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房

发布者:清斋茶舍 2021-11-12 22:24 原作者: 笔录者来自: 笔录者原创

时间荏苒,记忆中的老房,温暖了两家人。

那晚下了火车,几经辗转,来到老房的路上,夜色下,孤身于繁华的都市中,街道两旁早已空荡的只剩行人过客,曾经叫卖的小商贩早已不知去向。古道边的城墙刷了一遍又一遍,远处秦淮湖畔夜歌笙箫,而坐落在城中的那栋楼,却显得格外的沧桑与陈旧,我的老房便是其中一间。

黑夜里,一切显得那么宁静与祥和,直到推开老房门的刹那,所有的记忆像幻灯片一样闪烁、弥漫、挥散,最后蒸发在这六十平米的老房中。

老房—幸福从十几年前的蜗居开始

那年我七岁,我们一家与舅舅一家搬进了那间只有六十平米大的老房,刚步入老房,被眼前家居摆设深深吸引,那时的我似乎不懂什么是家居艺术,听大人赞不绝口,夸赞老房别具风格,兴许是艺术的魅力,总让人流连忘返,如若从当前设计风格来说,应属于现代简约风,整个房子周围贴满了米白色条纹状壁纸,既简单,又不失温馨,地面上镶嵌着白色瓷砖,夜间会显得更加有光泽度,一切显得清新脱俗。踏入卧室,一扇红木质衣橱尽显眼底,平凡中夹杂着几分古典韵味。而父辈们最喜欢是那悬挂在餐厅那滴答滴答的时钟,每一声的敲响,似乎都在告诉我们珍惜时间。但,美中不足的是长廊旁被房东上了枷锁的卧室,于是我们把锁住那扇门称之为神秘屋。后来,经过妈妈和舅妈的一番设计,将客厅成功改造成一间房间,从此,老房成了我们两家人共同的窝。每逢寒暑假,我们几个孩子迫不及待的来到老房,记得那时我们是坐着汽车一路颠簸来到老房,因晕车效应以至于我们什么都吃不下去,妈妈和舅妈不知所措跑药店,倒开水,忙前忙后,在她们的细心照料下,第二天我们渐渐恢复食欲,自此欢笑、哭泣、打闹,不停地上演。从我记事以来,父亲和舅舅一直都是早出晚归,尽管如此,他们每天习惯性地看份报纸,喝杯茶,这或许是他们放松的方式,日复一日,如此惬意甚好。那时的我们不太理解大人的世界和心思,每逢他们看报时,我们小孩子总是围在他们身边,吵着、闹着,偶尔还模仿他们,拿份报纸,翘着二郎腿,似懂非懂读起来,常常惹得他们哭笑不得,最后他们不得不把看到的奇闻趣事编成故事说给我们听,而我们常依偎在他们身边,静静听着,乐着。往后,但凡是小长假,我们便与老房与影相随。 (经典哲理文章 www.lingdz.com)

老房—分离总有一份不舍和几多相思

升初中的那年暑假,本是兴高采烈来到老房,享受着与家人天伦之乐,但妈妈一句话让我们大吃一惊,那时只知道老房是我们两家人的温暖,我没曾想过要与老房分开,也不知道为什么要与舅舅家分开,带着疑惑很不情愿的随着家人搬进了一间新房,初到新房里,难免有太多的不适应和别扭,妈妈似乎看出我和姐姐的心事,从超市买了许多墙纸和饰品挂件,拉着我和姐姐装扮新家,我们把四周冷冰冰的白墙贴满了墙纸,虽不及老房里那甜美的壁纸,但总有两分神似,似乎老房味道又回来了。为此妈妈特意买了一个和老房里类似的时钟,那滴答滴答清脆悦耳之音,再次回旋在我们耳边,不知为什么自小对时钟如此依赖,也许是因为名字里的那个情有独钟吧!我和姐依旧接父亲看过的报纸,报刊渐渐地成了我少年时期课外阅读。时常到舅舅家串门,也许单单想和表妹玩,也许默默惦记那间老房。

老房—再次相聚却是一场告别

去年,舅舅一家搬进了他们新家,而我们一家在这期间兜兜转转再次搬进了老房,如今初入社会的我,也无法像学生时代一样频繁来去,那天夜晚,当我踏进老房一刻,眼前的一切,难以置信,老房显得格外的苍老,曾经的淡雅清新小窝,岁月的年轮残酷地为老房划上了一道道疤痕,已是满目疮痍,中间我也无数次去过老房,却不曾感觉他的苍凉,直到此刻,才明白眼前的老房已物是人非。走廊边的吊灯不知从何时起已暗淡微光,一切显得那么灰暗和压抑。吃饭聊天中,妈妈轻轻的说出老房已被房东卖掉,我们也将彻底搬离这里,妈妈的一席话,似乎早已是我的预感之中,只是比我预料的早些发生了,随着母女俩一阵沉默,心里的不舍与依恋无法再用言语表达,早已埋进岁月的深沟里。卧室安静的只剩那时钟滴答声,曾经那美轮美奂的天花板,早就绣上了古铜色的印记,还有那红木材质的衣橱,也不知不觉多了数条皱纹。悄悄的溜达到阳台边,晚风习习,往事如烟般漂浮在眼前,那时,每逢夏季吃过晚饭,一大家人便来阳台乘凉,谈笑天地。如今,空我一人逗留在晚风中,独望着漆黑天空,幻想老房的新主人会喜欢什么样的风格,是否和我一样执念小巧玲珑简约风?还是喜欢古色古香中式风格?亦或是偏好豪华大气欧美风格?太多的设想如同流星般划过,虽唯美,却遥遥不可及。冥冥之中,这些都变得不那么重要,未来,不问何种风格设计,只愿与他永如初见。

离别的那天,悄悄地给老房拍了些照片,兴许是为了睹物思房,亦或是为回忆夹里收藏一丝留恋。最后,默默地锁上了门,再次回头,早已人去楼空。

老房,不想忘却的记忆,承载那些陪伴我们渐渐走远,彼此给的记忆,将会成为最美好的未来。也许在岁末,我们再次相遇。

古城里一间老房,坐拥繁华,这不关于一个人的记忆,而是两家人的故事。

—尾记

推荐阅读
  • 别偷看我的日记!中国式亲情的边界突围战

    别偷看我的日记!中国式亲情的边界突围战

    “妈,别再偷看我的日记了!”15岁的李榕在卧室里崩溃大喊,手中的日记本被愤怒地撕成两半。母亲站在门口,手里端着果盘,脸上的表情在“关心”与“受伤”之间僵住。这幕,...

    04-21

  • 当爱情遇上亲情,她的选择让人泪目

    当爱情遇上亲情,她的选择让人泪目

    在繁华的都市中,林晓是一名普通的大学生,正值青春年华,脸上总是挂着阳光般的笑容。她的生活简单而快乐,白天上课,晚上和朋友们一起吃饭、逛街,偶尔还会在图书馆里埋头...

    04-21

  • 母子拥抱瞬间,代际情感如何弥补?

    母子拥抱瞬间,代际情感如何弥补?

    【开篇:一扇门,两行泪】"河南濮阳的一扇铁门,一张泛黄的脸庞,一声撕心裂肺的‘我的儿嘞’,让无数网友破防。"这个视频里没有华丽的镜头,只有厨房的烟火气、老...

    04-21

  • 兄弟俩的成长日记:妈妈的相机,记录了最美的亲情瞬间

    兄弟俩的成长日记:妈妈的相机,记录了最美的亲情瞬间

    时光飞逝,转眼间,家里的两个小家伙都长大了!这位妈妈用镜头记录下兄弟俩从牙牙学语到如今的点点滴滴,满满都是爱!一起来看看这些珍贵的成长瞬间吧!都说时间是一把杀猪...

    04-19

  • 放下手机,重拾亲情

    放下手机,重拾亲情

    今天刷新闻,看到姚明代表在两会上提到“息屏24小时”的建议,我突然想起上周六,儿子抱着平板不撒手,连吃饭都要催三遍的场景。作为家长,我和他爸对视一眼,决定试试这个...

    03-13

  • 父女AA制引发的亲情裂痕故事

    父女AA制引发的亲情裂痕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是张先生,一位年近六旬的退休教师。他一生兢兢业业,将自己的青春都奉献给了教育事业。妻子走的早。是他一个人将女儿抚养长大。而他的女儿小丽,刚大学毕业不...

    03-07

  • 圣诞树下的重逢:尘封日记开启的亲情密码

    圣诞树下的重逢:尘封日记开启的亲情密码

    圣诞前夕,纽约街头弥漫着节日的欢乐氛围,人们匆忙穿梭于挂满彩灯的街道,选购着节日礼物。在格林威治村的一家古着店内,30 岁的艾丽正仔细翻看着那些带有岁月痕迹的旧物...

    02-23

  • 病房日记:亲情何以变得陌生,谩骂后的无声绝望

    病房日记:亲情何以变得陌生,谩骂后的无声绝望

    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有些人的内心却渐渐被冷漠所侵蚀。我们常常被各种新闻轰炸,看到无数温情故事,但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那些让人心痛的瞬间。近日,一段视频在网络上悄...

    02-20

  • 王焕涛:这个假期,我的教育追寻与亲情守候

    王焕涛:这个假期,我的教育追寻与亲情守候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巩悦悦 策划整理编者按:家人闲坐,灯火可亲,是人们对于春节的理想状态。而在山东多地的大中小学及幼儿园,数不尽的教师群体正在祖国大地上“书写...

    01-27

  • 家庭聚会新风尚:零食日记,美味与亲情的完美邂逅

    家庭聚会新风尚:零食日记,美味与亲情的完美邂逅

    在每一个温馨的家庭聚会中,除了丰盛的正餐外,各式各样的零食总是不可或缺的点缀。它们不仅满足了家人们挑剔的味蕾,更在无形中增添了聚会的乐趣,让亲情的交流更加自在和...

    12-25

Copyright © 2021-2025 领读者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提供好文章在线阅读,经典好文章推荐好文章摘抄日志随笔等各种文章应有尽有。

蜀ICP备0904315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