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飞的熊》是一本由[日] 佐野洋子著作,海豚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8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想飞的熊》读后感(一):世界上一定真的有一只能飞的熊
走在地上的动物谁不想飞飞看?爱坐飞机人士特别同意。但是小熊没有飞机,小熊的想法还十分真实:虽然传说祖辈能飞,但他知道传说不一定靠谱,飞到天上是危险的,是可能回不来的。
特别喜欢的桥段是小熊受到了“指引”的片段。对话淡淡的,插图淡淡的,但是情绪却那么浓烈,让人想哭
《想飞的熊》读后感(二):我可是熊啊!
《想飞的熊》这个故事的主角熊和老鼠是一对有意思的对比,老鼠对幸福有执着的见解,而熊长久以来都渴望着飞、渴望着变得勇敢。可以说,它们都由自己的身份出发确定了一个生活的常态或生活的目标。作者佐野洋子有另一个绘本叫做《我可是猫啊》,其中也讲述了类似的处境。
在《我可是猫啊》中,一只超级爱吃青花鱼的小猫被一群青花鱼追逐,小猫难以置信,只能边逃跑边嘴里念叨着,“我可是猫啊,我可是猫啊。”言下之意是说,我是猫,吃青花鱼天经地义,为什么你们这群鱼要来追逐我。小猫的话其实是不断地为自己的行为找到合理的解释。同样的话语也可以用来解释《想飞的熊》。
虽然在《想飞的熊》中小熊没有说“我可是熊啊”,但它却一直为这个身份处境所困扰着。它必须要去飞行的重要原因是作为熊的身份,因为它的祖先曾经飞起过。小熊想飞的冲动来源于祖先埋藏下来的无意识,想飞不单是小熊的愿望,也是熊本身的追求。
但换另一个较为现实的角度来想,“我可是熊啊”这样的意识,也可以作为自己不去飞的借口。“熊”不等于“会飞的熊”,这便能解释为何除了传说中最初拥有红地毯的熊之外,没有其它的熊真的飞过。
“就算努力一辈子,也很难变得勇敢啊!你要是成了会飞的熊,我会很高兴的。”在熊爸爸的话语中,会飞,代表的是勇敢。小熊从来不会对生活发出幸福的感叹,它更多的时候是失落,失落于对勇敢的追求。它时常认为只有在天上飞过才能成为勇敢的熊。
但是当小熊终于飞上天空的时候,它却始终没有睁开眼睛。在它看来自己是否勇敢已经有答案了,哪怕学会了飞也不能证明自己勇敢。那现在它迫切想知道的便是在别人眼中会飞的自己是否看上去与众不同,当它无法对自我进行认同时,便渴望来自他者的认可。殊不知,将勇敢等同于会飞,其实也是来自他者的映照。这么看来,小熊自始至终都是在迎合他者的目光。
在《我可是猫啊》中,哪怕经历了那么可怕的一个场景,猫还是戴着帽子叼着烟斗决定今晚的晚餐是青花鱼,故事好像从来都没有开始过一般。《想飞的熊》也如此,在故事的结尾,小熊又回到了和老鼠一起的那个家。当我们看到小熊一直没有回来,在我们的想象中,小熊很有可能受到了祖先的欺骗,摔死在山崖上了。就算它的运气够好,也许一旦尝到了飞的滋味,再也不会回来了。
然而佐野洋子却说,小熊的确飞过了,有老鼠为见证,但飞起来的小熊因为太害怕而把眼睛闭了起来,以至于什么都没有看到。这看上去好像小熊根本没有飞过一样。那么这只熊和这只猫是否都毫无变化,被追逐和在山顶上飞难道都是一场自我的梦幻?是我吃鱼,还是鱼将要吃我?闭上眼睛飞行能否算是飞过?在《我可是猫啊》中,猫在恐惧的时候是紧闭上双眼奔跑的,这和紧闭双眼飞翔的熊一样,恐惧产生于眼睛所见之物。闭上眼睛是否代表恐惧真的消失了呢?
当小熊回来后,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惊喜,相反,它变得更沉默了,连作者都不知道小熊到底在想什么,总之不再是飞了,因为它已经飞过,却并没有带来什么感觉,既没有为它补全缺失的幸福,也没有将它的勇气完全释放出来。最后,小熊一声不坑,它不知道现在这种状态是否算得上是幸福,但它知道它还未被满足。就像永不满足的浮士德那般。浮士德与魔鬼签订契约,而小熊一直在与自己的祖先签订契约,不知道那个飞起来的祖先熊飞过之后是什么感觉,我们只知道它将这块红毯留了下来。
《想飞的熊》读后感(三):大胆去做,你就能飞
佐野洋子,是一个很有童心的奶奶。很多人读过她的绘本作品《活了100万次的猫》、《五岁老奶奶去钓鱼》、《绅士的雨伞》等。她的作品里充满了童趣,很有想象力,那些想象力就源于她的不老的童心。
《想飞的熊》也是她的作品,是一本桥梁书。从图画阅读向文字阅读过渡的桥梁书,做得很精巧,书的开本不大,携带也很方便。字不太多,还有插图,画中只有两位主角,一个是小熊,一个是老鼠。小熊住在老鼠的上面,老鼠住在小熊的地板下,这有点像《爷爷一点有办法》里的屋子里的住户和住在地板下的老鼠,不过,和那本书不同的是,在这本书里,小熊和老鼠是有交集的。它们彼此知道对方的存在,彼此之间还是朋友的关系。而且,它们的父辈、祖辈,甚至是祖祖辈都是相互认识的,而且代代相传着彼此的故事。
小熊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曾经坐着红地毯飞上过天。这件事,老鼠也知道。那块红地毯,现在就在小熊家的衣柜里。
小熊也想飞,它身边的那些不是鸟类的动物们都没有想过飞,包括那只住在它家地板下的老鼠。按理,在地面上行走的生物们都会想着自己在天上飞的样子吧?可是也有很多人很多动物顾上想,因为他们也都很忙,有其他要做的事情。虽然小熊每天也有要做的事情,但是这并不阻碍它想飞的心。只是,它一直没有鼓足勇气去飞,虽然它已经拥有了一块会飞翔的地毯。
很多孩子,很多大人,也像小熊一样,心里有一个“飞”的梦想,可是可能一次次,因为各种原因而搁置了。
小熊内心的徘徊,体现在它和老鼠一起野餐时的心不在焉,体现在它在家里来来回回的转圈、踱步,它担心飞翔时的天气,担心自己掉下来,……它的担心,说明了它的谨慎。小熊的爸爸可能也是因为这样的小心谨慎,以致于一直到它去世都没有实现“飞”的梦想。不过,小熊的爸爸在去世前对小熊说如果小熊能成为会飞的熊,它会高兴的。
在一而再的犹豫之后,小熊终于做出了决定,它要去飞。一个人做出决定是需要勇气的。不能光想,只有勇敢去做,他的梦想才有可能实现。小熊坐上红地毯飞行前的心理刻画得很细腻,迈出这一步需要多么大的勇气,有太多的未知在前方,可能还有很大的风险。每个孩子的成长中也会遇到像小熊这样的挑战,说服自己,勇敢迈出去,需要一个时机,更需要你坚定的决心,如果有家人和朋友的支持与鼓励当然就更好。
回来以后的小熊变得不一样了。它由黑色的小熊变成了白色的小熊,就像老鼠说的那样现在的小熊全身的毛都闪闪亮,那是有勇气、自信的表现!
文字简短但是生动有趣,而且有力量。从小熊的犹豫到做出决定的那一刻,再到它准备坐上地毯前的彷徨、各种预想,用小熊的内心独白来衬托出它的焦虑和担忧,而它飞上天的那个瞬间,并没有过多的着墨,而是用老鼠的视角去看到那些从天上掉落的小熊带去的食物,来说明小熊已经迈出勇敢的那一步,让孩子不会觉得那是惊险的事,而是觉得那是了不起的行为。因为做出决定到实行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想飞的熊》读后感(四):《想飞的熊》:为梦想,勇敢去尝试!
每当我讲到“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时候,小娴宝总能乐的咯咯笑,这是这本《想飞的熊》带给她的欢乐。
作者佐野洋子,日本著名绘本作家,畅销绘本有《活了100万次的猫》、《绅士的雨伞》、《小松和猫》、《熊爸爸》等。佐野洋子奶奶的作品里充满了童趣,很有想象力,这本《想飞的熊》也不例外。
1
《想飞的熊》里小熊和小老鼠是很好的朋友,小老鼠的家就在小熊家的下面,两家祖祖辈辈都认识,了解彼此的故事。小熊和小老鼠经常一起去野餐。小老鼠啃着奶酪,跟小熊说:“每当这个时候,都觉得活着真幸福。”但,舔着蜂蜜、享受着春风的小熊,心里却还是觉得有些失落。
因为在小熊家的衣柜里有一块红地毯,小熊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曾经坐着那块红地毯飞上过天。想在天上飞,成了小熊和祖辈们心心念念的梦想。小熊的爸爸直到去世都没能变得勇敢,迈出尝试的那一步,他希望小熊能做到。
自然,小熊也想飞。
虽然他身边的在地上行走的生物都没有想过飞,包括他的好朋友小老鼠,还有隔壁的兔子、上了年纪的山羊爷爷、每天模仿别人的松鼠姑娘,它们都很忙,忙到没有时间去想这件事儿。
虽然小熊也很忙,每天做着各种事情,但却没有阻碍他想飞的心。只是,他一直没有鼓起勇气去尝试,为此,他时常陷入矛盾中。
2
佐野洋子奶奶她把小熊犹豫不决、担心害怕、下定决心,义无反顾迈出行动,以及飞行过程中,小熊的各种动作、心理变化,描绘地如此细腻,像极了日常生活中面对挑战时的自己。
小熊先是盯着辽阔的天空,然后打了个冷颤,因为它想到“在天上飞,那么多可怕呀。可又多美妙呀。”随后,还是犹豫的小熊一边起身,一边摇头,“哎呀,还是算了吧。”又嘟囔着说,“总是犹犹豫豫的,真不像个男子汉。”
当他决定下来时,他全身颤抖了起来,然后,流下了大滴的眼泪,说,“我觉得今天就是那一天了。”,“就今天,我去准备一下。”,便开始了它的圆梦之旅。
类似这样的描写还有很多,比如,“小熊来到树下,低头看着大海。小熊害怕极了。他一害怕,硬邦邦的决心便支离破碎,就像融化了的黄油,变得黏糊糊的。”形象又有趣,值得反复阅读。
最终,小熊战胜了自己,从悬崖峭壁上飞了下去,终于飞上了天,完成了梦想,实现了蜕变。在初次陪读时,不禁打了一个问号:最后小熊的毛怎么变白了?因为开始小熊的毛一直是黑色的。直到读第二遍时,才发现作者是采用了一种象征手法,用小熊毛色的变化来告诉我们,小熊他战胜了自己,他做到了,成了会飞的熊!
3
《想飞的熊》中,小熊和小老鼠的友情也是一处十分温馨的细节。他们会经常一起野餐,虽然他们的爱好不一样。小老鼠深知小熊想飞的心,总是默默陪伴在他的身旁,希望小熊实现梦想,又为小熊的离开而伤心难过;也会为小熊的归来喜极而泣,并一再地肯定自己好朋友,“他真是一只了不起的小熊!”。
小熊也很爱护自己的好朋友,原本想应该在飞行归来后,对小老鼠摆点架子,假装懒得打理他这种只对奶酪感兴趣的家伙。但他觉得,“只是装作若无其事,好像只是在外面溜达了一圈”会更好,最后回来时也是这么做了。两人又像往常一样去野餐、说有趣的话,完成心愿的小熊感受到了“此时此刻,就是幸福吧”,不再叹息。
《想飞的熊》开本不大,携带起来非常方便;图文结合,字数不多,插图笔触粗粝却有一份温馨。相比幼儿园的小朋友,个人觉得更适合有着一定识字量和理解力的小学生看,因为他们不仅能自己读下来,还更容易读懂其中深意。当我分享给读小学三年级的小外甥时,他爱不释手,自己通读下来,告诉我们,“这只熊非常坚定,非常勇敢。”我想,这只小熊所具备的精神,他应该是学到了。
什么才算是勇敢?一个勇敢的人,拥有着自信、坚强的性格。想要培养孩子这些品格,不妨陪孩子一起来读一读这本《想飞的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