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系的基础在民间,力量源泉在人民友好。”8月2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复信美国史迪威将军外孙约翰·伊斯特布鲁克,感谢伊斯特布鲁克在来信中分享史迪威将军及史迪威家族几代人同中国友好交往的故事,对史迪威将军从事的中美友好事业已传承至家族的第五代人表示欣慰,希望并相信史迪威家族将会继续为促进中美两国人民友好贡献力量。
“非常荣幸收到习近平主席的回信,我至今仍在回味习近平主席信中的真挚话语。”年逾八旬的伊斯特布鲁克接受本报记者电话采访时难掩激动和兴奋,向记者朗读了回信全文。他说:“习近平主席对史迪威将军的在华经历、历史贡献及史迪威家族与中国长期友好往来的情况非常熟悉,了解史迪威将军诞辰140周年纪念活动的细节,尤其是习近平主席深情提及史迪威将军从事的中美友好事业已传承至家族的第五代人,这令我内心十分感动。”
近日,伊斯特布鲁克致信习近平主席,回顾史迪威同中国及中国人民的交往经历,介绍其家族后人为增进美中人文交流所作努力,向习近平主席长期支持美中人文交流致敬,感谢中国政府和人民不忘老朋友,并表达史迪威家族致力于增进美中人文交流的愿望和决心。
“我给习近平主席写信,主要想感谢习近平主席长期以来对美中人文交流的支持。”伊斯特布鲁克说,今年是史迪威将军诞辰140周年。重庆史迪威博物馆保存了史迪威家族及美中的共同历史记忆,已经成为美中人文交流的又一重要场所,见证了美中人民的友谊,此次在重庆举办的纪念活动非常成功、很有意义。“我们一定要让两国人民的友谊代代相传。”
习近平主席在复信中说,史迪威将军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对中国解放和进步事业给予了积极支持,对中美人民友好作出了积极贡献。中国人民对此不会忘记。
第二次世界大战珍珠港事件之后,1942年晋升中将的史迪威被派到中国,先后担任盟军中国战区参谋长、中缅印战区美军总司令、东南亚盟军司令部副司令等职,不久又晋升为四星上将。在华任职期间,他认为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的新兴力量,极力主张派美军观察组赴延安访问。在他的推动下,1944年7月,美军观察组飞抵延安,观察和了解敌后战场的八路军和新四军的作战情况。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热情欢迎并接见了观察组成员。朱德还多次向他们介绍八路军的作战情况。
1945年1月,中印公路通车。为纪念史迪威的卓越贡献和在他领导下的盟军以及中国军队对缅甸战役发挥的巨大作用,这条公路被命名为“史迪威公路”。
史迪威曾5次来华,在中国一共生活了12年,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贡献。2015年9月2日,史迪威获得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
长期以来,史迪威家族接续促进中美友好往来。史迪威的小女儿艾莉森和小儿子本杰明都出生在中国。史迪威的大女儿南希和艾莉森于1982年在美国蒙特雷国际研究学院设立“史迪威将军奖学金”,以义卖画作等方式筹措资金,40余年来资助了50多名中国学生赴美求学。目前,伊斯特布鲁克担任史迪威将军奖学金基金会名誉主席。他说:“史迪威将军奖学金象征着我们家族与中国人民的深厚友谊。不断有捐赠者加入,多名史迪威将军奖学金获得者投身美中人文交流活动,成为两国民间友好的使者。”
习近平主席在复信中指出,中美两国人民应该“加强交流、增进理解、扩大合作,为两国关系发展不断注入新动力”,伊斯特布鲁克对此深表赞同。“人民之间的友好往来可以增进友谊,我们家族与中国人民的友好交往就是铭记历史、传承友谊的一个例子。”伊斯特布鲁克表示,在当前充满挑战的国际环境中,人文交流尤为重要,对增进两国人民理解和友谊具有重要意义。
今年8月,史迪威将军诞辰140周年纪念活动在重庆成功举办。活动以“铭记共同抗战岁月 传承中美人民友谊”为主题,史迪威的曾外孙女苏珊·科尔、南希·米尔沃德和史迪威家族第四代、第五代共9人出席活动。伊斯特布鲁克向史迪威博物馆提供了近200张照片和60余件实物,协助举办了“伟大的朋友——史迪威将军生平图片展”,回望和致敬史迪威同中国人民共同抗战的光辉历史,追忆和缅怀史迪威与中国人民的深厚友谊。
苏珊·科尔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人文交流旨在帮助不同背景的人们互相学习、互相了解,“习近平主席亲自参与、支持美中人文交流事业,让我们非常感动。”科尔说,“我很荣幸能带孩子们访问中国,把他们介绍给中国朋友,将史迪威家族与中国人民的友谊传至第五代。”
史迪威博物馆坐落于重庆市渝中区。史迪威研究中心主任、史迪威博物馆馆长陶燕说:“我们会与美国相关机构、人员加强交流合作力度,搜集、整理和研究相关档案、文献和文物,宣传和弘扬史迪威将军对中国人民的情谊、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以及促进中美民间交往的历史贡献,为中美两国人民友谊世代传承搭建桥梁。”
伊斯特布鲁克表示,应该鼓励更多人参与美中人文交流。“史迪威家族将继续保持与中国人民的交往互动,共同促进美中民间往来。相互了解越多,我们就越能找到共同点。在这个基础之上,我们共同努力,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