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说,“女人比男人更缺乏独处的能力”。我不太确定,这个说法是否符合事实;因为大多数男人也是无法忍受孤独的,寂寞男也比比皆是。但基本可以断定的是,总体上,女人的独立性要比男人差得多、对异性的依赖感也更强烈;譬如,有相当多的女人,宁可依靠一个垃圾一样的男人(她明知他就是个垃圾)来帮她缓解孤独感,并“宁愿”为此而忍受巨大的伤痛,也不愿意一个人自得其乐(不是“不愿意”,而是不具备这种能力),这就是因为精神上、人格上不够独立造成的。相比之下,众多男人的无耻在于,他们明明对某个女人没有强烈的feeling,却依然跟人家“恋爱”、试图让人家来帮他驱散寂寞感。
这种现象,可以称之为“恋爱饥渴症”。恋爱饥渴症与性别无关,而只与一个人的空虚程度有关。一般来说,恋爱饥渴症患者的世界都比较狭小,精神生活都不够丰富;甚至,根本就没有精神生活。同时,恋爱饥渴症必然总是跟“独处恐惧症”结伴而行,尽管独处恐惧症并不必然引起恋爱饥渴症——必要非充分条件。
与恋爱饥渴症“遥相呼应”的是“恋爱恐惧症”。这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总是等待着被人爱、一直都在恋爱,可是,ta的感情却总是浓烈不起来,并且,也从来都无法持久;而后者,通常都是“不敢爱”——曾经被深深地伤害过、有心理阴影,可一旦真爱上谁了,则必定是极其投入、感情极度炽热。恋爱恐惧症患者一般都不太把异性当回事儿,他们的幸福和快乐并不太依赖于跟一个异性结伴而行;因为他们往往都有着丰富的精神世界,有足够的能力享受一个人的精彩。也正因为如此,恋爱恐惧症患者往往都有很强的独处能力,甚至,有的人还有“独处饥渴症”,即极其不情愿与他人交往。
恋爱饥渴症患者的爱情准则是“宽进严出”,即他们在跟一个异性刚接触的时候并不怎么挑剔,设置的门槛并不高,甚至是到了“饥不择食”和“宁滥勿缺”的程度,因此,让他对一个人动心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然而,一旦真正接触起来,他便立刻追求起完美来了,用自己那一套严格的标准来考核对方,稍有不满,便立即淘汰,这样,他所经历的每一份感情都是有始无终——尽管这并不是他想要的结果,甚至连他自己也很讨厌这一点。而恋爱恐惧症的爱情观则遵守着“严进宽出”的法则,即他们坚持着“宁缺毋滥”的原则,从不轻易坠入爱河;然而,一旦开始了一段新的感情,他们便会把长期以来的心理阴影和恐惧症都抛诸九霄云外去。因为一份能够打消他的恐惧症、让他义无反顾地选择“开始”的感情是来之不易的,所以,他必定会全力以赴用心经营,而不是像恋爱饥渴症患者们那样只是“随便玩玩”。(经典语录大全 www.lingdz.com)
恋爱饥渴症患者都是水性杨花的,并且,还是薄情寡义的——到了下一站,上一站遇到的人都变成了他生命中的过客,绝不留恋;这样的人,即便是在表面上风流韵事不断,却仍然不具备爱的能力,因为他的灵魂是空虚的;或者是,干脆连空虚的灵魂也没有。因此,他们是既可恶又可悲的。而恋爱恐惧症患者往往是极其专一的,并且还特别痴心,甚至专一和痴情到了“拿不起、放不下”的程度;从表面上看,他们一直是孤单的、落寞的,但实际上,他们是真正具备爱的能力的——因为,一个人能从一份爱情中收获的多少,往往与他的付出和用心程度成正比;甚至,用心去付出,这本身就是收获。从表面上看,恋爱恐惧症患者是可怜的,但实际上,他们又都是真正既可爱又可敬的人。
有人说,本文的总结明显偏向恐惧症患者;对此,我完全承认。不过,这并不是作者偏心,而是,恋爱饥渴症患者,基本都是追求起来很主动,但甩起人来也很积极很干脆,没心没肺;费翔的歌《现在流行什么》里面有一句“疯狂地追求,短暂地拥有”,用来描述恋爱饥渴症患者很贴切。而且,很多情况下,情感心理状况健康的人,正是因为屡次受到“恋爱饥渴症”患者的伤害,才患上恋爱恐惧症的。在某种情况下,饥渴症患者在对自己的症状厌倦之后,或者,在遇到比他自己“更饥渴”的对象并且被深深地伤害之后,也会转化成恐惧症患者;但这种“半路出家”的恐惧症患者,对爱情的态度要比那些“原汁原味”的恋爱恐惧症患者消极得多。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一个恋爱饥渴症患者被另一个“同行”所伤害或玩弄,这多少有点“黑吃黑”的黑色幽默。
恋爱饥渴症患者中,以男性居多——尤其是二逼男青年;恋爱恐惧症患者中,以女性居多——尤其是以文艺女青年喜欢以此自诩。但是,女人一旦饥渴起来,比男人更饥渴;男人一旦恐惧起来,比女人更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