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的高中同学、好友张艳红女士为我写的一篇文字,如行云流水一般,有感而发,字字珠玑。作为被写的那个人,我读后都觉得自己很生动可爱呢。
高中毕业后,我们一度失散在生活的洪流,各自忙碌于工作和家庭中。是命运让我们重新相聚——两家直线距离不过一公里,她在西,我在东,竟然时常在路上“偶遇”,用流行的话来说,算得上“双向奔赴”了。
不知从何时起,我们成了各种“搭子”:打卡搭子,包饺子搭子,走山搭子,兜风搭子,吐槽搭子……尤其是最近,傍晚走山是心照不宣的常规项目,家乡美食成了置顶的话题。
我们常在松林小径留连,有一搭无一搭说起过去现在和明天。斜阳晚照,微风清扬,我们捡拾落叶和旧时光,絮絮叨叨,把那些对故乡亲人的思念再倾诉一遍。我们过得普通而简单,爱整洁是共同的特点。红尘作伴,友情也很浪漫,余生同行,岁岁年年。
感谢张女士为我写下这篇富有真情实感的文字,她说,深夜睡下又复起,这些文字是从心里一句句流出来的。
文中有不少赞美的话,但大致写实,不算夸张,我尚承受得住。
全文刊发如下:
一半烟火红尘 一半神马浮云
张艳红
我的闺蜜霍晓蕙女士的生日在六月中旬,恰逢其第三本书--《笔墨岁华》顺利诞临,着实应该庆祝一番!提前几天,心中已盘算着到哪家我俩喜欢的店去吃,吃哪样儿可口的美味…若去正餐店,须换上蜜称之为“喝茶”的衣裙--说来好笑:前些年我二人坚持锻炼,为了走些“好的圈儿”(引用《我的前半生》贺涵“跑些好的步”),珠宝首饰身无一物,经年累月素面朝天。用蜜的话说,这些东西真的碍事儿!一双合适的运动鞋穿一年半载,坏了再买双同款!儿子的校服裤耐穿耐磨,能穿好几年,舒服自在!记得有次去她家,偶然穿得稍正式,她非外出请我吃正餐,谁让我穿上“喝茶服”了呢!于是郑重其事地选好衣裙,悄悄盼着蜜的生日到来。可巧那天蜜在单位忙碌,半点不得脱身!庆祝竟不了了之。再见提及此事,蜜一如既往地淡然一笑,用惯常用的家乡话说:嗯…都过去了,还庆祝啥?
都过去了吗?一切又好像刚刚开始。由衷地替蜜高兴,职业生涯至今,集齐生命中的“三部曲”--《传统的味道—文化遗产寻访记》《美如清泉—绘谈文集》《笔墨岁华—美术访谈评论文集》。吾非专业,不会评书,故不做班门弄斧之事。作为蜜二十余年的忠实粉丝,数篇文章的校对工作者,每部著作的首任读者,窃以为"三部曲"曲曲考验人的历史文化素养,扎实的诗词文学基础和诙谐活泼的语言艺术功底。每一篇文章,每一个小故事,读来如涓涓细流,汇入那些个苍茫岁月之中,与作者共同见证镌刻记忆的瞬间。
除了专职记者的“码字”工作,她喜欢画画,摄影。春天的花朵,夏天的水果,秋天的南瓜,冬天桌上的任一静物,在她的画笔下超然灵动;初发新芽的树,枝叶繁茂的树,寂寥落叶的树,皑皑白雪覆盖的树;一片鸢尾花海,夕阳洒在窗边的一缕光,都在其自身专业视角下,成为无人不向往的诗和远方。多么热爱生活的人呵!但我认为,我蜜最热爱生活的地方,非“吃”莫属。“民以食为天”在蜜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某红书上每推网红店必亲去查验一番[偷笑]能做到“一顿早饭可以吃几处地方”的,我想也只有她了。煎饼果子吃某记的,卷凉皮吃某嫂子的,某记火烧要吃刚出炉的!就近找个石凳坐下来,迎着瑟瑟寒风咬一口热腾腾的焦酥饼,椒盐的,五仁的,伴随油香丝丝缠绕着味觉,然后滑入胃中…Oh ! M y God!简直绝绝子!不,不,此时我俩肯定惯常用家乡话说:嗯…真不孬!真不孬!路人凡有瞠目者,必体会不到:此处烟火气正浓。前段时间蜜又又又馋了,想念故乡的“面泡的”,嘴里天天念叨着,还把此美食画在扇面上,美其名曰“乡愁的具象”。哈哈哈,“何以解馋?惟有面泡的!”
夏日黄昏,常常漫步于千佛山林间。蜜或举起手机捕捉夕阳洒落的光影,或环抱一棵大树,仰望虬枝盘曲,喟然兴叹:请赐予我能量吧!更多时候,对故乡的思恋,对亲人的怀念,对过往的追忆,是我俩谈话的主旋律。父辈们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使用的原木大柳条包,合页锁扣是新鲜的绿色;母亲收藏的老粗布床单,有个非常好听的名字叫“鲁锦”;奶奶亲手做的小花鞋和绣花的“纳鞋垫儿”,蜜当作珍宝存在柜子里。种种物件都是亲人留给我们的“思念儿”。乡愁呵乡愁!时时又具象成一道道美味:我们回族开斋节上的主食黏面油香,斧头形状的牛肉菜角,鲁西南特有的黄豆酱饼,辣椒面糊…无一不是我们魂牵梦萦的念想。
你我红尘过客,食人间烟火,做安身之事。流年匆匆,弹指一瞬,去如浮云,且自修行。蜜言蜜语共勉之。
文如其人。简约不简单,率真不矫情,一个纯粹,内心坚定,灵魂染香的女子,我的闺蜜是也。
读《笔墨岁华》感于2024.6.21夜
在千佛山漫步时所拍,此处像是“阿勒泰”
壹点号 绘谈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