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展哲学》是一本由[英]让-保罗·马丁著作,中国画报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98.00元,页数:22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策展哲学》读后感(一):阅读的质感
首先,这是一本做得非常非常非常好的书!!!无论是书籍的装帧、纸张的触感都堪称完美!!!
在电子书如此丰盛的今天,为什么要去读纸质书呢?
我想,因为阅读不止是知识与内容,阅读应该是一件更为具体的事情,一件可以超越工具理性的事情。所有关于阅读的细节,都是阅读的血肉。
一本好的书是什么样的?我觉得,除了内容,它应该让我想再次翻开,反复翻开,因为每一次翻开书的体验都是生动而深刻的。我将记住这种触感。
我不太想用“仪式感”来形容一本书,毕竟阅读于我,是日常。但是,一本饱含了心意的书,真的是不一样的,作者、内容与读者都被充分的尊重着。
《策展哲学》这本书,读起来舒适度非常高,在内容与内容之外都充分的回归了阅读,而非单纯的知识获取。
我想,我会在结束全部的阅读之后,再次翻开它。
毕竟,翻开它的时候,一个宁静充沛的世界向我缓缓展开。
《策展哲学》读后感(二):见证一次策展
诚如作者所言,本书是对“策展性”的一种“不关乎特定话语、学科、知识领域或意识形态”的思考和阐释。阅读本书的过程,也像是在一场思想展馆中徘徊,或偶遇令人欣喜的作品,或试图理解某样晦涩的创作。这或许是作者有意为之,因为这场展览的主题恰是“策展性”。
作者首先强调“策展性”与“策展”之间的关联与区分,表明了本书的哲学立场,但这种立场仅是就一种形式而言,并不局限于哲学本身的视角。书中分章节对不同学者和组织关于策展和策展性的论述进行集结,这种包容性让本书的阅读体验充满乐趣。在地铁上翻阅,30分钟的路程刚好读完一篇文章,十分舒适。虽然精美的硬装书封让地铁阅读变得看上去有些郑重其事,但我必须要说,实际的阅读体验绝不像翻阅任何一本德勒兹或者德里达的作品一样令人感到不和场合,而是比较轻松愉快的。
以本书第一章节的第一篇文章为例,这组来自Raqs Media Collective的文字,我愿将它称为一次小组讨论的思维成果,将策展性以首尾字母对应单词的方式进行阐述,这本身就是一种思维的游戏。这让我回忆起在伦敦皇家艺术学院曾经选修的一门关于探讨艺术作品创作规则的小组课程——“Deep Space”,这门课程同样给出了一个规则:每个人为自己的创作撰写10条规则,然后相互交换与修改规则,直到形成这门课程最后所总结出的创作规则。类似的课程研讨,在阅读文本的字里行间可以窥见小组讨论的当下如何有趣。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这或许对国内的课程有所启发。
对于每篇文章的读后感不一一赘述。阅读的过程类似开启盲盒的过程,有些文章像散文一般流畅轻盈,令读者可窥见作者的有趣灵魂;有些文章偏于“一本正经”,大量的引用和论述虽学术气息更为浓厚,却不乏作为相关领域的reference。而不同文章的内容更为博杂,可看做对于艺术史和艺术理论的一次以策展性为中心的漫游。
最后,应当感谢译者将这样一本作品引入国内。作为曾经的“哲学生”和“艺术生”,深感学生时代应更为广阔地涉猎不同种类的研究方法和学习方式。本书看似主题单一,却提供了丰富的可供参考的思维方法,这种开阔和自由的眼界在国内的高校教育中或许仍有待发挥。
观展完毕,打卡拍照(写书评)。
《策展哲学》读后感(三):每个人都是一个展
我挺喜欢看展览的,因为觉得展览是一个浓缩型的知识吸收器,在一个相对固定的空间里,用最短的时间可以接收到最多的知识和信息。比如一个中国玉器展,几百平方米的展厅里就能浓缩几千年的玉器发展。虽然展览中展示的文物是经过相关专家按照一定标准挑选的。也就是说我在了解这段历史知识的过程中,除了客观获得知识外,其实也是“被动”接受展览主办方主观意识,因为标准本来就是客观中的主观。
回到这本书,第一次看到书名是被策展两字吸引的,因为喜欢看展览,所以想知道关于展览的东西。而哲学,对我来说是相对陌生的,除了高中时学过马克思唯物主义相关哲学理论外,接触最多的就是在学文科时老子孔子孟子的一些中国古代哲学。所以便好奇这本书会如何将策展与哲学这两样事物联系起来。除了题目,封面的设计也是吸引我的因素之一。黑色的底,烫银的字,我说不出它所属的艺术风格的名字,但很肯定这是一种艺术风格的典型表现形式。而我本身很喜欢这种风格。尤其封面上的字体和图像都是倾斜的,给人一种运动感,仿佛要冲破方方正正的条框,而这种设计在看完书后发现真的很契合书的内容。
纸质和排版也很让我愉悦。我对纸有特殊的偏好,一款手感极佳的纸,有时可以让我忽略书的内容而为之付款。然后书便成为一种文玩,被我不时拿在手里,摩挲纸面,感受指腹与纸摩擦间生出的触感,并陶醉其中。
说回书本身的内容,书以论文集的形式编排。分为六个部分,每个题目其实对我的认知领域来说都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这书的深度已经超过我原本的想象。可让他沦为一件把玩的文玩又终归不太好,于是便硬着头皮,尝试着用有限的知识体系去了解策展领域的理论思维。
书围绕策展性展开多角度多维度的讨论,虽然一开始书的编著就说了无法给策展性下一个准确的定义。而这给讨论提供了可能。毕竟一个确定的东西就不需要讨论了。
但在前言里,主作者还是以一大段排比句对策展性进行了一个概况——“策展性”是一种打破原有禁锢框架的行为、一种看待世界不同之处的馈赠、一中创造新出发点的策略、一种致力于对抗社会弊病的实践、一种关爱人类的途径、一种恢复自身主动性的过程、一种重塑生活的战略行动、一种创造意义的感官实践、一种政治之外的政治性工具、一种维持社区团结的程序、一种对抗政策的合谋、一种保持问题持续提出的行为、一种保持愉悦感受的能量,是帮助我们回顾历史的手段,是创造影响的措施,是揭示难以捉摸之物的作品,是与时俱进的计划,是消解主客体二分的不断演变的方法,是对理解的共享,是对反身性的邀请,是一种操作的编排模式,是一种与企业文化抗衡的方式等。
这一段关于策展性的描述,让人感觉策展性就我觉得它仿佛就是策展领域的“道”。它包罗万象,难以准确定义,但是又是可以被真实感知和可理解的。在阅读中,我通过有限知识理解的策展性是人的一种好奇的、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想要对外呈现的带有限制性的想象力思维。它与策展实践最大的不同是,策展实践是具体的,会受到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而策展性是一种意识,一种带有或者批判、或者预测、或者别的什么的眼光或角度的思考,它有时甚至于策展最终的呈现是相反的。“因为策展性是指在任何道德准则或标准制定到位之前,对他者关注的间隔”。所以,策展性可以“没有道德行为准则”,从而“保持开放和拥抱的可能”。这,就是想象力。“拥抱想象之力,冲破约束规范”,这正是《策展性,来自空中飞人》所诠释的。但想象真的可以是慢无边界的吗?不会。因为“在复制的支持下才能进行艺术生产”。也就是说,每个人的局限性就是自身想象(创造)的边界。但是“一个人不会因为受到限制而无法策划或观看一个展览”。不知道能不能理解为反身性。我们的知识/认知局限性成为我们渴望冲破现有思想或者体系的动力/可能性,“策展性珍视抵制知识的行为”。比如我们去看一个展,可能会发现那个展与我们先前的认知不一样,从而形成头脑风暴,其中的策展性就“释放了知识,即为了维持知识的破坏”。
“关怀的自恋”我觉得也是相似的意思,人的想象首先源于自我或已感知的对外界的参照,就像镜像,照镜子一样,创造与想象来源于模仿。“有生于无”,“不可能是关于可能的可能性事件”。“再现的再现”“绘画剧场”,舞台的双重作用等等。
从这个层面来说,每个人都可以是一个展的策展人和展本身,同时又是其他人/展的观者。
除此之外,书中还有不少另外印象深刻的点,比如“与档案不同的是,策展性能够违背主办机构的逻辑,将被遗忘的历史重新呈现出来”,以及P99关于《宫娥》画作技巧“将我们引向某个主体的同时取代了所有的主体”,让我联想到了《断章》这首诗。
总之,这本书我用自己有限的知识去努力阅读它,有些地方有了一些说不清的感悟,有些却也一直难以消化。但它仍给我了一个难得的思索的机会,在这个思考的过程中,我呈现出的行为包括现在写下的书评,是不是也可以看成展的一种形式的?
《策展哲学》读后感(四):“我想成为我思想的见证”——《策展哲学》书评
本书由25篇学术论文组成,分为6个主题,作者通过与思想史的不断对话来呈现和反思对策展观念的探索,为从事策展职业的读者及不同语境的文化生产者提供了关于策展研究的哲学借智范本。
我是个很喜欢看展的人,不限于展览的形式和内容,大概因为对世界一直保有强烈的好奇心,看展被我认为是一种可以直接拓宽视野,并且集趣味性、社交性(社交媒体使看展拍照打卡成为必不可少的环节)、学习性于一体的活动,非常之“香”!
虽然逛过很多各种各样的展,我本人对于“策展”这件事情却并无过多了解。我想很多朋友也许跟我一样,有时会完全沉浸在一个展览中,感受各种艺术形式带给我们的奇妙触动,但可能并未细想过一场展览到底是如何诞生的,不同艺术家们的作品又是如何以这样的形式和排列呈现于一个空间中的……这其实是我第一次拿到这本书时,感兴趣的原因之一——我想了解有关“策展”的知识;其二,每每看到跟“哲学”有关的内容标题,我都会不由被吸引,大概率因为自己“形而上”的思维本质,与此书结缘。
本书序言部分,作者有意为读者区分了“策展”和“策展性”的概念——“策展”是与组织展览和其他展示方式有关的一系列专业实践;“策展性”则探索了整个策展过程之中所涉及的有意或无意之举,并将其视为知识的事件。
而《策展哲学》实则是一本探讨“策展性”(the curatorial)概念的著作,同时又引入了“哲学性”为读者理解策展实践提供丰富的概念和方法。本书由25篇学术论文组成,分为6个主题,作者通过与思想史的不断对话来呈现和反思对策展观念的探索,为从事策展职业的读者及不同语境的文化生产者提供了关于策展研究的哲学借智范本。书中文章试图思考“策展性”一词的含义,不关乎于特定的话语、学科、知识领域或意识形态,作者直观地揭示出“策展性”是一个难以解释的术语,无法被独立地阐释,但尽管如此也不妨碍我们在生活中使用这样一个模糊的术语。
作者基于其“策展/知识”项目5年来的研究与“策展性”的定义,划分出了6个主题章节。第一章“送别”,确保本书一开始就提出了“策展性是什么”这个问题,通过激发思维的转变重新对“策展性”进行阐释;第二章“人类行为学”探索了艺术家、策展人和观众的身体与展览之间复杂的关系,以及这些身体间的交互模式;第三章“运动”主题的总体目的是政治性的,本章论文的几位作者使用一切工具试图颠覆、扭曲、滥用、误用那些通常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霸权主义;第四章“异端”的目的不是提出新的意见,而是提出知识的再生,在此作者要求我们检视目前包含许多刻板印象和断章取义的语汇;第五章“重塑”主题放弃了阐明虚假协议的必要性,聚焦通常被认为理所当然的个人重塑上(即我们总是假装都认同当前世界的样子),“策展性”在此扩大了自己的职权范围,成为了挑战各学科的工具;第六章“舞台”意在讨论“策展性”的舞台范围,“策展性”好似当主体、客体、建筑、社区和世界共同出现而形成得一座城邦,但是短暂、不完整的,因此也充满争议。
也许因为“策展”本就是一个充满了多种可能性并且没有主观束缚的事情,书中各位作者在创作论文时也都涂上了浓厚的个人主义色彩,因此并不会像读学术论文般枯燥。以下是令我印象深刻的几篇文章:
·《策展性,来自空中飞人》——瑞克斯媒体小组
语言技巧是日常生活中经常能引人哲思的,瑞克斯媒体小组从耐人寻味的寓言文字入手,企图以此扩展策展的范围和轨迹,以提供新的方式使用“策展性”这个词。当我们谈论“策展性”,我们在谈论些什么?正如生活中对人们而言十分平常的事物突然被重新解读,自称为“越狱者”的瑞克斯媒体小组,用耍杂技的空中飞人作比喻,呼吁我们克服放手的恐惧,从当前的形式中解放出来。我很喜欢这样的呼吁方式,至少在现在这一刻,为我提供了“放手”去感受新可能性的机会和勇气。
·《我想成为我思想的见证》——鲁佩什·西塔兰
一场策展也许本质就是一场思想的见证。鲁佩什·西塔兰在一段无比絮叨的语言中展开了写作,乍读之初这种唉声叹气的腔调让我有了一种人类面对焦虑时共通的亲切感。事实上,鲁佩什提供了一份用马来语和英语一起撰写的文本,真实地展现了一种学究的诡辩行为。语言的转换对应策展中主体、客体的转换,作者表明这些转换造成一种有利于知识诞生的“真空”,“策展性”需要这种“真空”,否则将什么也不会发生。
·《陌生地域内:对地点关联性和策展性的引论》——安斯曼·达斯古普塔
安斯曼·达斯古普塔的文章围绕一份来自印度东部内陆邦锡金的人类学报告,提出了两种不同的交互模式——影视项目评估和多地点交互。作者通过对比人类学家的工作和策展人的工作得出结论:“策展性”是通过揭示自身来作为一个“感官”事件的,不同于人类学家忠实地记录,策展人更像是一个将人们聚在一起进行感性社区建设的人。那么如果了解一段世界历史的手段除了人类学家的电影,或许与众不同的策展项目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更加有趣的角度。
虽然我对艺术策展是一个门外汉,但借由哲学的思辨一窥艺术理论的大门,却也看得津津有味。“策展性”是一种看待世界不同之处的馈赠、一种创造新出发点的策略、一种致力于对抗社会弊病的实践、一种关爱人类的途径、一种维持社区团结的程序、一种保持愉悦感受的能量、一种与时俱进的计划……一种,探索多种“探索”方式的思维模式。
Spyro.
2021.11.10 晚 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