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到好处的敏感》是一本由[德] 卡特琳·佐斯特著作,后浪丨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元,页数:24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恰到好处的敏感》读后感(一):今天很敏感,明天不一定
你了解自己的情绪吗?你是否知道现在的你,是愿意与人沟通,还是想要独处呢? 人与人之间交往,免不了与对方之间的互动。人们常常说,话不投机半句多,但是酒逢知己千杯少。 而这些,都需要观察到对方是否是否与你的脾气秉性相合。是否能够潜入自己的内心世界,是否能够和对方敞开心扉,并且可以有意识的体会自己和对方的感受。
这些都源于“敏感”。卡特琳.左斯特是高度敏感性研究专家,她的这本《恰到好处的敏感》,把敏感的世界做了细致的解读。并且赋予了敏感新的内涵。 一、敏感的定义 敏感,它的概念源于拉丁语。意为:与感受、感知、感官相关;感知能力或感知天赋。 敏感这个词汇,用于不同的领域会有不同的解释。 当在摄影领域时,“敏感”被理解为胶片的感光度。如果胶片的感光度不够高,照片是会在黑暗之中;如果胶片的感光度特别高,胶片则会在强光下变得模糊。而只有在感光度适中的时候,我们才能看到一幅清晰的图片。
当把某物描述为“敏感”时,则会预示我们,在面对它时,需要更加小心谨慎。 因此,我们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情景下,会有着不同的敏感标准。因此,如何在敏感和钝感之间从容切换?需要我们对自己进行合理的分析。在书中有相应的测试卷。可以让我们测量成年人和青少年儿童的敏感性。 二、敏感的优劣 作者说,敏感于我们而言,是灵感还是负担,取决于我们看待敏感的角度。 同一件事情可能会有不同的感受。一个乐观的孩子和一个悲观的孩子,同时看到半杯水。对于敏感的角度,看待问题的方式。影响着他们的结果。 乐观的孩子说,还有半杯水,真好。 悲观的孩子说,就剩半杯水,伤心。
因此,我们的沟通交流,就借此发现共同的价值观和主张。诚实的面对自己心里的感受,并且与人沟通。会发现,敏感度相同的人在一起,更容易愉快的玩耍。 三、与敏感有关的测试 对于内心的敏感度,很多人都不是很了解。那为了更好的与别人沟通。最需要的是了解自己。通过练习:训练内心的声音。可以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的内心。 任何破坏性的、懒惰的想法,社会阻碍我们的生活,继续前行。因此我们需要找到,内心的冲动,能够告诉我们下一步要怎么走。
《恰到好处的敏感》让我们进一步的认识自己,找到善待自己和与人交往之间的平衡。学会利用情绪的独特之处,让自己与敏感的关系达到一个新的境界。 比起纠结自己有多敏感,练习把握敏感的维度更重要。
《恰到好处的敏感》读后感(二):提升敏感度,感受身边的小确幸
敏感在当今的社会中并无良好的声誉。在职场,人们对敏感的印象尤其糟糕。事实上,我们的周围都缺乏敏感。无论是在与自己、与自然的相处中,不把个人需要看得太重,会更经济一些。
敏感是感受生活之美的能力。高敏感的人,可以更敏锐的感受到来自周围环境的刺激,处理得当,可以更好的与周围环境保持良好的关系。
《恰到好处的敏感》,作者卡特琳·佐斯特,是一位高度敏感性研究专家,本书中介绍了敏感性的特点,针对人际关系的烦恼和情绪问题的改善提出了解决方案。每个人的敏感性不一样,但可以利用情绪的特点,找到与敏感达成平衡的新境界。
在研究中发现,有15%-20%的人 比其他人有更高的敏感度,他们通常都有着积极的经历:幸福的童年,良好的教育,稳定的人际关系。
实际上,这很好理解。如果生活是不幸的,出于自我保护,潜意识里会回避外界刺激,通过屏蔽信号的方式,来避免受到伤害。久而久之,对外界的刺激变得不敏感。
敏感度低的人,感受不到别人轻微的不快,一定要等到别人发脾气,火冒三丈才能意识到情况不妙。
而敏感度高的人,能容易的捕捉到对方不快的微表情,在事情还没有那么糟糕的时候,就开始积极应对了,也更容易做成事情。
但敏感并不是天生特质。「基因填充子弹,环境扣动扳机。」
虽然在心理学上人的气质特征有区分,但敏感这种特质,非常依赖后天的环境影响。给自己增加一点敏感,更好的捕捉生活中的小确幸。
方法一:启动感恩练习
我们大脑容易“丧”,消极情绪比积极情绪更容易进入长期记忆。
事情进入长期记忆,就会成为我们日后调取经验,处理问题的“素材库”。消极的“素材库”,会搭建出越来越多的负能量时刻。
所以,我们要有意识的帮大脑选择,哪些事情应该进入长期记忆。积极情绪平均需要10秒钟才能进入长期记忆,写感恩日记是一个好方法。哪怕再小的善意,都值得被记录。不仅仅是为了当下,也是为了未来。
方法二:走向共情
敏感是自我对周围环境的感知,所以,一定是存在着双向关系的。
不能共情冲突总是很容易发生,多半会超过10秒钟,会产生进入长期记忆的负能量。
共情则可以打破僵局,关于沟通和情绪的书都会提到,要聆听,要共情,具体该怎么做呢?
首先不要先入为主的揣测。一旦认定对方是带着恶意,或者事情没有商量的余地,僵局是自然而然的结果。
如果当下情况胶着,当局者看不清事情的情况,不妨后退一步,回归目的。就会发现,对方多半是在表达观点,陈述面临的困难
做到这两点,很多僵局可以避免。看起来简单,其实做起来真是不容易,需要不断的练习。如果暂时还做不到,就想着,自己是在积累“积极的素材库”,能积一点算一点,总有一天会量变引起质变。
总结
敏感这种特质,原本是优点,大多数情况下,并不是一个好词。那是因为,敏感没有用对地方。把敏感度提升一点点,感受到更多身边的小确幸。
《恰到好处的敏感》读后感(三):敏感是一种力量
敏感是一种力量,情感将我们紧密相连,而亲密相依治愈我们。
曾几何时,当我们说出自己对一件事情的独特看法,或者说出对一个人的直观感受时,就会被他人以你太敏感了结束话题。
事到如今,周围的大多数人和社会价值观仍然不能接受真实的我们,他们希望我们看上去永远是积极的、健康的、向上的样子,可事实真是如此吗?
《恰到好处的敏感》一书的作者卡特琳·佐斯特是一个高度敏感性研究专家,她花了大量的时间研究什么是敏感、如何接受真实的自己、以及如何发挥敏感的优势,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多元和开放。
卡特琳在书中坦言:要想拥有源源不断且持久的力量,就必须感受、共情、坦然面对自己脆弱的一面,接受自己的缺点。
现在,让我们先来谈谈什么是敏感。
01
什么是敏感
当我们对一个耳熟能详的词汇习以为常时,就会失去深入探索它的能力。
当我们深入了解敏感这个词汇,就会发觉我们对它知之甚少。
百度词条对这个词汇的解释是:感觉敏锐,对外界事物反应很快。这是不是和我们平时理解的含义大不相同?
作者在书中提到:敏感是一种超越物质的强大力量,因为敏感源于身体、思想与心灵的联系,包含了人类的方方面面。
敏感是连接外部环境和内心世界的桥梁。如果我们失去敏感,那将意味着我们和机器人没什么两样。
当我们在生活中说他人太敏感时,其实是在否定他人的感受,我们有时甚至把敏感当成了一种疾病,其实它是人格的一部分,每个人或多或少带着一定的敏感性。
敏感是作为人的独特天赋,它将内心需求告知我们。
敏感是感受生活之美的能力。
关于什么是敏感,大家可以去书中探索更多的答案。
02
为什么我们需要保持敏感
由于我们给敏感赋予了很多负面的评价,导致我们无法正确地看待自身的敏感性。
文中提到:敏感是由自然进化引起的应激反应。
这就预示着我们的敏感有的时候是不真实的。于是,我们必须创造一个内在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审视自己的敏感到底是无关紧要的,还是需要引起重视。
高度敏感意味着我们要满足自己和他人的个性化需求,就像有的人喜欢吃橙子,有的人喜欢吃苹果一样,我们不需要因为自己和他人的敏感性不同就相互埋怨,心生不满。
喜欢吃橙子的人,你就给他橙子。喜欢吃苹果的人,你就给他苹果。
接受自己和他人与众不同的地方,就能让彼此多一些理解和认同。
敏锐的感知让我们真实地看见自己内心世界的原貌,直面外在环境和内心世界的冲突,进而找到自己在社会上努力的方向,并由内而外地重新塑造自己,创造想要的人生。
我们越是努力打开自己的敏感通道,就越能找到自己此生的使命,明白对自己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并为之努力奋斗。
作者说道:就像呼吸一样,敏感也是生命的一部分。失去敏感无异于全身麻醉,让你和生活断掉了所有联系。
想想生活中存在的不美好的地方,如果我们对此习以为常,将会是多么大的灾难!
封闭自己,拒绝敏感,看起来容易得多。而只有接受自己的敏感,并敞开自己的人才是勇士,才能获得与自己、他人和这个世界深深地联结。
03
学习照顾自己
这本书的出现预示着我们可以重新看待自己的敏感,并学会如何与自己和他人融洽共处。
作者提到:越敏感的人,越容易从正面事件中获益。
然而,受天性影响,消极经历能更快地在我们的记忆中留下痕迹。
这就要求我们花时间让自己停留在美好的事物上,让积极经历进入我们的长时记忆中,为我们创造更多幸福的回忆。
敏感让我们停下追逐的脚步,认真审视自己内心的需求。
内心世界和外界环境联系得越加紧密,我们越是能够体会到宁静、自由、和谐与幸福。
敏感告诉我们,一定要倾听内心的声音,因为真正的智慧潜藏于此。
社会的整体价值观决定着我们的行为。
现实生活中,我们羞于向他人表露自己真实的情感。
接受自己的敏感意味着允许自己表现出脆弱的一面,接纳自己所有的负面情绪。
当我们直面自己的敏感,会发现曾深信不疑的人生信条受到了挑战。
我们对他人给予自己的所有评价全盘接受,却对自己的敏感避而不谈,这是多么讽刺的一件事啊!
敏感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信条,给予我们勇气向过去不真实的人生信条说再见,担负起重建人生信条的责任。
敏感是身体和心灵发出的信号,它帮助我们按下暂停键,让我们停下脚步倾听自己内心真实的声音,告诉我们此刻最重要的是什么。
敏感让我们意识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在紧张与松弛之间获得平衡。
照顾自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为了获得平衡,我们需要经常停下来给自己休息和思考的空间,允许自己保持沉默,并修习正念。
正念为我们建立新的模式提供了空间。
当我们被旧的行为模式和人生信条拖着走的时候,它让我们回归当下,了解前进的本质,重新规划路线,确保自己正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行。
敏感能改善我们的健康状况,它提醒我们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
敏感是我们身体的报警器。
当我们一往无前,冲锋陷阵的时候,如果我们不能敏感地感受身体和情绪的种种变化,那么疾病和死亡就会来得毫无预兆。
当我们敏感地觉知到身体的不适,就会开始寻找问题的源头,疾病和障碍被遏制在了摇篮里。
感知到自己什么时候需要休息,什么时候需要进食,哪些食物对我们有益,什么时候需要家人的陪伴,我们就能自动自发地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并培育出健康有益的人际关系。
最后,作者提到:当我们与自然和谐共处,平衡自然就会出现。
压力来袭的时候,到大自然中享受森林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敏感是我们的天性,愿我们都能和这种天性联结,找到此生的天赋使命,勇敢前行!
《恰到好处的敏感》读后感(四):如果你是敏感受害者?请停止否定自己,3个练习教你体验美好生活
说起“敏感”二字,大众对它的理解多是负面的,甚至认为高度敏感是一种心理疾病。这类人会长期处于精神紧绷的状态下,很容易疲惫、猜忌、压抑、烦躁不安、自我否定。
身边有位朋友就是这样,她会因为另一半的一个眼神,猜测对方是不是厌倦了她;他会因为对方一句话,而怀疑自己是不是哪里没做好;甚至会因为对方加班应酬,而不得不怀疑他是不是出轨了。她控制不住自己,也不能理解别人对她的劝慰,只能越陷越深,生活苦不堪言。
《恰到好处的敏感》作者卡特琳·佐斯特也是一位高度敏感者,她也曾深受敏感负面情绪之害,甚至连身体都出现了问题。通过摸索和探寻,她收集到相关的知识和经验,以一种新的方式处理自己的高敏感,并且改变了自己生活。卡特琳·佐斯特希望通过这本书和大家一起重新认识敏感,从而解放个人束缚、平衡自己的情绪、活出真实的人生。
卡特琳·佐斯特在《恰到好处的敏感》一书中,打破了人们对敏感的刻板印象,通过不同的情绪平衡练习,教读者掌控自己的“敏感开关”,用敏感体会生活中的快乐点滴,用钝感抵御人生中的伤心难过,把生活牢牢地掌控在自己的手里。
例如,当我们身处在大自然时,我们会觉得身心愉悦;当我们身处在繁忙的都市里时,会感觉到压抑和焦虑;当我们在和别人交流时,能感觉到文字背后的隐藏信息;即使一个人不说话,我们也能从肢体语言去感知对方的情绪。
每个人的感知度不一样,有些人会比较钝感,有些人会比较敏感,因此,人们对同一事物的感知和反应也是不一样的。
卡特琳·佐斯特在书中提到:“敏感就像一条精密的天线,有了它人们可以感知到旁人无法感知的细腻感觉,是奇妙又强大的天赋。”然而,敏感度高的人,常常对外界世界有很高且难以满足的要求,在人际关系上,经常会因此使双方出现心理负担过重的情况。所以,很多人对敏感一词没有好印象,近些年,甚至还出现了高敏感度究竟是福还是祸的争论?
敏感本身是一个中性词,不带感情色彩,它所代表的不好含义是人们对其的误解。《恰到好处的敏感》一书对此进行了新定义:敏感并不是缺陷,它是一种美好的品质。
卡特琳·佐斯特认为:保持敏感是一件好事,越敏感的人,越容易从正面事件中获益。当我们的感知能够对周围的事物做出敏感反应时,我们更能够和身边的事物产生强烈共鸣,这种共鸣会让敏感者比别人更具优势。
总是被动地接收信息的人,常常会觉得敏感是一种困扰,他们没有意识到,当他失去了敏感度的时候,同时他也失去了观察力、共情和自我认可的能力。
例如,敏感度高的人会时刻的关注别人的反应,感受到别人可能感知不到的刺激,所以他能够非常灵敏地作出反应,避免自己的言行会无意意伤害别人。敏感度较低的人,往往察觉不到对方的微小变化,因此,很可能会伤害了别人而不自知。
那些因高度敏感而备受煎熬之苦的人,每天都会活在别人的言语和态度中,他们特别希望能有个开关把身上的敏感关掉,好让自己轻松的活着。但是,把敏感关掉真的会轻松吗?人一旦失去敏感,就无法感受酸、甜、苦、辣,喜、怒、哀、乐,就像被麻醉了一般。这样和生活断掉联系,把自己封闭起来很容易,但是,只有敞开心扉,才能进入完整的生命共鸣中去。
《恰到好处的敏感》书中有一个关于”敏感的潜在能力“的练习,当你发现敏感的积敏感对于我们来说是灵感还是负担,取决于我们看待它的角度。极力量时,你就会发现,敏感是内在力量的源泉,它可以帮助你更好的去平衡生活。
过去敏感被认为是一种令人讨厌的品质,但是,经过多年的研究调查,我们知道,我们应该用一种新的、宽容的,并且尊重的方式去对待敏感,敏感是一种力量。
卡特琳·佐斯特说:敏感就像呼吸一样,也是生命的一部分。敏感是我们不可缺少的特质,我们只有将自己的胸怀完全敞开,才能感受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才能从情感上去避开伤害自己或者他人的风险,体验到亲密和责任,让自己有幸福感和归属感。《恰到好处的敏感》书中提供了很多情绪平衡的练习, 帮助我们在敏感和钝感之间从容切换。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其中的三个练习:
练习一,训练内心的声音
你是不是也有这样的经历,当你心烦意乱或压力很大的时候,会很难去倾听内心的声音。因为,当你过于关注外部世界时,注意力或理性思维就会不安于自己,不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通过这个练习,可以让你能更好地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感知自己的反应和感受,并且能慢慢地读懂它们,你就能更容易做出决定,获得心中想要的结果。
卡特琳·佐斯特提醒读者:这里所说的声音,是内心积极的声音,而不是内心破坏性的、怯懦或懒惰的想法。那些负面的声音只会阻碍我们的成长,而积极的声音能促使自我成长,它是一种冲动,能指引我们下一步怎么走。
练习二,感知情感
最好把你想到的内容写下来。当你开始写下以上问题的答案时,你与内心的对话就开始了。在对话的过程中,你会收获到新的视角,身体的感觉、情感和思想都能被置于新的视角下。这样你才能走出理性思维的限制,认识到自己的真正感受。
卡特琳·佐斯特是一个非常自律的人,自律使她每天都能按时完成所有的计划,然而,长期不关注自己的情感的她不但长期的焦虑中,连身体都陆续出现了各种问题。这是身体和心理对不良生活方式发出的信号,只有用心去感知、听从内心的声音,才能从根源上解决这个问题。她以自己的亲身体验告诉我们:感知并调节情感的能力有助地提高生活质量。
练习三,让情感和思想和谐相处
有时候,思想上知道某件事只要坚持下去就会获得成功,但是情感上却会被外界的各种人事物所影响,最终因情感受挫而中途而废。让自己的头脑和心灵合二为一,成为一个团队帮助我们成长,就要反复让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产生共鸣。
《恰到好处的敏感》里有这样两个问题:一、我可以尽情展现内心的一切吗?二、我应该隐藏自己的敏感和情绪吗?很多人的第一个答案是“不可以”,第一个答案是“应该”。然而,研究证明:如果把这两个答案交换,我们会显得更敏感、更通人情。客观看待自己的情感,不愉快的经历会让你更坚强。
这个练习不是让我们摒弃情感,而是让我们更重视情感。保持敏感,就不会陷入混乱的情绪中,更不会陷入压抑当中。当我们做到这一点,就会变得很强大,当内心有了结实的信念,外界的一切就不再能对你产生负面的影响。
《恰到敏感的好处》作者卡特琳·佐斯特说:“人与人是平等的,但他们是不同的。”敏感是生命的一部分,是一个人的个性,本身没有好坏之分。当客观地看待它,了解、认识,感知它,它就会成为一种内在的力量。
当你越熟悉自己的敏感,就越不会被他的负面特征所影响。你就越能够利用自己的高度敏感,去感受身边的事物,从而做出积极的反应,平衡自己的生活,做出更好的人生决策。比起纠结自己有多敏感,练习把握敏感度的维度更重要,《恰到好处的敏感》,让生活更美好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