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决定读后感1000字

发布者:狐狸鱼 2022-1-31 05:13

《最好的决定》是一本由[美]梅根·多姆 编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5.00元,页数:34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最好的决定》读后感(一):无

是可以让人对现实社会政策进行思考的一本书。其中有迷茫有释然豁达。看自己想得什么。其实在当今社会中,生育一直是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家庭对于女性是加成还是拖累,每个人的理解都不同。而生育我也认为不仅仅是女人自己的事,是一个家庭的事,这其中相互理解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本书讲述了关于十几个女性生育的不同情况,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这本书,进行辩证地思考。

《最好的决定》读后感(二):养猫好还是养狗好

#推荐《最好的决定》梅根.多姆著。本书由十六篇独立的文章组成。每一篇文章的作者的职业都是作家。他们或主动或被动地选择了不生育,并根据自己的经历讲述了原因,并探讨了自我价值,原生家庭等因素对他们的影响。 最好的决定就是尊重内心并愿意为之负责的决定。无论是生养还是其他。真正的自我接受,真正的解放,都需要清醒认知自身的局限,而非自以为是地否认其存在。不管有没有生养子女,女性都可以实现自我;你不用拥有一切,也肯定能拥有足够丰富的人生;这是事实,也应该被认清。

《最好的决定》读后感(三):养猫好还是养狗好

#推荐《最好的决定》梅根.多姆著。本书由十六篇独立的文章组成。每一篇文章的作者的职业都是作家。他们或主动或被动地选择了不生育,并根据自己的经历讲述了原因,并探讨了自我价值,原生家庭等因素对他们的影响。 最好的决定就是尊重内心并愿意为之负责的决定。无论是生养还是其他。真正的自我接受,真正的解放,都需要清醒认知自身的局限,而非自以为是地否认其存在。不管有没有生养子女,女性都可以实现自我;你不用拥有一切,也肯定能拥有足够丰富的人生;这是事实,也应该被认清。

《最好的决定》读后感(四):致敬每个人的每个决定

当今社会给了我们最大的让步应该是选择的能力。没有必须要去做的事,只要你认为是最好的选择。那就没有错。不应该去批判没有孩子的是对是错。因为人生而不同,自由选择就是不一样的。有人说生孩子是必然的,不用考虑,又不是二胎。那是因为二胎再现今这个社会并不普及,但是一但普及了,是不是不生二胎就被视为异类。而且是不用考虑就应该做出来的行为呢。只要对自己做出的决定负责到底,别人说什么都不重要。(当然内心必须强大)我们个人也不需要对他人的决定做出否认。只要尊重就好。

《最好的决定》读后感(五):题材不错,内容平淡

感觉作者很想展示点什么,但也许是十六位女性的职业背景太过相同,导致对于不要孩子给出的观点高度重叠。总结一句话就是,我没有孩子,但我有丰富和充实的生活,以及完全的自由,并且在写作上实现了自我价值。我的子宫空空如也,但是我的人生非常丰富。

如果跳过社会认同,没有了父母的期许,传宗接代,省去了身体分娩的不适,不存在经济障碍,不幻想养儿防老,你又会怎么选择?

推荐指数3颗星

《最好的决定》读后感(六):当下的决定就是最好的决定

书中记录了16位决定未生育的作家的做决定的经历和人生。 解释了背后的原因和目前的情况,结局这个事情可能不大好看到。

当下的决定就是最好的决定。

从大学之前,结婚和养育等这些问题都没让我产生疑惑,大概率潜意识中觉得无关与我,自然发生即可。

所以20岁的时候, 我想28岁结婚生子;23岁的时候, 感觉自己没办法承受这份责任;25岁的时候, 想直接当别人的后妈,甚至和妈妈讨论过这个问题,不用生,养的话全靠缘分,妈妈只回复了一句:后妈不好当。你看,每个阶段的我都不一样,奇奇怪怪,随心所欲。

可能等到再十年后,真的有一个小屁孩出现在我的生活,也可能仍旧是独身一人。 人生没有回头路,当下的决定就是最好的决定

《最好的决定》读后感(七):丁克一直都是我的选择

选不选择拥有一个孩子,你仔细考虑过吗?大部分要孩子的人都能说出各式各样的美妙理由,而选择不要的,就是因为不想要。 我们从女主内的远古时期一路走来,必须承认,女性的地位已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开始接受教育,开始在工作中实现自我价值,开始独当一面。但对于家庭构成的固有观念,并没有太大改变,科技的突飞猛进,也没能延长女性可用的生育时间。从以前来了例假就意味着可以开始生育,到现在接受了高等教育之后,接近30岁才准备生育,如果算到35岁止,女性可用的生育时间反而被缩短了。现代社会对女性的要求更加严格,就在于,你需要在越来越短的时间内,就做好充足的准备,做出最好的决定。 文中提及的这十几位,都是选择不生养孩子的一圈人。潜意识里存在的影响因素各不相同,但就物理需求这层而言,无一例外的是,他们对独处都有很高的需求,不光是极其享受独处,还要在想要独处时,就能进入这个状态。如果你也是这样的,慎重考虑吧,孩子确实会“霸占”你所有的静谧时光。

《最好的决定》读后感(八):译版书名多少显得不礼貌和片面

原版标题《Selfish, Shallow, and Self-Absorbed》比译版更好,生不生孩子只是一个个人选择,没有好坏之分,因此也谈不上“最好的决定”,但是主动选择不生孩子不管在国内还是国外都是相对小众的选择,是被其他人探究的存在,不要孩子容易被解读成自私和异类。

要回答好“为什么不要孩子”这类问题也很考验人,因为问问题的人一般都有孩子,如果表现出对小孩绝无兴趣就容易引来谴责,就像我养了猫但是别人若当着面说猫咪很讨人厌也会多少让我觉得此人不是同类;如果回答生孩子会难以兼顾自己的生活那就更失礼了,掌握不好多少带有对对方生活不认可的意思。

全书最喜欢第12篇《超越母性》,作者真实的清醒,不要孩子和拥有自己的人生并不能等同,毕竟没有人能拥有完美,人生的每个重大选择都有利弊,没有标准,答案仅仅是自己衡量的结果,所以也没必要以己度人,有孩子或没有孩子,都可以过好自己的人生。

《最好的决定》读后感(九):生命之独特&个人主义

生命之独特

每篇的作者都从自身经历叙述了自己为何选择了不要孩子。选择不要孩子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正如选择要孩子的原因一样。不要孩子,不代表不爱孩子,好比不想结婚不代表渣。这让我想到我们这个社会总会给各种不同身份的人冠以一个笼统的标签,好像拥有这个身份的人都同属一类,都属于那个标签,我想这是不对的。任何时候,每个个体都是独特的,即使拥有类似的身份,或是做出类似的决定,背后的故事都是不同的。倘若能静下心,做个好的倾听者和观察者,了解每个生命的千变万化,该会对这个世界有更多的包容和理解吧!包容并理解了别人的独特,从而也包容并理解了自己的独特。

/手动分割/谈谈我的一个小发现和疑问

我发现作者们在谈及自己不要孩子的决定时都没有或很少提及父母在这个决定中的影响,我想或许是个人主义文化背景下,他们做出决定时主要关注的是自我的价值意义?如果是一个集体主义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人,又会如何书写自己的故事呢?

《最好的决定》读后感(十):27岁,单身,不想生育

终于有人来谈论“房间里的大象”了。生育意愿真是个神奇的话题,能让东西方世界消灭意识形态差异,都讳莫如深。因为女性是生育的主体,自然意见最多。书里对很多约定俗成的“正确”进行了反驳:“生了孩子女人才算完整”“现在不想生,以后就想了”“当了妈妈是最幸福的人生体验”。

我单身,也遇到过很多人跟我讨论生育意愿,他们都会拿出一副痛心疾首的表情来说出上面的话,最后还会恨铁不成钢,堪比“非我族者,虽远必诛”。我从未想过自己的选择会惹恼众人,不过他们的话对我也没意义,纯属放屁,只是臭那么一会,会让我心情暂时不好。

生育这个问题,门槛不高,只要适龄健康都能完成,也就让大家的话语莫名的统一,似乎也是在对自己已经生过孩子这件事情进行逆向合理化。比如说,瑜伽课遇到一个老阿姨,说我要是年轻几岁,就把她儿子介绍给我。意思是她做了我婆婆,我就想生了。教练倒是向着我,直说她儿子不配,我盯着老大姐的眼睛说:“就你,搞不定我的。”同一个人,我还怼过她:你老公做了阉割,也就是完整的男人了。多棒的人生体验呢。

推荐阅读
  • 读《陈云传》

    读《陈云传》

    四月十日所买的三本书其中一本就是《他影响了中国——陈云全传》,这国内第一本详细介绍陈云身世、生平、业绩和思想的纪实文学作品。还是简称《陈云全传》比较顺口一些。这...

    07-24

  • 新闻杂谈(73)-在下觉得吧,总书记和核心应是统一体。“三位一体 ...

    新闻杂谈(73)-在下觉得吧,总书记和核心应是统一体。“三位一体 ...

    原标题:从五大坐标看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历史贡献 2013年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诞辰120周年。毛泽东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新中国的创建立下的...

    07-24

  • 命盘 | 阿娇离婚:离婚的真正原因到底是什么?

    命盘 | 阿娇离婚:离婚的真正原因到底是什么?

    阿娇离婚了。得知这个消息时,是一位读者告诉我的。她和我说:你说阿娇是不是可怜人呢?之前遭遇了艳照门这么毁灭性事件,好不容易重振旗鼓走向婚姻殿堂,现在又落了离婚的...

    07-20

  • 难忘的党支部大会

    难忘的党支部大会

    难忘的党支部大会 1989年5月,五冶机关生产系统党支部召开了支部大会,在会上讨论通过了我的入党申请。 我记得我的第一次入党申请是在1973年春天,在五冶机修厂铸造车间...

    07-16

  • 小说推荐丨﹤古言﹥作者:我是浣若《良夫如沃宠妻如禾》

    小说推荐丨﹤古言﹥作者:我是浣若《良夫如沃宠妻如禾》

    小说推荐丨﹤古言、前期种田、后期朝堂﹥作者:我是浣若《良夫如沃宠妻如禾》 文案:虐渣男的最高境界,就是嫁给他的叔父,成为他的叔母,当上国夫人,让他跪舔。 当重回京...

    07-15

  • 山东理工大学“人生三部曲”社会实践团参观焦裕禄纪念馆

    山东理工大学“人生三部曲”社会实践团参观焦裕禄纪念馆

    7月14日上午,山东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人生三部曲”社会实践团来到了博山区焦裕禄纪念馆,实地参观感受焦裕禄精神内涵。此次活动由实践团队长于巾莹主持,实践团全体成...

    07-15

  • 科学颂乡情,实践启童心

    科学颂乡情,实践启童心

    (通讯员梁梓仪)为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普及科学常识,树立科学发展观,近日,“飞跃鹰隼”社会实践队在湛江市遂溪县杨柑镇布政小学开展科学实践课。 时代新发展,科...

    07-15

  • “与食俱进”社会实践队-总结

    “与食俱进”社会实践队-总结

    时间飞快,转眼间,长达两个星期的社会实践迎来了尾声。这是我第一次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于我而言,这不仅是为了完成学业要求,也是为扩大自身的知识面与社会的接...

    07-15

  • 数学渗透人生,方圆构筑世界

    数学渗透人生,方圆构筑世界

    数学渗透人生,方圆构筑世界 对于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乡村学生来说,平时学校的课程比较单一,语数英三大主科是他们接触最多的课程,很容易对其产生厌烦情绪。因此,“岭梦...

    07-15

  • 作为一个成年人,没有谁的生活不辛苦

    作为一个成年人,没有谁的生活不辛苦

    在这个现实的生活中,每个人都在忙忙碌碌,不过是为了碎银几两,为了让自己的小家庭过得更加幸福。 为了过上理想的幸福生活,每一个人都在默默无闻地努力着。 不管大人物...

    07-12

阅读排行

Copyright © 2021-2025 领读者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提供好文章在线阅读,经典好文章推荐好文章摘抄日志随笔等各种文章应有尽有。

蜀ICP备0904315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