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ldquo;笨”是最高级的孝顺
前不久,有位网友在微博上讲述了自己的一段故事。
去年春节,他放假比较晚,大年二十八那天才到家,父母已经买好了年货,准备好了过年的食材。
他到家后,父母俩都很开心,母亲立马跑到房间里端了几个果盘出来。
不仅如此,母亲还特意抓了一把糖果放在他面前,乐呵呵地对他说:“我记得你以前读书的时候特别喜欢吃这个糖。”
他拿起糖一看,虽然糖的包装和自己喜欢的糖差不多,但上面印的字却有点不大相同。
他告诉母亲,她买的是盗版糖,还上网找到正版糖的图片,将两种糖进行对比,告诉母亲它们的区别。
他说完这些话,母亲脸上的笑容消失不见了。
母亲有些难为情地说:“原来你喜欢吃的不是这个糖啊,我不知道糖还有什么盗版。”
看到母亲低落的样子,他顿时就后悔了。
在故事的最后,他留了这样一句话:
ldquo;虽然糖是盗版的,但父母的心意却是纯正的。因为无关紧要的一件事,辜负了父母的一片热情和心意,事后想想,真是太不值得。”
由于年龄、文化水平等各种因素的差异,父母也许没有我们那样的知识储备和判断能力。
因此,他们难免会犯一些我们认为显而易见的错误。
如果那些错误只是一些无足轻重的小问题,我们不妨笨一点,就算看破也不必戳穿。
因为,我们戳中的不只是错误,更是父母关爱我们的那颗心。
我们笨一点,父母关心我们的满足感就会多一点。我们喜欢他们对自己的关心,对父母来说就是最开心的事情。
2.
有一段时间,同事的父母每天给他分享各类文章,他实在不耐烦了,便趁周末放假回了一趟父母家。
他在父母面前发了一通牢骚,并且严声厉色地告诉他们:“我工作很忙,从今天起,你们别再给我发那些乱七八糟的文章。”
发了一通脾气后,他的父母的确没有再转发文章给他,只不过他们换了一种方式,他们把自己看到的那些养生方法用文字的方式发给他。
看到父母发过来的大段文字,他心里一酸。
他的父母都是小学毕业的文化水平,不会复制粘贴,也不会用手机打字,只会手写,而且速度非常慢。
他明白过来,就算自己不在意,父母的关心也永远不会缺席。
从那以后,他就重新让父母给自己转发文章,他总是会装作一副对自己很有用的样子,告诉父母自己会尽量照做,并对他们表示感谢。
我们长大了,父母不能再像小时候那样照顾我们的生活起居,转发养生类的文章也就成为了他们为数不多的向我们表达关心的方式之一。
他们的这种关怀也许有些笨拙,但却依然很温暖。
笨一点,就算我们不相信文章里写的那些东西,也要相信父母对自己的一片真心与温情。
3.
网上曾经有一个很感人的小短片。
父子俩坐在门口的木椅上,突然飞来一只麻雀,落在了一旁的灌丛上,父亲问儿子:“那是什么?”
坐在一旁看报的儿子抬起头瞥了一眼,回答道:“一只麻雀。”
父亲木讷地点了点头。
过了一会儿,父亲又问:“那是什么?”
儿子有些不耐烦地回答:“爸,我刚才告诉你了,那是一只麻雀。”
这时,麻雀从灌丛上飞到了不远处的地面上,木讷的父亲看着那只麻雀,又问了一遍:“那是什么?”
儿子有些气愤地放下报纸,说道:“爸,那是一只麻雀,麻雀!!”
父亲缓缓地转过头看着儿子,再问了一遍那个问题。
儿子彻底没了耐心,生气地喊道:“为什么你这个样子?我告诉你很多次了,那是麻雀!你没听进去吗?”
这时,父亲走进房子里,拿出了一本日记本。
他把日记本翻开递给儿子,那一页纸上写着:
今天,我和不久前刚满3岁的小儿子一起坐在公园,看见一只麻雀停在面前,儿子问了我21次“那是什么”,而我也回答了21次“那是一只麻雀”。
我一直抱着他,他一遍又一遍地问我同样的问题,但我却对这位天真无邪且闪着好奇表情的小男孩一点也不生气。
读完这篇日记后,儿子终于意识到,父亲曾经对年幼的自己充满了耐心,而如今自己却嫌弃起年迈的父亲。
他非常愧疚地抱了抱父亲,并亲了他一下。
父母渐渐老去,他们的接受能力在不断下降,所以他们在学新东西的时候,总是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就像我们小时候那样。
天下的父母,都希望能尽自己最大的力量让孩子变得越来越聪明,让孩子在未来能够成材,过上舒适的生活。
他们不顾一切地帮助我们,是希望我们有能力独当一面,有实力做更多选择,而不是与他们的距离越来越远。
他们拼尽全力地培育我们,是希望我们能够在与别人竞争的时候更加优胜,而不是在他们面前展现自己的优越。
在父母面前适当地笨一点,给他们更多一些关怀和包容;在父母面前适时地傻一点,给他们一份更加真诚和温暖的态度。
无论何时,都别让你的“聪明”伤害了父母,这才是作为子女应有的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