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结束后,约了几个文友小聚,席间,不知谁先开的头,以梦话为主题讨论了起来。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很多人好奇自己有没有说梦话,或说了什么梦话。书社的一个95后小伙子说,有个蜗牛睡眠APP,能整夜监测睡眠,还能录下夜里所有的声音,包括梦话,只要打开这个APP,手机里的其他应用的声音都会被隔绝,如同开启飞行模式,直至早上醒来,你关闭这个APP,其间会一直是监测录音状态。
我问,手机要离自己很近吧?他说,他都是放在枕头下面,放床头柜也行,不能离太远。
离这么近,肯定有辐射呀!我的担忧还没说出口,就听到有个声音态度坚决地说:“这不行,父母在,年纪大了,万一夜里有啥事儿,电话打不通怎么行。”
循声望去,说这话的是我市一位颇知名的男作家,顿时心惊不已,传言他心性薄凉,看来不实。一个時刻想着父母,本能地把父母放在首位的人,怎会是凉薄之人。
让我扪心自问,万事愿意把父母放在第一位,并且能做到的又有几人。
我们早已习惯,把父母排在了工作、爱人、孩子,甚至朋友的后面,潜意识地认为,他们是最亲最爱我们的人,是自己人,不管我们怎么做,把他们放在哪儿,如何怠慢忽略,甚至言不由衷或肆无忌惮地伤害,他们都不会跟我们计较,更不会责怪我们,并且会一如既往地爱我们。
细想想,我们终其一生努力,不过是为了自己和家人生活得更好,而事实上,往往打着为了让他们过得好的幌子,要努力工作,要努力赚钱,给他们买大房子,致力于让他们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而忽略了他们最真实的需求。他们可能不是要我们多大权力,也不奢求我们能大富大贵,或许只是想能多多陪陪他们。
这位男作家年近不惑,是真的心性通透,达到了不惑的境界,知道自己想要的生活是什么,传言说他心性薄凉,这就好理解了,应是指他不近人情地拒绝应酬吧。
并非说不把父母放在第一位就十恶不赦,就像书社那个小伙子,刚刚大学毕业,才踏入社会,正是对一切充满好奇与激情的时候,父母尚未年老,没有后顾之忧,可安心放手一搏,考虑的自然比中年的我们要少得多。
家中父母年迈的人,最能体会到,每每三更半夜,突然接到父母的电话会有多惶恐,电话未接通那几秒,就足已在心里编排上百集医疗剧了。
《论语》里说:“父母在,不远游。”那时,交通不便,通讯更不发达,搁到现在,至少要做到,父母在,不关机。
你是否有这样的经历,在异乡街头,看到某处有24小时营业的便利店,或是24小时营业的银行,彷徨不安的心就会突然踏实,有满满的安全感。
对于父母来说,不能陪在身边的儿女,很多时候,可能比异乡还要远。所以,请一定告诉父母,我的手机24小时不关机,有事没事都可以打过来,给他们一颗能随时随地找到我们的定心丸。
(潘光贤摘自《北京青年报》2019年5月2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