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群星闪耀时》是一本由(奥) 斯蒂芬·茨威格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42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人类的群星闪耀时》读后感(一):人类的群星闪耀时:遗憾晚读和值得常读的一本书
读完第一个故事《到不朽的事业中寻求庇护》,意识到神明只允许渺小的个人创造一次奇迹,绝不能希冀有好运创造两次。巴尔沃亚经历跌宕起伏,1513年成为第一个发现太平洋的欧洲人,1519年被政敌佩徳拉里亚斯处死;但是背叛者皮萨罗也步入后尘:1932年与阿尔马格罗登陆巴尔沃亚念念不忘的秘鲁,1938年处死阿尔马格罗,1941年在与阿尔马格罗的儿子及其父亲的追随者战斗中战死;渴望名利双收的政敌佩徳拉里亚斯处死巴尔沃亚后,在皮萨罗登陆秘鲁的头一年1931年死去,最终有利无名,命运就是这么巧合。 《攻占拜占庭》,恰如作者所写:“在历史上就像在人的一生中一样,瞬间的错误会铸成千古之恨,耽误一个小时所造成的损失,用千年时间也难以赎回”。相邻领地的政权分裂必然导致宗教分歧,相邻领地的宗教分歧必然导致战火连天以致政权统一。
《人类的群星闪耀时》读后感(二):群星闪耀时
最喜欢《玛丽恩巴德悲歌》和《逃向苍天》两篇。 前者写从卡尔斯巴德到魏玛途中的歌德及其著名爱情诗篇《玛丽恩巴德悲歌》的创作历程。读完我出奇地不愿意再追究歌德这段忘年恋情轶事的真伪了,因为诗本身极尽悲伤又极尽浪漫的文字,已经足够吸引人。 - “我的心要为她欣喜一生,当她显露真容时,我的心才知道,在如此可爱的束缚中觉得更自由自在。” - “我曾惧怕黑夜,可是日落时,我看到的还是令我喜欢。” - “无论如何你要像儿童般的天真,你才会不可战胜,拥有一切。” 这篇让歌德内心由痛苦蜕变为平静的诗篇,于我而言,是惆怅的,隽永的,热泪盈眶的。 后者以剧本形式展现出了文学巨匠托尔斯泰对待社会问题,家庭问题,自身内心的种种矛盾和困苦。可能是之前读过托翁最后的日记,这篇看下来就体会更深了。托翁大概一生都在寻求内心的真正解脱,然而受困于与生俱来难以摆脱的贵族身份,家中妻子与自己相背而行的思想和种种愈发神经质的行为,以及自身思想中道德化理想化的构想和无法解决的尖锐社会问题的矛盾,使晚年的托翁常常感到无法忍受的束缚与痛苦。这也正是文中提到的学生甲、乙与托翁的辩论内容的中心,全篇戏剧效果拉满,对话精彩至极!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12篇人物特写,如《英雄的瞬间》,全篇以叙事诗形式写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刑场一幕,短小精悍,内容丰满;《黄金国的发现》,苏特尔从最富有的人到最贫穷的乞丐,申诉权利而不得,最终悲惨在国会大厦前死去的一幕,衣衫褴褛,精神近乎偏执,口袋里至死都放着财产和权利的申诉书,躯体最终被人潦草抬走……结尾整段文字描写的画面感和感染力,让人记忆深刻;《西塞罗》一篇,写他几经入世出世,各个人物心理描写非常细致。 茨威格大概是比较偏爱这些奋斗而未果的悲歌式英雄的,几篇历史特写的人物选择无外如是。英雄不该只被成功定义。对一切向善的美好的追求,坚韧不屈的精神,百折不挠的品格,为人类而奋斗的伟大理想,这些人性中闪耀的光辉,才是英雄的内核。
《人类的群星闪耀时》读后感(三):走到极点 走向终点
虽然不知道原作者是如何写成这本书的,里面的很多细节描写细致入微,合情合理,看着像亲历的一般。译者的注释对理解原文也很有帮助。
现在正看到踏足南极点的斯科特这一篇,以前在某些文章中看到过这个故事,记得的是他们在返程的时候全部牺牲,直到最后一刻依然在记录自己的见闻。看完这篇《南极探险的斗争》,我想除了一些外在的客观原因导致这场悲剧,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斯科特带领的5人英国队走到南极点,发现挪威人阿蒙森带领的队伍已经早于他们一个多月就已经完成这一壮举时,心情一定是无比沮丧的。历史从来只记住第一忘却之后很多那些,所以,这一段艰难历程突然就失去就最初的意义,所以在返程时,埃文斯疯了,奥茨冻伤为了不连累队友自己走进暴雪自杀了,剩下队长斯科特,上尉鲍尔斯和威尔逊博士,因物资匮乏,实在无力走到南纬77度线上的基地,选择了骄傲的在帐篷里等待死神。如果他们是完成第一个踏足南极点的壮举的,也许信念能支撑他们走到基地。
书中写了个细节,斯科特最后一篇日记中写下最后的愿望,原本写的是“请把这本日记送到我的妻子手中”,但是后来他把我的妻子改成了“我的遗孀”。看到这里的时候,想到一个词——向死而生。这几年开始特别多的想到人生终点还如何收场的问题。人在年轻的时候大都觉得自己不会死,然后越老越怕。现在的我,还没有老到害怕的时候,但是却经常会去设想那样一个场景,希望能少些痛苦。
《人类的群星闪耀时》读后感(四):扼住命运的喉咙
我第一次读到这本书的时候,是在我上高三的时候,学习压力比较大,为了缓解这种压力,我在周日的就会去书店买书,《人类的群星闪耀时》,第一眼看见它的时候就被书名吸引了,回家之后读了一章过后更是爱不释手,它和我以前读的那些历史小说、人物传记完全不同,它是把一个在历史上某一刻活生生的人放在你的眼前,你能感受他的行动,他的所思所想,成功与失败者皆有,他们都是影响人类命运的一群人,从他们的身上你可以学到很多。
这本书的作者是斯蒂芬茨威格,他早年是作为一个翻译家和诗人开始其文学生涯,1901年出版自己的第一本诗集《银弦集》,创作的人物传记《人类的群星闪耀时》更是脍炙人口,在读者中的魅力经久不衰。1942年2月22日,和妻子一起在彼得罗波利斯自杀,在他死后出版的《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成为世人了解欧洲文化的经典名著。
1792年,法国外有强敌入侵,内部各个党派为了自己的利益摇摆不定,到底是战是和,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于是谣言四起,公共舆论愈发慷慨激昂。因此,当法国国王终于在4.20日决定向奥地利和普鲁士皇帝宣战时,这项决定更像是一个解脱。
战争不再是一个口中的词,而是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莱茵河这边是法国的阵地,对岸则是不断进军的普鲁士军队,到了夜晚,你还可以听见兵器叮当声以及随风飘扬的军号声,法德千年之间的恩怨再次拉开帷幕。
1792年的4.25日注定是不寻常的一天,这一天,驿站的紧急信使们将宣战的消息从巴黎传到斯特拉斯堡。人们从家里走出来一起涌向广场,在那里出征的军队在做最后的检阅,迪特里市长正在做演讲,他虽然是个贵族,但决心完全献身于自由的新事业。晚上,他把各级军官邀请到自己的宽敞宅邸中参加欢送会,热烈的气氛使这场欢送会一开始就带上了庆功会的性质,年轻的军官们的言辞中始终充满着报纸上的词汇:公民们,拿起武器,前进,拯救我们的祖国,戴着王冠的暴君们已经开始颤抖。酒过三巡,迪特里市长突然将目光转向身旁的年轻上尉:鲁热,他记起来了,这位年轻的军官长的不怎么样,但意外讨人喜欢,他在半年前曾写过一首相当出色的自由颂歌,军队好评如潮。现在出征和宣战不也是一个适合用音乐来渲染的庄严场景吗?于是他随意地问了句:你是否愿意为即将出发的军队谱写一首战歌?
这位年轻的上尉是个谦逊且普普通通的人,他的诗歌从未发表过,但他很擅长写即兴诗,为了使高官加好友高兴,他很乐意地接下了这份差事。市长拍了拍他的肩膀,想再说一些激励的话,却被舞会上巨大的声浪淹没,等到舞会结束时,午夜已经过去好久了。
鲁热会到家后,特别兴奋,但是他没有忘记自己的诺言:为出征的莱茵军,写一首赞歌,该怎么开头呢,开头?开头?鲁热用笔敲打着自己的脑袋,他想起了自己听到的号召书、演讲词,下意识的,他就写出了前两句:前进,祖国的儿女,光荣的日子已经来临,他愣住了,停了下来,这两句话不错,又该如何谱曲呢?他拿出自己的小提琴,随意拉了几下,他又愣住了,刚刚这几段旋律配词完美,他赶紧将曲子记了下来。他感到自己有如神助,所有的一切都在帮助着自己前行,在街道上和宴会上听到的各种话语,对暴君的仇恨,对乡土的忧虑,对胜利的信心,对自由的热爱,他根本就不需要写词,神明在他的耳边呢喃,他也不需要作曲,街上的节奏,时间的节奏,士兵的有力的步伐,炮火的隆隆声,就是最好的曲子。
鲁热越发快速的写下歌词和乐谱,好像在记录某个陌生人的口授似的,在他的狭隘心灵中从未有过如此激情,这是不属于他的亢奋与热情,而是由一种神奇的魔力凝聚而成,把这个业余作者拽到了离他千百倍距离的地方,一夜就使这位上尉跻身于不朽者行列,闪耀于群星之间,但也就待了一夜。
我们渴望珍贵的自由,追求自由的人将战斗到最后。
鲁热写下了最后一行歌词,歌词和旋律结合得十分完美,这首不朽的的战歌终于在黎明前完成了。鲁热熄灭灯光,躺在床上,浑身的力气都被抽完了,一动也不动,像个死人,也不知道是什么使他刚刚激情勃发,文思泉涌。
大教堂的钟声像往常一样响起,将鲁热从床上唤醒,他是醒了,但睡意未消,迷迷糊糊的从床上爬起后,他发现桌子上有一张纸,上面写了歌词和曲子,过了好半天,他才想起这不是我的好朋友迪斯特要求我写的战歌吗?这么快就写好了,写好了就给他送过去。在此之前,他先将歌词给自己的战友看了一遍,战友说,非常好,于是,鲁热就去找他的市长朋友了。
迪斯特市长正在黎明里的花园里散步,正在为自己的演讲打腹稿,听到鲁热说歌已写好后,十分诧异:什么,你说战歌写好了我们去唱一遍,于是迪斯特用钢琴伴奏,鲁热唱了一遍。
为自己甜美的男高音而自豪的市长,决定今晚邀请社会上流人士在自家举行宴会,让他们听听新写的战歌,要知道,这首歌是在昨天凌晨才完成作词和谱曲的啊!
听众们都友好地鼓掌,这是一种必须的社交礼仪。市长夫人在给他兄弟的信中写道:我家招待了许多人,总得想出一些新花样,于是我们就请鲁热上尉写谱曲,我丈夫来演唱,他唱的好极了,社交界认为相当不错。同时代的人往往很难看出一个人或一部作品的伟大。不过在当时是可以理解的,《马赛曲》很难在第一次演奏时就发挥出它的力量,其次,《马赛曲》不是一首为甜润的男高音创作的歌曲,它适合万千民众齐唱,它是一首典型的进行曲、胜利的凯歌、哀悼之歌,全民之歌。
即使是创作者本人鲁热,也没有意识到他那晚在神明的指导下创造了什么,他把这首歌当成了一项小小的成就,听着别人的赞美,心里沾沾自喜。
然而,一件作品的固有力量从来不会被,长期遗忘或者禁锢的。人们有一两个月没有听到鲁热上尉写的《莱茵河军歌》,印刷本始终在一些无关紧要的人手中流传,不过,作品哪怕是激发一个人的热情就够了,因为热情还会激发创造力。
在法国的另一端马赛宪法之友俱乐部于6.22日为出发的同志举行聚餐会,长桌上坐着500名新穿着国民自卫军新制服的血气方刚的年轻人,此刻,敌人已经挺进法国深处,自由的事业深深地受到了威胁。
就在这气氛压抑之际,一位叫米雷的年轻人把玻璃杯往桌子上狠狠一掷,全体人顿时安静下来,都将目光转向他。大家以为他要致辞。突然,他挥起了右手,唱起了一首大家从未听过的歌,前进祖国的儿女,此刻,这首歌宛如电火花插进了火药桶,情绪与感受,犹如耀眼的火花,迸发出刺眼的光芒。所有这些要出发的年轻人,明天就要为祖国和自由献身,他们觉得这首歌表达自己内心最深处的愿望,最根本的想法。歌声的节奏使他们激奋,每一段歌词都受到欢呼,这首歌被唱了一遍又一遍,街上的人都很好奇他们唱了什么,最后他们自己也跟着唱了起来。第二天,成千上万的人都在哼唱着这首歌,他们散发着新印的唱片。五百义勇士出发了,这首歌也随之不胫而走。当他们疲惫时,唱着这首歌,穿越一座村庄时,唱着这首歌,他们根本不知道,这首歌本是为莱茵军而作,现在,这首歌已经成为了他们的歌,他们要在斗志昂扬的进军中把歌声传遍世界。
不久之后,这首神圣之歌得到了它的名称《马赛曲》,7.30日,当来自马赛的团队从郊区进入巴黎时,就是以军旗和这首歌为前导的。成千上万的人在街头等待着,准备着迎接他们。五百名马赛人唱着神圣之歌,伴着歌声的节奏前进,所有人都在凝神静听,马赛人唱的到底是什么?三个小时后,《马赛曲》在大街小巷回响,所有旧的进行曲都已被抛弃,革命已经找到了它所需要的歌曲。
于是,这首歌像雪崩扩散出去,宴会上,剧院里,后来甚至在教堂上都在传唱这首歌。一两个月后,马赛曲已经成为全民之歌。共和国第一任国防部长赛尔旺认识到了这首歌无与伦比的力量于是散发一道命令:印发十万份唱片,散发到军中所有小队,十万份是什么概念?在当时是比莫里哀,拉辛,伏尔泰所有作品加起来还要多,没有一个节目不是以高唱《马赛曲》结束的。当法国军队在热马普和内尔温格发起决定性的冲锋时,各团士兵就是高唱着《马赛曲》前进的,敌军将领惊奇发现,当这些士兵们齐声高唱这首战歌时,像咆哮的海浪朝他们涌去,非人力所能阻挡。
这次分享到这里就快要结束了,但是故事没有结束,后面《马赛曲》的作者鲁热上尉的经历更精彩,现实往往比小说或电影更加跌宕起伏。最后,让我以茨威格的一段话结束:充满戏剧性和命运攸关的时刻在个人的一生和历史的进程中都是难得的:这种时刻往往只发生在某一天,某一小时,甚至某一分钟,但它们的决定性影响却超越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