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那个扬言:替14亿中国人,向全世界道歉的方方,怎样了

发布者:岁月忽已晚 2023-7-5 18:46

“没有去过武汉,就不知道什么叫封城。”从2020年1月23日城门关,到4月8日城门开,这是所有武汉人难以忘怀的76天。

这座英雄的城市,经历了人类历史上史诗级的保卫战。漫漫的76天,充盈着无数的温暖、感人、悲壮的故事。

然而,就在全国人民一盘棋全力支持武汉时,却有这样一位作者,把自己被封闭隔离在家的情况,用每天一篇日记的形式,写成了一本《武汉抗疫日记》。

日记一出,全网炸开锅了,海内外一片热议,更被认为是一场预谋。那么,这到底是怎样一部日记呢?

01

2020年的除夕前夕,武汉全面“封城”。

所有武汉人民被封锁在狭小的房间里,足不能出户,一封就整整76天。

在那漫长的76天里,整个武汉城笼罩在白色恐怖当中,武汉人民连呼吸都困难。每天看着不断上升的病例数据和死亡数据,人心惶惶。

在经历过六神无主的恐慌阶段后,全国开始关注病情的发展,尽管各医院准备了专门的发热门诊,但由于病人越来越多,医院根本无力救助到这么多人,而且医护人员也大量感染。

病人为了输液打针,早上5点多钟就去医院排队,等到打完针时,已经是下午4、5点钟了。

平日里热闹非凡的江汉路步行街,人头攒动的商城店铺,熙熙攘攘的餐厅,如今都大门紧闭,大江大河的大武汉瞬间变成了一座寂静的孤城。

每年的春节,按照中国传统风俗,家家户户都要张灯结彩,贴对联,准备年货,大家伙都要走亲访友,给老人、朋友拜年。可是2020年的春节,整座武汉城如同冰封了一样,没有任何的生气。

就在这个时候,一篇篇“武汉日记”在网络上横空出世,顿时掀起了轩然大波,作者方方成为了倍受人们关注的“网红”。

02

1月25日,方方开始在日记里这样说:“没料到现今武汉发生如此严重的事件。导致武汉成为全国的中心,导致封城,导致武汉人到处被嫌弃,也导致我被封在城里……”

不得不说的是,疫情发生初期,的确有专家认为“人不传人,可控可防”。当时,由于缺乏经验,疫情呈现爆发式增长,感染的人员越来越多,医护人员压力骤增,各种问题层出不穷。

由于病人太多,导致床位不够,病房走廊也堆满了人。封城隔离后,人们的生活出现了很多问题,口罩、药品严重不足,物品价格暴涨,超市用品短缺。

所以方方在日记里说:“段子说的真没错,口罩的确代替了猪肉,成为我们过年最紧俏的东西。”

日记里面还描述了“殡仪馆地面上堆满了手机”“抗疫护士感染病毒死亡”等让人恐慌的场景,甚至,方方还指出,李文亮医生因为说出真相,受到责罚,不幸丢了性命,却没人向他道歉。

而后,随着疫情越来越严重,“方方日记”的情绪似乎也越来越激动。

“武汉人,你们背负的不仅仅是灾难,你们还将背负耻辱。”

“我就是一个字一个字写,也要把他们写上历史的耻辱柱。”

甚至,方方在日记里还摇旗呐喊道:“要替14亿中国人向全世界道歉。”

这时,国人愤怒了,全网沸腾了,大家纷纷对“方方日记”提出了强烈抗议。一时间,各种舆论铺天盖地而来,让方方始料未及。

针对日记中大量使用的“医生朋友说”“听说”这样的字眼,广大网友痛斥她是毫无根据地报道不实的内容,更讥讽她是“无中生友”。

网友批判其作品传播负能量,质疑“方方日记”的真实性,认为它根本称不上是纪实新闻,只是随笔,甚至是小说而已。网友们认为方方作为新现实主义作家,这些都已违背了她作为文学创作者的初心。

有很多网友在微博里质问方方:“闲在家里编造制造恐慌,暗示大量人员死亡无人管,还有良心吗?”

批评方方的人们认为方方只是站在个人狭隘的角度,“从民间个人不幸来感知这个世界的视角。”

工程院院士张伯礼更是直斥:“价值观扭曲,家国情怀何在?”。

然而,即使有这么多反对的声音,但舆论并非一边倒。“方方日记”竟然还有很多追捧者,它似乎让憋在家里的一部分人产生了共鸣,找到了精神寄托......

这部分人觉得文章接地气、反映了真实情况,甚至有追捧者表示,作家就应该敢于揭露阴暗面。

让人想不到的是,这些支持者也因此受到了来自亲朋好友的猛烈攻击,他们甚至被逐出群,被拉入黑名单。

谁曾想到,方方日记事件,让诸多亲情、爱情、友情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和考验。

如果这一篇篇日记是一个普通人所写,或许影响力没那么大,可日记的作者方方并不是一个普通民众。她曾是湖北省作家协会主席,是一个在文学界极有影响力的人,她的话必定会给一部份民众带来极大的导向影响。

03

2岁时就随父母迁居武汉的方方,其实是名门之后。

方方的父亲曾就读于国立交通大学,伯祖父汪国恒曾任中央大学文学院中文系主任,曾外祖父杨赓笙留洋后曾创办《光华报》。大哥曾以湖北省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二哥是大学教授,三哥从事航空事业。

在这样一个强大的知识分子大家庭中,方方耳濡目染,自小聪明伶俐。只是不幸的是,方方的父亲在一场变革中去世,而后家庭生活陷入困境,所以方方高中毕业后,就去了一家运输合作社当装卸工。

但幸运的是,高考一恢复,方方马上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考入武汉大学中文系。

既能吃苦又能审时度势的方方,大学毕业后就被分配到了湖北电视台。从1982年小说《“大篷车”上》开始发表后,她的文学创作之路就一路开花。凭借《风景》获得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2010年,方方又凭借中篇小说《琴断口》获得了第五届鲁迅文学奖。她还多次受邀到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进行文学创作交流。

在30多年的写作生涯中,方方获奖无数,鲁迅文学奖、路遥文学奖、矛盾文学奖等,都是在国内文学界享有极高地位的奖项,她甚至还入围过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由于她热情奔放的个性,敢于在作品中直言不讳,她也被称为“新时代女鲁迅”。

方方擅长用女性特有的视角,挖掘普通人在现实的困难和困境下的生命体验,这种冷峻的生命意识,展现出了超越性别的女性力量,她因此被评为中国新写实派的代表作家之一。

曾经在接受《新周刊》杂志采访时,方方表示,正是因为自己当过搬运工,看到很多的普通人,在艰苦的环境中却始终保持着乐观的态度,进而也影响到她的人生观。因此,她的作品总能深入人心,倍受读者喜爱。

2007年,凭借以上奖项和犀利的文笔,方方也顺利当选湖北省作家协会主席。此时的方方可谓是功成名就、人生赢家。

直到“方方日记”的出现,方方才从神坛跌落。

04

从1月25日到3月25日,方方整整写了60篇日记。

在大家对日记内容的争议还未消停的时候,日记的出版风波又掀起来了。

方方曾声明自己没有出版任何一本与疫情相关的书,也未出版日记,可仅仅过去9天,外文版的《方方日记》便被更名为《武汉日记》,并成功在亚马逊上架,全球预售。

很快,蓝色封面的英文版在6月份的电子版上线,红色封面的德文版在8月份的实体版上线,这样的速度也可以媲美“武汉速度”。

这部标明为“来自一个病毒根源城市的日记”,更是让作者赚得盆满钵满。一本就18美元,一下出版了100多万册,凭着版权,方方赚到了1200万美元。

方方日记就像一颗炸弹,让处在疫情漩涡中的武汉备受争议,让外国反华势力找到了所谓的依据。

特别是以美国为首的政客,大肆污蔑新冠病毒为“武汉病毒”,一口咬定病毒的根源地就是武汉,而《方方日记》更是他强有力的证据。那些政客认为,认为方方作为武汉“纪实主义”作家,她的日记里写的就是武汉疫情实况。

可事实上,早在武汉军运会期间,就有五名美国士兵陆续出现了发烧、腹泻等状况,他们就住在离华南海鲜市场仅300的距离,士兵们还曾被紧急送往武汉金银潭医院接受治疗。

更加巧合的是,2019年,美国就曾经爆发了一场“电子烟肺炎”,据官方报导,是因为吸食电子烟而引起的。

而这种病的症状和新冠肺炎非常相似,同样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当时美国的多个州都有被感染的迹象。

西方国家一直以来崇尚自由主义的思潮,他们即使身处疫情漩涡中,也坚持不带口罩,照常聚会,导致感染人数不断上升。

同时,他们还不断甩锅中国,把新冠肺炎病毒,称为“武汉病毒”。

面对外界的指责和批判,方方也觉得冤屈:“在日记中自己也偶尔有对前期疫情处理失误的埋怨和温和批评,如果连发泄一下痛苦都不准,连几句牢骚和反思都不准,难道真想让大家疯掉?”

关于“武汉日记”的基调问题,方方认为,她始终与政府保持一致,绝对配合政府的每一项举动。

她还建议,要对武汉人进行心理治疗和人文关怀,一个千万级的城市被封城,实属罕见,人人心里都有创伤,而且这种创伤将影响人的一生。而她自己也正是通过这一篇篇日记来疏导自己的心理。

方方始终不认为自己的日记有消极导向。而对于出版,也更是在她的意料之外,纯属偶然,并非跟美国串通,有预谋而为之。理由是,按她原本的计划,是要写一部小说的,可疫情突袭,武汉身处危难中,她内心多有触动与反思,所以才会写下这一篇篇日记。

面对反对者的猛烈攻击,方方最终坦言:“我相信一个强大的国家不会因为一本书的出版就坍塌掉,一个自信的政府也不会因为一本书就无端地指责作家。

2020年及以后的人民生活状态,取决于本国与各国政府对待新冠病毒的方式,而非一本小小的方方日记。”

是的,我们强大的国家决然不会因为一本日记而坍塌,而是更加顽强坚定。

不管“方方日记”带来怎样的争议,也不管美国如何甩锅,如何污蔑,都无法阻挡我们全国人民团结抗疫的决心和力量。这场突来的疫情,让更多人看到的是,我们国家制度的优越性,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国人民拧成一股绳,任何的困难都必将被消灭。

最终,伟大的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以不屈的精神力量扭转了这场疫情的危急局势。

05

如今,疫情已经过去3年多,人民的生活早已经恢复了活力,经济正在强势回归,可是围绕疫情所产生的话题却从来没有消停。

实事求是、回归常识,对今天的中国来说,越来越重要也越来越迫切。我们需要不断向前看,往前走,但也要不断朝后看,去总结与反思。

我们也始终相信,只要我们团结一致,万众一心,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不会因为任何一场灾难而倒下,不会因为任何有损国家利益的反势力而受打击,更不会因为一个个人的言论而动摇强国根基。

作者:双钰

编辑:阿淑

资料来源:

凤凰网《方方日记事件的十大警示》2020年4月14日

凤凰网 《故意诋毁祖国,移居美国遭遣返,如今报应来了》2021年03月20日

推荐阅读
  • 家庭聚会新风尚:零食日记,美味与亲情的完美邂逅

    家庭聚会新风尚:零食日记,美味与亲情的完美邂逅

    在每一个温馨的家庭聚会中,除了丰盛的正餐外,各式各样的零食总是不可或缺的点缀。它们不仅满足了家人们挑剔的味蕾,更在无形中增添了聚会的乐趣,让亲情的交流更加自在和...

    12-25

  • 痴迷织毛衣的母亲,岁月里留与的,岂止膝下的我们

    痴迷织毛衣的母亲,岁月里留与的,岂止膝下的我们

    #我的亲情日记#母亲喜爱织毛衣,近于痴。不论世界如何吵闹,也不论身边的环境多么安静,一团毛线、一副毛线钎,一寸寸、一缕缕,漫无止境的安全和稳当让母亲的心里胀得满满...

    12-23

  • 非洲媳妇的亲情日记:签证波折后的温暖相聚

    非洲媳妇的亲情日记:签证波折后的温暖相聚

    非洲媳妇的亲情之旅:从伤心到开心的中国生活一、想念家人的心情:Rose喜欢中国和想念非洲你知道吗?非洲媳妇Rose心里一直想着她在远方的家人。她来到中国,看到这里的山水...

    12-14

  • 兄弟姐妹之间的秘密:一个家庭的五个不为人知的故事。

    兄弟姐妹之间的秘密:一个家庭的五个不为人知的故事。

    在一个小城镇里,住着一个普通的家庭。这个家庭里有五个兄弟姐妹:老大张伟,老二张强,老三张丽,老四张鹏,和最小的张娜。虽然他们的性格各异,但在父母的教导下,他们始...

    12-11

  • 揭开内心的秘密,日记透露真情,亲情和解,共筑幸福晚年

    揭开内心的秘密,日记透露真情,亲情和解,共筑幸福晚年

    在上海繁华的南京路上,有一座古朴的弄堂,这里住着一位备受宠爱的独生女——林婉儿。林婉儿从小生活在蜜罐里,父母对她百依百顺,邻里间都夸她聪明伶俐。然而,在这繁华的...

    11-23

  • 【荐读】婚姻的起伏,亲情的牵绊

    【荐读】婚姻的起伏,亲情的牵绊

    在这个辗转于苦痛和坚持之间的人生中,我不禁被生命的起伏所震撼。从农村走出的我,一路经历坎坷,生活的曲折仿佛永无尽头。婚姻的起伏,亲情的牵绊,似乎在交织着一张错综...

    09-02

  • 渐行渐远的亲情:深度解析父母与子女感情生疏

    渐行渐远的亲情:深度解析父母与子女感情生疏

    在人生的旅途中,亲情本应是那盏永不熄灭的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有些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感情逐渐变得生疏,仿佛被一层无形的隔阂所...

    07-26

  • 那年我27岁,一场车祸,让我知道亲情在利益面前,一文不值

    那年我27岁,一场车祸,让我知道亲情在利益面前,一文不值

    那年我27岁,正值事业蒸蒸日上,家庭幸福美满。我拥有一家颇具规模的公司,与妻子恩爱有加,还有一个可爱的儿子。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却让我看清了亲情在利益面前的...

    07-17

  • 夫妻之间到底有没有亲情?

    夫妻之间到底有没有亲情?

    我们因为爱情才走到一起,才选择结婚,可是为什么结了婚,爱情却一点点的消失了?好多人都会说,夫妻相处久了,爱情转变成亲情了,我一直不理解,爱情和亲情有半毛钱关系吗...

    07-17

  • 人性最大的恶,是来自亲人的伤害。

    人性最大的恶,是来自亲人的伤害。

    #我来唠家常##我的亲情日记#​人生在世,很多伤害都是我们生长的必经之路。如果悟性高就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伤害,反之那就是唐僧取经九九八十一难,关关难过啊。但是真正人...

    03-12

Copyright © 2021-2024 领读者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提供好文章在线阅读,经典好文章推荐好文章摘抄日志随笔等各种文章应有尽有。

蜀ICP备0904315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