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中国史》是一本由张荫麟 著 / 袁震 著 / 蒙木 编订著作,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假精图书,本书定价:39.90元,页数:23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儿童中国史》读后感(一):一本非常适合孩子们阅读的中国史启蒙书
对于学习历史知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已经不需要多说了。无论是中国的“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还是英国的“读史可以明智”,中外的这些“大家”不约而同地谈到了学习历史的价值和意义。清代的龚自珍,就是那位写过“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诗句的诗人、思想家,也曾经明确提出,“欲要亡其国,必先灭其史;欲灭其族,必先灭其文化”。确实道出了学习历史绝非一件可有可无的事情,而的的确确太重要了这样一个事实!
以前的五年制小学,是从五年级才开始学习历史的,首先就是一首《朝代歌》;到了初中,也有历史;到了高中,也一样。历史的脉络是清晰的,只不过随着学龄的递增历史学习也越来越细致、对人物和事件的评价都更加全面深入而已。这一点见得多了,也不会有人觉得有什么应该不应该的。但对于这一点,有一位历史学家不太认可。曾与钱钟书、吴唅、夏鼐并称为清华大学“文学院四才子”的张荫麟就认为,“同一题材,陈说三次”,就难免“重叠”。所以他的这本写给孩子们、作为当时高小教材的历史书,就没有按照常规的按照时间顺序、朝代变迁来讲中国历史,而是选取一些他认为值得一说的“中心人物”,通过讲人物故事的方式,让孩子们在听得津津有味的同时,也对历史知识有所了解和掌握,因而成就了这本《儿童中国史》。
其实这样编著的初衷也是不难理解的。毕竟,正统的“二十四史”或者“二十五史”,大块头的就是其中的诸多人物传记,比如《史记》中,就是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都是以人物来把纷繁复杂的历史发展给串了起来。而对于孩子们来说,如张荫麟这样,选取一些历史人物,来对孩子们进行历史启蒙,方式方法以及效果应该说都是很不错的。再加上张荫麟在讲故事时非常注意深浅有度、生动形象,应该到直到现在,都是一本非常适合孩子们阅读的中国史启蒙书。
这本《儿童中国史》,其中一共介绍到了21位中国历史上的有名人物,开篇就是那个“三过家门而不入”、历经9年辛苦才治水成功的大禹;接下来还有孔子、墨子、商鞅、秦始皇、张骞、马援、诸葛亮、谢安、唐太宗、玄奘、杜甫、寇准、范仲淹、王安石、宗泽、孟珙、文天祥、于谦、戚继光,分为了二十篇,宗泽和孟珙是一篇。中华文明史上下五千年,知名人物当然远非这21位“中心人物”所能代表,但是考虑到这本书的时代背景,当时正是救亡图存的非常时候,而这些人物,大部分都是曾经以拯救中国历史于危亡之际的人物为主,也就不难理解了。历史显然是要为当代服务的,这是一贯的道理。
值得一说的是,按照张荫麟的计划,他想要写给孩子们看的历史书,其实并不止这本《儿童中国史》的内容,而是四册,包括多达30位历史人物,最晚到孙中山。张荫麟先生英年早逝,是年只有37岁,确实令人惋惜之至。
《儿童中国史》读后感(二):《儿童中国史》答北广李湘麓老师问
1、这本书的作者是谁?给孩子编历史读物的著名历史学家多吗?
张荫麟。著名史学家,《中国史纲》的作者。是陈寅恪很喜欢的一个学生。可以说少年天才,刚上大学的时候,就批驳老师梁启超说老子生于孔子之后是不对的。条条是道,引起梁启超的高度赞誉。他后来到斯坦佛大学学习西方哲学和社会学,但他的志业是历史,所以要用哲学的方法,社会学的视角来切入历史,他还说,历史的鹄地是艺术,所以写出来的文章很美,很通透,当然很好看。他是特别早注意做历史普及的人之一。后来吴晗就是受他的影响。他死得早,在抗日期间死于遵义,才37岁。第二个作者,是袁震,是著名的清华才女,书香门第,后来是吴晗的夫人。
专门给孩子编历史读物的著名史学家不多。最知名的该是吴晗策划的“中国历史小丛书”,现在我将其中名家部分选出来,做成了“新编历史小丛书”。目前大家还在读的是林汉达的《上下五千年》,都是故事集。还有何兹全写过一本《何兹全谈中国历史》,写得是中国历史大纲。
2、这本书区别于其他历史读物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这本书最大的区别是用一个个人物来串连中国历史。可以说用一个人来写一个时代。这本书最重要的特征其实是,张荫麟对如何搞历史普及有一套看法,他反对每次学历史都从三皇五帝到近现代理一遍。他认为小学知道一些历史人物,初中应该学习我们民族的形成和制度的演进,高中应该将历史的人与事、地理融会贯通。所以他的写法很自觉。我建议高层次的读者读这本书要和他的《中国史纲》合读。他写这本小书,特别注意由浅入深的引导,例如讲孔子,你要知道他的思想,要去读《论语》;讲杜甫,最后说,要透彻了解他,你要读杜甫的诗才行。
3、在对每一个人物的写作上,包含了哪些方面?请以某一个人物作为例子。
这个人物不仅对中国历史的走向作用很大,也有很好的人物品格。例如开头写大禹,先从中国地图上的黄河写起,这就很有当代感。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与黄河搏斗是多么波澜壮阔的事。大禹就是这个过程中涌现的第一位大英雄。他写大禹,一直写到夏朝建立,又两句话带到夏亡商兴。他接着写孔子,从曲阜孔林写起,也很有当代感,孔子是商遗民,这样历史写作,看似人物很散,其实一环一环是扣着的。他写孔子,不仅写孔子的伟大,还顺便把春秋时代描述了。接着写墨子,墨子是战国时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所以顺便把战国的历史也写进来了。所以这本书本来是有精密构思的。
用一个人勾勒一个时代,还有他写人特别注意孩子除了了解点历史,能从这些人物身上学到什么?也就是品德养成。你看他写大禹,写他“三过家门而不入”;写孔子,写他好学多问,博学深思;写墨子,写他爱好和平,为了正义事业“赴汤蹈火,死不旋踵”。再后来写马援“马革裹尸”,写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和“两袖清风”。所以这本书也可以看作我们的中华传统美德书。
4、这种写法对于孩子了解中国历史有哪些作用?
这种写法,按照刚才讲的,他一让孩子了解历史大概,我们一步步怎么走到今天的,如何孩子读的粗略,起码知道我们历史上有什么值得自己自豪的英雄和榜样。还有通过这些历史英雄,养成一个美好的品德。历史,究其底,也就是传达这种民族的光荣和梦想。
5、《史记》也是以写人物为中心来记载历史的,您认为这本书从中有借鉴吗?
这肯定是有借鉴的,中国任何一个历史学家都绕不开司马迁的《史记》,《史记》是说不完的。我们平时老是说,《史记》是纪传体,其实这是片面的,他是纪传表书体,纪传放在本纪、表、书、世家之后,他特别注意系年。他的“本纪”就像断代史,是为了写那个时代。例如《项羽本纪》《吕太后本纪》,都是线索特别复杂的,他用项羽和吕太后把那个时代串起来,你看《项羽本纪》的赞:“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可以说这部分就是为了写秦之所以失天下,汉所以兴这个中间阶段的历史。《吕太后本纪》的赞:“孝惠皇帝、高后之时,黎民得离战国之苦,君臣俱欲休息乎无为,故惠帝垂拱,高后女主称制,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这个本纪是写刘邦死后到文景之治之间的这个历史。所以《儿童中国史》大概自觉或不自觉地借鉴了这个写法。
《儿童中国史》读后感(三):张荫麟是谁?
“二十世纪中国新史学的开山大匠,是两个广东人,一为新会梁启超,一为东莞张荫麟。上世纪二十年代清华文科才子以钱锺书、张荫麟为翘楚,曾有“北秀南能”的品题”。
清华园中,人称贺麟、张荫麟为“清华二麟”
张荫麟、钱钟书、吴晗、夏鼐并称“文学院四才子”。
又,张荫麟、陈铨和贺麟,师从吴宓,被称为“吴门三杰”。
那么,张荫麟是谁?
翻《儿童中国史》时,看到作者生平,两个数字隔得近。网上一查,种种盛名赞誉,更令人疑惑。这样一个史学大师,为什么现在很少听说?
张荫麟37岁的一生过于短暂,尤其史学界。除了一本未完成的教材《中国史纲》,似乎再没留下什么大篇幅作品。那是一本不到16万字的小册子,只写到汉代。最初笔误,署名为“杨荫麟”。这样一本未完成的作品,跻入了三大通史之列。“有人说,近代迄今,中国通史成百上千,但其中的上乘之作,也就只有两部半:一部是钱穆的《国史大纲》,一部是吕思勉的《中国通史》,剩下半部就是张荫麟的《中国史纲》”。
张荫麟自号素痴,朋友闹他起外号张文昏公。“痴”和“昏”是悼念文章中最常见的评价。先生读书入了迷,往往半夜天亮也不在乎,常常读到天亮,在沙发上迷糊睡着了。大庭广众之下,又往往像入定的和尚一样陷入沉思,跟人聊天也是有一搭没一搭。据说,他结婚后第二天出门拜客,回来走到隔壁人家,对主人连说“对不起,累你久等”云云。
早年即患心脏病,登高则心悸,抗战期间营养坏,离婚后独居,从宋人文集笔记里搜集材料,常读到深夜,终现精力短绌、神志不旺的征象。至1942年,慢性肾炎发作,10月24日凌晨3时,在狮子山卫生院病逝。据说“弥留之际,他与病床前诸位学生逐一握别,颂《庄子·秋水篇》,声音悲凉,诵后似感舒畅,默然无语”。
《秋水》是一篇怎样的文章呢?它要义就是时空无穷,诸事变动不居,“言之所不能论,意之所不能察致”。开篇几句印象深刻:“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先生以37岁的一生,试图把握几千年人类历史时空,无法想象此时回首短短一生又是什么心境?或已泯视生死夭寿,或已没有喜怒萦怀。
陈寅恪痛心,悼诗中这样写:“大贾便便腹满腴,可怜腰细是吾徒”。张荫麟又终究没有躲过后世的健忘。吴晗见坟墓冷落在遵义郊区,藏书堆积在北平东莞会馆:“中国的学者如此的稀罕,已有成就的学者如此的被糟蹋,荫麟就如此寂寞地死去,寂寞地被人遗忘了”“半个多世纪后,在张荫麟执教过的清华大学历史系,一位教授在一次课堂上向学生提起张荫麟及《中国史纲》,竟然无人知晓”。
说是人走茶凉,史书又何尝不“冷漠”。我给女儿读到书中马援篇,“援上阵身先士卒,中箭贯胫”,马援的小腿被射穿了。女儿问:那他疼不疼呢?这点书上没说,他当时肯定疼,但历史记载英雄行为导致的可见结果,而从不关心个体的生存感受。常说读史使人明智,或是旁观者清,不曾陷入腿疼之中。
再说《儿童中国史》,“张荫麟找来袁震、杨联昇共同完成,但成稿之后并没有出版,稿件也都流散了”。本书按照他拟定选写的历史人物,搜集撰写的稿件,按原拟定书名出版。自认为有几个特点:
一是生动。像聊一位旧人,又像是纪录片解说。据说张荫麟不满当时历史教育,说教材无穷无尽地排列着名字和史料,让青年人“被迫重温再温可厌倦的一套杂凑的机械的史实”。他既不重考证,也不引原文,而是用“讲故事”的笔法来“画”历史。有网友形容张荫麟笔下的历史像“好莱坞大片”。
二是气爽。一般不是先从材料入手,而是先从认识做起。厘清逻辑标准,然后按逻辑统一性展开史料,以避免概念歧异,所以他文章脉络清楚,神清气爽,绝非乌烟瘴气式的材料堆积。
三是情深。“历史教本之纂,不仅以传知,亦以立训。训之大者,理想人格与理想社会是矣。”张荫麟编写教材有明显的救亡大背景,希望年轻的读者记住抵御入侵的英雄人物、中外交流的世界大格局,以及古代科技和文学成就,他希望通过人物、史事,融会而贯通出一种民族的精神。张荫麟撰文《读<南腔北调集>》,称鲁迅“已为一切感觉敏锐而未为豢养所糟蹋的青年们所向往”,他显然就是这样一位青年。
剪贴抄书,感谢张荫麟先生的这本小书。
《儿童中国史》读后感(四):民国时期的儿童读的中国历史课本是什么样
印象中历史这门功课是在上了初中以后才开始学的,课本的结构应该是按照朝代的发展顺序来的,内容则是历史事件与人物结合着来讲述的。初中时的课本是这样,高中时也差不多如此,不知现在的历史教材是怎样的,但估计在结构这方面应该是没有太多的变化的。
最近读到了一本《儿童中国史》,仔细一瞧居然是“大家小书”的青春版系列中的一本,再次感慨这“大家小书”还真是无所不包啊!
虽然此书的名字为《儿童中国史》,但其实却是当时的民国教育部,委托清华文学院四才子之一的张荫麟所编写的高小历史教科书。
“高小学历”对于今天的人来说可能有些陌生,去问了一下度娘,得到的答案是小学六年级。不要觉得“高小”学历低,在大多数人都是文盲的旧社会,能够读到高小文凭也算是挺不容易的了。
与今天的历史课本不同,《儿童中国史》这本民国历史教科书是通过讲述历史人物,来勾勒出中国历史大轮廓的。虽然书中第一位出场主角的“大禹”,但并不表示在他之前出现的“尧舜”就一点都不会提及,而是以大禹为中心人物,发散性的来展现其所在时代的历史。
从我们刚刚提到的大禹,一直到在此书中最后登场的戚继光,作者一共撰写了20位中国历史上颇具代表性的人物。不过相比于中国五千年历史,用二十位历史人物来展现,似乎数量上单薄了许多。
其实当年这份教材的编撰者不止张荫麟,还有史学才女袁震、文学家杨联昇。只可惜书稿写成之后因为各种原因并没有出版,后来稿件也都流散了。此书的此次出版后人是根据张荫麟先生当时拟定选写的历史人物,搜集到了一些张荫麟和袁震撰写的稿件,一共凑得了20位“国史上之大人物”,这才有了这本民国历史教材《儿童中国史》在今天的面世。
张荫麟先生当年在编写此书的时不走寻常路,没有按照通常写课本的方式,他更加希望此书能够成为一本一般的儿童读物。所以此书读来相较于日常所见到的教科书来说,多了几分活泼有趣的气息,读来轻松许多,也更加适合当时的少年儿童们来阅读。虽然是特意为儿童所打造,但张荫麟与袁震皆是公认的历史奇才,所以即便是已成年之人也可拿来一读,当做是中国历史的初级了解读物,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