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初蔻
近两年关于医护题材的电视剧很多,比如《外科风云》、《急诊科故事》、《促醒者》等。
从这些影视剧中,我们不难看到那些身患重病的场面,同时也在这些故事中看到了人性最本能的反应。
特别是住在ICU的病人家属,他们心情复杂、态度不一。
ICU里的病人往往都是深度昏迷状态,他们插着呼吸机和全身的管子,在用仅有的尊严和死神搏斗。
无疑,他们是疼痛的,既有可能是绝望的,也有可能是麻木的。
一号病人:雷先生,45岁,建筑工地工人
雷先生是在建筑工地被工作的吊车砸中后背的,连带颈部也同时受到了伤害,送往医院时,情况十分危急,他属于损伤级别较高的一类。
经过抢救,他住进了ICU,专人护士照顾不到十天,花费30多万元,后期还需要在康复医院长期护理,未来很迷惘。
雷先生刚开始抢救的时候,他的妻子还哭得撕心裂肺,不停地请求大夫治好她的丈夫。在经过十多天的催款和等待后,这个女人从伤心到失望,慢慢表露出放弃治疗的意愿。
可以说,在相濡以沫的情感和日益增加的后续经济负担来看,哪种选择都会让人痛苦。
那些不得不放弃ICU病属的亲人们,可能会因此愧疚后半生。
二号病人:付先生,34岁
付先生住到ICU是因为一起车祸,因为全身受伤面积较大,所以造成多器官及凝血功能衰竭。
即使抢救过后在病房里受到最好的照顾,他的生命体征还是在不断恶化。
当病人家属都认为付先生的生命不会再继续时,他的伤口却在某一天不再出血。也许是他自身的身体机制在保护他,让他停止受到伤害。
好在,付先生家里经济状况不错,他的家人举全家之力挽留他的生命。奇迹的出现给了家属无限的希望,最终付先生平安出院。
三号病人:孟女士,49岁
孟女士是因为突然休克被送进医院抢救的,随她一起到来的是她八十多岁的父母。
老两口的身体显然不太好,腿脚也不灵便,但未见其他家属的身影。就这样,交费及其他办手续的事情,都由这位老父亲代办。
手术期间,老母亲才告诉护士,这个女儿是他们的三女儿,老大也是女儿,不过前年就去世了。儿子是老二,怕老婆,很少回家看望他们。
这个三女儿有精神疾病,一直没有结婚,和父母住在一起相互照顾。
后来孟女士住进了ICU,纵使父母的爱再深如大海,也无力支付女儿的高额住院费用。老夫妻除了绝望,没有其他办法。
最终,孟女士在没有病愈的情况下出院,后续结果估计不会乐观。
一个人究竟有多爱你,也许你躺在病床上才知道。是否爱惜身体,关系到未来的生活质量。
健康的时候,觉得啥都不是事。酒也拼命喝,烟也拼命抽。直到心脏要搭桥,烟就戒了。或是肝脏严重抗议,酒就戒了。
不躺到病床上,特别是那些“吓人”的病床上时,微不足道的痛苦根本不会使人警醒。能认真反思自己生活习惯的人,必定是经历了什么刻骨铭心的“恐惧”。
教堂的祈祷多吗?但多不过重症病房的声音。人间太多的疾苦,在病魔面前软弱无力。
医院里那些呻吟、那些叹息、那些沉默、那些眼泪,终究是人性与经济实力的一场较量。
你不能说放弃病人的家属就是不爱他,爱是要付出代价的。
见过太多生死的医护人员,最后也只能说:愿疾病远离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