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看了一篇关于北京大学著名教授赵宝煦的夫人、北京101中学陈思寇老师的文章。陈思寇老师一生正直,尤其是晚年,不愿牵累任何人,包括自己的子女。她说过一句话: “要争取在人生的最后阶段“走得快一点”,既减少自己的痛苦,也尽量避免给他人造成的负担。”临终的时候,她请女儿”帮助”她,让自己“走得快一些”,女儿难以答应,何况我国的法律也不允许安乐死。于是,她果断地决定以自己的方式来结束生命,开始断食。当女儿把精心烹饪的饭食端到她面前时,她推说吃不下,并掩住口不准别人强行喂食。看着她坚定的眼光,女儿只好含着眼泪把食物端开。 五天之后,陈老师终于耗尽了所有的精力,安详地合上了眼睛。她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既不拖累别人,也捍卫了自己的尊严。
看到这里,我非常感慨,人不都应该是这样的吗?
其实,我也早就在考虑自己将来的归宿,而且设想了很多种结果,觉得最佳的选择是: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不能过晚,趁着自己还能行动,给家人留一封信,安排好自己的后事;然后,不告诉任何人,悄悄地走开,到早就选好的风景秀美的山区深处,租一间屋子,在那里独自度过最后的时光。等实在不能自理的时候,就学着陈思冠老师的样子,以断食了断自己的一生。
为此,我已经试验过两次断食的过程了,其实,没有那么痛苦。在不那么痛苦的情况下告别这个世界,将是我最大,也是最后的心愿。
生,我们不能自主,当然我也知道,死也未必能够自己做得了主。但,人一辈子总得做点什么,起码试一试,看看自己到底行不行。
有诗为证:
悄悄地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202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