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不是问题!历史上七位“高龄”成功人士的励志故事

发布者:莲塘纳凉 2025-3-18 13:00

姜太公:大器晚成的传奇

姜太公,堪称中国历史上大器晚成的典范。他出生时,家道已然中落,年轻时曾做过屠夫,宰牛卖肉,也开过酒店卖酒。然而,这些平凡的职业并未掩盖他的才华。直到70岁,姜太公依然默默无闻,直到他遇见了周文王。从此,他的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姜太公辅佐文王,兴邦立国,后来又帮助文王的儿子武王姬发,一举灭掉了商朝,成就了千古伟业。

百里奚:从贫寒到相国的逆袭

百里奚的成功之路充满了曲折与传奇。他出身贫寒,30多岁时仍一事无成。在妻子杜氏的鼓励下,他决定远游列国,寻求仕途。临别前,杜氏杀掉了家中唯一的老母鸡为他饯行,百里奚含泪踏上征程。多年后,他成为秦国的相国,却一度忘记了妻儿。直到有一天,杜氏以乐工的身份进入相府,唱起一首悲凉的歌,百里奚才认出她,夫妻二人终于团聚。百里奚的故事,正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真实写照。

重耳:流亡十九年终成霸业

重耳,晋献公之子,因父亲立幼子为嗣,被迫流亡国外19年。他先后投奔齐、曹、楚、秦等国,尝尽了人间的酸甜苦辣。有的国君对他礼遇有加,有的则冷眼相待。最终,在秦国的帮助下,重耳回国继位,成为晋文公。那一年,他已经62岁。重耳凭借坚韧不拔的毅力,最终跻身春秋五霸之列,成就了一段传奇。

黄忠:老当益壮的三国名将

黄忠在三国中成名较晚,但他的战绩却令人叹服。64岁时,他跟随刘备入川,征战益州,表现英勇,屡建奇功。72岁时,黄忠一战斩杀魏国名将夏侯渊,声名大震。此后,他被封为征西将军,成为蜀汉的重要支柱。黄忠的故事,正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生动诠释。

苏洵:二十七岁方觉醒的文学大家

苏洵年轻时曾浑浑噩噩地度日,直到27岁才幡然醒悟,开始发奋读书。他苦读六七年,发誓在学问未成之前不写文章。后来,他带着儿子苏轼、苏辙进京,拜见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对他的文章大为赞赏,并向朝廷推荐。苏洵因此名震一时,52岁时被任命为秘书省校书郎。他的经历告诉我们,只要肯努力,任何时候都不算晚。

吴承恩:晚年完成《西游记》的文学巨匠

吴承恩大约40岁才补得一个岁贡生,但未能获得官职。六年后,他因母老家贫,出任浙江长兴县丞,却因受人诬告而辞官归乡。50岁左右,他开始创作《西游记》,后因故中断多年。直到晚年辞官回乡,他才得以完成这部传世巨著。那时,他已近80岁。吴承恩的经历,正是“厚积薄发”的生动写照。

齐白石:从木匠到画坛巨匠

齐白石出身贫寒,12岁学木匠,15岁学雕花木工,27岁才开始正式学画。40岁后,他离乡出游,五出五归,积累了丰富的人生阅历。57岁时,他定居北京,靠卖画为生。尽管起初无人问津,但他决心变法,终于在65岁时被聘为国立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教授,从此名扬四海。齐白石的故事,展现了“大器晚成”的无限可能。

这些故事不仅展现了历史人物的传奇经历,更传递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无论起点如何,只要坚持不懈,终能成就非凡。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的文章增色,吸引更多读者的关注与共鸣!

推荐阅读
阅读排行

Copyright © 2021-2025 领读者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提供好文章在线阅读,经典好文章推荐好文章摘抄日志随笔等各种文章应有尽有。

蜀ICP备0904315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