。喜剧电影永远是电影中最受观众喜爱、最容易接受的类型。那么背后的喜剧元素是从何而来,在不同社会环境、文化背景下喜剧电影会发生哪些变化,看看这本书,你会更了解到底是什么在让你发笑。
虽然现在自然人的喜剧电影在走向衰落,但动画电影以及各种超级英雄片却接过了喜剧的大旗,不至于使这个类目的电影彻底没落,以至于落到19世纪最受欢迎的西部电影一样的下场。但现在受文化背景、政治因素影响,能用来做笑点的空间越来越狭窄,喜剧依赖的是对冒犯的宽容,将其看作无害的游戏,无论冒犯的是个人还是某一类人的尊严,或是社会规则、文化习俗。整体生存环境是堪忧的,也是自然人喜剧电影衰落的根本原因。
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后现代文化在好莱坞的风头愈演愈烈,文本互涉逐渐演变为好莱坞对自身历史的自恋,也导致观众的阅读门槛变高,观众掌握的电影历史知识越多,鉴赏能力越高,从叙事和影像画面中得到的信息就越多,观影的快感越大。
在书中喜剧电影被大致分为了四类:犯罪动作喜剧、冒险动作喜剧、浪漫喜剧和公路喜剧。我们就来简单看看作者是如何剖析犯罪动作喜剧与冒险动作喜剧的。
不同类别的喜剧电影在制造笑点上是非常不同的,比如犯罪动作喜剧惯于在角色上做文章。龙虎少年队中两个各自在技能和心理上有缺陷的警察,乌龙特工中,在少年时弱鸡长大后异常威猛的特工等等。角色人设能立住是这一类喜剧能否成功的关键,后续喜剧情节与戏剧冲突才能在这一基础上展开。借由人物性格和成长经历来对一些时下热点进行调侃和讽刺,例如父权社会、同性恋问题等等,而角色本身的缺陷,如无辜、傻等人设会让较敏感的话题更易让观众接受。
两个各有缺陷又互补的搭档
动作冒险喜剧应该是当下最火爆的喜剧类型了。中国功夫巨星成龙和拥有无数超级ip的漫威都是拍此类电影的高手。相较于动作犯罪片,动作冒险具有更复杂的情节,更耀眼的角色而不是简单的丑角。这个类型的喜剧笑点来自于情节,情节系统的完整性作为喜剧美学的必要特征也广受观众认可。漫威电影在这么模式下取得了空前的成功,虽然这样流水线的拍摄模式广受影评人、大导演的诟病,但商业上的成功是实打实的。成龙也在全世界都家喻户晓,甚至是很多欧美年轻人的偶像,成为一个文化符号。
本书正是通过一部部电影的具体事例来逐个分析不同喜剧电影之间的区别(个体区别)与时代之间同类型喜剧电影构成的变化(时代差异)。在兼顾专业性的同时也让普通读者能轻松读懂,具有专业性与普适性,是一个影迷想读懂电影的绝佳书籍。
《后危机时代美国喜剧电影类型研究》读后感(三):当神在拯救地球的时候,人只能尖叫奔跑吗?
喜剧是什么?
这个问题可能有点太宽泛了,三言两语说不清。
我看过中国式喜剧,比如周星驰系列、沈腾系列,还有各种喜剧小品等等,我也看过西式喜剧,比如漫威系列等等,虽然内容都大相径庭,但总归都有同一个思路:
喜剧往往用快乐做表面,但透露出的内核却是悲剧。
《后危机时代美国喜剧电影类型研究》
这本《后危机时代美国喜剧电影类型研究》用详实的数据以及实例,为我们勾画出一副完整的近代美国喜剧电影的发展历程。
《后危机时代美国喜剧电影类型研究》的作者吴琼,对当下占据北美市场主流的四种亚类型如数家珍,关于动作犯罪喜剧、动作冒险喜剧、公路喜剧、以票房、口碑为依据,并筛选了代表性影片进行了文本细读,将近代喜剧电影的发展历程描写得生动形象,又有理有据。
80年代中期,美国的喜剧类型电影迎来了一个全盛时期,塞尔吉奥·莱昂内曾评价道:喜剧是美国人用美国生活方式之水酿造的美国神话之酒,评价如此之高,可见当时之盛况。
但巅峰往往也伴随着衰落,资本成就着市场,市场同时也左右着资本。
当市场对某一类型的电影反响热烈时,随之而来的就是“无限拍续集来挤占市场”,但这样做,又会将其他类型的电影边缘化而无法获得市场。
市场垄断造成的后果就是全球电影市场的畸形发展和严重失衡,并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越来越多优秀的喜剧电影人和投资者迫于市场的影响而不得不将目光投向迪士尼动画片和漫画改编的超级英雄系列电影,而其他类型的电影则不得不缩在一旁来争取本就少得可怜的那一块面包。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喜剧带给我们的无非就是快乐,如果还能得到一点启发,那就是再好不过了。
不过喜剧难的就在于这一点,因为喜剧往往是带着侵犯性幽默的,比如种族、肤色、性别等等。即使喜剧人在进行创造的时候,本无意侵犯某一人群,而只是想要达到一种幽默的效果,但是同一种尺度并不是人人都能接受的,所以也有可能会挑起敌意。
喜剧其实带有很强烈的个人主观色彩。
有个叫杨笠的脱口秀演员曾因为一句“男人还有底线吗?”而遭到大批男观众的谴责,道理也正是如此。
喜剧电影
曾有位朋友说过这样一句话:现在的喜剧电影,已经不在于好不好笑了,而是在于如何能在不感到被侵犯的情况下,又做到令人发笑。
我很喜欢漫威超级英雄系列的电影,一直是逢出必看,但是近几年却觉得后续的续集有点“为了IP而强行炒现饭”的嫌疑,可能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不愿意再为了笑而笑,而是更愿意从喜剧终结的角度,来认识和理解喜剧背后透露出来的现实意义吧。
无论是迪士尼系列,还是漫威英雄系列,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很明显的特征,就是英雄化,或者说,是非人化。因为故事主角,往往并不是我们普通人,而是一些神化的,或者说是有特异功能的人。
这其实给我们一种很不真实的感觉,仿佛普通人并不能拯救世界一样。
随着网络的发展,观众们有了更多的选择,也有了更多的思考,当神在拯救地球的时候,人只能尖叫奔跑吗?
说到这里,我突然明白了最近这几年,沈腾式喜剧卖座的原因了,因为这才是普通人的生活,他们没有神力,不会拯救地球,但他们的小人生同样足够精彩,充满了得而不自知的遗憾和得之我幸的坦然。
美国电影市场只是全球市场的一个缩影,当小视频时代大行其道的当下,不知道如今的IP大电影还能继续独占市场多久?
END
我是@瑾瑜与我,多平台原创作者,欢迎关注点赞评论交流,感恩阅读!
《后危机时代美国喜剧电影类型研究》读后感(四):喜剧电影为何变得不好笑了
如果有人问你“最喜欢的美国喜剧电影是哪一部”?你会如何回答呢?
我印象里比较深的是卓别林的《摩登时代》(1936)、金·凯瑞主演的《变相怪杰》(1994)和《小鬼当家》系列1-3(1990-1997)。进入21世纪之后仿佛就是《泰迪熊》(2012)、《疯狂动物城》(2016)等迪斯尼动漫类的搞笑电影比较多,而真人类的影片除了罗温·艾金森主演的《憨豆特工》(2003)、华金·菲尼克斯主演的《小丑》(2019),剩下的就只有维果·莫腾森主演的《绿皮书》(2018)了。
图片选自豆瓣
最近对影视剧幕后比较感兴趣,先是看了后浪电影学院第十四期相关书籍中的《故事创作大师班》和《编剧》,之后又看了这本《后危机时代美国喜剧电影类型研究》,惊喜地发现原来自己这个门外汉感受到的竟然和专业人士分析的结论不谋而合。
自拍封面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吴琼在书中分析了导致自然人喜剧衰落的原因:
1.迪斯尼的垄断
迪斯尼旗下拥有漫威影业、迪斯尼动画、皮克斯动画、卢卡斯影业、二十世纪福斯公司等几大公司,北美市场占有率将近40%之多。
迪斯尼动画和超级英雄系列的电影几乎是高票房的保证,所以自然人主演的喜剧类电影越来越不吃香了。
2.ZZ正确的道德压力
如果是单纯的闹剧,比如《小鬼当家》之类的还好,如果是包含侵犯性幽默的喜剧,在号称自由主义&尊重人权的美国,很容易被冠上侵犯了种族、性别、宗教、特定群体的名头,导致喜剧精神中特有的言论free、嘲讽、冒犯等因素都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3.喜剧精神在逐渐消亡
喜剧作为戏剧的一种类型,通常运用夸张、诙谐的表达方式,在不伤害的前提下表现生活中的丑、美或悲,让观众在“突然意识到自己的某种优越”时放声大笑。
喜剧大师卓别林曾经说过“人生近看是悲剧,远看是喜剧。”如果表演者和观看者任何一方产生了怜悯或厌恶等情感时,喜剧的效果都会被消除&破坏。在后现代的美国,喜剧的冒犯性对于中下阶层来说太沉重了。他们对于尊严的渴望远远高于对冒犯的宽容。”《绿皮车》之所以成功,很大因素是它在讽刺白人高高在上的种族主义,而不是贬低黑人。
同样,喜剧表演者由于其滑稽的角色也在戏里戏外经受着来自各界的评价和嘲讽。如果演员没能很好地释放压力,也很容易像《小丑》里的阿瑟那样失去对喜剧的喜爱。
《憨豆特工》的主演罗温·艾金森曾在采访中表示,对于网络多次谣传他已去世的事情,他从最初的难以接受到如今自我释怀,只能微笑着回以“很抱歉,我还活着,而且活得很好!”
周星驰也曾说过,他拍的每一部作品都是悲剧收尾,可是大家都觉得好笑。或许这就是应了那句“喜剧的内核往往是悲剧”吧。只有真正看懂了的人才能体会到掩藏其中的悲哀。
自拍封面
《后危机时代美国喜剧电影类型研究》一书在第二章到第五章分别介绍了动作犯罪喜剧、动作冒险喜剧、浪漫喜剧、公路喜剧的类型界定与发展及其特点。其实每个电影的类型并不是单一的,有很多都是多种类型糅合在一起的,看了这些解释后对喜剧电影的赏析水平可以有很大的提高。
在第六章<喜剧精神与时代精神交融>里,作者列举了亚里士多德、弗洛伊德、康德、黑格尔等哲学大家关于喜剧精神的理论,诸如“优越论”、“贬低论”、“道德论”、“智能论”、“矛盾或不协调论”等等,值得一读,读后受益匪浅。
自拍内封
最后引用书中比较喜欢的一段话作为结尾,希望中国的喜剧导演能够在借鉴美国喜剧的同时找到适合中国文化的方式拍出超越时代&环境&语言、文化制约的幽默且深刻的作品。同时也希望中国的观众们抛离“玻璃心”,能够大度地接纳和欣赏以悲剧为内核的喜剧。无论世事如何变化,在电影的场域里,人类对道德的热爱不应以牺牲喜剧的冒犯为代价。时代精神与喜剧精神的融合,将促进而不是阻碍我们的世界最终抵达那个公平、正义、和平与充满爱的乌托邦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