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有两个齐国人,管仲和鲍叔牙,这俩自幼一起长大,又在同一个老师门下学习,因此交情深厚,互为知己。而且这哥俩都是有理想有抱负的有志青年,都渴望能够建功立业、封侯拜相、出人头地,从此走上人生巅峰,看看,这就叫同志,志同道合的同志。
管仲
鲍叔牙
但是儒家亚圣孟子曾说过:“故天之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当然,在历史上管仲与鲍叔牙的年代要远早于孟子,二者之间相差300来年,所以当时的管仲和鲍叔牙应该是没有听说过这句话,但是这哥俩成年后最初的境遇也差不多印证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没法子,哥俩没办法一开局就走上人生巅峰,只得屈从于现实,先解决眼前的苟且,最关键的是要先吃饱肚子,二者都不想做吃苦耐劳的劳动人民,于是只能合伙做生意,管仲这人虽然后来的成就和历史贡献都要比鲍叔牙大得多,但是当时他还是有着自己的小聪明和小算盘,本钱基本上都是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社会地位相对较高的鲍叔牙提供的,管仲负责管理账目,鲍叔牙负责销售。
一到盈利的时候,管仲就说自己的功劳大,要多分一些钱,生意一旦亏本的时候,他则将过错全部推到鲍叔牙身上,让鲍叔牙拿钱出来弥补亏空。管仲做事不地道,知道这件事的人都劝告鲍叔牙远离管仲,但是鲍叔牙这人做朋友是真没得说,他一点儿也不怪罪管仲的贪婪,反而对劝告的人说:“你们以为管仲很贪婪,而我知道他是因为家庭太贫穷了,想改变家庭的现状,让自己的家人过上好的生活才这样做的,我认为他没有错。”
后来生意做不下去了,(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管仲经常假公济私,用账面上的钱去补贴家用),鲍叔牙不忍心看到管仲受苦,于是让他跟随自己做一些参谋、军师之类的工作,但是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鲍叔牙在得到管仲的辅助后,却没有几件事做成功的,反而越来越贫困,境遇也越来越糟糕,于是又有人劝告鲍叔牙说:“您现在这样是因为任用了管仲,这个人名不副实,空有才能之名,实际上很愚蠢,您应该尽早开除他。”鲍叔牙回答道:“时运有好有坏,管仲还没有到时运发达的时候,等到了那一天,您们再来评断他是否有才能?”
再后来,管仲三次成为当时诸侯王的臣子,却最终都被国君给罢免驱逐了,当时有很多的人笑话他,鲍叔牙却为他抱不平,他认为管仲只是不走运而已,终有一天一定能飞黄腾达,一展抱负,要大家不要再议论这件事,不要再笑话管仲。
管仲曾经三次在战场上当了逃兵,知道这件事的人没有一个不耻笑他贪生怕死、临阵脱逃,又是鲍叔牙站了出来,告诉那些人:“管仲是因为家里还有老母亲要赡养,所以才从战场上及时抽身,难道这不是孝道的表现吗?”
再再后来,齐国国内爆发了严重的内乱,国君的公子流落四方,管仲和鲍叔牙则趁机站队,选择辅佐流落在外的公子。二者虽然感情深厚,互为知己,但是却因为某些原因选择了不同的追随对象(不过我估计这哥俩应该是懂得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道理),管仲选择的是流亡鲁国的公子纠,鲍叔牙则选择了流亡莒国的公子小白。适时,齐国国君之位空悬,国内的政治势力错综复杂,有些人建议让公子小白即位,有些人则坚持让公子纠即位,对立的双方力量均衡,谁也不服谁,谁也没有压制对方的绝对实力,于是双方约定公子纠和公子小白谁能够先回到齐国都城就选谁当大王。
于是,鲍叔牙带着公子小白星夜兼程,夜不停宿的齐国都城赶去,而公子纠这边,管仲则献计:“我请求派一支队伍赶到公子小白的必经之地,趁机埋伏击杀他。”,公子纠同意了这一计划,于是管仲便带人提前埋伏在小白和鲍叔牙的必经之地,当看到公子小白后,管仲亲自弯弓搭箭,射向公子小白。不料箭矢只是射中了小白的衣服带鈎,小白将计就计,假装被射死了,而鲍叔牙也很配合,哭天喊地,管仲一看好哥们都这样了,小白应该是死了,于是放下心来回去向公子纠报喜去了,而得到消息后的公子纠心头大患已去,于是放慢了前进的速度,悠哉游哉的向都城行去,还没到都城就听说了小白已经回宫并登上王位的消息,于是管仲、公子纠一行人只得灰头土脸的回到鲁国。
管仲射小白
小白靠装死逃脱了管仲的埋伏,坐上了王位。他想要派人追杀管仲,毕竟是杀身之仇,虽然没死,也呕不过这口气啊,于是他用齐国强大的国力威胁鲁国杀死公子纠,并要求鲁国囚禁管仲,估计是太恨了,要留着自己亲自来收拾他。鲍叔牙一看哥们有危险了,于是他就告诉小白:当时各为其主,管仲射杀你也是为了自己的主子,这难道不是忠义的表现吗?而且他这人很有才华,你要想成就一番大业,非得靠他来辅佐才行。看在跟随自己多年,劳苦功高的鲍叔牙的情面下,又为了实现自己的王霸之业,于是小白放弃了杀管仲的念头,在管仲被鲁国押送来齐国后,亲自解除了他的枷锁和镣铐,并搀扶他,与他讨论天下大事和如何治理国家,管仲的见识和才干使小白深为叹服,最终他将管仲拜为了齐国丞相。
可以看见,到管仲成为齐国丞相的这段时间里一直都是鲍叔牙在付出、尽力的维护他,给予他很多帮助和保护,甚至保全了他的性命,也是他的举荐,才让管仲有了能够施展自己才华和抱负的机会与舞台,并最终成为一代名相,千古流芳。
但是当管仲晚年快要死去的时候,小白问他你死后,我想将鲍叔牙封为丞相,您看可以吗?管仲断然说到:“鲍叔牙与我相交多年,他这个人空有贤能的名声,却没有成为一个丞相的才干,对于大王您的建议,我是坚决反对。”鲍叔牙与丞相的位置就这样失之交臂。小白将这句话说给了鲍叔牙听,并问他是否憎恨管仲?鲍叔牙听后笑着说:这才是我认识的管仲啊,他就是这样的人,对待国家忠心耿耿,丝毫不掺杂个人感情,我实在没有怪罪他的意思。管仲在听说鲍叔牙的回答后,又回忆起二者的过往,于是他感慨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管仲和鲍叔牙二人的友情从幼时相交,同门学艺、再到一起做生意、各为其主、最后到同朝为官,经过了时间的考验,又从不因为政治立场、地位高低、财富悬殊等因素而改变,相知相交,互相尊重,包容理解,千古传颂,二者之间真挚感人的友情被后世称为:“管鲍之交”。
管鲍之交
真正的友情是尊重、是包容、是理解、是平等,更是漫长时间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