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亲戚朋友,还是来家做客,都要因人而异,给予恰当的食物或礼物。这是我们社交交往的基本规则,也是一种尊重和关心。
朋友交往时,把握以下几条规矩,你的人缘会变好,形象也会变得高大。
一、礼重弱者,谓之厚德
我们的生活中,难免会遇到落难的朋友,或是那些需要帮助的老弱病残。此时,我们应该想一想如何能够为他们提供最恰当的帮助。
有一则民国时期的典故:湖南嘉庚实业创办人殷天引家里因为蝗灾颗粒无收,吃饭也发愁。做收藏行业的朋友王扬得知后,便到殷家做客,盯着一只香炉,赞不绝口:“这是宣德香炉啊…”,接着用两担米把香炉换走了。
多年之后,殷天引拜访王扬,当年的宣德香炉竟然被当成了花盆使用,丝毫没有被珍惜。
人与人之间最难得的是“润物细无声”,当我们发现朋友落难了,或是结交了老弱病残的朋友,那我们就要想一想,如何去帮一把。即使只是一百块钱,对落难的朋友来说,可能解决他好几天的伙食费。我们的一份心意,已经做到了。
二、礼轻富者,谓之情谊
当我们和那些经济实力较为雄厚的人交往,选择恰当的礼物就显得尤其重要。这是因为价格贵贱不能代表一份友情,也不代表人情味。
当你和朋友处于不同经济条件,但想要表示你的友情时,送些物质上轻但富有心意的礼物是一个好选择。比如,农村人送给城里富豪朋友自己制作的红薯片,这并不会丢脸,反而是表达心意的好方式。
世上最珍稀的珠宝珍品,吃的用的等物品都只是虚无缥缈,真正难得的,是情义感人的真心问候和交流。
三、入乡随俗,谓之尊重
在和亲戚朋友交往时,因为长期的共生共处,我们尤其懂得礼节。那些突然出现的半路杀出的“神仙”朋友,可能会在某些礼仪方面遭遇误解。
所以,我们在随礼之前应该查阅目标朋友所在地的礼仪,甚至主动询问,这都是没有错的。
不同地方的风俗习惯、精神面貌和思维模式是不同的。因此,礼品的种类、礼数大小等都有很大的差别。如果随礼不当,很容易引起误会,让朋友心生芥蒂。
四、学会回礼,谓之关系
人际关系中的相互帮助和交流往往需要通过礼物的回赠来维系。这种回礼的机会,也是相互交流增进感情的正确方式。
有一种“登门槛效应”,指的是在相互交往的开始阶段,通过带上礼物来打破陌生感和冷漠。而回赠礼物,则可以强化彼此之间的关系,彼此的感情更上一层楼。
但是,回赠礼物也需要注意礼仪和情感上的平衡。如果回礼的物品过于奢华或者不符合接收方的喜好,会让对方感到不适或者犹豫不决。因此,正确的回礼应该尽量符合接收方的实际需求和兴趣爱好,同时也要维持情感上的平衡,以不显得太过于厚重或轻薄。
结语
正确随礼需要我们兼顾礼仪、情感和文化差异等方面,善于听取对方的需求和喜好,以建立深厚的友谊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作者:浮生情感说
关注我的文章,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