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诗中日月酒中仙》是一本由凡先生著作,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25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李白:诗中日月酒中仙》读后感(一):从这里读懂李白
中国的诗词人最出名的一定是李白,无论哪个年龄段,你让他说出一个诗人的名字,脱口而出的也一定是李白。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词千百年来被无数次吟唱,李白的洒脱也是无数人向往的。我们读李白,有着太多的原因,为他的才气,也为他的浪漫。李白的一生著作丰厚,经典著作非常多,可以说从我们咿呀学语之时,李白的诗便存在我们的生活中,从年幼懵懂但耄耋之年,总是有一首诗可以寄托我们当时的心情,当时的境况。关于李白我们似乎很熟悉,因为他的诗我们接触太多。关于李白我们又很陌生,因为我们对他的人生似乎并不是很熟悉。李白的一生以诗词为伴,也以酒为伴,他被奉为诗仙,同样与酒也有着不解的缘分。杜甫说“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在李白的诗词之中我们学过很多他写的有关酒的诗词。诗中日月酒中仙,这是李白一生的写照。
关于李白的一生,《诗中日月酒中仙》或许能让我们更加清晰的去了解李白。作者以第三人称的视觉为我们展现了李白从呱呱坠地起到逝世时这波澜壮阔的一生。李白一生都在行走,可以说中国的大片土地都曾有着他的足迹,我想正是因为李白一生放荡不羁爱自由,大部分时间都在路上,看过了太多的山川河流,太多的人情世故才会有那么多脍炙人口的诗词。李白被称为诗圣,是浪漫主义诗人,他的大多数诗词为人们编织了一个又一个彩色的梦,他笔下的山河或是巍峨或是壮阔,在他的笔下有着太多的梦幻。
关于李白,似乎有着太多的故事,也有着太多的感动,作者为我们描述了李白的一生,在他的一生中,每一首诗或许都有着一个故事,李白出生于富贵人家,所以在他年少时的生活是非常闲暇的。入朝为官是李白一生的梦想,然而却也一生不得志,壮志难酬是他一生的写照。 诗是李白,酒是李白的,他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他的一生与诗为伴,与酒为伴。诗词流传千年,将中国大地的一切美好展现在我们面前,而浪漫也从他的诗词里才真正的体会到。
李白的诗词贯穿我们的一生,它可以是我们任何心情的写照。读李白,懂李白,真正的去理解李白诗词的意义。
《李白:诗中日月酒中仙》读后感(二):风骨神仙籍里人,诗狂酒圣且平生。
这本书以李白生平为脉络,文笔流畅,辞藻优美,字里行间蕴藏着诗情画意,典故层出不穷,足以看出作者凡先生的文学功底之厚以及他对于文学的喜爱之情。
从李白出生、身世,到他青年时寻仙问道,再到他颠沛流离追逐仕途却被“赐金放还”,被流放夜郎仍不改报国之志,最后客死他乡,终结了他六十二年的红尘旅途。
无疑,李白是我们最为耳熟能详的诗人之一,每个中国孩子的成长都离不开李白的诗作,从“低头思故乡”到“花间一壶酒”,从“两岸猿声啼不住”到“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从“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到“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在十数年的求学生涯中,我初识浪漫、豪放、不羁、狂妄的李太白,却从未认真探究过他的过往。
李白是矛盾的。他既想遵从儒家出世的思想,辅佐明君圣主,匡扶社稷,拯救黎民于水火,又想坚持道家避世的思想,离开这恼人的十丈红尘。如此奔波劳碌,兜兜转转数十年而不知归途,人到暮年壮志难酬、妻离子散,这才是他这一生的悲哀。亲人爱人无法挽留,政治抱负也犹如镜花水月,终是一场空。
李白是不幸的。他为了心中那从未磨灭的激情,为了平步青云,更是为了那一抹执念,他随时准备上路、准备行卷,却因为自负狂妄、气势凌人而不见喜于达官显贵;被人嫉妒文采而在终南山蹉跎数年光阴;诗歌的盛名终于传到帝王耳中,却也只能在招贤馆待召,他像是玄宗豢养的宠物,那些理想、壮志终是难以实现,得到“赐金放还”的诏令无异于羞辱……他的不幸在于这一生都在希望与绝望间循环往复,痛苦挣扎,想留的一样也不曾留住。
李白是幸运的。他这一生虽颠沛流离,却也访遍名山大川,可谓是诗人中最资深的驴友,正是这山水的波澜壮阔滋养着李白的才情,留下无数佳作。在他难掩失意绝望隐居之时,有体贴貌美的妻子相伴,无论是许氏还是宗氏,都曾在他低潮时不离不弃、相伴相守。李白还有那么多朋友,年幼时亦师亦友的赵蕤,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孟浩然,酒肉知己贺知章,推心置腹的挚友杜甫……
李白的一生,既黯淡,又辉煌。
我起初困惑于他为何执意要走举荐的捷径,而不肯通过科举入仕,白白荒废蹉跎了数十年,甚至产生了李白是沽名钓誉之徒的误解。后来才知道,李白的父亲是商人,而在当时,商人之子是不能参加科举的,对于李白来讲,想要实现理想抱负只能通过举荐这一途,至此,才更能体会到李白在一次次自荐无果、入仕无门之时,胸中该是何等的愤懑和绝望。
可能出身富足之家的李白未能体会百姓生活之苦,不曾发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般的感慨,但他的拳拳报国之心不容置疑。
余光中《寻李白》中写道:“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樽中月影,或许那才是你的故乡常得你一生痴痴地仰望?”
很喜欢序中的几句话:
“何为思念?”
“月光、美酒、宝剑。”
“可否具体?”
“长赋、短歌、诗篇。”
“可否再具体?”
“李白。”
李白,他似日月,让盛唐沐浴光辉,他比美酒,让世人迷醉,诗中明月酒中仙,如是。
《李白:诗中日月酒中仙》读后感(三):“诗中日月酒中仙,平地雄飞上九天。”
李白是中国人家喻户晓的“诗仙”,人人都会背他的“床前明月光”。他的诗歌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是中国文学史上不可逾越的一座高峰;他的一生步履不停,浪迹在庙堂与江湖之间,至今依然是无数人向往的一种生活方式。他不是“成功学”的典范,但他的失败与伟大却帮助一代又一代人,寻回精神上的明月与故乡。青年学者凡先生创作的《诗中日月酒中仙》是一本关于李白的传记作品。全书以开阔的视野勾画出李白浪漫的一生,更以细腻的笔触描摹李白的精神轨迹,既有史学家的严谨,又有文学家的才情,深入浅出,带我们走进盛唐的斑斓世相和李白的内心世界。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这是知名诗人余光中描写李白的名句,李白是唐代诗坛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上最为耀眼的明星。他的才华不但征服了芸芸众生,也征服了帝王将相,蜚声海外。但他的身世却是一个千古之谜:他生于何处、双亲是谁、为何去了西域、与大唐皇族有无血缘?作品在试图解开谜团的同时,描写了李白任侠学剑,拜师学道、漫游江南的经历。与杜甫、郭子仪等人的深厚情谊、感人的儿女情长和对一位公主的朦胧情愫等,也真实揭露了宫廷的荒淫无耻和“安史之乱”的血腥屠杀,以及诗人受牵连沦为阶下囚的遭遇,就连他的死也带有传奇色彩,很多人宁愿相信他是酒后捉月而死,为他的人生划下了凄美的句号。
这是一部描写我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文学传记,《诗中日月酒中仙》共分6个部分,分别是李白的蜀中生活、年少求学、他乡漂泊、远游奇旅、浮云仕途和落寞余生。它将李白置身于灿烂辉煌的盛唐文化及大唐由极盛转衰的时代背景中,来解读这位天才诗人的独立特行的伟岸人格,展示其大气如虹、绚丽似霞、狂逸如仙的诗仙风采。书中记述了李白少长巴蜀、出蜀漫游、交游干谒、奉诏入京、敝屣富贵、寄情山水、误设永王、得罪流放、病逝当涂的传奇般的人生经历,李白自幼聪慧过人,五岁诵诗,十岁游走蜀中,喜剑术,好任侠;他广结友,大唐书法家李邕李北海,诗人游子孟浩然,诗圣杜甫等等知名才子都是他的友人;他不畏权贵,让高力士脱靴,杨国忠捧砚,他说“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他一生经历过四个女人,与最后一位妻子宗氏留下“千金买壁”的千古佳话。他在62岁那年与世长辞,“以饮酒过度,醉死于宣城。”作者以深厚的文字功底将李白精彩绝伦,浪漫洒脱的一生一幕幕呈现,仿若打开了历史的闸门…
全书以李白生平为轴,钩沉轶闻逸事,情节生动,文字流畅,雅俗兼容,可读性强,塑造了诗人李白可信可亲可爱可敬的历史和艺术形象。关于李白跌宕起伏的传奇一生,他的唐末后辈诗人殷文奎在途径李白墓时感怀万千,描写的十分准确和精彩: 诗中日月酒中仙,平地雄飞上九天。 身谪蓬莱金籍外,宝装方丈玉堂前。 虎靴醉索将军脱,鸿笔悲无令子传。 十字遗碑三尺墓,只应吟客吊秋烟。
《李白:诗中日月酒中仙》读后感(四):《诗中日月酒中仙》,李白诗名响九天
诗中日月酒中仙,平地雄飞上九天。
身谪蓬莱金籍外,宝装方丈玉堂前。
虎靴醉索将军脱,鸿笔悲无令子传。
十字遗碑三尺墓,只应吟客吊秋烟。
殷文圭的《经李翰林墓》将李白的一生概括得可谓精当。在李白生活的唐朝,那时世界上最繁荣、最强盛的王朝,前后唐太宗李世民奠定的贞观盛世,中有武则天承前启后的开创,后有唐玄宗创建的开元盛世,在李白生活的这段时间,繁荣与征战并存,富贵与掠夺共生,盛世之下的李白们,几乎用自己的一生见证了繁华,也见证了繁华盛世下的孤独。
为何这么说?因为唐朝的气质是李白《少年行》里说的:“五陵少年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有骨气和才华的诗人们渴望见识这个世界,所以回归自然、出战边塞在那个时代非常常见。凡先生的《诗中日月酒中仙》对李白的描写,也起步于这个时间。第一章“巴蜀有狂客,号尔谪仙人”从“少年有风骨”倒“孤雁鸣长空”,说的无不就是这种孤独。那时候的边塞还比较安宁,在盛唐的荫蔽之下,边事不多,所以李白出生于中亚碎叶时候,还可以见到各地留存的原始风貌,随着李白在五岁时随父一路迁徙至蜀地。他的人生也在这时候,书里对他的描写是“眸子迥然,哆如恶虎,或时束带,风流蕴藉”,这个少年一开始就注定他是杰出的,“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所以不甘心在这个地方默默无闻。他开始走向这个世界,好奇地打量着。
《诗中日月酒中仙》从第二章“世人燕雀,我为鸿鹄”和第三章“已为异乡客,欢愉不可得”开始,李白就正式登场了,这里的描写和普通的李白传记不太一样,也和史书上的记载不同,更多的是李白富于传奇的故事来开走,自由不羁,潇洒豪迈,但是又很明显,他一直和少年时期一样孤独而无人开解。李白从四川出发,一路上到处游历,希望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借助自己的才华和远大志向,寻得一个机会来拜谒社会名流,在沿途留下足迹,他渴望的是自己的名声显达,从而得到引荐,最终进入长安的时候,可以一举登上渴慕的高位,在他向往的政治地位上,可以去实现他在书里读到的政治理想和抱负。可是很遗憾,事实上他十年漫游,最终摆在他面前的却是一事无成。只是不甘心的李白又继续北上,一路上从太原、到了最繁荣的大都市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再向东出发,一路走到到齐、鲁各地,留下许多的诗篇,在寓居山东任城(今山东省济宁市),李白的才华毕竟是无法掩盖的,这时候的李白身边已经开始有了名望,他也已经结交了当时社会上不少的名流,创作出的大量优秀诗篇也让人们乐意与他结交。
可是,傲骨和傲气换不来李白要的世界,也不能满足他始终藏在心里的理想。李白不愿按照既定的步骤来应试来做官,他更希望依靠自身不世出的才华,让自身熠熠生辉的文采可以赢得青睐,进而通过官高位重者的全力举荐来走向他渴慕的仕途,然而很遗憾,喜欢李白的人很多,愿意和他做朋友的也很多。但一直以来,他并没有如期待的一般来得人赏识。“清酒弦歌,空叹云月”一章里,对李白这种矛盾和无奈的心态的刻画非常出色,“直道相思了无益” 更是心境的表达。
至于未来的故事,我想每一个人都知晓了,他的壮志,他的希望,他的理想,都在安史之乱前完全崩塌了,入永王府的时候他的结局基本就注定了,安史之乱前就已经斩断了他的渴慕,梦断夜郎,与济苍生成了虚无,魂断缘尽的时候就是李白给后人留下的遗憾。
读这样的书不同于读史书,史书只是记录,也不同于读传记,传记带有太多的客观因素,凡先生的《诗中日月酒中仙》并不厚,也不同于对李白一生的细细梳理,他选择的只是从李白的一生来纵横地看,找出那些最让人觉得传奇的地方,然后找到最让人觉得遗憾的点,写作的文字中多带有一点淡淡的忧伤,也带上一丝丝的无奈,但是却给我们塑造了一个传奇而又真实的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