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了一篇文章《自主性角色游戏的组织与实施》,受益匪浅。回想到了我们的一日生活,忽然间发现我们在开展游戏的时候依然是存在一些误区,仍旧是有点偏向于传统的角色游戏,孩子的游戏依然是在老师高控下进行的。我们在无形中给孩子画了一个圈,把孩子圈了起来,似乎孩子是不能跳出老师设定的圈,一旦跳出,就是错误。我们画的这个圈,到底圈了些什么呢?
圈到自己规定的时间内
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我们每个环节都是在特定的时间段进行的,在某个时间段里只能做哪些事情,这是事先规定好的。老师也严格按照时间段的安排,统一要求孩子。在老师的高控下,孩子失去了时间的自由。即使在某个时间段里,没有做完的事情,也要停下来去做下一件事情。表面看似井然有序,其实可能一天中孩子进行的事情只进行了一半,就结束了。就比如说最简单的例子,孩子正在拼一座小桥,自主游戏时间结束了,孩子还没有拼好。在规则的要求下,孩子只能停下来,下次继续拼,或者有时候直接拆掉,也没有了下次,孩子思维中断,想象力中断,等于这次游戏孩子几乎没有什么收获。我们为何不能多给孩子五分钟呢?让孩子的想象力得到充分的发展,让孩子能够完整地把一件事情做完呢!我们硬生生把孩子圈在自己设定的时间内,其实是扼杀了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圈到自己设定的空间内
在幼儿园,每个班级都会设置好几个区域,在玩游戏的时候,大多时候都是让孩子自主选择区域,选择后就必须在那个区域里玩儿,不准超出那个区域。每天区域地点固定,活动范围固定,其实限制了孩子的自由。我们也可以尝试,把区域设置成可以移动的,孩子可以根据游戏的需要适当调整区域的空间位置。孩子选择了某个区域,并不意味着不准踏出那个区域,可以根据游戏情节的需要,和别的区域建立联系,让每个区域能够联系起来,而不是孤立存在。所以在开展游戏的时候,作为老师,我们一定要学会随机应变,不要给孩子太多死规定,多给孩子一些自由的权利,不把孩子圈在自己设定的空间内。多给孩子一些自主选择,自主决定的权利,孩子的发展空间才会更广阔。
圈到自己的思想里
在开展游戏时,我们无形中都把孩子圈在了自己的思想里。比如每天玩儿什么,怎么玩儿,哪些材料可以玩儿,哪些不能玩儿,区域规则是什么……这些都是老师实现规定好的,孩子只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去游戏,完全是为了老师在玩游戏。思维受限,想象力受限,时间久了,孩子自主游戏的能力就会下降。我们把孩子圈在了自己的思想里,却还打着“一切为了培养有规矩的孩子”为口号,其实我们并没有真正促进孩子的发展。因此我们要给孩子更多的思考空间,让孩子跳出自己画的圈。
当我们把孩子圈起来的时候,就是在引导孩子做井底之蛙。莫要把孩子圈起来,让孩子跳出自己设置的圈,追逐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同时在教育教学中,老师也要多思考,突破固定的思维定式,不断创新,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学会尊重孩子,把更多的话语权,决定权留给孩子,我们能做的就是引导和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