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夏天,一个来自北京叫二美的小朋友成了女儿的新伙伴,不下雨的天气里,她们形影不离,只在吃晚饭的片刻上演一出深感涕零的十八里相送,吃罢饭后,嘴里的食物还没咽干净,便急不可耐的拉拽着把玩了起来,孟不离焦,焦不离孟。。
不由得想起我的儿时,恍惚间被画片,玻璃球,沙包等简单不能再简单的小玩意所填满,那时候的友谊,确实就那样简单,就是不知道什么原因打起来,胳膊伤了,头破了,血流了,脑海里也不会有仇恨二字,过几天还是在一起,浑然不记得前日的所谓恩怨,依旧打打闹闹,蹦蹦跳跳。
随着年龄的增长,玩伴渐渐成为了的奢求,人之交往,往往从单纯的志趣相投转化为功利的各取所需,纯粹的玩伴实在难得,想想在身边已不见了,故事里的伯牙子期,是求得三世的知音难觅,是人逝断琴神往别离,是士大夫阶层的理想主义。
我们忙着生计,忙着挣钱,忙着用时间换取更多的物质,物质的花样越来越多,匮乏的的年代,一个小书摊就能让我一整天不舍的走。如今几层的书楼,电梯上下,成千上万的读物却没有一本能让我中意的多翻几页,现代社会,少有琴棋书画诗酒花的风雅,玩的方式难得找到契合,广场舞搭子,游戏搭子,牌搭子和酒搭子是成年世界的玩伴模式,细品起来却觉得少了些什么。
人与人的交流方式超脱了以前的想象,我们可以联系到更多更多的人,他们可能素未谋面,也可能近在咫尺,越过了语言,种族,文化的限制,可唯独少了许多真实感。多元而又个性的我们在找到相似的自己,类似的爱好,类似的生活方式,或是类似的观点与看法,着实不易,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指纹,江湖路远,玩伴难寻,少不记事,却是最真。
偶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