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有这样一个提问,读书的意义是什么?
有个逗逼是这样回答的。
为了失恋的时候,可以眼神哀怨地叹“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而不是一脸苦逼地说“蓝瘦,香菇”。
为了看到天边飞鸟,可以诗情画意地吟起“落霞与孤鹭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不是脱口而出“卧槽,好多鸟”。
正如三毛所言,很多时候,你可能以为看过的书都成了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里。
更重要的是,书的字句,会随岁月流逝,融进血液,长成骨骼,让你有更强大的力量和格局,来对抗痛苦和焦虑。
这是个奇怪的时代,我们以字代话,隔着手机、电脑和这个世界沟通,也读很多公众号、微博、网站的文字,但却更容易焦虑和迷茫。
因为,我们迷失了。
当铺天盖地的信息、新闻、综艺等翻涌袭来,我们误会自己在“吸收成长”,残酷的是,这些东西能灌入内心的,大部分是喧闹和繁杂,甚至会挤走独立思考的空间。
我们不停表达,不停输出,当“输出”超过“输入”时,再充盈的心都会渐渐枯竭,这一切,就是现代人焦虑、迷茫的根源,所以,读书,不管在哪个年代,仍旧是填充自我和对话世界的最好方式。
我发现一个现象,飞机上的头等舱的乘客,基本上都在阅读,再观察身边的成功人士,以前包里都会带书,现在换成kindle,在每个碎片时间,都能支起阅读的小世界。
爱读书的人,质地是厚实的,他们大规模进入过伟人的脑子,浏览过别人的人生,再转为自己的思考,从而拓宽了有限人生里的无限边界,这样的人了解自己,熟悉世界,因此甚少焦虑和迷茫,这样的人内心强大,格局开阔,所以在做事情的时候才更容易达成目标。
世道流转,这年头,百无一用的不再是书生,怕是要变成不再读书的人了。
-02-
“我是一个不爱读书,只热衷谈恋爱的女明星”,年轻时,林青霞这样自嘲自己。
这个纵然隐居江湖,依旧满是传说的美丽女人,在外人眼里光鲜亮丽,年轻时却如林黛玉一般。
她很敏感,内心脆弱不安,时常忧郁到以泪洗面,她有人所不能及的外貌仍旧自卑,拍一部戏火一部戏依然觉得命苦,伤春悲秋,无法自持。(很有哲理的日志 www.wenzhangba.com)
何况,林青霞还爱上了同样优柔寡断的秦汉,陪他分分合合、跌跌撞撞二十年,仍旧换不回一纸承诺的婚书。
后来,她一狠心,斩断了这段恋情,嫁给了追求自己多年的邢李源,婚后空闲时间多了,林青霞像“饿”了几十年一般,疯狂地读书。
她的客厅、书房、水房、洗手间到处都是书,经常阅读到不眠不休,甚至自己写作出了书。搬新家的时候,她见墙边堆满了书,以为是秘书还没搬进书柜,打开柜门,才发现满满一墙书全满了。
读书改变了林青霞“悲剧色彩”的性格,读越多的书,她越发得从容、豁达、坚定,谈起过去一派云淡风轻,不再长吁短叹,知晓珍惜知足,如今年过60岁,岁月只在外表留下痕迹,书本却在心内种下花朵,她始终优雅、睿智,比20岁时,还要美上百倍千倍。
而汪涵呢,说他是个书罐子,毫不夸张。
不管再忙,他每天一定要开辟时间读书,读书就像是吃饭、呼吸般,一日不读便觉肚饿气短。
汪涵书房名唤“六悦斋”,读书讲究仪式感,会先洗手,点一根香,放一段古琴曲,点燃一炉香,再而读。
以书会友,汪涵藏书颇多,朋友们会去他家里看书、借书、聊书,索性地,汪涵就在长沙市灯红酒绿的酒吧街上开了家“培荣书屋”,以父亲的名字命名。
书屋在24层,一次只接待15个人,不收取费用,只为分享自己收藏的好书,如同闹市中的一处小竹林,书香清幽。
他还培养了很多和读书相关的手艺活儿,篆刻、写字、木工、玩香,这些都是消磨时间和耐心的爱好,工作之余,汪涵就爱不理世事地泡在这些玩意儿里。
当了几十年主持人,做津津乐道的节目,讲捧腹大笑的段子,救措手不及的场子,有人佩服汪涵的睿智、沉稳和大气,在哪里都能“控”住一切,而我却更佩服他的“放”,在嘈杂喧嚣的圈子里,他没有被洪流席卷盲奔,而是静静读书,做“无用”的手艺活儿,守护着内心的一方平静。
-03-
读新闻,不能算读书;与字打交道,也不能算。
真正的读书,须得你捧起完整漫长的字句,心无旁骛地走进作者设定的世界里,与千年前的古人对话,观别人的不可思议人生,去看山的尽头、洋流的尾巴隐着什么,甚至花几个小时,去学别人用一辈子总结的经验和道理。世上只半日,书里过千年,合上书本,你已不再是几个小时前的你了,多奇妙。
听过太多人抱怨自己太忙,无暇看书,恕我直言,你只是忙着把时间花在自哀自怨,和追轻松的泡沫剧上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