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 | 延安时期的毛主席
1943年4月22日,毛主席在给何凯丰(时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的一封回信中,写作有这样的话语:
“我的思想(马列)自觉没有成熟,还是学习的时候,不是鼓吹的时候;要鼓吹只宜以某些片段去鼓吹(例如整风文件中的几件),不宜当做体系去鼓吹,因我的体系还没有成熟”
怎么回事呢?
原来,自从中共中央到达陕北后,随着毛主席一系列大手笔的著作和政策的出台,人民的力量日益壮大。
人们开始自觉不自觉的使用“毛泽东同志的思想、毛泽东主义”等提法。
何凯丰等人负责的中央宣传部于1943年初,也有了系统宣传毛主席思想的想法。
毛主席得知后,于信件中给出了以上的看法,认为自己的思想体系还不成熟,暂不适合宣传。
毛主席说这样的话,并不仅仅是出自谦虚,更是由他青年时代以来,一直秉持的一种理念,实行的一种作风所致。
图 | 长沙橘子洲的毛主席塑像
1913年春,19岁的毛主席考入湖南四师,次年春,该学校又合并于湖南一师,从此毛主席在湖南一师稳定的学习了4年半,直到1918年夏季毕业。
在这里,毛主席交到了很多良师益友,其中一位朋友可谓当时主席的知己,他就是比主席高三年级的萧子升。
1915年夏,萧子升先于主席3年从学校毕业,毕业之后的两人不仅没有随着距离、身份的转变而相忘于“江湖”,恰恰相反,他们之间的友谊反而“历久弥香”,两人一起“穷游”,常常往来书信。
从现在存有的资料看,仅仅在萧子升毕业后的一年时间内,毛主席就给萧子升写有12封信件,这在毛主席诸多朋友当中,是绝无仅有的。
两人都是当时的青年才俊,书信往来都是以治学、修身、救国为主题,互相鞭策对方,有争论,也有略同。
在1915年8月份一封信件中,毛主席就曾向萧子升透露过自己的一段日记,命名为《自讼》,其实是一则自作的寓言。
图 | 青年毛主席
寓言是以“客”和“我”的对话形式展开的:
“客告予曰:若知匏瓜乎?阳动土暖,茁乙布薆,缠牵成蔓,不能自伸。苟无人理,则纵横荆棘之颠,播蓐草之内,时序洊至,间吐疏苞,若明若灭。人将指曰:是亦蓐草之类而已。然而秋深叶萎,牧竖过往其间,剔草疏榛,则累累之物,大者如瓮,乃是蔓之瓜也。”
大意是,有客人问我,你知道“匏瓜”这种植物么?春天大地回暖的时候,它的种子开始生长开来,细细的根茎逐渐形成枝蔓,这些藤蔓不能独自向上生长,如果没有人打理,它就会沿着周边的荆棘,往高处走,或者干脆就生长在杂草中了。等长到一定时节,它就会生长出一些个小花苞,根本不起眼。看到的人会说,这就是一团杂草。
然而等到深秋时节,有牧人经过那里,剔除野草时,才发现一个个大如瓷瓮的果实,那就是匏瓜啊。
其实,匏(音袍)瓜,可以理解为是一种葫芦,拿形状来说,就像个超大的梨一样,上边比较小。一般没什么用,多是用来做“水飘”,所以也叫“飘葫芦”。
孔子当年就曾说过,他可不想像“匏瓜”一样,一辈子碌碌无为。原话是“"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可是毛主席在这里并不这样看,角度不一样了。
图 | 匏瓜 人称飘葫芦
我们继续来读寓言,接着,“客人”又把人们所熟知的“牡丹”和“匏瓜”作了一个对比:
“反而观之,牡丹之在园中,绿萼朱葩,交生怒发,矞皇光晶,争妍斗艳。昧者将曰:是其实之盛大不可限也,而孰知秋至凉归,花则枯矣,实不可得。”
意思是,反观生长在花园中的牡丹,红花配绿叶,争相怒放,艳丽光彩,竞相比美。不懂行的人会说:它的果实未来一定很大啊,然而等到秋风扫落叶的时候,花儿谢了,根本就见不到什么果实。
于是,“客人”顺着就出了第二个问题:
“吾子观于二物,奚取焉?”
你更认可哪一种植物呢?换而言之,你要做哪一种类型的人呢?
“应曰:牡丹先盛而后衰,匏瓜先衰而后盛,一者无终,一者有卒,有卒是取,其匏瓜乎?”
“我”回答说,牡丹先盛而后衰,匏瓜先衰而后盛,前者有始无终,后者善始善终,当然认可匏瓜了。
图 | 牡丹
说到这里,“客”对“我”一顿数落:
“客曰:虽然,吾观于子一伎粗伸,即欲献于人也;一善未达,即欲号于众也,招朋引类,耸袂轩眉,无静澹之容,有浮嚣之气,姝姝自悦,曾不知耻,虽强其外,实干其中,名利不毁,耆欲日深,道听涂说,搅神丧日,而自以为欣。日学牡丹之所为,将无实之可望,猥用自诡曰:吾惟匏瓜之是取也,岂不诬哉!”
“客”说:虽然你说你喜欢“匏瓜”,但是我从你身上看不到半点“匏瓜”的影子。相反我看到的却是“牡丹”的所为。一根枝条刚刚长粗,就想向人炫耀,一件本事还没学成,就想当众号召,召唤狐朋狗友,高谈阔论,得意洋洋,没有一点宁静淡薄,竟是一派轻浮之气。自以为是,外强中干,欲望随着名利日增,精神随着时间衰退。每天本来学着牡丹的做派,没有什么成绩可言,却可耻的为自己辩护说,自己要做匏瓜,真是荒谬啊。
寓言的最后是:
予无以答,逡巡而退,涊然汗出,戚然气沮。
“我”一时无言以对,惭愧而出。
图 | 1918年3月, 毕业前,毛主席(倒数第二排右二)和湖南一师同学合影
细品毛主席这则颇具哲理的寓言,相信大家都能明白主席当时的用意了。
与“华而不实,先盛后衰”的牡丹先比,人们更愿意做一个“开花结果,先衰后盛”的“飘葫芦”。
但是现实的情况往往令人惭愧,人们不自觉的变成了“牡丹”的做派,往往自以为是,好出风头,正所谓“一伎粗伸,即欲献于人也;一善未达,即欲号于众也”,异常浮躁。
这就是毛主席为什么要把题目命名为《自讼》的原因了。
讼有“责备”的意思,《论语•公冶长》中有言“吾未见见其过,而能内自讼者也”。意思是说,人们往往不会反省自己的过错。
而毛主席在这里,就是要用寓言的形式,反省和鞭策自己,要真正做到像“飘葫芦”一样,不出风头,韬光养晦,静待开会结果。
一则颇具古风的寓言,折射出主席可贵的品质。
后来,毛主席又把这种理念和作风贯彻到了世界上最进步的事业当中去。
图 | 1920年5月,毛主席(右五)和萧三(左一)等新民学会会员在上海半淞园合影
1918年4月,在写出这则寓言3年后,毛主席和萧子升等先进知识分子共同发起成立了新民学会。新民学会成为了团结先进知识分子的一块阵地。
1920年,当新民学会已经发展到有相当有影响力的时候,毛主席要求新民学会会务要“进行注意潜在,不出风头,不浮游大码头”。
同年5月8日,在上海半淞园,毛主席为即将赴法的新民学会会员召开送别会时,再次讨论了会务问题,确定了“潜在务实,不务虚荣,不出风头”的学会态度。
用现在时髦的话说,主席这是建立了一种团队文化。在之后,新中国的建立和发展中,无不闪现着这种不慕虚名,求实务实的可贵精神。
图 | 毛主席和萧三在延安,两人同是之前新民学会会员
主要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893-1949)
[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湖南省委编辑组.毛泽东早期文稿(1912.06-1920.11).1990.
[3]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 毛泽东书信选集[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3.11.
持续推出历史系列文章,欢迎您的收看,谢谢您的支持,下次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