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苏州府常熟县的一户王姓人家,育有一个年仅八岁的儿子,名叫王志明。王志明是个天资聪颖、聪明过人的孩子,加之身材健壮,深得父母的疼爱,尤其是母亲对他更是溺爱有加。王家虽不能说家境殷实,但也算是小康之家,维持日常生活倒也宽裕。
父亲王老爷子是个做小生意的人,为人诚实守信,脾气又好,因此找他买东西的人络绎不绝,家里的生计就靠他这点小买卖维持。由于夫妻俩就王志明这么一个儿子,所以家里并没有其他多余的开销。如今,王志明也被父亲送到了学堂念书,一家三口的日子过得和和美美。
王志明在学堂里可是个备受赞誉的好学生。先生们觉得他聪明过人,常常勉励他好好学习,将来定能有所作为。王志明非常听话,总是认真听讲,学习自然是一天比一天好。
尽管王志明学习出色,但他是个性格内向的孩子,不喜欢与人交际,总喜欢独来独往。同学们都说他不好相处,但他并不在乎,依然我行我素,从不主动与其他同学搭话。
父母心中明白,他们的儿子王志明有着颇为孤僻的性格。母亲不止一次地对父亲说过,她疑惑这孩子的性格到底是遗传了谁。父亲常年在外做小买卖,能言善辩,性格开朗;而母亲也是和街坊四邻相处融洽。然而,他们的儿子却不喜欢交朋友,每天从学堂回来后,就径直回到自己的小屋中。
父亲对此表示,只要孩子没有大的问题,而且热爱学习,那么这样的生活方式也未尝不可。
当王志明年满14岁时,他在先生的推荐下顺利地通过了童生考试。邻居们对他的才华表示赞叹,他们说这个年纪轻轻的孩子虽然平时不善言辞,但他的聪明才智却令人钦佩。
自从王志明成为童生后,他的父亲老王更加努力地工作。老王想着,儿子学习成绩出色,将来读书学习会需要更多的费用。因此,他决定更加努力地挣钱,为儿子创造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
王志明虽然平时寡言少语,但他心中明镜般清楚,父亲为了让他努力学习,付出了无比艰辛的努力。因此,他以加倍的努力去读书,学业自然也是出类拔萃。
当他十七岁的时候,身体已经长高,站在父亲身边,除了比父亲瘦一些,几乎与他一般高大。然而,王志明依然有着书生的模样,性格腼腆内向,邻居张大婶来到家里找王志明的母亲,看到王志明后,戏谑地说他看起来像个大家闺秀。王志明赶紧鞠躬致意,谦逊地说:“张大婶,您过誉了。”说完便害羞地逃进了屋里。张大婶听后,更是哈哈大笑。
王志明的母亲接过话题,她无奈地说道:“张大姐,我儿子志明今年也十七岁了。我每次提醒他,他很快就要到谈婚论嫁的年纪了,一眨眼就十八岁,算是成年人了。可是,儿子却总说,自己最起码也要先考中秀才再说。张大姐,你说说,别说咱们村里,就是咱们整个县城里,能考中秀才的有几个人呢!”
张阿姨听了,便道:“妹子,你儿子志明用功读书,这是件好事。不过,明年你该考虑给他说亲了。如果有哪家姑娘愿意,那可真是好事啊。志明不太爱说话,提前订下亲事,也是件好事。”王志明的母亲心中焦急,便道:“张阿姨,谁说不是呢?但这孩子只知道读书,也不爱跟别人说话,像个闷葫芦。这事还麻烦你帮着操点心,打听一下,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姑娘家,先给志明定下亲事。”张阿姨是个热心肠的人,很爽快地答应了此事,道:“你放心,如果有合适的姑娘家,我一定给志明说。”王志明母亲赶紧道:“那我就替志明谢谢你这个阿姨了。”
尽管张阿姨和母亲在外面聊得火热,但王志明却毫不在意,仍拿着书本认真地阅读。可能因为他从小到大都没有接触过女孩子。除了早上去学堂和晚上放学回家,王志明基本上不出门,所以没有机会接触女孩子,更别说说话了。所以他对男女之事一窍不通,也没有兴趣。他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上元佳节如梦而至,此日对于待字闺中的姑娘们而言,真可谓欢天喜地。原来,在这上元佳节特定的时光里,未出阁的姑娘们能够跨出家门,欢聚一堂,去灯会猜测灯谜,欣赏璀璨的烟花。而一些已经订了亲但尚未成婚的情侣们,也能够在这一天相约游玩,共享这节日的欢乐。
王志明家中的母亲从昨天便开始催促王志明,上元节当日一定要到外面游逛一番。然而,王志明却打不起精神来参与这热闹的庆典。然而,到了节日当天傍晚,王志明的母亲居然请他的表弟前来,不由分说地拽着王志明一同前往灯会。
今年的灯会果真热闹非凡,琳琅满目的商品摆满了各处:彩灯闪烁,玉饰流光溢彩,团扇飘逸动人。王志明首次踏入这样的热闹场合,心中不禁生出几分游玩的兴致。他心想:“既然已经来了,那就好好游览一番吧。”
表弟拉着王志明不断地前行,忽然远处传来了烟花燃放的响声。一朵朵烟花冲上天空,赤橙黄绿青蓝紫,各色烟花在空中绽放,照亮了整个夜空。王志明与表弟不由自主地驻足观赏,烟花的绚烂让他们暂时忘却了身边的喧嚣。
烟花表演结束后,王志明垂下目光,注意到不远处的一个摊位上,一个女子正在购买糖葫芦。这女子面纱低垂,无法看清她的容貌,然而她的一双明眸却是水汪汪的,灵动有神。一阵微风掠过,那女子的青丝随风轻舞。这画面如诗如画,美不胜收。王志明看得出了神,直到表弟喊他才回过神来。然而,待他再回过头来,那名女子已经消失在人群之中。
王志明环顾四周,没有发现那女子的踪迹,只好放弃寻找。他继续和表弟闲逛起来。他们又走了一段时间,看到前面有一群人似乎在围观什么,表弟拉着王志明挤进去看热闹。王志明无奈地笑了笑,只好任由表弟拉着他挤进人群。
原来这群人在围观一个下棋的孩子,而这个孩子竟然只是一个几岁的孩子。在这个喧闹的市场中,能够静下心来下棋的人就已经算是非常出色了,更何况还是个孩子。表弟还打听到,这并不是一个普通的棋局,而是一位女子设下的棋局。
如果谁能赢得这个孩子,就可以获得一对同心圆的玉佩。这对玉佩寓意着两人永结同心,是非常珍贵的东西。但如果下棋输了,就要留下一两银子,作为给孩子买零食的钱。一开始,很多人都认为与一个孩子下棋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但有几个人抱着轻松的心态与孩子下了一局,结果却全都败下阵来。这让后面的人开始认真对待这个棋局,不少人想赢得棋局,获得同心圆玉佩,好送给心上人。
然而,这孩子下了一段时间棋后,却始终没有说一句话,这让人们更加好奇。他们纷纷赞叹这孩子的棋艺真是不错,同时也都好奇这孩子的母亲是谁,他的棋艺又是师从何处。然而,这个孩子却始终保持沉默,让人们更是好奇不已。
王志明的表弟轻拍他的肩膀,建议说:“表哥,你的棋艺也不差啊,要不你去试试?”王志明却摇了摇头,“我不太想要那玉佩,也没有可以送的人。”表弟微笑道:“别这么早放弃,表哥。再说,你怎么能确定自己一定会赢呢?”王志明注视着表弟的眼睛,淡淡地说:“这个孩子的棋艺确实不差,但我已经观察了他半天,基本摸清了他的棋路。”表弟一脸惊奇,仿佛在问:只看了一会就能看穿他的破绽?
这时,他们身后传来一个女子的声音:“公子这么快就看出了破绽,真是棋逢对手啊。”王志明回头一看,愣住了——这不是刚才买糖葫芦的那名女子吗?真是太巧了。他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喜悦,却又不知道该如何表达。他站在那里,傻傻地看着那名女子。表弟以为他是因性格内向而沉默不语,便忙介绍说:“这位姐姐,我表哥的棋艺可是非常精湛的。”王志明赶紧拉了拉表弟的衣袖,小声说:“别乱说,我哪有那么厉害。”那女子看出王志明的害羞,便笑着提议说:“公子不妨和我儿子小宝下一盘棋,一较高低。”王志明听了赶紧摆手:“这怎么行?他可是你的儿子啊。”那女子笑了笑:“没关系。公子不妨试试。”
他礼貌地微笑道:“请允许我献丑。”接着,王志明开始与名叫小宝的孩子对弈。他们棋逢对手,你来我往,互不相让。然而,王志明逐渐展现出上风。此时,那名女子走过来,将糖葫芦赠予小宝,然后从口袋中取出一块玉佩,递给王志明,她称赞道:“先生的棋艺真是高超。此玉佩是约定的信物,还请先生收下。”
小宝非常热爱下棋,如今他的棋艺已超越了她,她已经无法再教导他。因此,她想到了这个方法来结识棋艺高超之人。今日遇到先生,不知先生是否愿意教导小宝下棋呢?王志明没想到小宝的棋艺竟然是由这女子所教,他对她刮目相看,心中充满敬意。然而,王志明从未教过别人下棋,他本想拒绝。但是,他的表弟插话道:“表哥,这是件好事,你就答应吧。这样,你也不用整天自己在房间中读书了,多无聊。”
那女子笑了笑,道:“小宝个性内向,不善言辞,连我这个当娘的也很少听他说话。我带他看了很多医生,但都无济于事。不过,他喜欢下棋,所以我就陪他下。”
王志明听了,心中一阵感慨,道:“好吧,但我不能保证每天都有时间。”
那女子道:“不必每天,你什么时候有时间来就好。”
于是,王志明便答应教小宝下棋。
过了几日,王志明按照那女子留下的地址找到了她的家。他来到城中一条偏僻的巷子,这巷子里有一户人家与别家门前的杂乱不同,显得很是整洁,这便是那女子的家了。
王志明敲敲门,没一会门便打开了。王志明一看是小宝,心中莫名得很是喜欢,笑着对小宝说:“小宝,我买了你喜欢的糖葫芦。”小宝接过糖葫芦,很是高兴,但是却没有说话,转身跑进院子,王志明也跟着进去了。
这时那女子走了出来,见是王志明,也很是高兴,道:“公子您来了,快请进。”
王志明第一次见到那女子的样貌,心头又是一振,她虽不是倾国倾城之貌,但是却清秀可人,如果不装扮,一点也看不出是位少妇。
王志明急忙鞠躬,说,夫人有礼了,您就叫我王志明吧。那女子掩嘴一笑,道,我和你年纪差不多,也不是什么大家闺秀,你就叫我春杏吧。王志明觉得春杏很是亲切,点了点头,便跟着春杏去了小宝的房间。这个院子不大,三座房子虽然破旧,但是却被打理得很是干净。春杏简单地交代了小宝几句,便出去了,屋子里就剩下王志明和小宝两人。王志明不擅长言辞,不知道该怎么和小宝相处,这时小宝拿出了棋盘拉着王志明坐在了棋盘前。王志明说,小宝是想要我跟你下棋吗?小宝点点头。王志明看着小宝倔强的小表情,猜想他肯定是对之前输了棋局心有不甘,想要赢回来,于是王志明便和小宝下起了棋。两人博弈了很久,王志明没想到,几天不见,小宝的棋艺又进步了,看来这孩子还真是喜欢下棋。很快一盘棋又以小宝一步之差败下来了。
王志明微笑着对小宝说:“你已经下得很好,多向别人学习学习,慢慢地你会越来越好。”小宝点头表示同意,并拉着王志明到书架前,指着上面的书。王志明抬头一看,发现这些书都是关于下棋的。他取下一本书问道:“你是想让我读给你听是吗?”小宝点了点头。
王志明接着问:“你认识字吗?”小宝摇了摇头。王志明又问:“你今年几岁了?”小宝伸出五个手指,王志明感到非常惊讶,五岁竟然能下这么好的棋。他决定用自己仅有的知识好好教导小宝,于是他拉着小宝坐下,认真地开始给小宝读书、讲棋。
春杏看到两人看得认真,放下茶水,静静地退出了房间。半年后,小宝已经和王志明非常熟悉了。每天他都盼着王志明来教他下棋、教他写字。王志明也越来越喜欢这个聪明伶俐的小宝。在这半年的相处中,王志明了解到小宝从三岁就没有了父亲,从那时起小宝变得不太爱讲话。这一切都是春杏独自一人靠着做女工养活着小宝。
王志明非常钦佩春杏,被她的坚毅所感动。我对春杏的感情渐渐萌生。春杏也在半年的时间里,深入了解了王志明,她发现这个表面上木讷的男子,内心却是热情而善良的。然而,春杏是个寡妇,还带着孩子,她觉得自己配不上王志明,因此,她把这份情感深深地埋在了心底。
这一天,张大婶子兴高采烈地来到王志明家,她喜笑颜开地对王志明的母亲说:“大妹子,有好消息啊!”王志明的母亲听到后,立刻猜测到是什么事情了。她紧张地问道:“张大姐,怎么样?有结果了吗?”张大姐笑着说:“当然有了!那个姑娘年方二八,眉清目秀,性格温柔,和志明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啊!”王志明的母亲听了非常高兴,她急切地问道:“张大姐,别卖关子了,快告诉我这是哪家的姑娘啊?”张大婶子回答道:“这是李婶子家的远房亲戚,家在德州。前些日子她来李婶子家走亲戚时我看到了,我觉得跟李婶子提了这事。李婶子也很是愿意。”王志明的母亲说:“在德州啊,那有点远啊。”张大婶子说:“娶媳妇嘛,远就近了也没什么,人好就行。”王志明母亲听了赞同地点点头,说道:“是啊,只不过不知道志明的意思如何。”
王志明在张大婶子一来的时候就知道了这件事情。这回他没有像以前那样读书,而是在屋里静静地坐着,听着母亲和张大婶子的对话。他的心跳突然加速,感到莫名的紧张。他知道这件事对他和春杏的关系将产生重大影响。过了一段时间,张大婶子就离开了。
王志明的母亲走进房间,向他询问对这门亲事的看法。她再次强调,虽然她可以等待,但对方姑娘不一定能等待他。万一他未能通过乡试成为秀才,他将不得不面对可能无法成婚的现实。王志明心中思念着春杏,却不知道如何向母亲表达自己的想法。他低下头,手指不停地抚弄着衣角。
由于准备参加乡试,王志明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去春杏家了。这天,他决定去探望他们。一进门,小宝就欢快地扑向他,春杏笑着说:“你有些日子没来,小宝可想你了。”王志明也笑着回应:“我也想你们。”然而,他立刻后悔了自己的回答。春杏听出了他的意思,赶紧对小宝说:“快进屋吧。”然后转身走进厨房。
时间流逝,王志明临走时向春杏和小宝道别:“我要去参加乡试,可能要过一段时间才能回来。请照顾好自己。”他的目光落在春杏身上,但他知道小宝才是关键。春杏没有说话,小宝点点头表示理解。王志明默默地离开了他心爱的春杏家。
两个月后,王志明在乡试中一举得中,成为秀才。这个消息在村子里迅速传开,邻里们为王家感到高兴,纷纷前来祝贺。在连续三天宴请宾客之后,王志明急切地去看了春杏和小宝。
让春杏和小宝都感到意外的是,小宝在见到久违的王志明后,竟然开口说话了。小宝看到王志明回来,立刻跑过去,说道:“你终于回来了。”然后紧紧地抱住王志明,仿佛害怕他再次离去。春杏看到这一幕,既激动又心疼。王志明也被小宝的举动吓了一跳,他抱起小宝旋转,边转边说:“我回来了,回来了。”院子里顿时充满了欢声笑语。
从此以后,小宝便特别喜欢粘着王志明,跟他说话不停。王志明也不嫌烦,反而更喜欢小宝。春杏看在眼里,喜在心上。这天小宝非要缠着王志明留在家中吃饭,王志明只好答应。春杏做了一桌子菜,三人坐在桌前,俨然一家三口,十分温馨。
小宝突然说道:“娘,我想让师傅做我爹好不好。”春杏没想到小宝会突然这么说,王志明也很惊讶,虽然他也想这样。这时春杏说道:“那你得问问你师傅愿不愿意。”王志明没想到春杏会这么说,他抬起头看向春杏,急忙说道:“我愿意。”小宝听了高兴得拍手说道:“太好了,我有爹了。”春杏听到王志明这么说,羞涩地低下了头。两人之间早有的情愫在这一刻终于挑明了。
王志明回到家中,满心欢喜。母亲察觉到儿子近来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比以前更加开朗,觉得其中必有蹊跷。于是,她便向王志明问道:“志明,你最近是不是有什么事情瞒着我?”王志明看着母亲,犹豫片刻,觉得这件事迟早都要告诉她,于是便将春杏的事情全盘托出。
听完王志明的话,母亲立刻表态:“不行,她是个寡妇还带着个孩子,这事要是让你爹知道了,他也不会同意。”王志明明白母亲的反对是出于关爱和担忧,于是他耐心地讲述着春杏和小宝的种种优点。
母亲听了王志明的话,叹了口气:“我知道春杏是个好姑娘,可你放着这么多未出阁的姑娘非要娶她,这是要被人说闲话的。”然而,王志明态度坚决地说道:“春杏比我更难,她都不怕,我有什么可怕的?母亲,您放心,春杏绝对是个好母亲,好媳妇,好儿媳。”
经过一番劝说,王志明的母亲终于被他说服了。她无奈地叹道:“你爹要是没意见那我就不说什么了。”第二天,王志明便去向他父亲述说这件事情。没想到,他的父亲竟然同意了。这个消息让王志明欣喜若狂,他立刻跑去告诉春杏。
春杏听到这个好消息后,感激涕零地感谢王志明的父母能够接纳她和儿子小宝。从此以后,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幸福美满。
半年后,两人缔结鸳盟,街坊四邻得知王志明娶了一个携带孩子的寡妇,纷纷前来道喜,有人戏谑王志明是看走了眼,才会娶了这么一个寡妇,也有人揣测这寡妇一定是图谋王志明家的钱财。然而,祝福的声音并未淹没猜疑,王志明与春杏依然携手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他们举案齐眉,相敬如宾,小宝乖巧地每日向王志明的父母请安,亲昵地叫声爷爷奶奶,两位老人对此深感欣慰,内心的喜悦溢于言表。春杏贤良淑德,把家中琐碎事务打理得井然有序,对公公婆婆孝顺有加,这使得王志明能够安心研读,母亲看到春杏的能干与孝心,对儿子的选择感到由衷的欣慰。
一年后,春杏为王家诞下了一个可爱的男婴,小宝荣升为哥哥,全家人沉浸在欢声笑语之中。而王志明在第二年的科举考试中,一举考中举人,随后步入仕途。一家人迁居县城,邻居们纷纷称赞王志明是娶了一位贤良淑德的巧媳妇,从此走上了人生巅峰。然而,只有王志明自己清楚这一路走来的艰辛与不易,因此更加珍惜眼前的幸福与美好。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一家人的生活愈发美满富足,祝福的声音也愈发响亮。人们常说,书生配巧妇,谁也说不尽的佳话;寡妇孝顺爹娘,一家子幸福美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