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行为》是一本由[英] 德斯蒙德·莫利斯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页数:24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亲密行为》读后感(一):一抱解千愁
原来我们现代人因为社会观念的影响这么的孤独。如此的渴望亲密接触,但碍于他人眼光不能尽兴拥抱接吻。只能退而求其次寻求专业触摸人,比如略带目的性的生病,寻求医生安抚。再进一步,在宠物中得到亲密接触。最后,在人造替代品中寻求亲密接触。
我们好像在生活中一直压抑自己的情感,害怕多一点的情感溢出是对成熟个体的违背,尤其是在儒家思想下的中国。想起有次去火车站接大学女友,人头攒动的10米开外,她三步做五步冲向我,双脚离地拥抱着挂在我身上,之前吵嘴的阴霾被彻底冲散,那时候她应该是沉浸在这个久别重逢的拥抱中的,而嘴里嘟囔着“快下来”的我却关注的是路人的目光,努力表现出世俗所谓“成熟”的模样。这个拥抱在现在看来是残缺不全的。
还是小孩子不加隐藏的表达自己的需求,也不曾受世俗的影响,我那小侄女每次见着我都要我抱她,40多斤的体重真是费劲,但我从她这享受到了人类拥抱这份无性含义的爱的温暖。
这种打娘胎里就需要的亲密接触在现代生活中处处受限,跟我奶奶也是如此。有许多次我都是从背后假借帮她揉肩然后借口揉累了把手环抱着她,希望她那时感受到我的爱的。
这本书看了算是让我对拥抱这个需求看待更加理性,“现代生活中无性含义的身体接触普遍受限。”回想那些勾肩搭背的男性朋友们,真是来个尽兴的拥抱吧,别特么光打闹,那些打闹就是想拥抱的变种。此书为证,下次见面必须来个man hug。基情的误解,不存在的。
《亲密行为》读后感(二):亲密关系:爱我你就抱抱我
文/舒念
经历了对人类动物本能的探索和对社会性人类行为的总结,德斯蒙德·莫利斯对人类的观察终于走向了一个新的阶段——对人际关系中亲密行为的认知,当然,《人类动物园》所表述的内容也是人际关系,但更多是社会性的,亲密行为更属于一种本能的选择,包含了一切关于本能的选择,亲情、爱情,乃至于对自我的迷恋或恋物的需求等,都是亲密关系延伸,也包含了一种不可克制的欲望认知。
《亲密行为》延续了莫利斯一贯观察人类的眼光,即将人类视作动物的一种,以动物行为学的方式进行观察,对亲密关系的观察也尽可能地抛开语言等因素的影响,单纯分析身体接触,以及肢体语言对人类情感的影响,也会脱离约定俗成的背景,单纯地以第三者的眼光去观察人类的日常行为,并用全新的语言去总结。
比如母婴关系,如书中所言,从胎儿到墓地,一切亲密关系都是母婴关系的延续,所以书中的第一章便是对母婴之间亲密关系的陈述,这样的观察是相对简单的,因为婴儿本身就不会用语言去表述自己的需要,而母亲常常也是用本能去建立母婴关系。从婴儿还在母体之内,二者之间就已经产生了亲密关系的开始,而等到婴儿呱呱坠地,婴儿通过哭笑和抓握的行为去获得关注与亲密接触。
新生儿的第一个月是"猴子式行为"的代表,但人类经历了社会性的成长之后,亲密关系的行为也经历社会性的转变。成长本就是建立个人身份的过程,也势必开始拒绝已有的亲密关系,通过建立新的关系去确定自身的位置。这时我们将视角转到两性关系以及其他社会性关系当中,尤为吸引人的就是对爱情的定义。
从动物学家的角度去看,人类的求偶行为的本质需求与动物也没有那么多的差异,但文化却非常大地改变了这种行为表现出来的样子,在亲密关系的发展阶段上,我们可以总结出完整的过程,但在文化的影响下,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亲密关系都会呈现截然不同的外在表现。
除此之外,一些特殊性亲密行为或替代性亲密行为也成为主要讨论的内容,这时的亲密关系不再需要情感的连结,而更多表现在社会需求上,如按摩等服务带来的亲密行为和宠物带来的替代性亲密行为,都能够改变我们对亲密关系的定义,以及对社会生活中的亲疏的不同定义。
具体到对行为的研究上,莫利斯在《亲密行为》中总结了很多关于两性行为的数据,并透过行为本身分析了其社会意义,在这一点上,人类需要在亲密关系中获得更多的满足感,在身体的接触上也更加复杂,身体的姿态与行为背后所传达的隐含意义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加多元化,即使我们在约定俗成的习得过程中不断更新我们的认知,但在当下我们又因为诸多原因失去了一些关于亲密行为的认知,通过《亲密行为》的追本溯源,也许能让我们重新回忆起“肌肤相亲”的感觉,那些透过屏幕不能够传达的东西,都隐藏在我们言行举止中。
《亲密行为》读后感(三):一切都跟性有关,只有性本身与性无关
一、亲密行为的两轮周期生命最初的安全天堂
人类的亲密关于始于出生前,胎儿与母体的互动。蜷缩在温热的子宫里,感受母亲身体的移动和晃动,听母亲的心跳和外界的撞击声,是我们生命初期的感受。
安全天堂的粉粹——粗暴!
这个安乐窝被急速摧毁,就是降生行为,子宫变成紧缩和挤压的肉囊,这是生命历程中最严重的创伤之一。
周期1:脱离安乐窝后对补偿行为的需要由强到弱
母亲的拥抱替代子宫的拥抱,还需要模拟子宫晃动的安抚效果等等,婴儿期的爱抚、亲吻、摩挲、擦拭、低声耳语、吃奶等都在重温子宫里的亲密感觉。(这些亲密行为将以各种伪装的形式在成人生活中再度出现)——抱紧我
幼儿期到来,基本的身体亲密行为稳步减少,婴儿对安全的需求得到很好的满足后,需要脱离大人的怀抱,展开独立行为。这个阶段,老让妈妈抱着就显得幼稚,幼儿的微笑、语言等相当于隔着一段距离的拥抱。(身体接触并不会完全消失,痛苦、惊吓等情况下,父母的拥抱依然受欢迎。同时,会出现一些遮盖幼稚的伪装起来的亲密行为,比如与父母嬉戏打闹。)——放下我
青春期到来,人类出现更大的新的需求:隐私。父母相处一些更加伪装的亲密行为,比如给你整理衣服,为你的衣服刷刷灰。如果孩子的行为是拒绝,就说明孩子识破了父母的心机。——别管我
周期2:爱情的亲密是将上次出生后的亲密模式模仿一边or很多遍,直到成功or一直折腾
进入青春期后,年轻的恋人像婴儿一样说“抱紧我”,同时以“宝宝”自称。自婴儿期以来,亲密行为再次频繁出现,和婴儿期一样,强大的依恋纽带再次形成。且“抱紧我”的讯号有放大为“永远不要离开我”的趋势。
然而,一旦结偶完成,第二轮的童年期要开始取代第二轮的婴儿期——亲密行为开始无情地减弱。情侣一方或双方开始觉得陷入罗网,觉得独立性受到威胁。
这种感觉是正常的,却让人觉得不自然,于是有些夫妻断定婚姻全然错误,并决定离婚。于是第二轮童年期的“放下我”让位于第二轮青春期的“别管我”。
也有些幸运儿,因为新的性亲密行为和共同抚养子女对的亲密行为,放大了第二轮童年期,从而不会步入第二轮青春期,他们的配偶关系得以维持。(人生实在难,哎)
都市生活中:
医生对病人的治愈和安抚;
健身房、美容院,保健医疗等,提供按摩、击拍、揉搓、打磨、除毛等专业触摸人体服务;
理发,美甲;
舞蹈;
宠物饲养;
追星;
特殊职业;
电动婴儿摇晃椅;(有风险)
《亲密行为》读后感(四):“沉迷吸猫”,是人类作为灵长类动物的本能
2021年夏天,在“裸猿三部曲”的新书分享会上,上海译文邀请到了上海自然博物馆副研究员何鑫博士和科普作家、哔哩哔哩知名知识区UP主唐骋博士一起来聊了聊这部曾经的“禁书”。
他们聊的话题很多,译文君从中节选了最有趣的几个精彩片段与各位读者分享:
人类能维持的亲密关系有上限吗?人类真的是一种很特别的动物吗?人类的毛发为何越来越少?人类为何总是忍不住要撸猫?……
唐骋:这本书的思想对当时人的冲击很大。我们现在可能觉得有些事情理所当然了——“人是一种动物”。我不知道大家以前学动物学的时候,老师是不是这么跟你讲的:人是一种动物,但人是高等动物。总之人不能是一般动物。现在是一个思想相对开放的时代,但是在上世纪60年代,人和动物就是绝对的不能放在一起讨论的。从这个角度来讲,莫利斯是一个非常具有开放性的人物。
我可以理解他为什么在上个世纪会造成那么大的冲击。因为在此之前人们从来没有想过要用研究动物的方法去研究人类,更不会把人类的一些行为归因到动物性上,认为这是一种动物性的延伸。这本书要是再早出个几十年,说不定他就触犯众怒了。
何鑫:这本书是西方体系下的产物。在中国讨论这个话题,大家会相对轻松一点,因为我们一直接受的是唯物主义教育,我们的课本里面不会有神创论的说法,一直传授的都是生物演化的思想。当然,科学在进步,细节会有变化,但总体来说,我们接受了达尔文的部分思想。
但是,这个书出版的时代(20世纪60年代),乃至于到现在,西方其实一直有很重的宗教思想的延续。对于演化论思想,一方面,科学家很认同,很多社会民众也很接受;另一方面,民众对宗教的认同也很强烈。
刘宇婷:所以他受到的攻击是非常猛烈的。那个时候宗教组织把《裸猿》列为禁书,宗教人士把它烧掉了。
裸猿
7.6
[英]德斯蒙德·莫利斯 / 2021 / 上海译文出版社
唐骋:这样还能卖出1000多万本。
何鑫:达尔文出版《物种起源》的时候,受到的冲击远比《裸猿》大得多。那个时候,没有人相信生物是演化的。但是达尔文提出这个学说后,就销声匿迹了。那个时候的社交媒体没有现在这么发达,他提出之后就不管了。
到了德斯蒙德·莫利斯的时代,电视、广播已经很发达了,他的反对者通过很多渠道攻击他,他能直接看到。
到现在这个时代,大家知道社交媒体更是敞开的状态。在这样的一个时代背景下,如果只是摘出“裸猿三部曲”的一部分内容发到网络上,很多人不知道这本书是谁写的,也不知道写这本书的过程,肯定还会觉得这是异端学说。
刘宇婷:莫利斯认为人类所有的行为都可以归因到基因。人类进化到现在,跟其他物种差别特别大。所以,有一种观点认为,其实是文明塑造了人类的社会形态。莫利斯却认为,其实所有的社会形态是由我们的基因决定的,是由生物性决定的。这个两位老师怎么看待他这个观点?
唐骋:现在一般认为,不管是人还是其他一切生物,它们的特征都是由基因和环境共同塑造的。读“裸猿三部曲”要把握一点:它的大方向是对的,人类很多行为确实可以从动物那边找到一些根源;但具体落实到书里的小观点,要结合其他言论来综合地看待。
我们现在研究一个生物的性状,认为它是环境和基因的共同作用,那到底是环境占大头还是基因占大头,很多时候我们说不太清楚。人类有很多行为是动物性的延伸,但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到现在也有一万多年了,这个环境对我们的影响也很大,说起来也算是某种对人本身的驯化。人类驯化狼,驯化了一万多年,把狼变成了狗;人类自我驯化一万多年,肯定也会带来一个非常大的变化。
刘宇婷:莫利斯写到,人类学家喜欢到那种偏远的、古老的部落去寻找人类的行为方式的起源,但他把落脚点放在欧美这一块。他认为只有生存下来的文化才是主流文化。
何鑫:这样说有他自己的道理。但事实上我们觉得人类社会的发展,普遍存在一种随机性。其他很多作品也会持这样的“地理决定论”的观点,认为不同的地理位置可能决定了这个社会发展的基础,《枪炮、病菌与钢铁》那套书就持有这种观点,影响比较大。
枪炮、病菌与钢铁
8.8
(美)贾雷德·戴蒙德 / 2016 / 上海译文出版社
莫利斯的书里面有一些观点还是挺有意思的,值得我们从自身的角度去深挖。我印象比较深的,他说我们人类有这样一个变化——我觉得他总结得比较好——人类所属的灵长类这样一个支系,大多数是吃水果的植食动物;然后逐渐出现一些杂食的支系,吃一些昆虫或者蛋类;然后到了人类这个族系比较近的,像黑猩猩、人类,就开始有一些主动的捕猎行为了。莫利斯管这叫“狩猎猿”,人类就从森林猿变成了草原上的“狩猎猿”,我觉得这个倒挺有道理的,这其实是基于人类生存环境的巨大的改变。本质上,灵长类动物更适应森林生活。进入草原以后,出现了两种不同的生存方式:一种是像狒狒,演化出更接近于食肉动物的强悍性格;另一种就是像人类,没有在身体方面产生大量变化,却触发了社会行为的变化,比如集体行动与食肉动物抗衡,比如抢夺这些食肉动物捕猎之后的残骸,然后逐渐地变成主动捕猎,最终变成所谓的“狩猎猿”。时至今日,出去工作也还是一种“狩猎”。我觉得挺有意思。
刘宇婷:莫利斯把都市生活和部落生活做对比,他觉得一万年下来,人类的城市越建越大,但是所有的生活习性还是跟小部落时期非常像。比如,部落时代的一个部落大概就是几百人规模。现代社会有这么发达的技术和网络,但是真正保持亲密关系的,依然就是那么几百人。
人类动物园
8.2
[英] 德斯蒙德·莫利斯 / 2021 / 上海译文出版社
何鑫:他在《人类动物园》和《亲密关系》里面比较多提到的就是亲密关系。大家现在生活、交际的方式,肯定跟原来有很大的不同,一个人的微信里可能有上千个“好友”,但是你最熟悉的、相对来说频繁接触的,仍然符合书里面提出的几百人的这样一个规模。
刘宇婷:最初的部落只有几百人,就是动物性决定的——我们只能处理好这几百人的关系。
唐骋:最早互联网提出的时候,大家觉得互联网是去中心化的,觉得人因此自由了、沟通无障碍了,最后大家变成了从线下的部落变成线上的部落,但是网上圈子最终还是几百人。这个观点他是很超前的,甚至预言了网络时代的生活状况。
刘宇婷:莫利斯拿人类的社群跟黑猩猩的社群作比较,我记得有一段写的是“当领导的十条金科玉律”,讲的是要怎么领导下属,要怎么表现。比如,动物表现自己很威猛的时候,要把毛发张开;人类的君王想要让自己有威严,就要戴上专门的头冠,把台阶建高,用眼睛去瞪别人,这个类比很有意思。动物怎么去巩固自己的领袖地位和人类怎么巩固自己的领袖地位是差不多的。你们觉得动物的社会结构跟人类的有相似的地方吗?
何鑫:这样说是合理的。我们对人类研究的比较多,研究的方式、方法也比较丰富,所以我们往往觉得自己是特殊的和其他动物不一样。事实上,我们对于其他物种的了解是比较有限的,我们对黑猩猩或者倭黑猩猩的行为观察很多,但是对于更具体的行为,我们也不是能够特别地研究到或者观察到。推而广之,我们对于更多动物,肯定没有像对人类这样的关注或者了解。
我看过一本书,里面提到美国的兽医之间流行的一句俗话:“医生是只能给人类这么唯一一个物种看病的兽医。”如果我们对于每一种动物的研究都能像人类研究自己那样深入,那就是不得了的。但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在关于自己的研究上投入了很多。给动物治病,只要它不死就算成功了,如果它真的治不好,那也没有办法。但我们在人类自己身上投入的精力就大得多,所以无论从自己的演化结果还是从我们现有的科学研究的尺度,都会自认为特殊性很明显,但事实上并不是这样。
唐骋:这属于观察者偏差。
刘宇婷:《亲密行为》也解释了一个现象,就是大家现在为什么那么喜欢养宠物。以前,人类养狗是为了帮助生存,但是现在大量的养猫、养狗,莫利斯的解释是,因为人缺乏亲密接触,但又不能去拥抱陌生人,于是就转身去摸猫猫狗狗。其他动物也有亲密接触的需求,比如大猩猩也有互相梳毛的习惯。
亲密行为
8.6
[英] 德斯蒙德·莫利斯 / 2021 / 上海译文出版社
何鑫:灵长类动物个体之间的接触是很重要的,因为这表明了个体之间的关系。事实上,对于我们做动物研究的人来说,灵长类动物是比较好的研究对象,因为它的行为更丰富。我们可以通过理毛这个行为确定它们的等级序列,包括理毛的时间,理毛的动作的方式。
在人类演化的过程中,我们的毛发越来越少了,也没有办法帮别人理毛。但与此同时,我们对于毛发的重视度反而是上升的。比如,虽然在演化过程中为了高效地奔跑或行走,减少了毛发存量,但我们知道每个人都珍惜自己仅存的头发,尤其是男士过了一定的年纪以后,会特别珍惜每一根头发,也是有一定道理的——这是从头发本身来说。
由于社群的结构在改变,虽然我们在日常生活里有两三百个常常联系的对象,但这种联系往往是虚拟的,而且现在越来越虚拟了,联系靠手机,见面的机会很少,肢体接触也就越来越少了。所以,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我们对于能够触摸的宠物的需求也会越来越高。甚至在虚拟的世界里,人类也给自己创造了很多虚拟的可接触对象。比如,一些游戏让你拥有一个跟你一起打仗的团队,在现实当中,我们找不到这样的团队。如果你没有办法把自己列入到这样一个序列中,你只有你自己,你可能就会脱离社会。
所以,本质上来说我们人类渴望有更多接触,渴望亲密行为。但在实际中,这太难了。因为人类社会发展的现实情况是,人类越来越多的时候,我们能够遇到的人也越来越多,但这当中的陌生人也越来越多。
唐骋:我突然想到上世纪70年代的一个教猩猩手语的实验。有一只黑猩猩叫COCO,它生日时,实验人员问它想不想要一个礼物,结果猩猩回答它想要一只猫。实验人员给了它很多猫的图片,它都扔在一边。最后想明白了,那只猩猩要的是一只真实的猫,于是,人类真的送给它一只猫。那只猩猩整天把猫抱在怀里撸猫。
这个实验表明,撸猫的需求可能是刻在灵长类基因里的基本需求。看了这本书以后,我想一个可能的解释是,当时人类拿COCO做实验,它无法融入大猩猩的群体,它太孤独了,所以需要用宠物来排解自己的孤独感。
何鑫:人类驯化宠物的方向是把宠物驯化得越来继续越保持“幼态”的状态,所以越可爱的宠物脸越圆、眼睛越大,头骨相对来说更偏向幼体的状态,这都是为了方便人类的抚摸行为。猫的体型变化没有那么大,但狗的本质是狼,体型还是比较大的,但经过我们的驯化后,一些品种的狗比猫还小。人类在社交里无法满足的一些需求,在狗身上获得了满足,所以才产生出事实上比较畸形的一种审美,因为对于这些宠物而言,它们长成这样对身体其实是不好的,甚至有比较大的伤害。这也表明了人类在某种程度上尝试扮演所谓的创造物种的角色。大自然肯定不会筛选出这样的物种去存活。
撸猫这个话题虽然不是今天的重点,但是可以提一下,人类和猫之间是有一个特别微妙的关系,我们现在把它当宠物,当作一种可爱的形象,但事实上我们曾是猫科动物主要的猎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