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胡清华
常常于某个午后、某个黄昏,怀着别样的心情,打开记忆的袋囊,任由思绪在故乡严西湖的涟漪中荡漾开去,思念便不可竭止地从村头水井旁辘轳的吱呀声中氤氲滋生。
熟稔于心的是那带着乡村气息的温润的风,纠结着袅袅升腾的炊烟;还有那宝镜般清透的严西湖,尽收着浮云、青山的倩影;更是那极尽绚丽的夕阳,点染着诗般的乡村晚景图。
带着丝丝眷念,夕阳也把它最后一点心情倾洒在那间农家小院里。院中的老人坐在矮凳上,眼中透着慈爱与期待,痴痴地看着小路的尽头,静静的,似一幅剪影。坐得久了,老人也会站起身来,费劲地直起驼背,看看她久盼的人回来没有。
老人就是我的奶奶,每个这样的傍晚,她都会在这小院里等待下班归来的父亲,每每看到父亲回家,她便收获着满心的喜悦与知足,为父亲张罗着晚餐。我坚信,那时奶奶的整个世界就是我的父亲了。
奶奶的一生命运坎坷多舛。战火硝烟充斥了她整个童年,长大后因家中孩子多,饥寒交迫的奶奶逃到乡下只为求得一口果腹的饭食。在一个小山村里,她嫁给了当农民的爷爷。婚后,奶奶接连生育了几个孩子,却因生活的贫困,都不幸夭折,那些岁月,奶奶流尽了一生的眼泪。上天的怜悯,在奶奶四十多岁时,她生下了视为生命的父亲,她给父亲取名补元(即弥补了自己丧子的缺憾)。因为有了父亲,奶奶不再心存抱怨。然而,灾难总是如影随形,五四年的那场特大洪水又让奶奶遭受了厄运,无情的洪水冲垮了我家的房屋,奶奶为了抱出尚在家中睡觉的父亲,躲避不及,被一根横梁击中后背,从那以后,奶奶的背再也直不起来……家没了,生活也没有了依靠,奶奶仍然用她孱弱的身躯维持支撑着这个家,全身心地悉心照料父亲。父亲到了入学年龄,奶奶毅然决定让他去读书。为了凑学费,奶奶寒冬腊月里下田挖莲藕换钱;为了凑学费,奶奶舍不得买一块布为自己做新衣服;为了凑学费,奶奶走家窜户向别人借钱……
父亲很争气,19岁那年,他考取了南京的一所高校。而幸福的生活总是那样短暂易逝,命运再次开了个玩笑——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在那革命无罪,造反有理的年代,奶奶牵挂于远在他乡的父亲,惟恐失去这唯一的儿子,苦苦哀求父亲回到家乡。在大学校园求学三年的父亲没有拿到毕业证,带着深深的遗憾离开了南京。
回到家乡后,作为知识青年的父亲很快受到重用,他带领家乡人进行水稻改良;从湖南运回果树苗,在大大小小的山上种植果树。看到父亲忙碌的身影,奶奶常常心疼不已,在生活上更是关怀备至。
那时的我,哪里能理解奶奶对父亲的疼爱。看到奶奶对父亲的嘘寒问暖,听到奶奶因为我和哥哥偷吃她为父亲留下的食物的训斥,我甚至有些怨恨奶奶,怨恨她的偏心。
周而复始,日出日落,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去,在岁月的轮回中,我渐渐长大。小小的村庄也慢慢容不下我向往外面世界的野心。我那么强烈地渴望时间快快过去,让我有足够的勇气和力量走出这个承载了太多伤痛的小山村,去开辟属于自己的一片广阔天地。在强烈的渴盼的膨胀中我却忽略了——时间赋予了我希望,同时也消磨了奶奶风中烛火般的生命,也给予了奶奶更多的沧桑与无奈。眼见得,奶奶的脸上已满是沟壑;眼见得,奶奶花白的头发已是银白一片;眼见得,奶奶老掉了最后一颗牙齿。一双变了形的小脚也让她步履蹒跚;深陷的脸颊让奶奶失去了昔日的美丽。
终于有一天,我想象中会一成不变的平静生活发生了变故——奶奶中风偏瘫了,半边身体不能动弹。还记得那个沉默的夜晚,父亲铁青着脸,几句话掷地有声:“爷爷去世得早,奶奶这一生受尽了苦,到这把年纪了,还要受这样的罪,谁要是嫌弃奶奶,不要怪我无情!”此后,父亲用常人所不能及的细心与耐心点燃了奶奶生的希冀。他亲自为奶奶做可口的饭菜,一勺一勺喂给奶奶吃,夜晚也陪伴在奶奶身旁,为奶奶端茶送水。奶奶想要吃的东西,他千方百计地满足。一有空闲,父亲便坐在奶奶身边,一边为她轻轻按摩瘫痪的肢体,一边和奶奶聊着家常。而那天放学时我无意间看到的情景,更是深深震撼了我的心。那天,我如往常一般放下书包去看望奶奶,正好看到父亲扶奶奶起床,一个不留神,奶奶的额头撞在桌子角上,顿时起了个大包,父亲小心地扶奶奶躺下后,猛地跪在床边号啕大哭,父亲是个铁骨铮铮的硬汉,我从来没有见过他流过一滴眼泪,此时的情景也不由得让我呆了。父亲握住奶奶的手,一个劲地对奶奶说着自己对不起奶奶,让奶奶受苦了一辈子。多年来,父亲那悲恸的背影刻在了我的灵魂深处,难以忘怀。慈母舐犊恩,儿女反哺情,奶奶与父亲,父亲与奶奶之间的沉甸甸的爱,是永远无法掂量出它的分量。一年后,年老体衰的奶奶终究还是离我们而去了,奶奶走时面色安详,就像睡着了一样。逝如秋叶之静美,奶奶是幸福的。
故乡的严西湖依然循着它的轨迹静静流淌,永远都满溢着温柔,永远都装载着沉沉的爱。满怀着心事,带着浓浓的愁思,荡漾在清澈的湖面。只是,故乡熟悉的乡音中,少了奶奶的呼唤,一张张熟悉的面庞中,少了一份属于奶奶的慈爱。离开家乡多年,置身于城市的喧闹,但总会在内心深处留有一份宁静,那是属于故乡的。
【投稿说明】欢迎文友原创作品投稿,投稿邮箱609618366@qq.com,本号收录乡土、乡情、乡愁类稿件。随稿请附作者名,带图片最好。我们公众号已开通,欢迎您搜索微信公众号:xiangchouwenxue,中文名:乡土文学公众号,关注我们。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若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