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十日》是一本由[美] 乔治·桑德斯著作,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29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十二月十日》读后感(一):十二月十日
作者用诙谐、讽刺的语言讲了10个怪诞离奇的故事,超现实主义的叙事方式带给读者独特的阅读感受。作者思维跳跃、想象力丰富,故事场景转换较快。语言直白,故事情节犹如梦境,看似荒诞无稽、浅显易懂,但对人物的刻画细致入微,书中人物呼之欲出。对美国社会了解深入的人,对故事的理解或许会更加深透。
《十二月十日》读后感(二):二十天之后会发生什么
十二月十日距离现在还有二十天。那天发生的偶遇,赋予了这个日期意义。也让这本书有了一个让人想了解的名字。《十二月十日》是本书的最后一个故事,讲的是两个深陷绝望的人偶遇然后拯救彼此,最后回归日常。算是这本书里结局最好的故事了。
乔治桑德斯是一个很有脑洞的作家,十个短篇故事,塑造了十个不同的世界设定。有试验新型药物的,有把活人当做装饰物的,也有在主题公园扮骑士的。每个故事短小精悍,结构完整,乔治可以用最短的篇幅,最高效的方法,不带丝毫刻意的痕迹,把他笔下新世界的设定灌输到作者大脑里。比如逃离蜘蛛头用工作人员的“注入”命令开头,注入的是名为语汇丰™的点滴。让读者一下子明白了这个医学实验不一般,而这让人表达丰富的药品只是起辅助作用的开始。随后那些可以控制感情的药品才是重头戏。在另一个故事《森普利卡女孩日记》里,作者用女儿同学的生日派对开头,在有钱人家的花园里悬挂着象征身份的SG,每个女孩儿都用羡慕的眼神看着这个院子。SG是什么,为什么会有人喜欢这样看上去有些恐怖的东西。在随后的叙述中,作者通过对自己女儿生日派对的准备回答了读者心中的疑问。乔治桑德斯很善于把控故事的节奏,总是在读者的好奇心积攒到刚刚好的地方抛出答案。
整本书的基调有些悲伤,大多是些求而不得的故事。希望变有钱体面地父亲,希望得到欢迎的骑士,希望任何人都不痛苦最后选择自杀的犯人。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鲁斯敦狂想曲》,简直是一场意识流的风暴。鲁斯敦在脑海中不停地幻象自己是别人眼中的英雄,看不起自己的人最后认可他,不被看好的古董店成为受欢迎的地方。最后,他幻象对街边脏兮兮的蹒跚老人拳打脚踢,但现实是对着他勉强笑了笑。在全书篇幅最短的《十字杆》中,一个平平无奇甚至有些简陋的十字型金属杆是爸爸情感的寄托,他变着花样的装饰他,通过不同的配饰来象征不同的事情,它是他对妻子的哀悼,是爱的象征,最后换了新的住户后,这个十字杆免不了被遗弃的命运,就如同他自己一样。
整本书读下来最先在我脑海中出现的词语是命运,贫穷的人就算中了彩票最后还是回归贫穷,想逃避痛苦的人最后在痛苦中死亡,不被认可的人再怎么抗争还是无法改变。每个主角面对自己想逃离的命运都有种无力感,看着每个人从幻象期待到最后破灭,这种无奈感很真实,是每个人需要面对的日常。
乔治桑德斯讲述这些故事的时候基本没有自己的主观评论,好像只是一个事实的呈现者,其中的感情要让读者自己去发掘。这样给了读者充分的自由发挥空间,或许不同的人可以从同一个情节中读到不同的情感。这样的短篇小说集对读者很友好,每个故事都简单独立。有空读上一篇不会有负担感。把十种不同的感动分散开来,体验很好。
《十二月十日》读后感(三):当思维被扭曲时,世界在他们眼里是怎样存在呢?
《十二月十日》是布克奖获得者乔治·桑德斯的短片作品集,共收录了他十篇充满奇特遐想的短篇小说。小说通过怪诞的行为和离奇的故事,揭露出看似繁盛的世间中却充斥了权利、控制、欲望的阴暗角落。
被父母美其名曰严密保护实为处处控制的男孩,在面临年幼女伴被绑架的时候,为何会爆发出无法预料的暴虐行为?这是教育产生的问题还是人性中“性本恶”的必然呢?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只猛虎,谁能够驯服这只猛虎,谁便能掌控自己的命运。男孩在父母极致的控制欲之下,连简单是非曲直都难以判断,又如何能够掌握自己的命运呢?
患有自闭症的男孩,被母亲用铁链锁住,只能喝狗盆中的冷水,只能在铁链的半径内活动。而母亲解决问题的办法如同对待男孩一样简单粗暴,多余的小狗卖不出去,选择偷偷送到玉米地让它自生自灭,然后从私房钱里拿出一部分安抚自己的丈夫。尽管如此,这位母亲仍然有着她母性的一面,并且积极的向往着美好的未来,这种反差恰恰展示了现实的残酷。
书中的几乎每个故事,都与母亲有关。这也不难理解,作为年幼孩子的保护伞,母亲将单纯的孩子隔离于残酷的世界中。无论将来面临怎样的艰难险阻,母亲创造的温暖港湾永远是每个人最安全的避难所。
寒冷的冬夜,身患重病的老人不堪重负,也忍受不了腐朽的自己,选择在雪夜自尽。一个幻想着追逐“低民”的男孩捡到了老人的外套,想要还给老人却不小心落水,老人救下了差点冻僵的男孩,同时也被男孩所拯救。当记忆如潮水般袭来,那份如同家一样的温暖能够治愈每个伤痕累累的人。
每个人都面对着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一个是所有人共同生活的世界,人们在这里呼吸、生存乃至死去。而另一个世界则是关起门来,在家庭的堡垒下存在的一方小小世界。每个人的小世界都不尽相同,却又处在每个人的舒适区,当走出这方舒适区,真实而残酷的大世界带给每个人的心里震撼也各有千秋。而生命的意义,往往是通过这种世界的差异,促使人们作出改变去追求美好生活。
正如同《逃离蜘蛛头》中,主人公杰夫被植入身体的行动包所操控,做出了许多难以接受的事情。然而生命的尊严不可侵犯,杰夫不想再次成为凶手,也想通过这种改变去寻求崭新的未来,尽管付出的代价是生命。这一次,杰夫做出了改变,也找寻到了自由。
《十二月十日》读后感(四):《十二月十日》:信任孩子们吧,信任他们对生活与生俱来的兴趣最后总能战胜惰性
《十二月十日》——我喜欢这本书的名字,简单直接,会令人产生某种期待,会让人想要一探究竟。事实上,《十二月十日》也的确是一部带来颇多共鸣、引发无数感想的作品。比如《森普立卡女孩日记》中,莱斯利妈妈说的那句——我猜,家长只能信任孩子们吧。信任他们对生活与生俱来的兴趣最后总能战胜惰性,不是吗?——直戳老母亲心窝,让我不禁泪盈于睫啊。
当然,莱斯利妈妈并不是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她是森普立卡女孩日记书写者“我”的邻居。最初,我想当然地以为“我”是一位女性。首先,题目点明是……女孩日记;其次,无论是从四十岁决定记录日记的“突发奇想”,还是日记记录的语言习惯,都让我深信这就是一位女性书写者。一直到日记中写:帕姆(我老婆……是我今生最爱!)……我才恍然大悟,这原来是男主人写下的日记。
《森普立卡女孩日记》是整本书中我个人比较喜爱的一个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在四十岁生日这天决定开始写日记,他要将自己的生活点滴记录下来,并不由自主地被下一代、下下一代透过他的日记窥视他这一代人生活的情景感动。
这是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构想,他在记录现在生活的同时,也在想象未来世代的模样。阅读中,时常会与他所记录的生活产生强烈的共鸣,尤其是他记录自己“近来手头有点紧”那一段,他声讨信用卡的那一段,太绝妙了——
而另一篇《十字杆》读来却有些哀伤。
《十字杆》是整本书中篇幅最短的一篇,只有不足两页。在这个故事中,主人公的父亲有一个用金属杆制成的十字杆,不同的日子父亲会给十字杆穿上不同的衣服,装扮成不同的样貌,万圣节是幽灵、退伍军人节是军人……土拨鼠日,父亲甚至会给十字杆挂上一张不知名的毛皮。
没有人理解父亲的行为,父亲沉浸在与十字杆的互动中。在父亲眼中,十字杆是他的伙伴、是他的朋友、是他的爱人,当父亲离开后,十字杆被遗弃在路边等待着垃圾车的到来。
故事中的十字杆被赋予了鲜活的生命,是父亲孤寂生活中唯一的一抹亮色。虽然父亲不断装扮十字杆的行为在旁人看来有些怪异,但却能从中体会出父亲对生活的热爱、以及父亲不泯的童心。
《十二月十日》是2017年布克奖得主乔治·桑德斯的短篇小说集,书中收录有乔治·桑德斯的十部中短篇小说。在作品之前,有长达六页的《媒体、名人热评》,《白牙》作者扎迪·史密斯甚至称赞乔治·桑德斯为自马克·吐温之后,讽喻现世最精辟、最风趣的美国作家。
书中收录的十部短篇风格各异,有充满暗黑科幻色彩的《逃离蜘蛛头》,也有平凡家庭故事《幼犬》。有些故事亲切如身边日常,而有些故事则需要慢慢品读才能略解其意。
阅读《十二月十日》带来了许的多惊喜与感悟,除了前文提到的两部作品之外,还有另外两部特别想要推荐的作品,它们是《绕场贺胜》和《骑士败北记》。
--END--
《十二月十日》读后感(五):时代的荒诞脚注
对于一个不大有阅读习惯的人来说,一本短篇小说集,或许是开始阅读之旅最好的方式之一,可以在任何碎片化的时间看上一篇,还能有读完一个故事的成就感。
而乔治·桑德斯的《十二月十日》≈ 好选择。
使用这个约等号——
一是因为这本书的封面“或许”很好看,摆在床头“或许”是一个很好的装饰;
二是因为2017年,乔治·桑德斯凭借《林肯在中阴》(Lincoln in the Bardo),获得布克奖,“或许”总归可以一看;
三是这十个小短篇“或许”……总有一个是你喜欢的;
而最后一个原因……你读完了这本书就知道了。
——————————
这本书由十个短篇小说构成,乔治·桑德斯将一些东西推到了一个极端,却放在非虚构的背景中,这些故事似在生活之中,又似在生活之外,加之其中一些短篇里超现实的设定,我们似乎很容易就能感受到推介语中所说的“荒诞”。而合上书页,回味、反思和咀嚼的时候,荒诞感中浓浓的现实味道又扑面而来。
忘记是在哪里看到过一句话,大意是:“小说作者应该诚实地做一个当代人”。乔治·桑德斯看似荒诞和带着几滴虚构的写作,实际上非常关切现实,关切此刻的世界和生活在其中的人,尤其那些在阶级、权力中挣扎的,社会底层的,处于巨大矛盾中的人。这本书当然是很“美国”的,但其中很多东西对于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也普遍适用。他的故事是犀利的、怪异的、充满黑色幽默和荒诞的冲突的,甚至有一点“血淋淋的”,而这又似乎恰恰就是现实生活的一个的投影,是我们身边活生生的人,甚至是我们自己。
以下涉及剧透,
可能影响阅读体验,
慎看!
——————————
跟随乔治桑德斯的步伐,
最后似乎总是压抑和绝望。
乔治桑德斯笔下,几乎所有良善的价值、正义感……好的美德,都近乎荒诞地,或带来坏的结果,或在现实的重压和塑造下畸形,或彻底的被磨砺、驯服和掩埋。
而仅有的喘息,或昙花一现的正义和良善,结果却或是悲剧地失去,或是近乎疯狂地自杀。好吧,自杀可能也是一种失去,却是另一种“挣脱”之道。能“挣脱”吗?或许不能——又回到前一段了。
《绕场贺胜》中的童子军小男孩,目击自己心爱的邻家女孩被绑架,阻碍他的竟是“好的家教”和脑海中想象的爸爸妈妈的叮嘱,尽管他最后突破了条条框框,见义勇为,这两个孩子却都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孩子”了;又如《逃离蜘蛛头》里的男主,尽管做了错事,也难掩盖其善良的本质——在监狱里,最终只能用“自杀”来避免被迫的“谋杀”;《森普立卡女孩日记》故事中的孩子们浸染在,那个物欲、炫耀和攀比都是理所当然的社会,贫穷的家庭里,爱,也不能让孩子真的开心,而父亲偶然赢得的大额彩票,却用来虚点门面,这样的时代下,最荒谬的莫过于,在爸爸的鼓励下,小女孩伊娃的善良最终换来全家的悲剧;出奇相似地,《骑士败北记》的特德,在让人充满“骑士”精神之药剂的影响下,做出了不符合他的利益和“理性”,却是出于道德原则的正义之举,也落得个失掉一切的结局,也搭上了自己的一家人……
看惯了“正义终将战胜邪恶”的戏码,桑德斯《十二月十日》反其道而行之,一切的正义都是悲剧式的,自我牺牲式的,没有好报的“正义”,而那些个世界也不约而同地麻木到,似乎“正义”是一种异类。这也许是本书“荒诞”的源头,却也的确是最真实的现状——
在这个时代,当正义、良知等等朴素的情感从我们心中产生时,是什么,使我们又将它狠狠忍了回去,乃至冷漠变成了一种常态呢?
这些故事不仅仅是对与错的抗争,更是一个“性善”的人,与一个“好的公民”的抗争。
现实生活真实的无奈和荒诞,恰恰就诞生于这些抗争的对立之处。
曾经残酷的压迫下,斯多亚主义似乎成了唯一的解脱之道;而像《圣诫》中影射出的,一种二十一世纪的斯多亚主义悄然成风时,又是什么在压迫我们呢?
面对这种压迫——我们,看似无能为力,却真的要放弃批判的能力,甚至放弃思考吗?
虽然剧情里的每一个人物都没有质疑那个更大的东西——但每一个读者大概都会知道真正的问题在哪。
只要想想:
“为什么这个故事读来如此荒谬?。”
当然,把每一个人都拽入一个反思和批判的立场,是一种自私的行为。但遗憾的是,这确是“世界可以变得更好”的开始。
桑德斯在小说集的最后,以与本书同名的《十二月十日》,作为一个温暖的结尾。这个故事或许是他的真实想法,或许给出了他的药方,为依然要坚持良善之人带来了一丝慰藉——
那个不受欢迎的孩子,在树林里想象着自己是一个英雄,正从一群粗暴的虚构生物中救出自己亲爱的女孩,却偶遇那个癌症晚期,为了不给家人更多的负担,想要自寻死路的男人——纯粹地出于一个“人类”的本能,他们却拯救了彼此。
我们确是能够拯救彼此的。
——————————
桑德斯小说另一个值得关注的地方在于他的语言。读他的文章我常会有一种熟悉的感觉,仿佛回到无忧无虑的小时候,也没有电子产品,一个人躺在床上,一个个想象中的故事在脑海中闪现飞驰。
他的文章中用到大量的俚语,甚至大量他自己编造出来的词,同时也充满口语感,带着一点意识流的风格,好像一场头脑风暴,或是有了某种读心术,直接看到故事中角色脑子里的想法。
他的短篇小说并不像一个拼图,即使丢掉几块也可以看出大概,而是一个环环相扣的铁链,如果读得快了,后半段就会全部脱离,就会不知所云。所以其实读他的东西并不轻松,需要留意每一句话,整个东西才成立。
尤其是他喜欢在前面扔出一个悬念,直到最后,这个故事才终于在脑海中成型。
而这里就要吐槽译本,这个翻译让读者在一定程度上远离了乔治·桑德斯。
我大概读了读他的英文原文,尤其是第一篇,强烈建议大家去读《绕场贺胜》那篇的原文。(其中法文的部分可以对照译本来读)而有兴趣的读者不妨对照译本去看看George Saunders的英文原版小说,体会一下他的风格和节奏。读他的作品,“节奏”是很重要的,桑德斯大概特别重视他语言的节奏,而译本的确丢了许多。(难听一点地说,有的地方甚至像是不高明的机译。)
(大家可以在今天的第二篇推送,来看一些我对这个译本的吐槽。当然,翻译就好像一个钢琴家演奏乐谱,必然各有风格,各有喜好,欢迎不同的声音来交流,我洗耳恭听,毕竟我不是学翻译的。
另一个槽点是:这本书的封面页之后竟然有六页“媒体、名人热评”,然后才进入目录、正文,难道是作为引言吗?我不太能理解。)
说回内容。或许因为我是一个中国读者,或是因为我的阅历尚浅……对于我而言,我认为这本书有一点点被过高评价了,很多地方其实感觉差点意思。
第二篇《十字杆》仅两页的篇幅,我始终觉得没有太理解到他要表达的东西;《幼犬》的结尾很有力,非常有冲突感,但抛开结尾,这篇文章整体读下来,感觉也是差点东西。
我很喜欢《圣诫》,虽然这个名字翻译的怪怪的,虽然内容没有多么惊艳或新颖,但却十分切合当下的我们,简直是996福报论的范本,反正都要工作,你不快乐地工作,还想怎么样呢?……
到后面几篇,就感觉并不是很有力,消费主义的符号和现实隐喻都很强烈,也似乎有讨论美国退伍军人的社会问题(?我不了解)。也许是作为一个中国人,且没遭受过社会毒打,且不太了解美国情况的我,对于他所要表达的现实隐喻,无法处处共鸣。
尽管如此,如前文所说,这些东西即使对于当下中国,也是有启发性和反思意义的。而即使不论其现实意义,他独特的写作风格和可读性很强的故事,依然使得《十二月十日》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书。
话又说回来……恰好在手边的《1984》看到这段话:“……从无产阶级那里,没有什么可以担心的。你不去惹他们,他们就会一代又一代地一个世纪又一个世纪地做工、繁殖、死亡,……,而且也没有能力理解可以有一个不同于目前世界的世界。”
尽管把《1984》放在这里并非十分贴切,但我们确应该意识到,对于成为“另一个意义上”的“好的公民”乃至一个“好的人”,“理解我们目前的世界”是重要的。也许《十二月十日》正提供了我们一个看世界的窗口。
最后,无论如何,还是请相信:
我们可以拯救彼此。
(欢迎移步我的gzh 看我吐槽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