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机遇》是一本由白重恩 / 蔡昉 / 樊纲 / 江小涓 / 隆国强 / 杨伟民 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88.00元,页数:43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机遇》读后感(一):记录几个要点
不同领域的学者对同一问题的理解不同:桑德尔在《精英的傲慢》和艾瑞里在《怪诞行为学》中明显表现出对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国政府拿纳税人的钱来救那些制造危机的金融机构的不认同(更别说之后金融高管更是拿到了巨额奖金),而经济学家则认为美国政府的这种兜底措施是对民众负责(因为风险暴露了需要有办法收场)。 一组数据:皮凯蒂对中国不平等的研究,2015年,中国最富有的前10%的人群占全部财产比重的67%;最富有的1%的人群占全部财产比重的30%;最底层的50%人群,只占全部财产的6.4%,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中最不公平的是美国,但中国的不公平程度已经接近美国,并且超过了法国、德国。
城镇化导致的城市内部的二元结构(农民工进城后,无法成为市民)。
《全球技术周期视角下的中国创新机遇期》:美国学界研究:人人都在谈技术革命、产业革命,但是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没有在经济增长中体现出来(索洛悖论;长期停滞理论:全球经济的低迷和长期停滞现象)。产业周期和技术周期表名,世界创新并不乐观,新技术范式的大突破和颠覆式技术创新在近期依然是美好的愿望,我们难以依赖技术革命引领全球经济在近期走出低迷;全球技术发函处于旧周期和新周期的交接期货孕育期;中国出现加速赶超和局部赶超的迹象。技术革命、产业革命判断的几大要件:基础科学理论有没有重大突破;在此基础上,重大技术和工艺的突破;是否出现了专利和应用性技术的蜂聚现象;商业化转化出现加速现象;经济持续增长,经济组织和社会模式发生重大变化。创新者对跟随者的技术创新战略,最好是等其不断研发,一直到要产业化的时候,再把其已经产业化的技术转移给后发国家,把原来的研发全部打消掉(大飞机和汽车的案例,研发的差不多了,创新者进行产业化,导致原有的基础性原发创新都胎死腹中),所以中国市场换技术的战略,从技术发展的角度上来讲,对中国自己的创新非常不利。中国创新战略:市场导向的大规模技术创新和基础导向的政府赶超体系。中国真的能迎来第二次人口红利吗(受过高等教育和一些有专业技能的劳动力,会替代传统以初高中文凭为主体的农民工群体,这个替代会导致研发人员薪酬、技术工人薪酬维持在较低水平,从而构建起中国第二次人口红利)?根据罗斯高的研究,中国的人力资本质量可不是那么乐观。
《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机遇》读后感(二):学术界有大咖
这是我读的第四本中国经济50人“长安论坛”演讲合集。其中有四篇我认为很好,其中三篇来自学术界,可见,对既往发展过程做总结,还是需要有一定的理论架构才成。
“理解新中国的工业化过程”,作者是社科院工业研究所所长。把工业化作为中国发展进程的突出特征,建立了一个衡量工业化的指标框架和分阶段标准值,其中涉及经济发展水平(人均GDP)、三次产业结构、制造业的显著性、人口城镇化、第一产业就业占比,以此区分工业化的不同阶段。通过这个架构,将发展的很多维度包容在其中,基于此扩展开来,总结中国工业化过程,展望未来工业化面临的问题。
“我国农业重回规模化发展之路”,作者许善达。许是老税务出身,此次关注农业,最出彩的地方还是算账。从国内农产品价格与国际市场倒挂,延伸到规模化经营的必要性;从当前农业合作社收益分配状况,延伸到土地承包权问题。老先生会算账更会讲故事,读起来代入感很强。这里转其中根据邢台调查的两笔账:1)按照合作社经营的财务,农业收益净值分配包括三个部分:土地流传方得70%,职业农民得20%,合作社分10%。2)一亩地流转出去,承包权可以分得小麦500斤(1.1元的价格)、玉米500斤(0.7元的价格),合起来就是900元,就是说,农户无论自己干什么,每年都会有这900元的稳定收益,所以,土地承包权已经具有了社会保障的性质。
“金融改革的经济学”,作者是北大的黄益平。这一篇很难总结,我这里偷懒列出他讲的几个问题:1)为什么中国政府在改革期间保持了对金融体系的高度干预;2)为什么这样的抑制性金融政策没有阻碍经济实现高速增长和金融保持相对稳定;3)为什么最近几年关于“金融不支持实体经济”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的抱怨越来越多;4)我们国家的数字金融是如何领先全球的;5)中国这几年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是怎么积累起来的;6)未来中国的金融体系会是什么样子。夹叙夹议,把现象放在理论架构上,读完还是会长一些见识。
“国家资产负债表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者社科院张晓晶。以李扬为首的这个团队编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已经有十余个年头了。我过去看过他们出版的书:国家资产负债表的框架来自国民经济核算,受基础数据来源限制,其估算方法则有很强的假定,所以我对他们的估算结果曾经多少有点不以为然。此次读他这篇演讲稿,尽管只是提供了一些面上的分析要点,但所提供的数据还是能够反映一定问题的,尤其是他们运用编表结果做分析的视角和关注点,你如果原来没有这方面的经验,看一看应该能够开阔视野。
《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机遇》读后感(三):记录几个要点
清华大学长安论坛的演讲集,包括中国经济的当下与未来(高屋建瓴,很好)、重新理解中国发展进程(防止过快去工业化)、国家治理与结构性改革、技术创新与市场机遇和推动高质量发展几个板块,有些还是讲得非常好的。 不同领域的学者对同一问题的理解不同:桑德尔在《精英的傲慢》和艾瑞里在《怪诞行为学》中明显表现出对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国政府拿纳税人的钱来救那些制造危机的金融机构的不认同(更别说之后金融高管更是拿到了巨额奖金),而经济学家则认为美国政府的这种兜底措施是对民众负责(因为风险暴露了需要有办法收场)。 一组数据:皮凯蒂对中国不平等的研究,2015年,中国最富有的前10%的人群占全部财产比重的67%;最富有的1%的人群占全部财产比重的30%;最底层的50%人群,只占全部财产的6.4%,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中最不公平的是美国,但中国的不公平程度已经接近美国,并且超过了法国、德国。 长期因素会通过许多中间环节影响近期经济表现,但长期因素不能用来解释近期的经济表现,老龄化是长期因素,不能用来解释短期经济表现。预期非常重要,财政政策的重要作用是降低公共风险,稳定预期,毕竟经济系统内的预期可以自我实现。因此,目前增速较低的预期也许对经济并无益处,一直以来各界都逐渐接受较低的经济增速,也许会自我实现,但经济增长(增速和总量)较快,能够改善很多指标,比如负债率杠杆率等,有利于降低风险。 城镇化导致的城市内部的二元结构(农民工进城后,无法成为市民)。 《全球技术周期视角下的中国创新机遇期》:人人都在谈技术革命、产业革命,但是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没有在经济增长中体现出来(索洛悖论;长期停滞理论:全球经济的低迷和长期停滞现象)。产业周期和技术周期表明,世界创新并不乐观,新技术范式的大突破和颠覆式技术创新在近期依然是美好的愿望,我们难以依赖技术革命引领全球经济在近期走出低迷;全球技术发展处于旧周期和新周期的交接期货孕育期;中国出现加速赶超和局部赶超的迹象。技术革命、产业革命判断的几大要件:基础科学理论有没有重大突破;在此基础上,重大技术和工艺的突破;是否出现了专利和应用性技术的蜂聚现象;商业化转化出现加速现象;经济持续增长,经济组织和社会模式发生重大变化。创新者对跟随者的技术创新战略,最好是等其不断研发,一直到要产业化的时候,再把其已经产业化的技术转移给后发国家,把原来的研发全部打消掉(大飞机和汽车的案例,研发的差不多了,创新者进行产业化,导致原有的基础性原发创新都胎死腹中),所以中国市场换技术的战略,从技术发展的角度上来讲,对中国自己的创新非常不利(这个视角去阐述造、买、租的关系应该蛮有说服力)。中国创新战略:市场导向的大规模技术创新和基础导向的政府赶超体系。中国真的能迎来第二次人口红利吗(受过高等教育和一些有专业技能的劳动力,会替代传统以初高中文凭为主体的农民工群体,这个替代会导致研发人员薪酬、技术工人薪酬维持在较低水平,从而构建起中国第二次人口红利)?根据罗斯高的研究,中国的人力资本质量可不是那么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