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是一本由蒙曼著作,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5,页数:39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武则天》读后感(一):短评太长换长评
真好看啊。作者笔下的武则天,有血有肉。历史故事一点也不枯燥了看完也是心绪难平。 武则天称帝,建立武周,但是这根本不能算是女权呀。撑死算是天时地利人和,集合当时唐朝对女性容忍度高的大背景,再加上武则天自己的性格,高宗是性格,种种种种,促成了武则天步步为营,最终称帝。 女权从来没有真正实现过,哪怕讲,男女平等,也从来没有真的实现过。武则天一辈子都在跟男人们斗。也反应出了,确实是没有男女平等啊。 再来说武则天这个人。她确实够狠啊,隐忍十几年,太宗那一直是才人。再布局十多年,杀死自己的闺女,斗掉王皇后,一度差点把自己从后位上斗掉,然而呢,她总能化险为夷。人家武则天67岁称帝,82岁去世,从十来岁进宫当才人,到82岁去世。一直都是奋斗在一线……权利也加持她,让他竟然七十来岁了依然不显老态。比起那些外国的各种女性名人传记,武则天的一声奋斗史,多么的让人振奋啊!哈哈哈努力奋斗,70多岁了,竟然还包养面首……这是何等的牛批啊! 好书推荐!
《武则天》读后感(二):观后小记
在阅读过程中,将自己代入其中,结合目前的经历与心境,过程中一边反思一边被震撼。
1、现在人情世故、管理逻辑等那一套,古人早就玩透了,“读史可以明智”我算深刻体会到这句话,看看老祖宗们是怎么过来的,可以想明白自己一直困惑着的某些问题;
2、成功有“时势造英雄”也有“性格决定命运”的因素,她从不屈服于命运的安排,暗自积累,隐忍坚韧,厚积薄发。是对目标的执着,是迎难而上,是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最终实现中国一代传奇女皇帝的奇迹。
3、在作者后记中,有段话说得挺戳我,他因为出版这本书,受邀去参加百家讲坛,他咨询前辈“怎样才能讲好?”对方说“心里想着人民”。这个格局很大,跳脱小我,给大家还原历史,客观的去论述,多面的评价,希望大家能从中得到适用于自己的启发。而我呢,格局太小,只关注自己开不开心,过于计较得失,受限于眼前,得不到真正的自由。
《武则天》读后感(三):坏事做尽,再慈悲一点
蒙曼对武则天的评价较积极向上,我觉得武则天跟隋朝好大喜功的隋炀帝没什么区别,也是浪费民脂民膏,只不过是唐朝太平日久,禁得起她造,所以唐朝才没有断送在她手里而已!
的确武则天是有优点,但这个优点与百姓无关,只是跟当皇帝这个目标比起来,她的优点才算优点。她有耐心,从14岁进宫,到当上皇后,隔了18年,再到与高宗合称二圣、当太后、到最后真正当上皇帝,每个阶段都耗时十年以上,她都忍耐过来了,可见她的耐心、毅力和身体真的是十分出众。她心狠手辣,为了斗倒王皇后,她下手杀掉自己的女儿,为了当上皇后、皇帝,除掉一批批对李唐忠心耿耿的大臣,她说杀就杀,工作果断干脆,丝毫没有妇人之仁,值得佩服。她识人用人,知人善用。她为了打破社会上世家大族对上升途径的垄断,多次开科举考试选拔寒门子弟,既培养了自己的势力,也使上千年的科举制奠定了基础。而且仅仅是这个优点,在毛泽东和蒙曼眼里,就可以抵消掉她的所有缺点。
她冲冠一怒为红颜,任由张昌宗兄弟和薛怀义胡作非为,诬陷大臣谋反,残害忠良,培养自己的势力,干预朝政。她任用酷吏,危害司法严明公正,国没有法,审案全靠刑讯逼供,人犯吓得不打自招,朝廷人人自危,官吏没有官吏的样子。她还鼓励天下人相互举报,让天下人做自己的耳目,举报揭发的赏赐动辄就是五品、三品官,那供养官吏的钱谁来出?还是百姓来出,财政负担都压在百姓身上。
但是她知人善用这一点就抵消了她全部的过错。
这就是历史啊。哪怕你坏事做尽,但只要你做了一件好事,你的口碑就不会差。
《武则天》读后感(四):武则天——一位神奇的女子
本书是一本了解武则天,了解初唐的好书。但是它不是论文集,也不是正儿八经的学术著作,而是一本类似通识的历史读物,倘若有意识想要了解武则天那段历史,想要知晓初唐的政治变化,读这本书入门是一定不会感到失望的。
我们在武则天身上或许可以更清晰的体会到一个人的两面性,武则天是毁誉参半的。我们对她最差的印象无非是通过酷吏政治带给唐朝一个极其不安稳的政治环境,将朝廷政治要员通过血洗达到全部支持武则天执政的地步,开启了一个酷吏时代。但是她对唐朝依旧有着极其出色的贡献,我们不可否认武则天的执政能力,在她的时代,尽管政治局面相对没有那么稳定,可是下层的生活富足,平稳,给开元盛世奠定了一个扎实的基础,同时大力发展科举制度,选拔一个个寒门子弟,不得不说武则天时代的人才是最多的,可谓人才济济。
武则天的一生是充满波折的。身为甚至在自己家族都没有地位的一个无依无靠的女人,最终爬上唐朝权力巅峰,我们为何始终铭记武则天就是因为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之中,只有她完成了其他人没有办法复制的成就。身为一个女子,不仅使得人们摒弃了出身和性别带来的桎梏,而且将一个时代引领的这么完美,只能感叹武则天是一个奇女子。
李世民时期的武则天还没有什么声音,直至高宗的上位,给武则天带来了机遇。高宗和武则天大抵上是相爱的,否则武则天最终也不会在临终决定将皇位继续还给李唐。“二圣”的称号带来的是政局的稳定,夫妻的和谐,甚至是时代的跨越。但是高宗去世的太早了,待高宗去世之后,中宗、显宗把握不住自己的亲生母亲。只能给她的政权铺路,一上一下提升她的政治资本,执政合法性。但是这不仅仅需要稳固的地位,同时也是一次政治能力的博弈,未来的太平公主想要效仿的时候,无非是被李隆基打败,最终含泪饮恨,只能感叹成王败寇。
执政能力带来的是尽管朝廷政局混乱,但是民间的生活富足稳定,最终才能为李隆基的开元盛世铺路,奠定其基础。同时,武则天也是开发人才的先锋。因为本身的执政地位是需要中下层官员提供的,于是她大力选拔没有背景的寒门子弟,不拘一格降人才,同时大力发展科举制度。在她的时代,或许民众真的开始改变由魏晋时期就由来已久的门阀观念,从此不再是高层无寒士的局面了。科举的唐宋变革或许从李世民就开始,但是在武则天时期大力发展。
当然对于武则天的批评依旧是不少的,身为一个封建时代的奇女子,为了稳固自己的执政地位,终究是要使用一些非常规手段的,诸如酷吏政治。
周兴、来俊臣,一个个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字,带给初唐政治上的黑暗,仿佛是笼罩在那个时代上空的乌云,遮天蔽月。通过酷吏政治,最终朝廷内部人员都开始支持武则天执政,可是这也开启了政局的一种不良风气,未来的锦衣卫等等,或许也曾借鉴酷吏政治。
如今乾陵依旧在陕西等着人们去参拜。无字碑一千多年来还竖立在那里,就如同历史长河中的武则天虽然逃脱不了生命的自然法则,但是其精神长久留在人民心中。对待这样一个奇女子,不得不由衷地表达自己的敬佩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