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所以身心疲惫,往往是因为放不下心中的执念。
或许你会因为没吃到想吃的东西,而抑郁难耐;或许你会因为丢了百十块钱,而郁郁寡欢;又或许你会因为跟家人闹了点别扭,而纠结不已……
这一切的一切皆因为自己的执念!善恶总在一念之间,成魔还是成佛,取决于你的内心。
唯有放下执念,想开、看淡、放下才能“守得云开见月明”!
1.放下得失,收获平静
得与失本就很平常。人生就是一边得到,一边失去。
当一个人能够用平常心去看待生活的得失时,那他会得到很多意外惊喜。
心学专家王阳明曾说:“人生慌乱不堪,根源在于得失心太重。”
在王阳明认为,世人为了能够生存,就要不断地追求很多物欲,以满足自己的内心,包括金钱、名利、地位等等。
但是有些人“致良知”,他们在追求这些的时候不会深陷其中;而有些人则是一味地盯着那些身外之物,思想不自觉地被牵引,那必定就会感觉身心疲惫!
阳明心学的秘诀就在于“致良知”,追求他物的同时,能够遵循良知的指引,才会拥有真正的平常心。
曾看到这样一个故事:
从前有两个小男孩,他们都是孤儿,又身无分文,就在他们饿得快晕倒的时候,遇到了上帝,上帝心生怜悯决定伸出援手。
上帝送给第一个小男孩一大包金子,让他好好生活,男孩抱着金子开心地离开了。
而第二个小男孩拒绝了上帝的金子,只是请上帝赐予他一个机会,让他足以养家糊口。
十年后,第一个拿金子的小男孩依旧是一无所有的穷光蛋,原来他拿到金子之后,一下子步入了安逸的生活,从此无所事事,好吃懒做。
而第二个小男孩成为了商业的精英,赚的钱一辈子都花不完。他在得到上帝的机会后,靠自己勤劳的双手致富,能力越来越强,从此衣食无忧!
故事中的两位主人公同样是得到了改变命运的机会,但前者得到金子却失去了自我,后者看似失去了金子,但实际上他得到了人生中最大的财富。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你得到和失去的往往都是命中注定,不用太在意生活的得失。
保持“空杯”心态,笑看人生得失,品味酸甜苦辣,内心才能得到一方净土,成为一个真正自在的人。
2.放下伤害,方能蜕变
人这一生就是一个不断放下、不断和解的过程。
当我们受到伤害时,不要冲动,更不要耿耿于怀,要学会放下,像王阳明那样,笑对伤害,重新出发,最终蜕变为一代圣人。
明正德年间,朝野大乱,宦官当政,满朝文武大臣都不敢站出来反抗的,王阳明则是第一人。
他这一上书,惹怒了宦官刘瑾,当众被廷杖四十,打入大牢,后又被贬至贵州龙场担任驿丞。
赶往龙场上任期间,又遭遇杀手暗杀,幸亏王阳明机智,才得以逃脱。他打算脱离俗世,不再过问世事。
但王阳明又碰到了之前认识的一位道长,道长听完他的遭遇后,帮他算了一卦,得“明夷”之卦。意思就是得此卦象者,必先遭遇一些挫折和磨难,唯有勇敢跨越,放下伤害,才能在人生之路越走越远。
王阳明听完恍然大悟,也联想到了自己的至亲,因此他决定放下这些伤害,只身赶往龙场一带,继续自己的人生。
抵达龙场后,随从生病,环境恶劣,乡民排挤,但王阳明内心坦然,他用乐观的人生态度去面对一切。照顾随从,教化乡民,自己也在不断地修道,终于成功蜕变,悟道成圣了!
谁都曾被有意或无意地伤害过,面对这些,时间或许不是最好的抚慰剂,要想真正得到解脱,就必须打心底里放下!
过去的伤害和痛苦已经过去,当我们看清生活的时候,就要有勇气放下过去,卸下内心的包袱,去拥抱更加美好的未来!
3.放下过去,让心归零
王阳明曾说:“只存得此心常见在便是学。过去未来事,思之何益?徒放心耳。”
只要能够时常存养自己的心,就会经常觉察到心的存在,这便是做学问。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了,未来的事情还没发生,想它们有何意义呢?如此胡思乱想,只会让自己白白丢失了清明的本心。
一个人要想获得快乐,就必须要放下过去,让心归零!
相传有一位老和尚带着一位小和尚去山下化缘,路过河边的时候遇到了一位姑娘。
老和尚看得出姑娘想过河,于是试探地问了问:“姑娘,你是不是想过河?我可以背你过去。”
小和尚看到老和尚的所作所为,心中疑惑不已:“师父不是说男女授受不亲吗?”
就这样走了十来里地路,小和尚实在忍不住了,就问老和尚:“师父,您是一位得道高僧,怎么能背一个女子过河呢?”
老和尚听完笑了笑:“我只是背她过了河就放下了,你怎么惦记了这么久,还没放下呢?”
小和尚才恍然大悟,羞愧地低下了头。
人生中往往就是如此,我们执着于过去,很难放下心中的牵绊。想要活成像老和尚那样拿得起放得下,却在不经意间活成了小和尚的模样。
放下并不意味着妥协,而是在跟过去和解,让心归零,重新出发!放下意味着拥有,唯有一念放下,方能万般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