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副经典对联,句句揭穿人性,永不过时!

发布者:北风客 2023-4-6 17:17

《红楼梦》里有一副经典对联:


世事洞明皆学问;

人情练达即文章。


做人,是一生的学问。


如梁启超所说:“如果你做不成一个人,智识却是越多越坏。”


简单十四个字,却让人感慨良多,受益匪浅。


对联还有哲理意味,8副经典对联,句句揭穿人性,永不过时。



讥讽仗势欺人联


坐,请坐,请上坐;

茶,泡茶,泡好茶。


清朝乾隆年间,内阁大学士刘墉到金山寺游玩。


寺里的接客僧见他穿着布衣草鞋,冷冰冰地说:“坐。”对小和尚说:“茶。”


冷场了一会儿,接客僧问刘墉是干什么的。刘墉回答:“为官。”


接客僧马上热情起来,说:“请坐。”并吩咐小和尚“泡茶”。刘墉坐下一会儿,接客僧又问:“阁下官居何职?”


刘墉慢吞吞地说:“大学士。”


接客僧大惊失色,连忙改容恭敬地说:“请上坐!”又忙着再吩咐小和尚“泡好茶”。


接客僧请刘墉为寺院题词,刘墉写下一副对联,上联是:“坐,请坐,请上坐。”下联是:“茶,泡茶,泡好茶。”


有钱有势的人,总是能得到更多的尊重。无钱语不真,有钱道真语。


郑板桥以联讽时


饱暖富豪讲风雅;

饥馑画人爱银钱。


富豪人家食饱衣暖,没有米粮之忧,就要弄诗作文附庸风雅,用以装点门面,欺世盗名。


作为一个画家,应将作画看作是高尚的艺术行为,但对于一个衣食难继的画家,首先要挣钱养家糊口,于是出现了卖画求钱的画家。


上联讥讽胸无点墨的富豪,下联描写穷困潦倒的画家。二者形成鲜明的对比。


世人慌慌张张,只为碎银几两。


《红楼梦》智通寺门联


身后有余忘缩手;

眼前无路想回头。


这副对联出自《红楼梦》,讲述的是一个“贪”字。


明明已经积攒了很多钱财,明明这辈子已经有了数不尽的荣华,但是依然止不住内心的贪婪。直到眼前没有路了,才突然醒悟,想要回头,但是已经晚了。


《红楼梦》中,四大家族的灭亡都和“贪”有极大的联系,如果稍加节制,也不至于落得一个“树倒猢狲散”的下场。


贪婪会让人坠入万丈深渊,人生百年,知足者富。止住内心的贪婪,唯有如此,人生才能安乐长足。


唐伯虎贺商联


门前生意,好似夏夜蚊虫堆出堆进;

柜里铜钱,要像冬天虱子越捉越多。


有个商人准备开店做生意,请唐伯虎为他写对联。


唐伯虎提笔写下“生意如春意;财源似水源”


岂知商人很不满意地说:“这两句太抽象,最好写看得见摸得着的,多多益善的那种。”


于是唐伯虎想了想,又写道:


门前生意,好似夏夜蚊虫堆出堆进;

柜里铜钱,要像冬天虱子越捉越多。


商人一看,连连拍手称赞:“这好,这好,这两句太合我意了。”


只要有钱,什么脏的臭的,都无所谓。

状元拒亲联

忆当年,一贫如洗,缺柴缺米,谁肯雪中送炭;

到今朝,独占鳌头,有酒有肉,都来锦上添花。


从前,有位穷秀才,有时向一些有钱亲友借贷,而亲友们不但不给,还常常把他拒之门外。


后来,他考中了状元,荣归故里。原来拒绝他的亲友,都备了厚礼,约定某日去状元府攀附巴结。


新状元非常痛恨这些势利小人,到了那天,他不但不准备酒席欢迎,而且还在关着的大门上贴了一副对联,拒绝接见这些势利小人。对联曰:


忆当年 一贫如洗 缺柴缺米 谁肯雪中送炭

到今朝 独占鳌头 有酒有肉 都来锦上添花

时间识人,落难知心。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余生,择善而处,择君而交,才能行稳致远。


添字改联


一不要钱嫌少,二不要命嫌老;

三不要官嫌小,四不要名嫌臭。


清朝末年,开封府管辖下一个新捐的知县,为了遮掩他的昏庸贪婪,上任第二天就在县衙门前贴出一副对联标榜自己:

一不要钱 二不要命

三不要官 四不要名


没过几天,百姓就看透了他,知道他是一个贪赃枉法、草菅人命的狗官。


有一天天还没亮,便有人在那副对联上,每句之后加了两个字:


一不要钱嫌少 二不要命嫌老

三不要官嫌小 四不要名嫌臭


最不要脸的人,总想要个好名声。



游士傲对富家子


树大根深,不宿无名小鸟;

滩干水浅,难藏有角蛟龙。


相传有个富家公子,晚饭后出门散步,隐约见远处有一游士匆匆而来,害怕他前来投宿,忙在大门一边写上一行字:

树大根深,不宿无名小鸟

接着命仆人把大门紧闭。游士来到门前,果然想借宿一夜,却见门上那行字,知道人家不想留宿游士,不禁冷笑一声,提笔在大门的另一边写上下联:

滩干水浅,难藏有角蛟龙

写毕,昂首阔步,飘然而去。一心想奚落人的富家公子,反而被人奚落了一番。

推荐阅读
阅读排行

Copyright © 2021-2025 领读者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提供好文章在线阅读,经典好文章推荐好文章摘抄日志随笔等各种文章应有尽有。

蜀ICP备0904315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