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渣男”的自述:“追过5个人,追到就想分手”

发布者:百脉斋主 2023-5-28 13:50

你会对伴侣的亲密举动感到恶心吗?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很难接受强烈的情感表达,理想的情绪状态是“波澜不惊”。

他们被称为“恒温型伴侣”,对稍微热烈一点的感情都感到反胃。

假期时,我有机会和朋友林爽进行了一次长谈,他最近正好受到类似的困扰。

在又一次脱单失败后,他感到无比困惑:

“谈恋爱就一定要经常联系吗?”

林爽希望谈一场“不用太联系”的恋爱,就像朋友那样,知道彼此存在即可。

他今年27岁,1年前开始积极脱单,前后和4、5个女生暧昧过;

每次都在一个月内火速撤退,原因都大同小异,总之就是——

“亲密的关系,太让人窒息了。”

一旦感知到对方的依赖和亲密,林爽就像受了刺激的乌龟,连忙缩进壳里,斩断关系。

图源:pexels

像林爽这种行动上的“渣男/渣女”并不罕见,他们很难维持长期的亲密关系。

他们有一个更让人熟悉的名字——回避型依恋。

今天借着林爽的经历,我想和大家一起,走近回避型依恋的世界。

01 太热烈的感情,使我不安

“恋爱的警铃响起,就是我逃跑的时刻。

林爽的几段暧昧,都是这么无疾而终的。

周围的朋友经常打趣,说他是“没有感情的杀手”;

总是在恋爱的苗头刚显露时逃跑,留下对方措手不及。

如果将内心的情感容器比作堤坝,一般人的堤坝高9米,而林爽的只有3米;

情感含量稍高,水就会汹涌溢出,堤坝崩溃。

情感的水位漫过界限,林爽内心便会涌起汩汩压力。

他本能地感到危险,心中“快逃”的声音越来越大。

图源:pexels

对林爽来说,恋爱就像一场猫鼠游戏,在追到的那一刻,游戏终止。

随着年纪增长,身边人一个又一个恋爱;

林爽内心并没有“好想恋爱”的冲动,只是觉得,自己应该有这样一段经历,也许可以尝试一下。

在朋友组织的剧本杀局上,林爽认识了女孩A。

他被A吸引,对方直率、爽朗的性格仿佛自己的反面;

她就像一头带角的小牛,时不时挑衅下世界。

刚刚接触时,林爽对对方感到无比好奇。

他们一个是静水,一个是小火山,碰到一起,生发出奇妙的化学反应。

两人保持着合适的社交距离,有一搭没一搭地聊天;

发出一句话,就好像丢出一个漂流瓶,等待对方在合适的时候回复,丝毫不急切。

因为没有期待,得到地所有回应都成了惊喜。

林爽在这种自由而松弛的追逐中感到舒适,两人像是在围着花园散步的邻居,偶尔相遇,就聊上两句。

图源:pexels

对于普通人来说,亲密关系的初期是不断是升温的过程,两人的心理距离从远到近,逐渐敞开,暴露脆弱和需求。

而林爽觉得,这种不远不近的距离,是自己最享受的状态。

随着时间推进,两人的熟悉感逐渐建立,A开始变成主动的那一方,经常找林爽。

时不时打来语音电话分享日常,吃到好吃的东西兴会即刻分享,邀约一起周末去看画展......

扑面而来的亲昵,反到让林爽感到压抑。

他感觉自己的心理空间被挤占了,透不过气来。

“似乎被绑住了,什么都要分享,总要一起干点什么。“
“这在我看起来很幼稚,理想中的关系是更独立的。”


林爽非常在意“独立”二字,他暗暗觉得,所有人都应该将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

大多数回避型,都会很在意界限感,他们的边界是僵硬的。

因为幼年时期就没有与父母建立起良好的亲密关系,他们自动阉割了自己对亲密、依赖的需求,并认为,那是幼稚的。

强烈的情感需求是不合理的,硬着头皮回应还不如让他加班。

两人接触2个月后的一天,约着一起散步,A终于按捺不住,捅破了窗户纸,提出想与林爽进入恋爱关系;

林爽整个人僵在地上,嘴像被抹了胶,嗯嗯啊啊的,很难给出确切答案。

其实,他内心已经脑部了上百次拔腿就跑的画面。

“对方提出确认关系,简直是我的噩梦,好像我的地盘要被别人入侵了。”

“入室抢劫般的爱情”,可以诠释林爽对“被表白”的感受。

他将自己的内心比作一座带高围墙的庄园:

和不熟的人交往,大家可以站在围墙外的门口聊天;

说些俏皮话,保持令人安心的社交距离,彼此的真实生活只在背后若隐若现。

当关系渐渐拉近,预示着自己需要将围墙的门打开;

邀请对方进来看看杂草丛生的前院,互相暴露最不堪、脆弱的一面,那种感觉实在太糟糕了。

这好比大年初一你睡眼惺忪,顶着眼屎坐起来,发现床边坐着一排亲戚,极其窒息。

只会想给自己一锤,久久昏睡过去。

林爽说,这种入侵的感觉令他“恶心”,但有别于真正的作呕的恶心;

这是对陌生情感的恐惧、对被束缚的不安;

无数种情绪向他倾倒过去,非常难受。

在几次短暂的关系后,林爽察觉到自己对“承诺”的抵触——

这意味着要对彼此的情绪负责,要满足对方的期待;
而这些,是他在成长过程中从未体验过的。


在觉察到这一点后,他再次进入暧昧关系时便更加小心谨慎,一遍又一遍暗示对方:

“我们只是比朋友更好一点,但还没到在一起的那一步。”

这是一种很容易被定义为“渣”的想法,背后却暗含林爽对亲密关系的悲观态度——

它是脆弱的,不可信的,所以我无法给你承诺。

图源:pexels

对于恋爱,林爽既渴望又抗拒,他心中有一座名叫“恋情坟墓”的倒计时钟,哔哔作响,不断提醒它——

离警铃作响还有4天,离关系破裂还有6天......

他这种保有边界感地主动,使女生们在接触初期感到舒适;

但当女生感到上头,并展现出依赖时,林爽便近乎本能地撤退——

不想联系、不想回复。

以至于每个女生在离开时都表示,遭遇了一次“溺水般的感觉”。

林爽说,当感知到双方的需求不匹配时,他会觉得“内心的理想伴侣崩塌了”,那不是自己想找的人。

而正面的冲突会让事情更加复杂,所以才选择缩回壳里,试图让时间稀释一切。

对普通人来说,无回应之地即绝境;

而对回避型依恋者来说,不回应则是最安全的回应,是他们惯用的防御机制。

成长过程中,“被忽视”的感受一直伴随着他们,以至于已被合理化为一种正常的处事方式,也以此来应对他人。

02 被情感忽视的童年

如果70年代有“卷王”这个词,林爽的父母当之无愧。

父母出生在农村,是当时村里仅有的大学生;

他们靠着考学,凭一己之力将家从农村带进城里。

童年的艰辛、物质的匮乏,使得林爽父母对自己格外严格,也以同样的标准要求儿子。

“学习,考好的成绩,去更大的城市,一切都按部就班。”

林爽和我提起这些时,语气里带着一点难以察觉的无奈,但更多的是自嘲,他说自己是不折不扣的“小镇做题家”。

图源:pexels

小学时,正值父母事业上升期。

为了避免孩子染上贪玩的习性,母亲白天将林爽锁在家里,并带走家里所有的遥控器,甚至网线。

因此,林爽很小的时候就习惯了独处。

做完习题册,窗外传来小朋友门嬉戏玩闹的声音,林爽暗暗眼馋;

但只能趴在地板上,把仅有的绘本翻了一遍又一遍,饥肠辘辘等父母下班。

长大以后,家的厚厚的墙壁,内化为林爽内心的围栏,将自己与外部世界阻隔开来。

林爽回想起来,那时候的自己像一台被规划好功能的机器;

出厂的任务就是“好好学习,让父母满意”,而其他的,似乎没有人在意。

图源:pexels

林爽用“冷静、安静、平淡”来形容自己家的氛围。

父亲的话很少,除了口头关照秋林要好好学习,便是坐在沙发上研究时事问题。

父亲就像家里的影子,好像在那,又好像不在那。

母亲是家里真正的主心骨。

林爽从母亲身上读到很浓厚的“紧绷感”,一种被鞭子追赶的迫切,想让这个家变好、更好、越来越好。

朝夕相处十余年,家里三口人的话题却只有那么几样:

自己的成绩、别的孩子的成绩、父母工作的艰辛......

“为什么别人又可以玩的好,成绩也不落下?”
“ 同样是花钱了,你得找找自己的原因。”


林爽不知道,母亲口中的“别人”是谁,只知道自己永远被那个“完美的敌人”压制着,永远达不到母亲的预期。

除此之外,父母很少和他有额外的沟通。

图源:pexels

刚上高中那会儿,一次午饭的餐桌上,母亲破天荒问他在学校过得怎么样。

林爽很意外,就像一只突然被关注的小野猫。

他兴致高昂地与父母分享自己的生活:

新认识的同学、加入的辩论社团,以及隔壁班的老朋友......

可显然,这并不是母亲想要的答案。

林爽的愉悦在母亲眼里是“飘飘然”的,是对不起自己的,在这个家庭里,这种高昂的情绪是危险的。

母亲眉毛一拧,筷子摔在餐桌上,桌面随着餐盘震动。

林爽的心猛地捏成一团:我又做错了。

母亲大声呵斥:

“花钱是让你去上学的,你这是在干什么?

说着一个巴掌甩到他脸上。

林爽鼻血汨汨流出,他完全不明白,为什么自己的开心与喜悦,会令母亲如此愤怒。

自己的喜怒哀乐,是有罪的,是不被允许的。

图源:pexels

类似的细节数不胜数,林爽越发觉得自己是一台工具,是不可以不满的,不可以反抗的。

高三时,高考逼近使得他压力倍增。

他试图向父母倾诉学业的无力,父亲的回应使他愈加绝望:

“我真的不懂,好吃好喝供你,你只需要学习,有什么压力呢?”
“真的太不知足了。”

“你只需要学习,这一件事很难吗?”


在父母眼里,与学习无关的正面情绪是在“耽误时间”,而那些负面情绪,是矫情、抗压能力差,根本不值一提。

为了使父母满意,也使自己不再失望,林爽逐渐学会剥离出自己的情绪,用强大的理性面对生活。

图源:pexels

他在内心一遍遍强化一种感受:

不优秀的我是无法被爱的,没有人能真正理解彼此,抒发情绪是无用的。

这也正是回避型惯用的策略:

将关系的建立完全理智化为价值的交换,只有优秀才会被爱。

长大后,林爽独自外出求学。

与父母告别,走进机场的那一刻,他却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自由。

求学期间时常听朋友同学说起对家的思念,林爽总是无法感同身受、保持沉默。

他只记得家里永远弥漫的那种疏离清冷的氛围,这种氛围令他熟悉也痛恨。

这样的地方,有什么可思念的呢?

03 拥抱一只刺猬

在第4次试图进入恋爱失败后,林爽察觉到自己在亲密关系中的古怪之处:

排斥亲密

过于独立

理想化伴侣

习惯回避冲突

他开始接受心理咨询,期待能给自己坚固的心灵松一松土。

其实,一旦回避型意识到问题所在,改变就不那么困难了;

如果像林爽一样,对自己感到好奇、想有更深度的情感体验,有内驱力的改变就是顺其自然的过程。

林爽对我说,虽然不想承认,看似独立的自己其实是很缺乏安全感的。

“我的背后是空无一人的。”
“我妈经常问我,为什么遇事不和家里说,我小时候说过啊,他们听过吗?“


图源:pexels

由于内心深深的不安全感,回避型依恋者们也许看起来很乐观、健谈;

他们习惯性向外界表达善意,可能只是惧怕冲突、压抑自身情感,长期习得的结果。

事实上,因为从小没有得到过情感上的回应,他们很难发自内心地同理与关心他人。

就像林爽,接到女生打来的语音时,第一反应是“怎么又粘我”,很难感到温暖。

图源:pexels

回避型就像一只外表带刺内心软糯的刺猬,内心的温暖被压在层层冷漠之下。

我们很想对回避们说以下两点:

1、依恋类型是流动的

也许你们在亲密关系中屡屡受挫,对自己回避的特质感到无奈

但也不要忘记,“回避”已经是幼小的你们做出的最好选择了,它就像一张盾牌,保护你们安全长大,不用急着丢掉它。

更需要知道的是,我们的依恋类型是流动的;

童年的不好经历,是可以在成年后的抱持性关系中被治愈的,回避型转为安全型是有可能的。

而最好的方式就是心理咨询,与咨询师建立一段稳定、持久的关系。

2、表达感受不是可耻的

表达负面情绪并不丢人,甚至是可爱的,让人感觉真实的。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找到那个让你感觉安全、不恐惧的人,试着向ta表露自己的真实想法,看看反应,也许一切并没有你们想得那么可怕。

对于觉得自己伴侣是回避型的朋友,我们也有以下几点建议:

1、区分回避型和海王

值得注意的是,回避型与海王有很多行为上的共性——

他们若即若离,他们不轻易确定关系,但也不排除两者有交集。

但最大的区别是,回避型们在关系初期可能是很为他人着想的;

始终保持边界感,不太会主动说一些撩动人心的腻歪话,相处起来比较“清爽”。

2、将重心放在自己身上

回避型和焦虑型绝对是相爱相杀的一对,焦虑型负责追,一次又一次向对确认感情,而回避型负责逃,想挣脱这种无形的压力。

两个人对亲密关系的需求截然相反,对彼此来说都是情绪的浩劫。

如果你恰好是焦虑型,遇上严重的回避型,可以问一问,自己是否有强大的内心,来抵御对方一次次的冷漠与回避。

无论如何,爱自己永远需要放在第一位。

为了感谢大家的关注,我们准备了一份免费的心理健康测试量表,限时发放。(私信回复量表,可以获取领取方式哦~)

如果您有情绪压力,原生家庭,婚姻情感,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困扰,需要心理咨询,可以私信和我们详细沟通

作者:清筠

图源:网络

首发:壹点灵心理

专注心理成长,温暖而有力地爱着你

推荐阅读
阅读排行

Copyright © 2021-2025 领读者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提供好文章在线阅读,经典好文章推荐好文章摘抄日志随笔等各种文章应有尽有。

蜀ICP备0904315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