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端新闻记者 李志远 实习生 张健恺
“我的家庭不算破落,怎奈中逢变故,母亲罹患癌症。”
“母亲抗癌四年,终是与世长辞,年41岁。”
“母亲去世后,父亲夜以继日打工,加上学校、村委补贴帮助,终是还上部分债务。但到今日,只是堪堪维持生计。”
如此言辞恳切、文采飞扬的文字,出自漯河市临颍县一名青年——赵玉浩。
作为2024年高考生,赵玉浩以总分611分、文科省排名1163的成绩报考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颍川多才俊。
然而,这位青年才俊,却是苦水里泡大的。
赵玉浩在外做家教补贴家用
母亲的离去,幸福之家骤然崩塌
在漯河市临颍县,赵玉浩原本拥有一个幸福温馨的家。
变故发生在五年前。
那年,是2019年。
那年,赵玉浩读初二。
也是那年,赵玉浩的母亲被确诊为脑肿瘤晚期。
为了不影响他和妹妹,父母经过商议决定暂时隐瞒病情。
当时县里的医生已经告知家里母亲的情况不容乐观,寿命可能不足一年,但由于赵玉浩与妹妹年龄太小,害怕孩子们一时间接受不了这个打击,赵玉浩的父亲边打工边带着母亲各处去看病。
但母亲日渐下滑的身体状态还是被赵玉浩发现了端倪。
“母亲支支吾吾地告诉我是脑肿瘤晚期,现在正在化疗中。”在一次只有他和母亲的场合,赵玉浩问出了心中的疑问。
赵玉浩记得,那时的母亲总是一副轻松的模样,化疗过后还跟他和妹妹有说有笑。
然而,第一次化疗后,母亲的头发就在一点点地掉落,最开始母亲还留着短发,但后来随着化疗的次数增加,头发已经一抓掉一把,她自己便把头发全部剪掉了。
最让赵玉浩印象深刻的是母亲异常浮肿的脸,没有一点弹性的皮肤,还有因长期化疗、扎针而发黑的手背,上面遍布着针眼,“即使是挂留置针也要扎很多,整个左手背扎过来一遍后再扎右手背。”
“在母亲病情好转的时候,她还跟我爸商量要不要让她出去找些活干,但她的身体根本不能支撑她做任何工作。”在赵玉浩心里,母亲是一个要强的人,但化疗就是个慢慢受锤的过程,再坚强的意志也一点点消逝。
“妈妈说她早就不想治了,但她放不下我和妹妹。”赵玉浩又想起母亲在一次化疗前和他说的话,“妈妈说:‘如果只有我自己,我是不会治的。’”
与癌症抗争四年,赵玉浩一家人,败给了病魔。
突然之间,这个曾经幸福的四口之家,七零八落。
扛起长兄责任,稚嫩肩膀负重前行
2024年7月19日,寄宿在苏州亲戚家打暑假工、为大学开销做准备的赵玉浩,向顶端新闻写下了一封《助学申请书》。
顶端新闻记者了解到,自2019年初至2022年末,四年期间,为给母亲寻医问药,赵玉浩家早已掏空了家底。
“家里给母亲治病花了五十万元左右,如今仍负债七八万元。”赵玉浩说。
患病的母亲、正在读书上学的兄妹俩,生活的重担,首先压在了父亲的身上。
“他夜以继日地打工,非常辛苦。”赵玉浩还记得父亲曾念念不忘地跟他提起在家里找到了一个每天挣几百块钱的短工。
“那一个月里,父亲每天早上5点起床,晚上10点多才到家,中午只有半个小时吃饭的时间。”父亲每天忙着工作,赵玉浩便包揽了家里所有家务,负责照顾母亲。
他渐渐学会了做饭,并变着法做一些母亲爱吃的菜。
“刚开始做饭没少被油溅到,疼一下就过去了。”赵玉浩说。
农村的冬天是极冷的,因为有早读网课,赵玉浩需要早上五点半起来把饭做上,然后再回屋上早读。
赵玉浩总是要费力地凿开几厘米厚的冰,然后再用凉水洗漱、做饭。“每次洗漱的时候我都直打哆嗦。”赵玉浩回忆。
他那时觉得,如果日子能这样一直过下去也挺好的。
直到高二上学期末的一次回家后,又一次做完化疗的母亲躺在床上,十分虚弱。
“妈妈看到我回来后,抬了抬指头说好想我呀,然后我就趴在她身边说我也好想她。”赵玉浩紧紧握着妈妈的手,“很怕一放手,就没有妈妈了。”但他不敢哭出声来,因为父亲和妹妹还在外面。
“一想到很快世间再没有这个温暖的人时,你才会从骨子里、从心底里害怕。”赵玉浩说。
他还记得那天下午,天特别特别的阴,班主任突然将他叫了出去说家里有人来接他,他从来没有过这样的镇定,这样的安静。
寒门虽出贵子,但苦难从不值得歌颂
2019年初以来,看着家庭的情况每况愈下,赵玉浩急在心里,一直琢磨着如何通过自己的方式帮助家庭减轻负担。
“上了初三后,我查阅了许多资料,发现我们本地重点高中有奖学金,也有政策资助,可以帮助家里减轻负担。”赵玉浩告诉顶端新闻记者。
为了争取到这个名额,赵玉浩铆足了劲儿在学习上下功夫,经常学习到夜深人静。
最后,他以优异的中招成绩考上了临颍县第一高级中学,并获得了中招考试优异生的奖励性补助。
但随着母亲病情的逐渐恶化,赵玉浩坦言刚开始自己的学习是有受到心境影响的。
“因为我知道母亲患的是绝症,所以那时候心头总有一股绝望悲观的感觉,学习也有所退步。”赵玉浩说。
母亲去世后,赵玉浩更是陷入了低谷。
看到赵玉浩学习状态有所下滑,班主任史晓鹏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并在课余时间找赵玉浩进行沟通交流。
“妈妈在天上肯定不想看到你现在这样颓靡的,你自己要更加坚强努力,用学习改变生活,改变命运。”史晓鹏说。
那次,赵玉浩在史晓鹏面前哭得像个小孩一样。
痛哭后,赵玉浩逐渐从忧虑的困顿中走了出来:“我不是那种可以心安理得享受庇护的性格,与其空想迷茫,不如从学习中找出路。”
努力地与复杂的心绪做抗争,他一边寻找着心态的平衡,一边制定着学习的计划。
据赵玉浩的班主任介绍,高三开始,赵玉浩的学业也开始有所起色,并偶尔能冲到年级前三。
赵玉浩告诉顶端新闻记者,2024年高考分数出炉后,有人建议他报考西南政法大学。
“但西南政法大学在重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在武汉,我不想离家太远,还想多陪陪亲人,而且如果家里有事的话,我也可以常回家帮助家人。”赵玉浩说。
“是我与苦难的抗争,而非苦难本身造就了我。”赵玉浩告诉顶端新闻记者。
【记者手记】冲破束缚的向上力量,有深厚的精神源泉
寒门出贵子的故事,从古至今都是话本故事里最吸人眼球的。
然而,越靠近“寒门”,越接近“贵子”,才越能感受到一股汹涌澎湃的精神力量。
在采访中,赵玉浩说,那时候,在班级里嘈杂的背诵、朗读声中,他会因想起母亲无声地哭泣。
“我觉得别人的读书声刚刚好可以掩盖我的哭声。”赵玉浩说,“我正好坐在角落里,可以悄悄地哭,不会打扰到别人,也不会有人注意到我。”
寒门的贵子,其实也是母亲的一个孩子。
赵玉浩告诉顶端新闻记者,临近高考,他的心里只有一个想法:妈妈一直在天上看着他呢,他要努力考出好成绩。
“梦里的妈妈留着化疗前的长发,一直冲着我笑。”赵玉浩说。
我们看到的,是一位高考611分、文科省排名1163的考生,是一封来自苏州的助学申请书,是一位洋溢着阳光向上力量的青年。
走近他,了解他,我们感受到的是一股深厚的精神力量,更是以他为代表在“苦水”中苦苦煎熬但仍不失凌云之志的众多寒门学子。
他们的精神力量,有根基有血脉,不会因身处困境而懊丧、颓废,而是会竭尽全力、心底无悔。
这些苦难从来不是值得歌颂的,值得歌颂的,是赵玉浩这样勇敢面对人生、明知困难依然挺身而上的决然。
因此,他有力量考取了优质高中、心仪大学;也同样因此,他有力量用如花妙笔写下自己的故事、写下自己的困难。
一棵树向上生长的长度,直接取决于其扎根的深度。对人,也如此。
一起助力励志学子圆梦 !
公益不是一个人做很多,而是每个人都做一点点。“梦想+”大学生助力计划欢迎您一起参与爱心助学,可扫描下方海报中的二维码参与。
励志学子活动申请渠道
顶端新闻“我想@领导”联合阿里巴巴公益发起的“梦想+”大学生助力计划(原名:励志学子追梦计划)今年再启动,旨在为励志、困难学子的“追梦计划”添彩增辉。
该计划重点为刚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逆境准大学生筹集并发放励志奖学金。如果你身边有符合条件的励志学子,或者你自己就是追梦路上的困难学子,欢迎通过顶端新闻“我想@领导”留言申请。
留言方式:
1.打开顶端新闻手机客户端,底部菜单选择“我想@领导”即可进行留言;
2.点击“问政平台”即可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