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图为牧民自己拍摄的黄羊照片。 钢宝力达 供图
中新网乌兰察布7月2日电 题:中蒙边境上演跨物种友谊:口渴的蒙古黄羊和热心牧民
作者 奥蓝
盛夏7月,内蒙古自治区四子王旗江岸苏木境内的中蒙边境线附近,中午时分草原上吹来的风都是热的。因为干旱,大面积草场迟迟未返青。
为保护草场,当地额尔登嘎查牧民樊福平迟迟没有把牲畜放进夏营盘草场。但他每天都要去转转,机井边的水槽一直都蓄满水。
(资料图)图为樊福平正在喂饥渴的黄羊幼崽喝水。 樊福平 供图
樊福平家的草场有3公里与蒙古国交界,他还是一名护边员。去年以来,总有黄羊来他家草场找水喝,它们一般成群出现,喝完水卧一会儿再离开。这些天,樊福平经常能在水槽边看到黄羊脚印和粪便。
数十公里外的卫境嘎查,钢宝力达和他的伙伴们也在做着类似的事。3月至今,他们经常开着水车去边境线附近,把灌满水的脸盆放在黄羊经常出没的地方。怕黄羊饿死,他们还会搬一些为自家牲畜补饲的牧草过去。
(资料图)图为当地牧民正在救助被网围栏卡住的黄羊。 樊福平 供图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是内蒙古19个边境旗县之一。江岸苏木是抵边苏木,82.165公里边境线分布在牧民草场之上。在这里,巡边、护边已成为牧民习以为常的事情。相较于野驴、盘羊等野生动物,野生黄羊是当地牧民最常见的蒙古国来客。
据当地牧民回忆,之前的几年,黄羊与牧民们互动并不多。它们害怕家养的牛羊,每每看见总会迅速躲开。
2022年夏以来,四子王旗大面积草场遭遇气象干旱,这不仅让牧民的生产生活受到影响,黄羊的日子也很难过。再加之天气炎热,从蒙古国涌入的大量野生黄羊不能及时饮水,体质严重下降,幼崽死亡率不断上升。面对这样的情况,当地牧民坐不住了,纷纷自发救助、保护黄羊。
图为樊福平家夏营盘草场上的水槽,黄羊经常来喝水。 樊福平 供图
一个多月前,樊福平救助了一只因饥渴而丧失行动能力的黄羊幼崽。当时,他和妻子两人小心翼翼地端着水盆前去喂水。待黄羊能够行动后,再将它带到平缓地带放归草原。
“去年开始,黄羊一下就多了起来。”樊福平回忆说,黄羊其实喝水量很少,一次就喝几口。年景好时,黄羊靠吃鲜草就能补充水分。
记者在采访时发现,只要聊起黄羊,总能迅速拉近与牧民的距离。这里几乎每个人手机里都有自己拍的黄羊小视频,朋友圈和微信群中也总能刷到黄羊出没的消息。
“那是一只被网围栏挂住无法行动的黄羊,我和朋友合力把它救下来了。黄羊离开时,特别回头看了看我们。那种感觉很奇妙,我觉得它是想记住、谢谢我们。”樊福平的妻子想起之前替丈夫巡边时的经历,一脸温柔。“任谁都会搭把手的。在我们草原上,家里的小羊去世了都要哭一鼻子,更别说看到一群一群的黄羊受苦了。”
(资料图)图为牧民将黄羊救回家,在草围子里喂奶。 钢宝力达 供图
“在我们这里,只要看到需要帮助的黄羊,所有牧民都会冲上去的。牧民们尊敬自然,也喜欢野生动物,这是草原生活的智慧。”江岸苏木副苏木长特日格乐谈及牧民和黄羊的友情,如是说道。
近年来,会有人慕名来看黄羊。每当这时,钢宝力达就主动把人们引到自家草场,远远观望。“每次人们看到黄羊,我都觉得可骄傲了。它们是大自然的礼物,也是我们宝贝又珍贵的‘邻居’。”
(资料图)图为牧民正在将水盆灌满水,端到黄羊经常出没的地方。 钢宝力达 供图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了解到,当地政府也在积极宣传野生动物救助,并组织综合行政执法局及护边员、草原管护员等,定期开展排查工作,防范和打击非法猎捕、猎杀和贩卖、食用野生黄羊的行为。对于需要救助的黄羊,积极联系附近牧民进行救助;对于死亡的黄羊,就地掩埋,防止疫病发生。
“我们当时两辆小皮卡车上装了百余只黄羊,看着心里太难受了。”回忆起几周前的经历,钢宝力达有些难过。当时,十余户边境牧民与当地政府一起行动,花了整整一天时间,沿边境线将已死亡的黄羊集中起来,焚烧掩埋。
图为迟迟未返青的草场。 奥蓝 摄
黄羊又名黄羚、蒙古羚,主要分布于我国北方和蒙古国、俄罗斯等地区,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据不完全统计,当地边境线上活动的黄羊数量在2000只左右。(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