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天仙配》到《廊桥遗梦》,那些关于爱情的故事

发布者:日芒 2023-8-3 20:03

本文作者:爱水

暑假回到老家。入夜,辗转反侧,几近天亮后,方得入眠。一大早起来,开车回到烟台的家中,已是中午时分。

收拾妥当后,已精疲力竭。坐在家里的厕所马桶上,习惯性的,刷着手机。

偶然,在某音上,刷到了安徽省黄梅戏剧团新版《天仙配》的直播。打开的时候,剧情已经 进展到槐荫树下的场景了。

貌似大多数中国人,毋庸置疑,对黄梅戏都有着或多或少的好感。我更亦是如此。做为一个从小成长在农村的穷小子,乡村剧团上演的舞台戏曲,几乎就是我最基本的道德观和社会观的启蒙。

对于黄梅戏,我一度迷恋到什么程度呢?在DVD当道的年代,单单一部马兰主演的黄梅戏电影《龙女》,多年间,我就完整地看了不下百遍。岂止是每一句台词每一句唱腔啊,就连剧中每一个演员的每一个动作,至今,我依旧了然于心。

我们这一代人,对于黄梅戏的认知,几乎都是从《天仙配》和《牛郎织女》开始的。严凤英,以一人之力,把一个地方戏的戏曲品种,推到了几乎和国粹相比肩的高度。这样的事,七十多年来,在中国,再也没有第二个人,能够企及。

无论是《天仙配》还是《牛郎织女》,都是以当时社会最底层劳动人民的视角,把这一大波族群中的人,他们欲念里最理想化的幻想场景,不加掩饰地,硬生生照搬到戏曲舞台上。然后,利用舞台戏剧的效果,再把这部分人对于自身包括肉欲渴望的需求,通过魔幻现实主义的方式,以秉持当时社会环境需要的目的,夸张放大之后,呈现出来的舞台艺术形式。

简而言之,以这两部戏曲电影为代表的艺术作品,其存在的意义,首先就是满足了当时那个时代,很大一部分社会大众,对于性幻想的渴望罢了。

但是,做为一个深度的戏曲舞台艺术爱好者,即便是我第一百遍看《龙女》的时候,我依然会第几百次泪飞如雨。就像今天,一个人的周末,手机搁在眼前,我一边看戏,一边喝着茶。沙发上,我的手边,同时还放着一条用来擦拭泪水的毛巾。

电影《天仙配》的故事场景,发生在丹阳郡,也就是现在的安徽省宣城地区。四年多前,我在这个地方,工作生活了整整两年的时光。这个时间,和李白在宣城待的时间,几乎是相等的。我和李白,跨越一千多年的时空阻隔,我们俩,在宣城这块土地上,各自喝的酒,我有兴趣,可以与太白兄一较高下。

初到一地,言语不通,本不奇怪。本地同事们之间的方言交流,于我来说,甚至还不如我当初在韩国工作的时候。直到有一天,我所居住的小区里面,来了当地黄梅戏剧团的演出,在听懂安徽方言层面的任督二脉,一下子给我打通了。

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谁的眼泪在飞?那既是流星的眼泪,也意味着好运就要来临。一台两个多小时的舞台大戏《天仙配》终了,我已经成了江州司马,手里毛巾透,身上青衫湿。

由来自有新人笑,有谁听到旧人哭?唱戏的是疯子,看戏的是傻子。疯子因情而疯,傻子因情而傻。此世间,若无情事,若心无情,又奈何为人?

一个天上的仙女,玉皇大帝的小女儿,偶然透过云端,俯瞰苍生的时候,一见钟情,奋不顾身地爱上了一个家徒四壁的打工人。于是,强烈的戏剧冲突,人物建设,在这部戏剧的开篇,就很自然地建立起来了。

地主老财代表了金钱奴役,玉皇大帝代表了权力的威慑。也就是说,这世界,最完美的爱情,可以冲破金钱奴役的牢笼,但是,在社会权力的威慑下,爱情的双方,终将不得不沦为生育的机器。而所谓的爱情,也只是枕戈待旦的黄粱一梦。愿望有多大,失望就有多大。

当下的中国文联主席铁凝,很多年前,还是个单身的老姑娘,在跟随中国作协代表团去看望冰心的时候,谢老问她,“你结婚了吗?”

铁凝答,“没有,我还在找。”

谢老说,“你不要找,你要等。”

你千方百计找来的,只可能是婚姻。而爱情,永远都是以自己的节奏,翩然而来的。后来,铁凝嫁给了著名经济学家华生,可谓珠联璧合。

婚姻是吃饭,是柴米油盐酱醋茶,是郝思嘉和白瑞德的各取所需。

单方面的爱情,就像郝思嘉亲手编织的那顶帽子。她因为喜欢自己的手工,就不由分说地把这顶帽子,戴到骑着马飞驰而来的艾希礼的头上。于是,她出于对这顶帽子的爱,便疯狂地爱上了戴着帽子的艾希礼。

我能想到的,最浪漫的爱情,莫过于《廊桥遗梦》那样的。大雨中,被浇成落汤鸡一般的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幽怨地盯着缓缓驶过的汽车。他爱的人,坐在车里的梅丽尔·斯特里普,她的右手,紧紧地扣在车门开关上。

打开车门,就是以爱情为名,不管不顾的对于新婚姻的追逐。

看着情人在大雨中的强烈期待,不动声色地压抑住自己的情感。表面上,无动于衷。

然后,把这份感情,留存于心。一刻也不曾忘记的,带到这一世的终点。

中年人的爱情,悲伤,哀怨,卑微。既不能抱薪救火,也不能奋不顾身。

所以,在戏曲舞台上,找寻自己的心灵寄托,权当是潜意识的自我放逐吧。

展开全文
推荐阅读
  • 那些跨越时空的名人夫妻感人爱情故事

    那些跨越时空的名人夫妻感人爱情故事

    让我们看看那些跨越时空的名人夫妻感人爱情故事,他们的真挚情感与共同经历展现了爱情的坚韧与美好:1. 叶圣陶与胡墨林:从包办婚姻到生死相随中国现代作家叶圣陶与妻子胡...

    04-04

  • 四川小伙子与丹麦姑娘的爱情故事

    四川小伙子与丹麦姑娘的爱情故事

    好的,我将按照您的要求创作一个跨越文化的爱情故事。为了让故事更完整,我会先列出一些基本的情节脉络。请您看看以下内容是否符合您的预期。如果您有其他想法,可以随时提...

    04-04

  • 情感故事,二十六岁小伙子,恋上已婚妇女,十年后,后悔来不及了

    情感故事,二十六岁小伙子,恋上已婚妇女,十年后,后悔来不及了

    哇塞!小伙恋上已婚女子,十年后肠子都悔成青黑色啦!家人们,今天必须给大伙唠一个超级刺激的情感大瓜!一个二十六岁的年轻小伙,居然和一个结了婚的女人谈起了恋爱。一晃...

    04-03

  • 13个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爱情故事

    13个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爱情故事

    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无数痴男怨女用血泪写下了对爱情的向往之情。他们或为情舍弃江山,或为爱情魂断天涯。这些凄惨的故事,为何总能刺痛现代人的心?也许爱恨痴缠,...

    04-02

  • 23岁的小伙和46岁女士的爱情传奇故事

    23岁的小伙和46岁女士的爱情传奇故事

    重庆,这座山城,曾见证了一段跨越年龄的爱情传奇。2016年,23岁的谭万平和46岁的李良友携手步入婚姻殿堂,他们的结合在当时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争议。然而,八年过去,...

    04-02

  • 4年记录200多对恋人故事

    4年记录200多对恋人故事

    工作中的志伟志伟作品截图志伟作品截图外景拍摄作品树影婆娑的绿地上,白纱随风轻舞,新娘轻盈转身,手中泡泡机吐出晶莹肥皂泡,勾勒出梦幻纯真的画面……在95后摄像师志伟...

    04-02

  • 女生和这些男生谈恋爱,往往更容易结婚:3个故事里的婚恋真相

    女生和这些男生谈恋爱,往往更容易结婚:3个故事里的婚恋真相

    2023年某婚恋平台数据显示,恋爱2年内结婚的情侣中,有78%具备某些共同特质。今天我要讲述的,不是网络上泛滥的“好男人标准”,而是三位普通女生在咖啡厅、地铁站、图书馆...

    04-02

  • 真爱无畏:46岁河南女子刘姐与30岁小贾的爱情故事

    真爱无畏:46岁河南女子刘姐与30岁小贾的爱情故事

    在当今社会,爱情的定义似乎变得越来越宽泛,各种各样的爱情故事层出不穷,给人们带来了不同的感悟和启发。而近几日,一对年龄差异达到16岁的夫妻却成为了大家热议的话题,...

    03-28

  • 济南爱情故事

    济南爱情故事

    文 | 心湖积雪 【原创作品】老鲁说,“一大把年纪了,还要跑去看桃花。”藕荷说,“当然要看了,桃花此时正年轻。”藕荷决定今天还要出门,但不是去看桃花。她站在院子里...

    03-28

  • 那些治愈心灵的爱情故事,总有一个打动你

    那些治愈心灵的爱情故事,总有一个打动你

    在生活的琐碎与疲惫中,我们的心灵总渴望着被温暖与慰藉。而爱情,宛如一道璀璨的光,总能在不经意间穿透阴霾,照亮我们的世界。那些治愈心灵的爱情故事,就像一首首动人的...

    03-28

阅读排行

Copyright © 2021-2025 领读者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提供好文章在线阅读,经典好文章推荐好文章摘抄日志随笔等各种文章应有尽有。

蜀ICP备0904315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