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叮!”一声的提示音响起,我拿起手机,原来是我去年在夏令营认识的比利时的Kurt老师给我发来了消息。属于2022年那个夏天的回忆如潮水般再一次涌上心头,那是我度过的最繁忙而充实的一个假期。
在那个即将迈入高三的暑假,我在完成学校要求的必修作业之余,还申请了担任上海国际友好城市青少年夏令营的志愿者,接待以线上方式“来到”上海参加夏令营的外国学生们。我担任了比利时安特卫普城市组的志愿者组长,负责对接的是他们的带队老师Kurt。事实上,在此之前我从未与任何一个外国人深入交流过,这对我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
我还记得第一次给Kurt老师发邮件时的紧张与忐忑。作为一个高中生,我写过无数篇邮件形式的英语作文,但当我真正坐在电脑前,却又不知道该如何措辞。这时候,我又接到了一个任务。作为开营仪式筹备团队中的一员,我负责将Kurt老师发来的开营视频配上字幕。在这个视频中,他提到一个小故事:几年前他第一次带队来上海参加友城夏令营,当时的志愿者们和我一样,对于和外国人交流非常生涩和谨慎,希望能够保证语法和词汇的正确,但在他看来,最重要的是交流本身,只要互相能够理解,用词正确与否并不是那么重要,在他的劝说下,大家都放松了下来,能更自由地交流了。我在编辑字幕时被他的故事所打动,于是,我也不再每句话都用翻译软件,渐渐能顺畅地与老师和营员在微信上进行交流了。
然而,新的难关接踵而至。作为开营前的必要准备,组长必须要组织一次组员的线上会面,并设计一些破冰小游戏。在微信上交流是一回事,在zoom会议室里面对面又是另一回事。由于时差以及我自身的原因,我擅自设计了一个自认为不会出问题的游戏——介绍自己所在城市的地标。没想到这个游戏却进行得非常不顺利,安特卫普的学生们无法清楚地介绍他们城市的地标。会议结束后,一位营员给我发了一条长长的微信。她解释说,安特卫普是一个移民城市,所以大多数营员都并非土生土长的当地人,对这所城市了解不深,而这是我未曾考虑到的。虽然她并没指责我准备不周,但字里行间还是透露着对第一次面对面交流的失望。由于时差,视频会议结束时已接近晚上12点,我躺在床上,久久无法入眠。我希望我们的第一次会面是顺利的、是令人满意的,我也做了很多努力,但很显然,我失败了。我辗转反侧,暗暗下定了更积极、更直接交流的决心,这也意味着我要克服内向的性格。
于是,在之后的两周中,我不再充满顾虑,而是主动进行各种沟通、互动,结果换来了所有营员的热情回复。终于,在我的不懈努力下,大家畅所欲言,沟通顺畅,我们的友谊也在线上的对话中不断加深,我知道了比利时人也喜欢Kpop(韩国流行音乐),他们也喜欢吃火锅……共同的兴趣爱好让相隔万里的我们距离变近了。这样的微信联系直到一年后的今天依旧十分稳固。疫情结束后,国际往来恢复,今年的夏令营终于又可以在线下相见了,我和Kurt老师也约好在上海见面。事实证明,语言、距离都不会成为友谊的绊脚石,只要有一颗真诚的心,即使相隔万里,友谊依然长存。
这是我度过最不平凡的假期之一。如今我将要进入上海纽约大学,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同龄人交流,将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而那短短一个月的经历是我宝贵的精神积累。作为05后,我们的童年不再充斥着简单的快乐,但我们的暑假依然有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精彩。(辜舒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