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未读懂漫山白雪》是一本由章程著作,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40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还未读懂漫山白雪》读后感(一):几句胡扯
19年上半年,朋友和我谈论木心,顺手推了一篇《何以爱这荒唐的人生——致木心》。那段日子太快乐,心情浮躁读不进东西,草草看了几眼,点了个关注,就忘了。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的附记里有这样一句话:“大概不是因为写得多好,而是系统总结这一代人心理状态的文章太少吧。”如果前半句是谦虚,那么后半句很实在。事实是,描绘自己身处的小群体的文字,比刻画一代人共同经历的文字,更加珍贵。19年底,非常需要情绪出口的时候,瞎翻作者的公号,我遇到了和自身体验产生奇妙勾连的文字。
写作有很大一部分被现代社会体制的商业化和主旋律所收编,10w+与真金白银捆绑,而不合时宜的文字不可被申说。作者逆流而上,依靠热爱和“以书写之虚妄,抵抗生活之虚妄”的乐观主义,敢于在公共空间里表述自己,真是让我非常敬佩。写作好坏的标准太过飘渺,作者的有些文章,不过一两千阅读量,却可能影响一批人,而那些10w+却可能只是茶余饭后的谈资,刷过去就湮灭。不太会讲话,就用这几句胡扯,表达对作者的感谢。
《我还未读懂漫山白雪》读后感(二):风雪夜归人
去年八月末,我与男朋友去取快递。走在路上,我晃悠着手中的书问:你知道这本书的作者是谁吗?一个读研时我非常欣赏的男生。“哎呀!早知道我就不在菜鸟驿站前等你啦。”一句话惹得我大笑。整个学期被工作缠身,下班后只想做个慵懒的俗人,这本书便在家中沉寂了。如今除夕将至,独自居家隔离,山、雪、月亮相伴,是虚度时光的首选。
本书的作者名叫章程,然而,他的文字却是很不“章程”的。这种去自我化的手笔,需要很强的功力。19年初某深夜,我在豆瓣上刷到一篇《何以爱这荒唐的人世——致木心》的文章。早在这之前,与朋友聊天时我们谈到:先生的《从前慢》流传最广,可“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这句未免流俗了。倒不如“长街黑暗无行人,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有味道。而本书作者的文字,便恰巧有这种暗里有光的感觉。整篇读过无半句废话,干脆、通透、有分量,让我十分惊讶。随后我将其中一段截屏放在朋友圈中,评论里最多的一句,竟然是“这位女孩子写得真好!”与男人家扮旦角同理,这也需要深厚的功力。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电影可否是当下时代的文学产物呢?我不敢下定论。但本书作者自小阅读不择精细,涉猎面广,加之自身的经历,我想,他不算是文学的门外汉。以建筑师的视角来写电影,未必是跨行。本书中有些篇目,之前我在“一点儿乌干菜”公众号上已读过,例如许鞍华、贾樟柯、是枝裕和。他如串珠子般,将我喜欢的萧红、张爱玲与许鞍华串在了一起,不曾显得突兀。在许鞍华的这一章中,作者说:“并非所有人都能有艺术家的自觉,对自己的生命有清醒且自知的审视。”这一点,或许是所有人一生的修行,包括艺术家。我忍不住好奇,张爱玲在读胡从武汉寄来的信时,看到小周护士的字眼,她是否清醒的答案。“创作者几乎都在反刍自我。自我是需要译解的文本。”作者后文这样写道。
在本书中,能看到太多真实与虚幻、自我与外界、流动和静止的辩证。一个人想要诚实面对自己,无关性别,都是非常不易的。中国人在孔孟之道的规训下成长,自小会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句子。老师教育我们时,也总将这句的重点放在最后一个字“人”上,却忽略了,人活的其实是自己的一生。这本书里,几个长到拗口的外国导演的名字我不曾了解,但可以通过作者的文字窥探些许,以此参照自己的人生。去年秋天,追完《俗女养成记》后,我写下一些文字,想把它们放在书评的最后:
最难得不是风雨同舟,而是美满幸福还能挺着肚子为他人以命相留。
最圆满不是子孙满堂,而是气极了打胎的儿媳还能挥舞着菜单为她炖汤补身体。
最深邃不是勇于担当,而是父亲对同性恋儿子说你不必做男子汉,去你想去的地方做你想做的事,去和喜欢的人在一起。
最真挚不是郎才女貌,而是女生单膝下跪拿出求婚盒子里的棒球:放心做你爱做的事,我会养家我来担当。
因为懂得人生的真谛是“自己”,所以每个人无比“自私”又无比“奉献”。真情让凡间不凡,俗女不俗。倘若有这么干干净净的人,便是慈悲心菩萨。
《我还未读懂漫山白雪》读后感(三):书的味道只有你知道
我第一次闻到类似的味道还是在那本谷川俊太郎的《二十亿光年的孤独》诗集上。
这种味道在夜里读的时候会令人昏昏欲睡,这样说不定就进入书中世界了。
我不好形容它,类似于木头,像是一切木质做的东西。我太喜欢了。
书的装帧很有意思,封面打开过后是一幅画。画里有很多人物,但我只知道一两个。
王家卫《重庆森林》love it!
杨德昌《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still love it!
罗曼-波兰斯基《钢琴师》演过《超脱》的男主怎么能忘记!
哈哈哈哈不知道是不是伍迪艾伦,作者大大可以为我解答~
这部应该是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的《春光乍泄》,当时去网站上找王家卫同名电影时,偶然发现,看了其中一部分,惊为天人哈哈哈哈~
书还在看,超级适合睡前阅读,细腻的文字里包含个人生活感悟,有那么一两句话戳到心里。
“每个人心里都有废墟。”
我希望那些不愿提及回想的记忆,在时间洪流中慢慢倾塌,化成灰烬消失。
在作者的笔下那些为人熟知的电影和导演们背后的故事娓娓道来,还能看到引用大量典故和作家语录,不愧是跨界建筑师。
向作者看齐,能在这个年纪写文并且出书,真的很优秀,共勉。
《我还未读懂漫山白雪》读后感(四):我还未读懂漫山白雪:走出迷宫,浪漫至死不渝
我还未读懂漫山白雪
8.8
章程 / 2021 / 文化艺术出版社
辛丑之冬、昧旦之时,打开手机备忘录,敲下这段文字。
老实讲,买书的动机单纯却盲目。机缘巧合认识作者后,朋友圈拜读过一些公众号的短文和小破站的视频,眼前一亮。待偶然了解到新书问世,并不知书关何域,“无脑”支持青年跨界作家,亦私心留书作新家收藏。无心柳成荫,借此书开启豆瓣首评。
先声抱歉,书评拖了许久,虽不至岁末年首的玩笑跨年,年近而立重返校园,节奏不适,恍惚间也确实从学期首误到了期末,岁馀不寐,览毕。
作为一本速食年代的实体书,最初观感是决定是否购买的第一印象。本书从设计到装帧,可以说是最初满足我对同行跨界而有所期待的部分,也是一秒代入,感受到了作者的用心。后续拆封,书的质感也成全了此后的阅读愉悦度。
内容上,书中充斥生与死的论调,在厌世与乐天中挣扎反复,理性又感性,“阴郁”且积极,轻松也“沉痛”。使人长舒一口气后,有股推窗撩风望月的冲动。
近来,我曾思索着,有没有可能,我们在挑过剧本后才选择踏上这趟人间之旅?那么,是啊,那些平静、平凡是常态,可“所有歇斯底里的浪漫”也“都真切地存活过”呀,那些嘶吼着的、挣扎刺痛的、用力活过的会不会就是促使你选择这个剧本的片段呢?
作者的文字就是有这种撼击心灵的力量,在精简背景和上下文的形式之下,于我而言,他写的不是电影,是人生。
我始终认为,文字里会有应付对仗的晦涩词字,却不会有没来由的比喻排比。对于书中时常并排出现的人、物、事,我试图放慢速度去想象作者在敲击下某段话时的境遇,那是他的人生,却也是我们身处的世界。
而对于书中某些近似极致的对立,也更容易让人眼前一亮,引起共鸣。
读这本书对我来说,多少有些困难。一边惊叹于作者的摄入量和转换、输出的能力,一边仰慕、暗叹不可及。
说实话,大量择片段展开的论述直接输送给大众是种需要勇气的挑战,或者,以此来静待一个、一些有缘人罢了。
偶有瞥见从前已有共鸣的书籍、词句,解颐颔首。但书中所提及的影片、书籍多数仍未涉猎,词字背景需要停下补习,字句读起来需要时常反复,诸多作者精炼转译后的重点也许会随之被拥有不同经历的如我的读者侧重不同地理解。许是闯入他人世界观望人生所必须付出的代价,但始终渴望的“远方”不也如此?窥刺进多种视角去看这个世界,乐得趣味。
借作者的一句话:“侵入的东西,不管好坏,都让你灵魂生长。”,不一定特别恰当,但感谢命运安排在这个当下与人、与书的遇见,感激这次短暂“侵入”带来的“灵魂生长”!
作者时常讲起某些导演的镜头、情节……曾“击碎过”他,在经过这被命运推着行走的几年,这本书,也曾在那些深夜无数次“痛击”或“轻撼”我的灵魄。浪漫至死不渝。
读完这本书,我想放过自己,早早入眠。
也在此祝福作者,晚些读懂山、雪、月亮……晚些,再晚些。
祈愿下一个读这本书的你,少些共鸣和共情,在此趟人间之旅少些背负,愿你内心始终柔软~
我想,也许我会再买一本此书送给一个曾近在耳鬓而后殊途的故人。祝他有天会读懂这山、这雪、这人间,不枉此行。
最后,引用作者一句话“世界压抑与光并存,但相信我们内心的雪山与月亮”,以此作结。此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