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慌帝国》是一本由[英] 白锦文(Robert Peckham) 编著作,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8.00元,页数:33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恐慌帝国》读后感(一):危机并不总是绝对的灾难
初看本书书名《恐慌帝国》,然后再看副标题时,当下的人们很容易一下子就被“传染病”三个字给吸引住,从而忽视了这三个字后面还有“与统治焦虑”这五个字。这样就容易先入为主地以为这是一本关于“传染病”的书,直到打开本书之后才发现本书更多的还是关于“恐慌”与“统治焦虑”。 在这里引用本书编者香港大学历史系副教授白锦文在本书引言中的一句话来说明一下:“危机并不总是绝对的灾难,是实现政治目的的托词,是进行国家和私人干预的理论依据”。这句话就比较明确了,无论是恐慌,还是恐慌诱因之一的传染病,都是危机,是会带来改变的危机。
上面已经说过,白锦文教授是本书的编者,本书包括引言和后记在内共有10篇文章,其中只有引言和第六章是白锦文所写,其他篇章是西方的其他学者研究者所写。虽然本书存在诸多作者,但丝毫不影响本书最为一个整体呈现在读者眼前,各章节之间都存在一定的关联。从时间顺序上也是从19世纪中期逐渐演变到21世纪初,让我们看到恐慌一次次影响人民的生活,影响统治者的决策。可以说,本书研究的是恐慌的历史。 因此,在本书中,能读到18世纪到19世纪初广州十三行频繁发生火灾的记录,1857年印度民族大起义之后英国殖民者的移民,这些都是与传染病无关的恐慌。当然,还有更多与传染病有关的内容,有更多传染病带来的恐慌与危机,比如印度的鼠疫和流感。 不难发现的一点是,无论是印度还是广州十三行,都曾经与日不落帝国产生过巨大的联系。这不是说写本书的诸位研究者只想研究大英帝国,是因为在那个时期实力强大疆域辽阔的日不落帝国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和见证了恐慌的发展与传播的变化。 在读白锦文所写的本书第六章时就让人启发良多。这一章名为《电缆传递的恐慌:传染病和电报世界》,顾名思义,讲的就是电报诞生之后对恐慌传递带来的影响。作为90后,能切身体会到这项技术对恐慌的影响。正如本书中写的那般,先是让人看到了诸多积极的一面,特别是在传染病的防控方面能让人及时掌握最新动态提前做好准备。也正是在这个同时,让恐慌也一并传递开了。 拿我们的例子来说,在上小学的时候遇上“非典”,在上高中的时候遇上“猪流感”,当时都知道这种传染病的存在,但实际上脑海中并没有具体的概念,对这两个词都是一无所知。虽然那时候天天喝板蓝根天天84消毒液洗手天天教室里面熏醋眼睛都睁不开,但实际上啥都不知道,也就内心没有恐惧,也就没有恐慌。直到最近这次的疫情,刚好是网络媒体发展到一个新高度的时候,你就是想不知道那时怎么回事也不可能,你就是不想知道发生了什么也不可能,但正是因为知道了很多很多片面的信息,内心产生了恐惧,逐渐化作一种恐慌。时至今日,我们已经能够正确面对这种危机了,也不会那么恐惧了,但显然,我们也在很多方面被干预了。
《恐慌帝国》读后感(二):面对传染病、面对恐慌,一定有解决方案,先了解这恐慌事件的研究
2020年新冠病毒这一严重传染病世界大流行,又一次给世界带来了恐慌。而面对这这种恐慌,世界将如何面对?如何解读这类事件?以及如何从其中探索出一些面对恐慌的政策,如何避免此类恐惧的产生?这就是学者专家的责任。 在这样一个恐慌的世界,阅读香港大学人文与医学多学科中心联席主任、传染病史与医学史专家白锦文所编撰的这一本《恐慌帝国》非常重要。而这本书就是西方学者对于过去世界恐慌事件的研究,从比较视角和历史维度研究作为一种帝国现象的恐慌,特别是传染病,如霍乱、鼠疫、流感,以及20 世纪末新出现的传染病等引发的恐慌。 而面对着这些恐慌事件,作者们得出什么结论了吗?什么是造成恐慌的根源?而文中的西方政府机构、政策制定者、规划者和其他权威机构又为理解、应对和消除由传染病和其他危机引发的恐慌所做了哪些的尝试?这就是专家们要解答的问题,也是我们要面对的问题。
对于恐慌,造成恐慌的事件肯定是原因之一。比如在殖民地时期,殖民者危机重重,这就很容易制作恐慌事件。1872年5月,一位彼得马里茨堡的妇女说,她一直感觉有一个黑影潜伏在附近,但警察去追时立马就消失了。而这样的小事件也会造成恐慌。这与殖民地内部关系紧张有关。其他造成恐慌的因素还有什么呢?传染病一定是其中的重要因素,而在人类历史上出现了大量霍乱、鼠疫、黄热病、流感等等传染病,而都在人类恐慌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现在的我们又一次处于了传染病的氛围之中了。
面对于恐慌,我们能做些什么呢?特别是对于国家的统治者们能有着什么更好的策略呢。信息的传播,在近代的恐慌之中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它是恐慌传播的重要因素,有了信息的广泛传播,局部的恐慌事件可以引起大范围内的恐慌情绪,这是因为引发恐慌的新闻消息会立刻在全世界范围内倍速传播。但信息传播也有积极的一面,信息快速沟通,以及彻底改变交流、恐慌和疾病的关系,不仅可以监控疾病传播的情况,也可以提高健康传播的有效性,让认知成为消除恐慌的重要因素。
《恐慌帝国:传染病与统治焦虑》在一本关于过去恐慌的各种真实案例中,让我们真实了解人类这一无法不面对的情绪,找到最可能的解决方案,让恐慌不再成为传染病流行时必然的情绪。而这本书所研究的案例,大多都属于英属殖民地,虽然也包括近期的美国,但面对恐慌书中并没有给出好的方法,我们依然无能为力。但我相信未来,中国的成功案例将会成为面对恐慌时可以借鉴和参考的重要因素,我们期待着对于恐慌研究的不断深入。
《恐慌帝国》读后感(三):恐慌的来源与本质
恐慌,一种对某种外部威胁的心理状态或强烈的群体性情绪反应,无论这威胁是自然的还是人为的,是实际的还是想象的。
我第一次有这种恐慌的感觉还是2020年那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作为一个湖北人,处在重灾区,每天看着不断增长的数字,听着救护车的急救声,心里无比焦急。
本以为很快就可恢复正常,却没想到事态越来越严重,心神尚未稳定,谣言也趁机四散扩来,在家中不明真相的群众,自然有部分会被忽悠,从而引起新的恐慌。
而在2022的今天,疫情也仍未结束。每当有新增病例的时候,大家心里都还是会有些恐慌到自己的城市。春节期间,正是归家拜年团圆的好时候,还是有的城市笼罩在新冠肺炎的阴影之下。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阅读这本《恐慌帝国》显得更加具有现实意义。整本书是由香港大学历史系副教授、香港大学人文和医学中心联席主任白锦文编选的关于“恐慌”的学术论文集,通过东西方一系列造成“恐慌”的案例研究,探索应对恐慌的措施以及为什么会产生恐慌的结论。
在这本《恐慌帝国》种中,并没有局限于传染病,像广州大火、反恐战争等等,都列入了探讨。
在这本《恐慌帝国》中,从历史的角度讲述了帝国现象的恐慌,尤其是传染病所引起的恐慌。其实想想现在我们对新冠并没有最初那么害怕,虽然它的变异速度是很快。这得益于科技的进步,使官方科普知识能够迅速传播,因为了解这个病毒是什么,所以不会恐慌。有句话叫恐慌来源于未知。在这本书中也提到了,传染病疾病本身没那么可怕,而是它会制造恐慌,恐慌具有传染性,又进一步滋生谣言,并产生恶性循环。
其实传染病爆发历史上不止一次,鼠疫、霍乱、流感、天花等等,从最初的一无所知,到后来一步步了解病毒,现在持续的新冠肺炎,我们看不见病毒,但是我们在不断了解病原体的出现、流行病,也在注意曾经不被注意的变化,并不断完善防范机制、强化防范措施。信息传播交流迅速,虽然不可否认某种程度也
会造成我们的恐慌,但正确的信息也会快速传播,民众越是清楚,越不会害怕。
同样,也是新冠,在研发出疫苗之后,除了最开始会有少数人持观望态度,更多的能够接种的都主动接种了疫苗,在防疫病毒的同时也放下内心的恐慌。
《恐慌帝国》读后感(四):传染病与恐慌
在新冠肺炎肆虐全球之时,《恐慌帝国》一书的问世适当其时。
人类遭遇了无数的瘟疫,因为瘟疫引发的恐慌自古有之。但当19世纪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以来,瘟疫导致的恐慌就成了一个复杂的全球问题。
以霍乱为例。霍乱是一种由霍乱弧菌引发的传染病,霍乱弧菌可以长期在水中休眠,而受污染的公共水源往往是大规模霍乱疫情爆发的原因。19世纪的“世界病”霍乱起源于印度,然后沿着贸易和军事之路传播到亚洲和欧洲。先进的汽船和铁路运输加快了霍乱向全球传播的步伐。英国地理学家哈尔福德·麦金德(Halford Mackinder)在1899年观察到:未来任何一个重大问题,以及作为政治基础的任何重大经济问题,都日趋世界性。
《恐慌帝国》重点考察了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后至今,传染病引起的“恐慌”问题。一方面,正如书中指出,传染病引发的恐慌,可能有利于公共卫生改革。1830年代英国爆发霍乱后,英国医生约翰·斯诺发现,一台受到霍乱弧菌感染的水泵是伦敦霍乱疫情的源头,这一发现最终促使伦敦建立起了大规模的供水网并配备压力和过滤装置,从而带动了整个欧洲的公共卫生运动。之后,这一运动又在“新大陆”美国普及,之后又波及到日本、中国等亚洲国家,以及全世界,促成了19世纪全球最有意义的里程碑事件之一—城市供排水系统的建立。
另一方面,书中指出,欧洲国家把霍乱视为“一种从殖民世界传入的疾病,它违背了帝国的期望,与文明的进步思想背道而驰,挑战了科学理性。”在这种思潮的指导下,1851年,巴黎召开了第一届国际卫生大会。大会旨在最大限度地减少霍乱等疫病对欧洲主要国家的威胁,同时把疫情对国际商贸往来的影响降到最低。不过,本书通过详细的考察说明,由于各国政府对代表所做工作进行严格审核,结果大大打了折扣。
除此之外,正如《恐慌帝国》一书中指出,“恐慌成了必要的催化剂,除了促进国内公共卫生建设外,还发展和巩固了帝国在国外的殖民地。”这是一个复杂的议题,在此不展开讨论了。
20世纪初,“西班牙流感”在约6个月内夺去2500万到4000万人的生命,比持续了52个月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死亡人数还多。诗人罗伯特·勃朗宁和阿尔弗雷德·劳德·丁尼生,以及多名知名艺术家均死于这种传染病。当时报纸、电报均已经进入到大众生活,传媒的进步进一步加剧了大众的恐慌心理。正如书中指出:“大众媒体原本旨在让公众了解有关传染病的真实信息,并预先警告公众,然而最终其自身反倒催生了另一种形式的疾病:恐慌。因此,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尽管电报能够促进公共卫生,但它也会放大风险,导致其他形式的经济社会‘传染病’:投机、金融风暴、社会动荡。”“报纸上与流感有关的报道不计其数,然而每天并无多少新消息出现。……更准确地说,许多病例应被称为‘每日电报综合症’,而非‘流感’”。一百年过去了,互联网让世界秒同步了。“每日电报综合症”变成了“每日网络综合症”。
这种情况也说明,在危险和不确定的时刻,激发恐慌情绪将有效吸引公众注意力,获得资源。正如书中指出:“……美国计算机科学家、美国中央情报局和国家安全局前雇员爱德华·斯诺登(Edward Snowden)正在上演的一出闹剧,揭示了恐慌如何被利用,并成为政府权力秘密扩张的机会。”
2003年,非典疫情最终在全球范围内导致8000余人确诊、774人死亡。2020年,新冠肺炎在全球各个国家爆发,死亡人数大大超过非典、猪流感、禽流感,至今疫情仍处于紧要关头。此时此刻,本书的出版更具意义。
书中指出:“今天的世界是一个地球村,越来越多的人聚集在大城市,社会或经济压力以及商业和交通的加速发展使得人们大规模迁移……在这个迅速变化而相互关联的世界中,病原体一直在不断寻找新的突破口,2009年的‘猪流感’清楚地展示了全球化和航空旅行对传染病传播的影响。”
科学家告诉我们,病毒自人类出现在地球上之时就一直与人类相伴。到了21世纪,恐慌依然此起彼伏,而人类应该从中吸取何种教训呢?书中的结论意味深长,“当我们审视两个世纪以来的恐慌,我们应该吸取的最核心教训是:如果我们希望改变剧本,我们就必须一路追剧到最后,学会判断何为利用恐慌、何为滥用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