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和苏童,视频连线马原的时候,真是很感动啊。看到了人情味儿,和在岁月中积淀的友情,惺惺相惜的作家们。
看《收获》孕育的一批现当代文学家,还有在杂志上刊载的文章,没有电脑的时候,杂志社会裁剪作者自己手写的名字,印刷时呈现在纸张上,真的很有意义。
房琪有些“代表年轻人”的回复,也许有一定普遍性,例如提到会因为文案去读一本书,或者说现在年轻人都看匪我思存,郭敬明,这个我有点纳闷,他是畅销作家不假,但印象中只看过一本郭敬明的书,还是13岁左右的初中时代,后来是安妮宝贝之类的。那不算年轻人吧,那简直就是青春期的小孩儿。不知道她的回答是不是代表了一定的偏见,因为我身边的朋友,大学时代认识的同学,主要还是阅读被时间考验过的经典,即便是读近十年的书,也几乎都是人文社科著作。
我是00年的,无疑算年轻人,也许我是文学院,我和自己周围人也许也不具有代表性,但房琪小姐的反馈让我觉得更没有代表性。网络是有很多青少年在使用的,正是表达欲望比较丰沛的时期,也许占据了舆论场的有很多这样的内容,但是否是大多数,则无法考究,因为沉下心读书的人则较少在社交媒体平台发布内容,真正在读书的年轻人应该并不是那样的阅读习惯。
目前因为出镜率不高,所以感觉房琪的存在还不是那么别扭,暂时看到第四期,期待后面,有真正能代表18岁到38岁青年的声音能和几位作家和出版人有所交流。
余华依然表达了经历过80年代文化热的庆幸,“所有高中文化水平以上的人,都在读书,写诗…” 对那段伴随着政治经济形势变化而出现的文化狂热时期,有一点点书面上的了解,看电影,读哲学风靡全国,艺术展览上会人头窜动的那个时代,我们的文化生活,时代风貌与上层楼的紧密联系实在是一目了然。
不能否认有时自己在网路上看到一些信息,会产生极大的鄙夷,直到现在我也认为这很不幸。但我始终不愿相信现在能看到的大多数观点是真的大多数人的想法,我说服自己只有这种想法非黑即白的喜欢言之凿凿,所以才出现了现在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