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旷世情缘
人总会经历这样一个时期,周围的一切都仿佛失去了声音,淡化成了背景,只能听见眼前这个人的声音,只能看见意中人的风采。
两个爱读书的人走到一起,谈情说爱也与别人不同。他们没有什么花前月下,只有严谨的学术探讨。初时,两个人就互相推介好书。阿季给钱锺书介绍了一本Outwitting Our Nerves,钱锺书给阿季介绍了一本Time and Free Will,并分享各自的读书心得。两个人通信频繁。
随着感情的升温,钱锺书写给阿季的信越来越多,他有太多话想和阿季说,后来几乎是一天一封,无论大事小情都想和阿季说一说。钱锺书说:“我的志气不大,只想奉献一生,做做学问。”阿季听了深以为然,这个志向不大,却也不小了。两个人喜欢去人少的地方散步,他们去过气象台爬石阶,那里人不多,可以聊一会儿最近看的书。相处久了,他们才有点情侣的样子。
“桃夭李粲逞娉婷,拥立苍官似列屏。花罅蜂喧方引睡,松颠鹊语忽喷醒。童心欲竞湖波活,衰鬓难随野草青。共试中年腰脚在,更穷胜赏上山亭。”这首诗是钱锺书在两个人外出同游时所作,描写了游玩所见的美景,并表达要珍惜当下、珍惜这段两个人同游的好时光。
阿季在清华借读的日子过得飞快,虽然功课很多,但是却很开心。1932年7月,阿季在清华大学完成大四的学业,顺利结业。
大学的学业完成后,钱锺书劝阿季留校补习两个月,这样就可以继续考清华大学的研究院。这时的钱锺书希望两个人能先订婚,但是阿季却不想这么早结婚,而且她认为考清华的研究生不是两个月的事情,毕竟要把清华本科四年的文学课都补上,只能补完再考,所以没有答应钱锺书。
阿季要回苏州了,钱锺书十分不舍得。颐和园西边有一座玉泉山,阿季离开北京之前和钱锺书一起去过。“欲息人天籁,都沉车马音。风铃呶忽语,午塔闲无阴。久坐槛生暖,忘言意转深。明朝即长路,惜取此时心。”从钱锺书这首诗中,可以看到他们在一起时是闲适愉悦的,让人体会到他在临别之际对阿季的不舍和祝福。
阿季回到苏州之后,一位上海的亲戚为她找了一份小学教员的工作,每个月能拿120元的薪水,这在当地被称为“金饭碗”,人人羡慕。对于自己的第一份工作,阿季记忆深刻,多年之后她还能记得学校的校歌,因为每天老师都要带着学生一起唱。阿季认真执教,虚心向同事学习,拿到薪水后,还捐过水灾救济金。
不久,阿季因为注射疫苗而引发荨麻疹,浑身上下长满了风疹块,脸上眼睛和嘴唇都肿了。正好放假回苏州,父亲母亲看到了立刻心疼得很,让她赶快把工作交给别人,然后回家养着。病来得快,养好却很慢,幸好有钱锺书的信,才让病中的日子不那么难熬。阿季病好了,一家人也终于放下心来。
年少的时候,喜欢上一个人,就要敢于去争取,才不给自己留下遗憾。钱锺书与杨绛在最美好的年华相遇,这是一生相伴的完美起点。虽然当时他们并没有互诉爱慕之心,却已心有灵犀,自此常有鸿雁传书、黄昏漫步,止乎于礼。
阿季在钱锺书的书信攻略下,终于鼓起勇气把自己和钱锺书的事情跟父母说了,并叫钱锺书来见见父母。1933年,钱锺书在寒假时来苏州拜访。第一次见未来岳父,他对岳父的印象是“望之俨然,接之也温”,意思是说远望着觉得特别庄重,接近了便感觉待人温和。
阿季的父亲见过钱锺书后,只说了一句:“人是高明的。”杨家的几个女婿都是高学历,还有留过洋的,不是在大学当教授,就是在政府部门当官,而钱锺书却是一个前途渺茫的学生,且家世一般。阿季心里明白父亲没有出口的担忧,钱锺书只是有才,女儿一辈子的托付,他不能不慎重,所以没有说太多。
毛头小子钱锺书在得知阿季父亲的评语“人是高明的”之后,觉得事不宜迟,立刻回家和自己父亲商量向杨家提亲的事情,连媒人都找好了。杨父突然接到钱氏父子的正式提亲,还以为是阿季自己和钱锺书商量好的呢,也就尊重女儿的选择了。两个自由恋爱的人,最后还是依据“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老规矩订婚了。
1933年夏天,钱锺书的父亲带着儿子亲自上门求亲,随后就在苏州办了订婚仪式,两个人的关系终于确定了下来。钱锺书的父亲钱基博先生之前并没有见过阿季,但是在两个人通信期间就已经知道了,而且还看过阿季写给钱锺书的信,正巧那封信上写的是:“现在吾两人快活无用,须两家父母兄弟皆大欢喜,吾两人之快乐乃彻始彻终不受障碍。”自此,钱父对阿季的印象很好。
不同于毛头小子钱锺书外露的喜笑开怀,阿季对于两个人的订婚还有点茫然,后来提起的时候笑说:“茫然不记得‘婚’是怎么‘订’的,只知道从此我就是默存的‘未婚妻’了。”
好事多磨,订婚之后两个人都很高兴,但是却不能朝夕相处。
学业方面,钱锺书想报考中英庚款公费留学生考试,因要求报考者有两年工作经验,于是便去应聘上海光华大学的外文系讲师之职。上海光华大学就是后来的华东师范大学,钱锺书入职当英语讲师的时候,其父钱老先生也在同一所学校任教,父子同校一时之间传为佳话。
阿季想去清华大学的外国语言文学部读研究生,因此终日苦读。钱锺书也一直在不遗余力地督促阿季学习,作为前辈,他还指导她学习外文系的课程。学习和考试对于阿季来说都不是难事,从小她就很擅长。终于如愿考上,总算是皆大欢喜。
只是可惜的是,两个人刚刚订婚,就要分离了。一个在南,一个在北,短暂的分离将是一个考验,也会酝酿出更醇厚的感情,两个人一起体会那份相思之情,一起期待着那美好的重逢,也会更加珍惜彼此。从大才子的情诗中,可以看到旧时光里的浪漫,感受到他对阿季的思念之情。
“缠绵悱恻好文章,粉恋香凄足断肠。答报情痴无别物,辛酸一把泪千行。依穰小妹剧关心,髫瓣多情一往深。别后经时无只字,居然惜墨抵兼金。良宵苦被睡相谩,猎猎风声测测寒。如此星辰如此月,与谁指点与谁看?困人节气奈何天,泥煞衾函梦不圆。苦两泼寒宵似水,百虫声里怯孤眠。”
这首《壬申年秋杪杂诗》,后来被刊登到《国风》上,很受推崇。作为文人,钱锺书用他自己的方式表达爱慕之情。那万缕情思,在笔尖辗转,化作了美丽的情诗。打动人心的情诗,必然是灌注了真情实感的;流传久远的情诗,必然是文学造诣极高的。
2 岁月如歌
1933年,阿季再次走进清华大学的校门,从借读生到研究生,阿季内心无比的高兴。
女生宿舍楼是新盖的,研究生住单间,阿季在三楼挑了一间朝向西北的屋子,推开窗子就可以看到西山的青山绿草,景色很美。阿季喜欢大自然的美景,但是很可惜,她太不了解北方的冬天了。入冬后,狂风肆虐,黄沙漫天,钻过窗棂的缝隙,弄得屋子里处处都是土。美景没见到,灰土倒是不少。阿季被吓得跑到隔壁赵萝蕤的屋子里,两人做伴才好一点。
清华大学创始于1911年,研究院更是举国闻名,这里名师云集,教育水平极高。阿季进入研究生院时,王文显先生是外文系教授兼系主任。阿季选修了梁宗岱先生的“法国文学”、翟孟生先生的“欧洲文学史”、吴宓先生的“中西诗比较”、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和吴可读先生的“英国小说”,学习非常认真。在研究院的同学,大都是外文系本科毕业考进来的,还有一些更优秀的是保送进来的,而阿季在本科的时候却是学政治的,因此总担心跟不上大家,便加倍努力学习。
王文显先生曾在英国学习多年,受到英国教育的影响,不仅对英文的掌握融会贯通,对西洋戏剧更有着深刻的研究,他的教育和指导对杨绛后来的戏剧创作有深刻的影响。“他讲的英文太好了,不但纯熟流利,而且出言文雅,音色也好!”这是上过王老师课的同学们都公认的评价,大家都爱听他讲英国文学。
梁宗岱先生的大名在文人中广为流传,他精通英语、法语、德语和意大利语,世界文学史上的很多著作都是在他的带动下翻译出来的,莎士比亚、里尔克、歌德、瓦雷里等世界文学大师能够得到国人到推崇,也有他的译介之功。
梁宗岱先生教“法国文学”时,去上课的约有30名学生。第一堂课梁先生就考听写,想看一下大家的水平。梁先生看完大家的卷子,喊了一声“杨季康”,把阿季吓了一大跳,原来阿季的卷子得了满分。梁先生问她的法文是在哪里学的,听到是自学的之后,梁先生更高兴了,因为他也是自学的。梁先生很欣赏阿季,上课的时候,常常叫阿季起来回答问题,即使别人答不上来,阿季也总能答出来。阿季对于语言很有灵性,给梁先生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多年后再相见,梁先生还称赞阿季是“班上最好的学生” 。
吴宓先生学贯中西,他的“中西诗比较”课程非常精彩,忏情诗、落花诗和空轩诗都很有深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吴先生对阿季很满意,一次看过她的作业后,对她说,不用每次课都来听,但是要保证每周交上两篇诗。阿季得到了老师的认可,非常高兴,但是仍旧次次不落地去听课。
吴宓先生性格率真,阿季就说,吴先生“老实得可怜”。曾有一次,在吴先生刚刚出版了《诗集》不久,有一位同学调皮地拿着吴先生的诗来套话,聊诗的创作由来种种,偏偏吴先生傻乎乎地都说出来了,就连自己意中人的小名都被套了出来。吴先生发现暴露了也不生气,伸伸舌头、耸耸肩,丝毫不介意自己的事情被大家当成茶余饭后的谈资,这大概就是学者的“傻”气吧。
吴宓先生在讲“翻译术”的时候,非常重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在日常学习中经常考查学生们的实际翻译能力,这也为将来杨绛能够从事翻译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吴宓先生过去曾教过钱锺书,钱锺书毕业之后有什么问题,还会找这位老师解惑。如果从吴老师这边论起,阿季算是钱锺书的师妹,借着“师兄妹”和“未婚夫妻”的便利,阿季经常帮钱锺书带信或者条子给吴老师。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课上,每个学生的作业就是写散文,如果看到好的作业,他就会让作者当众朗读,共同分享和交流。阿季没有当众朗读过,但是曾有一篇文章被朱先生投给出版社发表了。那篇文章名为《收脚印》,朱先生看过后就对阿季说:“这篇文章可以发表,我给你拿去投稿。”但是阿季盼了几个月也没有消息,就忘到脑后了。没想到,文章刊登在《大公报·文艺副刊》上,阿季收到了5元钱稿费,她高兴得要上天了。有了钱,阿季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母亲,她花4元钱买了红毛线,给母亲织了一条围巾,又买了一罐咖啡糖,包在一起邮回家了。
《收脚印》是阿季的处女作,以较为成熟的笔触表现出对社会生活的感触,意蕴深厚。后来收录在1994年出版的《杨绛散文》中。杨绛还在附记中写了文章的创作始末。
叶公超先生是钱锺书的老师,阿季没有选叶先生的课,但是也得过他的教导。起因是叶先生听说自己的书呆子学生钱锺书有未婚妻了,并且还在学院里读研究生,于是非常好奇,想见一见,就让自己的学生赵萝蕤把她叫来。赵萝蕤是钱锺书同学,和阿季也是认识的。阿季听闻叶先生想要见一见自己,非常忐忑,等见到叶先生才发现是自己多虑了。
叶先生和阿季聊了一会儿,发现阿季英文不错,就随手拿出一篇文章让她回去试着翻译一下。文章题目是《共产主义是不可避免的吗?》,属于政论方面的题材,阿季不擅长,但是通过翻词典也都完成了。当她把翻译好的稿子拿给叶先生的时候,得到了先生的赞扬。原以为这件事情就过去了,没想到还有后话。叶先生是真的觉得这篇稿子翻译得非常好,于是把稿子拿到《新月》刊物上发表了,在当时来说的确是一件好事,但在“文革”时期却险些给她带来困扰。
1934年,阿季选了温德(Robert Winter)先生的“法国文学”课。兴趣是最好的学习动力,阿季对法国文学的兴趣与日俱增,她在课余时间就去清华图书馆找书,找到很多法国文学作品,一本一本地认真品读。阿季曾说,在很多学校念过书,最爱的是清华大学,而在清华,最爱的是图书馆。作为图书馆的常客,阿季还专门写过一篇《我爱清华图书馆》,字里行间都透着一股对图书馆的喜爱劲儿,像是恨不得住在那里。她把看书比作“串门儿”,到图书馆看书就好像随便出入千家万户,其中乐趣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
一学期过去了,阿季因成绩优异获得了30元的奖学金,交上10元学费后,还有20元可作生活费,她可以自给自足了。能为家里减轻负担,阿季十分高兴,自此之后的每个学期,阿季都通过努力得到了奖学金。
青葱岁月,与世无争,一心只读圣贤之书。在清华的日子,阿季如鱼得水,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人的一生,也只有在学校的日子里,才是最快活的。
3 佳偶天成
民国时期,有太多才子佳人的故事,就像徐志摩与陆小曼、胡适与江冬秀等,多少爱恨纠葛,让时人津津乐道。而钱锺书与杨绛,没有那么多风花雪月,有的只是相濡以沫、夫唱妇随,可恰恰是这种平淡又不平凡的生活,让世界为之动容。无数人羡慕这对学者伉俪,赞一声佳偶天成,叹一声再难见。
1935年,钱锺书在光华大学工作满两年,可以参加出国留学的考试了。因为是公费留学,机会难得,报考人数达将近300人,最后只有24人录取。在这24名幸运儿中,就有钱锺书。他是这一批留学生中唯一专攻英国文学的,考了87.95分,分数高出其他人一大截,还得到了主考官——中英庚款董事会董事长朱家骅的赏识。据说,有考生听说钱锺书要报考英国文学专业,就放弃了,可见钱锺书在文学界已经颇有才名。
钱锺书要出国留学,舍不得离开阿季,自然就希望和阿季结婚,一起去英国留学。阿季曾经放弃过一次留学的机会,当这个机会摆在眼前的时候,她却是犹豫的。这一次她可以选择学习自己喜欢的文学专业,但一想到要离开家,她心有不舍。她的父母亲知道后,表示支持女儿去留学。
阿季在清华大学还有一年的学业,为了能够和钱锺书在一起,她决定念完这学期就办休学,自费留学。放弃学业,远离亲人,义无反顾地陪另一个人走,这需要很大的勇气,只因为爱。
阿季这学期有两门课需考试,一门是温德先生的“纪德研究”,另一门是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和两位老师谈过后,温德先生就让她写一篇《读纪德心得》,朱先生让她写一篇小说。阿季先写了一篇《璐璐,不用愁!》,取材于女学生的故事。阿季文笔朴实,但是人物刻画却入木三分,故事读罢让人唏嘘不已。小说中的璐璐是一个正值青春的女大学生,对爱情有着美好的憧憬。璐璐遇到了两个让她心动的男孩,一个是小王,家境好、脾气好,但是却个子不高、长相一般;另一个是汤宓,家境不好、脾气不好,却非常英俊。阿季将璐璐在两个男孩子之间的犹豫刻画得非常细腻。
璐璐面对两个男孩子的追求,内心很愉悦,但是又有点举棋不定,矜持着左右为难。这几乎是每个妙龄女子都会遇到的选择问题,也是人生大事。选择一个人,几乎等同于选择一种生活。选择小王,那么生活中就不用发愁钱的问题了,可是她真的喜欢汤帅哥。“璐璐最爱他的眼睛,会说话;也最怕他的眼睛,能发出冷刺来直刺到她到心上。”杨绛把璐璐给写活了,读者仿佛能看到一个妙龄少女正为爱发愁。
璐璐的家境还不错,父亲做个小官,母亲是典型的官太太。母亲希望她嫁给小王,衣食无忧,而父亲比较开明,对她说要从心而选。璐璐在母亲的劝说下,决定选择小王。就在璐璐拒绝了汤宓之后,却发现小王和他的表妹准备订婚了。原来,在她内心百般纠结的时候,小王决定放弃了,毕竟爱情是不会一直在原地等着的。璐璐如坠冰窟。
璐璐只是一个年轻的女孩子,遇到的只是很多人会遇到的问题,选择没有什么对错。故事的结局是她拿到了免费留学美国的名额。有人说璐璐这个角色有作者的影子,因为阿季也面临过费孝通和钱锺书两个人的追求。其实无论是或者不是,都不重要,文学作品是反映现实的,但毕竟不是现实。
这篇文章得到了朱自清先生很高的评价,还帮她投到《大公报·文艺副刊》并公开发表了。后来,林徽因整编《大公报丛刊小说选》的时候,收录了这篇文章,将题目精简为《璐璐》。那时候阿季都到国外了,15元稿费寄到家里,姐妹们就替阿季帮爸爸买了一套新衣服。
《读纪德心得》需要用英文写作,是阿季回家后写的,需要邮给温德先生。可惜的是,钱锺书帮她寄信的时候竟然写错了收件人,温德先生没有收到,阿季自然就没得到学分。
阿季回家的时候,走得很急,没有时间写信通知家里,急匆匆地就上车出发了。这一年已经有轮渡过江,不需舟车换转,阿季上车后可直达苏州。阿季大约是在正午到达苏州,等待托运的箱子、铺盖后,于下午三点多钟到家。
这一天,父亲正在家中午睡,恍惚间感觉好像是阿季回来了,张开眼,又听了听,没什么动静。父亲起身问堂屋中的母亲:“阿季呢?”母亲奇怪地说:“哪来的阿季?”父亲接着问:“她不是回来了么?”母亲笑着说:“这会儿怎么会回来?”父亲只好回内室继续睡午觉,想着阿季却睡不着了。
阿季取了行李,飞奔回家,还没进门就开始叫人。父亲听到声音,起床就说:“可不是回来了吗!”父女俩真真是心有灵犀呀。父亲和阿季说了刚才的事情,还说:“曾母啮指,曾子心痛,我现在相信了。”也许这就是第六感吧。
这次回家,也许因为待嫁,阿季十分黏父亲。她感觉到父亲在日渐衰老,父亲在此前的一次开庭时突然失声,虽然短暂的几天就调养好了,但是大家都不放心他的身体。
开始准备婚礼和留学的事情了,为了赶在出国之前结婚,两家商量把婚期定在夏天。
按照习俗,结婚前两天,要摆“小姐宴”,也有称“离娘饭”的,待嫁女的姐妹、女亲戚、女朋友等一起来给她送别,这是离别宴席,父母亲都参加。到了这一天,姐妹们都忙着帮忙招呼来的亲戚、朋友,父母在里屋没有出来,大家都说说笑笑的,但是又透着一点伤感,毕竟是出嫁,伤感是难免的。做姑娘的日子就要结束了,阿季的内心满怀期待又带着一丝酸楚,想到以后就要嫁去钱家,离开最爱的爸爸妈妈,十分不舍。
杨绛与钱锺书的婚礼仪式分两场:杨家新式,钱家旧式。
1935年7月13日(阴历六月十三日),苏州庙堂巷杨家张灯结彩,举行婚礼。
父亲主婚,请张一鏖先生证婚,七妹妹和孙令衔分别是伴娘、伴郎,后边是一对漂亮的花童,提着花篮跟着新人,旁边还有乐队在演奏《结婚进行曲》。宾朋满座,有摄影师在拍照,一片典雅的音乐声中,新人身着礼服,躬身行礼,交换戒指,在结婚证上盖章。至此,礼成。
杨家的喜宴结束后,两个人立刻动身去无锡七尺场钱家,出国的行李也一起带过去了,钱家那边还有一场旧式婚礼在等着他们。
钱锺书带着杨绛抵达无锡钱家,爆竹声声迎新人。进门后,钱锺书和杨绛向父母高堂行跪叩之礼。对于跪拜的旧礼,杨绛的父亲是不喜的。杨绛觉得这和鞠躬没有什么区别,都是礼节而已,用什么形式都一样。
钱锺书的父亲非常看重儿媳妇,特意将自己珍藏多年的古董铜猪符送给她。猪是财富和福气的象征,这件礼物的意思是希望他们好好成家立业,过上富足的生活。
拜完长辈,就到祠堂祭祖,再去厨房拜灶神。晚上,家中摆喜酒请客,一直闹到很晚。
阿季和钱锺书从相识、相爱到订婚、成婚,一路走来,他们的生活轨迹终于走到了一处。从这一天开始,阿季成为钱锺书的妻子。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从此不论人生路上有多少艰难险阻,他们将携手同行、比翼双飞。
多年之后,杨绛读到一段文字,念给钱锺书听:“在遇到她之前,我从未想过结婚的事,和她在一起这么多年,从未后悔过娶她做妻子,也从未想过娶别的女人。”这是一位英国传记作家概括的理想婚姻。钱锺书听后,立即说:“我和他一样。”杨绛也笑着应和,说:“我也一样。”
4 远赴英伦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钱锺书和杨绛一起踏上征程,带着对知识的渴求,带着对未来的憧憬,他们离开了祖国家乡。海角天涯,他们将携手同行。
1935年8月13日,杨绛与钱锺书从上海启程,远赴英国。三姐闰康来送行,毕竟是去大洋彼岸,这一别就不知何时才能再见。钱锺书的师友温源宁和邵洵美也来送行,依依惜别。起航的号角声响起,轮船慢慢地驶出港口。
后来,杨绛曾经在文章中写道:“锺书不足25岁,我24岁略欠几天,我们结了婚同到英国牛津求学。我们离家远出,不复在父母庇荫之下,都有点战战兢兢;但两人做伴,可相依为命。”
钱锺书是公费出国留学,根据规定是不能携带家眷的,所以杨绛陪行是自费出国。登上P&O公司的邮轮后,杨绛和另外两个女同学分到一个舱,与钱锺书虽然同船却不同舱。杨绛小时候坐过海船,而钱锺书却是第一次坐,在船上看什么都稀奇,碰到飓风天,他还兴致勃勃地牵着杨绛的手跑到甲板上看。
船至香港,他们吃到港式烧卖、小笼包;船过新加坡,有英国专员接待留学生,他们在那里看到了海陆两栖飞机;还有斯里兰卡的科伦坡,在那里他们参观了印度教的蛇庙,庙里边到处都是大大小小的蛇,阴森可怕,两个人被吓得落荒而逃,出来后又哈哈大笑。两个人像在度蜜月一样,每天都开开心心的,周围的人也都知道他们是新婚。
海上行船,有时风平浪静,有时暴风骤雨。在船上,杨绛第一次看到了海葬,有人将死者投入海中。
有人说,旅行是最能够检验两个人是否适合结婚的。因为在旅行的奔波劳累中,人的本性、缺点会被完全暴露出来。海上的日子是枯燥的,但是钱锺书和杨绛两个人新婚蜜月,并不觉得旅程漫长,反而很开心能够一起吹海风、看日出日落,他们在一起有说不完的话和聊不完的书。这就是他们初次一起旅行的状态,日后也成为他们的婚姻生活相处之道。
当然,他们也第一次经历了吵架,说来也是让人发笑,学者夫妻吵架也是因为知识。那一天两个人在聊天,说起了法文“bon”,杨绛听了钱锺书的读音,就随口笑说他有乡土音,不正宗。本是一句戏言,但是学究钱锺书却坚持认为杨绛的读音才是错误的,于是两个人开始争论起来,谁也不服谁。唇枪舌剑地吵了半天也没有结果,于是他们去找了一个同在船上的法国太太来评断,这位临时的“裁判”认真地听了两人的发音之后,认为杨绛的发音是正确的。
送走了法国太太,两个人都坐下了,谁也没有说话。过了一会儿,不知是谁的肚子叫了一声,原来已经到午餐时间了。他们看着对方笑了起来,对于自己刚才的幼稚行径,他们回过头想想,都觉得很好笑。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口音问题,怎么值得争执半天呢!他们牵起手往餐厅走去,刚才不愉快都烟消云散了。
夫妻之间遇到事情,不要急于去争谁是谁非,否则难免会有口不择言的时候,容易伤了感情,像杨绛夫妻这样就很好,吵过也就过了,他们依旧相亲相爱。包容和理解是婚姻中最重要的,没有完美的人。浪漫爱情的结局是婚姻,而步入婚姻又让激情消退,过好平淡的婚姻,才是守住了爱情,不负婚礼上的白头之约。
轮船在海上航行了三个星期,于1935年9月到达英国。钱家的一位本家亲戚钱临照来接他们,见面就叫杨绛“婶婶”。杨绛一惊,害羞得不敢应。到伦敦之后,两个人没有急奔学校,而是在伦敦小住了一段时间。钱锺书带着杨绛走遍了这座世界闻名的城市。大英博物馆有六百万册的藏书,让两个爱读书之人印象最深。文物收藏馆也让他们惊奇,竟然陈列了那么多中国的宝物,两人不胜唏嘘。
牛津大学位于伦敦西北方,在泰晤士河上游,景色静美。这座古老的学府,是世界一流的大学,是无数学子向往的地方。这里就是钱锺书和杨绛即将学习和生活的地方。
钱锺书将进入埃克赛特学院读文学学士学位。杨绛则需要重新安排,她本意是进不需要住宿的女子学院读文学,谁知名额已经满了。若要入学只能改修历史,因为学历史还有名额。杨绛不同意,决定自选几门文学课程旁听,她要自学西方文学。
钱锺书的学习能力很强,生活能力正相反,平时总是大大咧咧的,连走路都可能在想着自己学术上的事情。有一次在学校里,他走路没有注意脚下,摔了一大跤,半块门牙当场磕掉了,他一路捂着嘴回家,可把杨绛吓坏了。“手绢上全是鲜血,抖开手绢,落下半枚断牙,满口鲜血。我急得不知怎样能把断牙续上……”身在异乡,不比在国内,在清华的时候就算没有亲人在身边照料,也是有很多朋友、同学,如今初到牛津就只能自己想办法了,他们赶快找牙医,拔掉了断牙,又镶嵌了假牙。有了这血的教训,钱锺书出门的时候总算是小心了。
初时,杨绛和钱锺书在校外租了一间房子,起居还算宽敞,窗外就是一座幽静的花园。房子的主人姓金(Mr King),约定每天提供三餐和下午茶。英国人喜欢喝下午茶,有导师和同学邀请杨绛和钱锺书去喝下午茶,这在留学生中算是一种普通的往来,他们也就入乡随俗地一起喝茶。后来,杨绛把下午茶也写到了她的文章中:“先把茶壶温过,每人用满满一茶匙茶叶:你一匙,我一匙,他一匙,也给茶壶一满匙。四人喝茶用五匙茶叶,三人用四匙。开水可一次次加,茶总够浓。”杨绛和钱锺书学会了正宗的英式下午茶,并且十分喜欢。
老金家提供的餐食每天都是牛排、奶酪、沙拉之类的,配菜还总是那老三样,两个人从一开始对西餐的新奇,渐渐地变成食不下咽。钱锺书还把这种感受写到诗中:“嗜膻喜淡颉羹浑,夷味何能辨素荤。”他们开始想念中国菜了,家乡的味道是任何豪华西餐、美味佳肴都无法取代的。
食物不合口味,自然就没什么胃口,钱锺书本来就很瘦,这下子就更瘦了。杨绛看着衣服松松垮垮地挂在身上的爱人,很是心疼,想要换个能做饭的地方住。此时的钱锺书埋头在学业中,杨绛就没有打扰他,她每天查报纸上的租房信息找房子,看了几处都没有相中,有的太远,有的超出预算。终于有一处合眼的房子,在花园路的瑙伦园16号,这里风景不错,离牛津大学也很近。卧室、客厅、厨房、厕所和阳台,一应设备非常齐全,大小也适合两个人居住,有独立的小门进出,这样私密性也好。最让杨绛满意的是,有了炉灶和炊具,总算可以自己做中餐了。
在金家的日子,他们俩等于过的是寄宿生活,不用和柴米油盐打交道,房东还负责打扫房间。而搬家之后,杨绛就要承担更多的家庭事务了,一切都要自己来,她正式成为一名小主妇。对此,她做了一个统筹规划,每天出门回来或者晚上散步的时候,预订鲜奶、面包、水果、鸡蛋、香肠、肉和菜等日用食品,店主会在指定时间送到家里,并记好账,定期结算。杨绛从不拖欠,总是及时结账,赢得店老板的好评。钱锺书曾在《槐聚诗存》中赞美妻子“料量柴米学当家”,说她懂得量入为出,当家当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