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亲情日记#原创

发布者:月牙不是牙 2023-2-22 15:28

上学的时候,老师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人要立长志,不要常立志"。等我为人母后也老生常谈此话,意在激励孩子要有远大志向并为之努力学习。

苏芩的一段话让我明白了父母与孩子间的关系是对等的,你给予他什么,将来他也同样回报给你什么。


小的时候能碰上一对开明的父母,老的时候能碰上一个善解人意的子女,就是人生最大的满足了!

01 李玫瑾教授:孩子性格的很多问题,都源自十二岁前的家庭教育

12岁前(依恋期)是孩子性格养成最关键的时期,孩子在12岁之前,父母如何培养他们,将决定他们的心理走向!

孩子从上幼儿班开始我就一天四趟接送,陪孩子读书学习。周未时我领他到郊外游玩,培养他对大自然的认知能力。

节假曰就去公园游乐场,让孩子感受一下人多拥挤的空间去练练胆量,让他边看热闹边学会观察。


小朋友能享受的快乐我都尽量满足他,毕竟孩子的童年是他人生观的基石,童年的开心快乐和幸福感决定孩子今后怎样面对人生的心态。

童年让孩子在幸福的家庭长大,培养他乐观开朗的性格积极向上的心态,这是我作为母亲最大的心愿。

02 寒门难出贵子是经济条件的差别让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但只要有梦想有恒心总能到达终点的。

时间真是白驹过隙,一晃孩子就是初中生了。课程的增多学习负担的加重,每天还要骑自行车到2公里外的学校上学,孩子的身体开始吃不消了。

"妈,我好冷"本该起床的时间孩子仍蜷缩在被窝里面色苍白手有点发抖。我用手一摸他额头很烫!马上给儿子穿好衣服打车去医院,结果是急性肺炎。

把剩余的几针点滴在个人诊所点完,孩子好多了。每次看到儿子药物反应呕吐时,我的心都在滴血般疼痛,恨不能让病长在自己身上,不让孩子受一点伤害。

这也是每个做母亲的感受,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一生平平安安,顺风顺水的长大成人不遭受任何罪。

儿子从小就体弱多病,每次看到他"有双眼皮"了,他也就要打点滴了。我总是盼望他快点长大,长大后身体能健康些抵抗力強些。

为了让儿子更有时间和精力去学习,老公坚持中午给孩子送饭,家里做的饭菜吃的营养又可口也有利于健康。


我们家虽不富裕,在钱财上可以说是贫穷,但是绝不能穷在思想上,更不能穷了孩子的学习上。况且孩子的梦想是考上名牌大学,全家人一起共同努力着。

父母要逐渐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并由此树立孩子的信心。

为了方便孩子高效能学习,也是让孩子养成自控力的习惯。我们给他配置了台式电脑让他劳逸结合。适当的玩些游戏可以锻炼孩子的大脑反应能力。


儿子的自律性还是很强的没让我们失望。当家长的顺势引导胜过严词说教,相信孩子能做好也是对他的自信心的增强。

我们把儿子当朋友处和他在学习上沟通;在思想上适当给他灌些心灵鸡汤以鼓舞斗志;在生活上让他学会照顾自己,学会妙菜做饭和手擀面。

我们知道父母不能照顾孩子一辈子,告诉他自己一个人既要学习也要生活更要学会独立,自己不坚强没人替你扛。


03 如愿以偿升入市重点高中,离梦想更近一步了

上重点高中是考上大学的敲门砖,初中基础再牢也要继续努力学习,不然就会迅速被落下。

由于学校离家更远了,为了更有效的利用好时间争分夺秒的学习,儿子申请了住校 生活。寝室下面就是个人开的小餐馆吃饭很方便。

高中生活是紧张的,自理能力強很重要,更重要的是适应能力。八个人的寝室上下铺,′自在安静`怎么能和家里比?

同学来自不同的区域素质不一样,有的不注意小节,垃圾乱丢手机声音放的很大影响他人的休息。儿子有些不适应集体生活,常常睡眠不足影响上课时的注意力。

总这样下去不行啊,反倒是学习成绩事倍功半了。想想办法总是有的,儿子和管寝室的大爷商量了一下,把闲着的寝室暂时借用。

只是晚自习后继续学会习,管寝室大爷被儿子感动了说道:"我愿意支持有志向用功的孩子"…


听儿子这么一说既心疼儿子又为儿子高兴。高兴的是孩子长大了学会自己处理事了;心疼的是不在父母身边了,为了圆自己的梦还得起早贪黑的学习。

儿子高中三年我辞掉了工作,一方面照顾家一方面照顾孩子的情绪。每天晚自习课后我都打电话问一下:孩子身体状况怎么样?学习状况怎么样?伙食怎么样?

一旦发现孩子的情绪不对,我马上问明情况,帮他分析给出参考意见。尤其是学习方面我就多加鼓励。

告诉儿子"妈不在乎你在年片排的名次,只要你掌握了知识和学习方法,成绩自然就会上去,一次或几次失误都不是事"。


"只要你把错的题都真的搞懂了做会了,老师的讲解都听明白了才是正确做法。"听到孩子在电话那边的语气是开心的高兴的,我的心也就放回肚子里了。

不管冬夏,孩子高中三年我一直都在密切关注他的情绪变化,做个明智家长支持孩子理解孩子关心孩子,

让他有被重视的感觉,和他说心里话他有事不瞒家长。

三年中自从孩子住校后,每到周未我都约儿子到饭店聚一次餐。一是给儿子改善一下伙食,二是想儿子见见面聊聊天。

看到儿子累瘦了就让他多吃点好吃的,别太用功了多休息身体重要。儿子也是满心欢喜的答应着。


每一次吃完饭都陪儿子逛会街,直到送到校门口才心有不舍的目送他走远,儿子也是几步一回头的和我挥挥手。

我的眼泪总是想流出来,可是我还必须面带着微笑看着他走远。最后儿子终于如愿以偿的考上了理想的大学,在北京一去又是四年。

我再次告诉儿子想要成就自己的事业将来有所作为,必须"立长志,不能常立志"。现在孩子留在北京打拼我感到很幸福很满足了。

我还是信奉这段话"孩子小的时候能碰上一对开明的父母,父母老的时候能碰上一个善解人意的子女,就是人生最大的满足了!

我是#晚晴情感领域# 喜欢我关注我#我要上头条#


推荐阅读
  • 放下手机,重拾亲情

    放下手机,重拾亲情

    今天刷新闻,看到姚明代表在两会上提到“息屏24小时”的建议,我突然想起上周六,儿子抱着平板不撒手,连吃饭都要催三遍的场景。作为家长,我和他爸对视一眼,决定试试这个...

    03-13

  • 父女AA制引发的亲情裂痕故事

    父女AA制引发的亲情裂痕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是张先生,一位年近六旬的退休教师。他一生兢兢业业,将自己的青春都奉献给了教育事业。妻子走的早。是他一个人将女儿抚养长大。而他的女儿小丽,刚大学毕业不...

    03-07

  • 圣诞树下的重逢:尘封日记开启的亲情密码

    圣诞树下的重逢:尘封日记开启的亲情密码

    圣诞前夕,纽约街头弥漫着节日的欢乐氛围,人们匆忙穿梭于挂满彩灯的街道,选购着节日礼物。在格林威治村的一家古着店内,30 岁的艾丽正仔细翻看着那些带有岁月痕迹的旧物...

    02-23

  • 病房日记:亲情何以变得陌生,谩骂后的无声绝望

    病房日记:亲情何以变得陌生,谩骂后的无声绝望

    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有些人的内心却渐渐被冷漠所侵蚀。我们常常被各种新闻轰炸,看到无数温情故事,但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那些让人心痛的瞬间。近日,一段视频在网络上悄...

    02-20

  • 王焕涛:这个假期,我的教育追寻与亲情守候

    王焕涛:这个假期,我的教育追寻与亲情守候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巩悦悦 策划整理编者按:家人闲坐,灯火可亲,是人们对于春节的理想状态。而在山东多地的大中小学及幼儿园,数不尽的教师群体正在祖国大地上“书写...

    01-27

  • 家庭聚会新风尚:零食日记,美味与亲情的完美邂逅

    家庭聚会新风尚:零食日记,美味与亲情的完美邂逅

    在每一个温馨的家庭聚会中,除了丰盛的正餐外,各式各样的零食总是不可或缺的点缀。它们不仅满足了家人们挑剔的味蕾,更在无形中增添了聚会的乐趣,让亲情的交流更加自在和...

    12-25

  • 痴迷织毛衣的母亲,岁月里留与的,岂止膝下的我们

    痴迷织毛衣的母亲,岁月里留与的,岂止膝下的我们

    #我的亲情日记#母亲喜爱织毛衣,近于痴。不论世界如何吵闹,也不论身边的环境多么安静,一团毛线、一副毛线钎,一寸寸、一缕缕,漫无止境的安全和稳当让母亲的心里胀得满满...

    12-23

  • 非洲媳妇的亲情日记:签证波折后的温暖相聚

    非洲媳妇的亲情日记:签证波折后的温暖相聚

    非洲媳妇的亲情之旅:从伤心到开心的中国生活一、想念家人的心情:Rose喜欢中国和想念非洲你知道吗?非洲媳妇Rose心里一直想着她在远方的家人。她来到中国,看到这里的山水...

    12-14

  • 兄弟姐妹之间的秘密:一个家庭的五个不为人知的故事。

    兄弟姐妹之间的秘密:一个家庭的五个不为人知的故事。

    在一个小城镇里,住着一个普通的家庭。这个家庭里有五个兄弟姐妹:老大张伟,老二张强,老三张丽,老四张鹏,和最小的张娜。虽然他们的性格各异,但在父母的教导下,他们始...

    12-11

  • 揭开内心的秘密,日记透露真情,亲情和解,共筑幸福晚年

    揭开内心的秘密,日记透露真情,亲情和解,共筑幸福晚年

    在上海繁华的南京路上,有一座古朴的弄堂,这里住着一位备受宠爱的独生女——林婉儿。林婉儿从小生活在蜜罐里,父母对她百依百顺,邻里间都夸她聪明伶俐。然而,在这繁华的...

    11-23

Copyright © 2021-2025 领读者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提供好文章在线阅读,经典好文章推荐好文章摘抄日志随笔等各种文章应有尽有。

蜀ICP备0904315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