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贵阳8月18日电(记者汪军、吴思)身穿迷彩服,脚着胶底鞋,手提一袋红薯,拿着镰刀、戴着草帽,肖治金走进贵州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去密林处为黑叶猴投食。
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贵州省沿河县和务川县交界地,总面积超过3万公顷。2004年,保护区被纳入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以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叶猴为主要保护对象。
61岁的肖治金,是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护林员,在这里工作30多年。为了协助管理局和国内科研机构对黑叶猴进行考察、研究,自1997年开始,肖治金就开始学习驯化黑叶猴。通过向它们投喂食物,长时间形成互动关系,肖治金与黑叶猴建立了“友谊”,成为研究人员深入了解黑叶猴的一个“通道”。
4月30日拍摄的贵州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黑叶猴及幼猴。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通过几十年与黑叶猴的“交往”,肖治金积累了大量黑叶猴“生活起居”的数据和资料,为黑叶猴科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一手材料。“专家来研究猴子,我就是‘翻译’。它们的习性我相对比较了解。”肖治金说。
根据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最新数据统计,这里有76群黑叶猴,数量维持在600至700只,是全球黑叶猴种群分布最为集中、种群数量最大的区域。保护区内还有红豆杉、银杏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
记者近年来多次跟随肖治金进山喂食黑叶猴。他习惯在口袋里揣着口哨,手提袋里装上两三斤红薯出发,到河边清洗干净,几声口哨响起,不一会,一只只黑叶猴就从树林中窜出,来到他的身边。
在30至50分钟的喂食过程中,肖治金会观察这些黑叶猴有没有受伤,或者种群数量有没有发生变化。“有一次,7只猴子的猴群只来了5只,后来才发现有两只打架受了伤。猴群如果有了幼崽,小猴子也会一起出来吃红薯。”他说。
肖治金记得,30多年来他和多群黑叶猴交了“朋友”:第一群9只,第二群11只,第三群5只,第四群13只……
他以护林员身份参与保护区首次实施的黑叶猴野外人工投食驯化项目以来,最初由4个人进行的项目,最终只剩下他一人坚守。开展野外人工驯化,不仅要对黑叶猴生活习性了如指掌,还必须有一颗耐得住寂寞的心。
最开始,肖治金盯准一群黑叶猴作为观察目标,带上帐篷和干粮,驻扎在猴群常居住的山洞洞口。之后的两个月,他密切跟踪观察几只猴子,每隔几分钟就用望远镜观察一次。他还进行“隐蔽喂食”,悄悄把食物放在猴子出没的地方,然后转身离开,躲在远处观察。猴子一开始不吃,后面他在猴子面前吃食物,慢慢地猴子才开始跟着吃。直到这时,黑叶猴才真正与他建立了信任。这样的信任,肖治金用了大约两年时间。
从20世纪末的38群395只,到2016年的72群554只,再到如今的大约700只,黑叶猴家族不断壮大。如今,肖治金把守好黑叶猴生活家园当成最重要的工作。
“经过这些年我们精心地巡山护林、森林防火,黑叶猴种群数量不断扩大。尽管我现在过了60岁,体力不如以前,但是禁止捕猎、禁止盗伐等宣传工作,我还能做一些,并会坚持做下去。”肖治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