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奉打更人》是一本由卖报小郎君著作,追梦人出版社、中国文学艺术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87,页数:32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大奉打更人》读后感(一):很好看
可能车开太多不太让人喜欢,但是男生读的话感觉很爽啊哈哈,幽默感也很足,都不知道咧嘴笑过多少次了,有周星驰版韦小宝的影子。
文笔算很好的了,感觉文字的运用行云流水没有滞涩感,但又不是那种打流水账没有营养的大白话文。不像有的小说虽然评分不低受大家推崇,但通篇咬文嚼字卖弄文笔,读起来一点都不流畅。
《大奉打更人》读后感(二):读后感
开局断案,把我劝退了2次,最后坚持过第一个案子,发现这是本神书,谐音梗小天才。只是最后收尾阶段,完全是胡扯,都是作者说得对。没有一点依据。
也许这就是开创新流派所要经历的吧,都是从零开始。
我还是喜欢和皇帝的互动,搞笑诙谐。
文笔过硬,融梗能力强,文风诙谐风趣,剧情铺垫到位,叙事节奏令人舒适,擅于塑造饱满鲜活的人物。
《大奉打更人》读后感(三):目前读到剑州九色莲花篇,来记录一下读书中途的感受。
打更人在我读过的网文中可以说是优缺点都比较明显的一本书。
先说一下它的不足之处,一是文字比较苍白,可能在某一段高潮处能引起读者情感的共鸣,但在整体意境的渲染上未能有所建树;第二点就是它未能摆脱“穿越架空”的框架,还是用了让主角在穿越之后利用前世的记忆“装逼”的套路。 但本书的优点也很明显,其最大的亮点在于作者在主角前世的经历中添加了“干过刑警”,这奠定了主角的推理能力从而引出本书的写作风格——以一系列案件串联出主线,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体会到环环相扣的刺激感,然后在行文中再辅以修仙历程的热血澎湃,让人时而落泪,时而激昂,欲罢不能。 最后再吐槽一下,作为一个男性读者都有些受不太了文中的一些“荤段子”。还有就是男主“养鱼”的日常,有丶水文的嫌疑,实在是有些看不下去,希望能多写一些家常,比如“大锅”的“小豆丁”就很可爱。对于男主的感情线,感觉撒网也有些太“宽广”了,作为一篇男频文,有两条或三条感情线无可厚非,但像本文直接在“鱼塘”中养六、七条鱼,属实是有些过分了。目前看下来文中并没有女主,希望作者接下来能给各位女配安排合适的伴侣,穿插点其他人的感情线(比如二郎和王小姐),而不是一股脑往男主身上凑。
就先写到这里,读完全书再来更新。
————————————————————————
忘说了一点,杨师兄,永远滴开心果儿!
————————————————————————
更新下评分,5星→3星,实在是受不了书中一些带颜色的段子和有关男主“养鱼”感情线的描写,感觉作者实在是不适合写感情戏,看着莫名会很尬。
《大奉打更人》读后感(四):关于《大奉打更人》世界观所采用历史背景的思考
中国文学应该给网络文学应有的位置,这书相当不错。想重点讲一下作者架构世界观的历史依据。
本书采用国内修真类网文传统的九州架构,并借鉴了山海经中许多异兽和地理,朝代背景明显参考明代,取了明代直隶奉天府中的“奉”字称号,所以中原王朝名为大奉王朝,书中那位痴迷修道二十年不上朝,却把帝王平衡术玩的登峰造极道君皇帝,让你想到谁?
当然是明嘉靖帝,当然作者参考了明代其他皇帝的奇葩作风。
本书重点塑造的王朝打更人形象,也是脱胎于明代锦衣卫,书里融合了东厂的职权,其作为皇帝直属,权阉管理的武装特务机构。而且打更人最高统领“魏渊”,很明显以臭名昭著的大太监魏忠贤为蓝本,魏阉和魏渊,又是谐音梗,但魏渊是正面角色。
至于书中大事件,所谓山海关战役,东北巫神教等北方其他游牧部族,更是明朝后期局势的翻版。当然,并不是说书中只有明代元素,包括道门,佛家,巫蛊、儒家等的思想流派的发展,儒家思维是作者理念的核心,从儒圣兼济苍生,压制牛鬼蛇神,到亚圣倡导读书人读书卖与帝王家禁锢思想,展现了一个作者对于古代儒家发展历程的理解,对读书人命运的思考,书中儒家也分两派,一个是备受朝廷压制的云麓书院,一个是朝廷重点扶持的国子监,其实后者正是古代朝廷对儒家不断驯化,用作统治工具的产物,但作者给云麓书院读书人以更胸怀天下的形象(此书院明显参考了历史上有名的白鹿洞等四大书院),最终这一派的读书人也在天下大争中绽放出绚烂光辉。
主角则充当了一位启蒙者的作用,尤其他引用了唐代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四句,让大儒们从忠君的禁锢中解放,从此在敢为生民对抗暴君之路上越发坚定,儒家的入世和敬鬼神而远之的理念,也是作者所认同的,尤其是儒圣为苍生背负气运而不求长生,格局比书中宗教式的其他教派高了不止一个档次,这是作者的个人思考,这也是源自于中国文化的思想。
同样展现作者思维倾向的还有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之争,书中世界观佛门本体是小乘佛教,而主角在与佛门高僧的斗法中,引用了现实里大乘佛教的一些理念,从而导致高僧顿悟,佛门也分裂为两派。而历史上真实的大乘佛教,其实也是兴盛于中国,以至于也被称为汉传佛教,大乘佛教倡导心系苍生,与小乘佛教只度自己的理念差别巨大,这是根植于中国这个世俗化社会才能出现的情况,中国人骨子里是不崇拜神佛的,认为即使有神佛,也应该为民所用,而不应该高高在上压迫众生。
总之作者应该是对历史颇有见解之人,对传统文化也有思考,我觉得在如今中华文化断层严重,西方文化大有取代之势的时代,左右有文化有理想的中国人都应该自觉思考的,这是我们的民族保持本色和核心竞争力的根基,我本人其实比较乐观,网络文学在这方面给了民间思考者很多空间,想必这也是本书散发魅力的核心原因之一。
希望国内的网络文学多出精品,有朝一日这些思想终究汇聚成洪流,助力华夏民族的长河奔腾不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