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热恋到金婚!看清华爱情故事

发布者:芒果小酪 2024-10-11 14:15

九九重阳

亦是久久相守

时光荏苒,流年似水

却沉淀出最珍贵的情谊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约定

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细水长流

是一生践行“爱国奉献、追求卓越”

道路上最坚实的后盾

……

近日,清华园中

30对伉俪齐聚一堂

共度重阳、共庆金婚

五十载风华

从青丝到白发

让我们一同聆听

他们跨越半个世纪的浪漫爱情故事

“家务活我俩都是抢着干”

王克争 机械系退休教授

刘文焕 党委组织部退休研究员

1964年入学,王克争和刘文焕读书时是同学,两人相识相爱。毕业后一同留在机械系工作。相濡以沫50年,责任是他们爱情保鲜的秘诀。

刚参加工作时,虽然两人日常工作都很忙碌,但他们相互支持,在保证做好工作的同时,对家里的事务也主动承担,从不相互推脱。

王克争说:“反正我俩抢着干,谁有空谁干。”在他眼里,对家庭的责任感才是爱情和婚姻维系的基石。

不论是买菜做饭、接送孩子上学,夫妇二人都是彼此协调商量着共同承担

“我和王老师不会分得很清,既然结了婚就是一体的,是一家人。”刘文焕看着王克争笑着说。

王克争(中)和刘文焕(右)携孙子在海边

上世纪90年代,夫妇二人先后赴海外深造。

当时书信往来不便,两人便约定好一个时间,守在办公室的电话机前等待着来自远方的问候。

王克争退休后参加了清华离退休教职工合唱团,曾多次在央视舞台上演出。

刘文焕坚持退而不休,发挥在学校组织部门长期工作积累的丰富经验,审阅入党材料,身体力行地为学校作贡献。

退休后两人参加离退休教职工趣味运动会

肩负着在工作、家庭和婚姻中的责任,两人相互信赖、相互扶持,用浪漫与坚守度过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婚姻。

“军功章里有你一半

也有我一半”

董名垂 自动化系退休教授

刘廷文 电机系退休教授

“军功章里有你一半,也有我一半。”刘廷文在她的回忆文章中写道。

1965年入学与董名垂相识,1970年毕业后交往,1974年结婚,他们在50年风雨同舟之后,仍手牵手相互依偎着。

1999年,董名垂(右)和刘廷文(左)在广州越秀公园

1976年7月,唐山大地震发生。

时任自动化系元四班党支部书记兼班主任的董名垂陪同工农兵学员在学校东大操场搭建临时抗震棚,和学生们同吃同住。

某天,归家的董名垂告诉妻子,他被任命为自动化系赴唐山抗震救灾队队长,将带领16人队伍即刻出发,并希望妻子把出生刚6个月的女儿送去南方的父母家看护。

2012年夫妻二人游览北京香山公园

尽管心中有百般不舍,刘廷文还是送别了远赴灾区的丈夫,带着孩子坐上了前往江苏的火车。

历经长途跋涉,她将还在襁褓中的孩子留在了他乡。

在带有两人各自大学班级号的清华零零阁留念

婚后,两人经历了6次离别。

从农村插队,到地震救灾;从出国进修,到科研赴命。

他们的爱情中含有太多时代的缩影,在一次次的离别和团聚中,诠释着清华人的奉献精神与家国情怀。

“找对了人

所以这五十年尝到甜头了”

徐友春 资产管理公司退休职员

董淑珍 化学系退休教师

退休后,学理工科的徐友春最大的心愿是弥补从前文科短板的遗憾。为此,他成为了学校离退休教职工荷韵诗社的一员。

每天早起锻炼完,就坐在书桌前研究诗律,尝试诗词创作。相比之下,他的妻子董淑珍更活泼,十分热心文体活动。

50年来,两人在家中虽然性格“一动一静”,在生活细节处却尽显爱意。

徐友春总是记挂着董淑珍的日程,提醒她该去唱歌了;董淑珍也在厨房下功夫,让老两口的饮食营养均衡,一起“健康地变老”。

徐友春(右)和董淑珍(左)游览海淀区北坞公园

“他这个人甭管做什么都特别认真,这是我最欣赏的点。”在董淑珍看来,徐友春身上严谨勤奋的习惯从未变过。

在设备仪器厂工作期间,他曾配合国家教委电教司第三次援藏工作任务,为西藏电教馆配100套卫星地面站。

“到了西藏就开始缺氧,脚上像踩了棉花一样,头重脚轻。”徐友春回忆道。

经过他和同事的努力,西藏当时的电化教育走在了全国前列,藏区孩子们也能在电教馆收听教育材料。

在徐友春心里,董淑珍就是他的理想型。

不论是两地分居期间,还是平日里相处,他们总是彼此支持,从无怨言。董淑珍认为,生活就是平平淡淡,简单就是幸福。

在50年金婚之际,二人仍爱意满盈。徐友春笑着说:“找对了人,所以这五十年尝到甜头了。”

“就想踏踏实实过日子”

赵广木 机械系退休教师

房兴焕 数学系退休职员

在上世纪60年代清华精仪系所属的9003工厂,赵广木是电工,房兴焕是磨工,两人由此相识。

“那时候家里都困难,平时接触多自然相互有感情了,就想踏踏实实过日子。”回忆起相遇的点滴,房兴焕幸福地说道。

在她眼里,赵广木身上最吸引人的优点就是踏实专一、会照顾人,是个不折不扣的“老实人”。

赵广木1970年进入清华计算机系读书,比房兴焕要晚毕业。尽管二人一个已经参加工作、一个还没毕业,但感情并没有因此减淡。

赵广木(左)和房兴焕(右)在清华图书馆前合影

夫妻俩的性格互补,赵广木是慢性子,房兴焕是急性子。

“有时候让他干点事儿半天也不来,我就着急上火,但只要我一急,他就不吭声了。”

虽然偶有争吵,但这恰恰也变成了性格截然不同的两人沟通相处的“舒适区”。唯有爱才能让彼此包容对方所有的脾气。

2015年夫妻二人在三峡旅游

“我有时出差全国各地安装集成电路设备,一走就是3个多月,家里带孩子照顾老人都是她一个人承担。”在赵广木看来,家庭成员之间关系和谐也很重要。

退休后,赵广木一直担任机械系离退休教职工党支部书记,房兴焕也在数学系原来所在支部担任支委。

在工作上老两口还能感受到彼此的照顾,正如年轻时一样,“你包容我、我体谅你”,才有了如今的五十载柴米油盐,一辈子不离不弃。

“互相欣赏、互相扶持”

王锦标 自动化系退休教授

胡延 自动化系退休高级工程师

王锦标1970年从清华毕业后留校,成为自动化系1970年建系后的第一批教职工。

胡延于1970年北京石油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化工厂工作。俩人相遇相识,1974年结婚生子。1977年,胡延调回自动化系工作。

“互相欣赏、互相扶持”是夫妇二人50年金婚爱情的最好形容。

王锦标与胡延的家庭合照及结婚照

王锦标专注于计算机控制,在自动化中承担着“大脑的角色”;胡延专注于自动化仪表,承担着“耳目手脚的角色”。

俩人所从事的教学研究工作刚好互补,用王锦标的话说:“她管两头,我管中间”。

研究所的工作复杂繁忙,但夫妻二人各有所长、配合默契,不仅在专业领域中相互扶持,而且在生活中也成为了“最佳拍档”,成就了彼此人生最温暖的旅途。

婚后,胡延仍在燕山石化工作,一家三口的团聚只能寄托于呼啸穿梭于京郊的火车,每两周才能搭上一趟。

1976年唐山大地震时,胡延正在工厂无法回家,王锦标就带着母亲和一岁半的儿子住在临时搭建的防震棚里。

如此的三四年里,每次短暂相聚、每次旅途匆匆,都是爱意的默默倾注。

1989年春节,一家三口于江苏老家合影

退休后,两人有了更多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

王锦标仍在持续地奉献自己的“银发智慧”,出版了《计算机控制系统》系列教材并录制了近300条教学视频。

胡延退休后经常参加学校和社区组织的各种活动。

回到家里,两人则有更多时间共度家庭生活、一同游览风景,在柴米油盐的平淡中享受天伦之乐。

半个世纪的相知相伴

是坚如磐石的爱最好的印证

岁月金光闪闪,历久而弥新

在这秋高气爽的金色重阳

送上我们最美好的祝福

岁岁安康 幸福美满!

2024年清华大学金婚庆典活动现场

推荐阅读
阅读排行

Copyright © 2021-2025 领读者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提供好文章在线阅读,经典好文章推荐好文章摘抄日志随笔等各种文章应有尽有。

蜀ICP备0904315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