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与共】
光明日报记者 王妤心泓 张斐晔
“朋友请听我讲,铁路的故事长又长。
它凝结的是友谊,它带来的是希望。
我的家乡,一天天更加美好,我的同胞,一天天更加昂扬……”
肯尼亚歌手苏迪用一首《蒙内之歌——铁路修到了我家乡》,唱出了非洲人民的心声。
“中非关系的根基和血脉在人民,中非关系发展更多面向人民。”中非合作论坛创立20多年来,中非各领域交流全面深化,中非人民的心更近了,情更深了,友好的声音唱响在非洲广袤大地上。
从勒紧裤腰带援建坦赞铁路,到一批又一批中国白衣天使奔赴非洲,从让数百万人吃上“放心水”的幸福井,到象征非洲团结发展的非盟会议中心……中国与非洲国家始终是风雨同舟的好朋友、休戚与共的好伙伴、肝胆相照的好兄弟。
友谊,从历史中绵延而来
中非的深厚友谊,源于双方交往合作的丰厚历史积淀。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2000多年前,丝绸之路上的声声驼铃摇到了非洲红海,中非间的贸易、文化和人员往来从此开始。20世纪五六十年代,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和非洲老一辈政治家共同开启了中非关系新纪元。从万隆会议期间中非领导人首次握手,到非洲兄弟“把中国抬进联合国”。如今,成千上万的中国人来到非洲工作,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中非文化交流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中非交往的历史足迹告诉我们,中非关系不是一天就发展起来的,更不是什么人赐予的,而是双方风雨同舟、患难与共,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
非洲民族解放浪潮后,西方国家仍对坦桑尼亚和赞比亚等国进行经济封锁,而中国在自身同样困难的情况下为两国修建铁路,打开了坦桑尼亚和赞比亚经济发展的突破口。赞比亚开国总统卡翁达曾动情地说:“中国兄弟姐妹们来了,我们一同拼搏。当其他人都认为不可能的时候,我们建成了这条铁路,还有什么能超过这种友谊呢?”
中非合作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2017年5月,由中企承建的蒙内铁路正式通车。这是肯尼亚独立以来建设的首条铁路,连接东非第一大港蒙巴萨和首都内罗毕,将两地间的陆上交通时间缩短一半,承载着肯尼亚人民奋发自强的梦想。
这是中非人民之间不变的尊重、热爱和支持。
2008年汶川地震时,中国人民记住了以举国之力捐赠4万元人民币的非洲国家莫桑比克。莫桑比克人民则清楚地知道,是中国助力莫桑比克建立工业和农业体系,并逐渐摘掉“最贫穷国家”帽子。
莫桑比克的万宝莫桑农业园项目是中国在非洲最大的杂交水稻项目,实验区水稻产量已由每公顷1.5吨大幅跃升至每公顷8吨。靠着种水稻挣的钱,莫桑比克的农民们盖起了水泥房,买了新家电,过上了好日子。
非洲人民永远记得,中国援外医疗队从1963年就走进非洲并驻守至今,面对埃博拉、新冠肺炎、疟疾等疫情,中国用实际行动引领国际社会援非抗疫。在抗击新冠疫情的斗争中,中国第一时间驰援非洲,向非洲53国和非盟提供了120批紧急抗疫物资援助,实现对非抗疫援助“全覆盖”。
友谊,在相知相交中绽放
中非的深厚友谊,源于双方人文交流的火热实践。
“我可以看见外面的世界了!”当赞比亚偏远农村的小朋友看到“大篷车”送来的中国电影,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中国积极落实“为非洲1万个村落实施收看卫星电视项目”,支持在非洲农村和偏远郊区开展“大篷车”等户外放映活动,用实际行动支持非洲广播电影电视产业发展。
在刚果(金)首都金沙萨,中非人文交流的印记随处可见。凯旋大道上坐落着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援建的人民宫和烈士体育场,隔街相望,一座由中国建筑师设计的中部非洲文化艺术中心刚刚建成移交。该中心是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八大行动”重点项目之一。“我父亲曾在非洲工作生活,我从小就对非洲很有感情,一听到这个项目在非洲,心里就跃跃欲试。”谈起自己担纲主创设计的中部非洲文化艺术中心,中国建筑师唐文胜认为这再次展示了中非世代友好的情谊。
在贝宁,中国棉花技术援助项目的专家不仅给当地民众带去了新农具、新农资、新技术,还带去了贵州“村超”的欢乐。今年,在贝宁帕拉库市的美丽城村,中国项目组为当地村民修建了“友谊足球场”,并组织了首届“村超”联赛。“足球比赛把欢乐播撒到村民心中,让我们更加团结。”美丽城村村长伊夫·科巴盛赞“村超”增进了当地村庄之间的沟通,更加深了村民与中国专家之间的友谊。
日益深化的教育合作也同样不断增进中非民心相通。“鲁班工坊”是中非职业教育合作重点项目之一。目前中国已在15个非洲国家建成17个“鲁班工坊”,对接非洲工业化和中非产能合作需求,很好促进了当地民众就业。“毕业后我会把所学知识带回祖国,与同胞分享。”埃塞俄比亚学员阿莱穆认为在“鲁班工坊”的学习经历让他感受到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决定来华继续深造,来到中国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在中国参加各种学术论坛,我最大的收获是有机会结识自己所在研究领域的知名中外学者。”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托马2013年从乍得来到中国留学,从本科一路读到硕士、博士。明年7月,托马将从北大毕业。他表示,希望能将中国经验和自己在中国的所学所感带回祖国、带回非洲,“为非中交流搭建友谊桥梁,为促进民心相通发挥积极作用”。
从促进跨文化交流的孔子学院,到侧重应用技能培养的“鲁班工坊”;从中国高校开设祖鲁语、阿姆哈拉语、马达加斯加语等非洲语言专业,到非洲多国将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中非文化交流之路不断拓宽,中非教育合作结出累累硕果。中非合作培养的人才将成为中非未来发展之路上的友好使者。
你赢我输,这是一些西方国家固有的零和博弈思维。然而,这种西方叙事在非洲并无市场,因为历久弥坚的中非关系从来不是单向的予取予求,而是基于共同发展的强烈愿望,是义利相兼、以义为先的价值追求。中非人民始终认可的一点是:中非历来是命运共同体,一个责任共担、幸福共享的命运共同体。
《光明日报》(2024年09月05日 0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