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上河荷花绽放
六月,是毕业季。对许多孩子来说,六月,也是收获季。高考,中考,都在六月完成并揭晓成绩。
六月下旬,是那些有孩子参加了中考或高考的家长,晒表情的时间。朋友圈、抖音,生活中,我们看到有人欢喜有人愁。欢喜的是那些考得好,心想事成的孩子及家长;愁的是那些考得不理想,接下来不知该怎么办的孩子与他们的父母。
高考,是孩子成长路上重要的一站。考得好,孩子像驶入了快车道,人生从此翻开新的篇章。考得不好,前路好像满是阴霾,看不到方向,人感觉一片迷茫。
每年六月,关于高考的话题,一向是人们关注与闲聊最多的话题。成绩一出来,首先想知道亲人的成绩,然后是想知道其他一些熟识的,也参加了高考的人,成绩如何。成绩好,一家人都狂喜无比;没上线或没达到心理预期,则无比失落,甚至很沮丧。一家人都没了笑容。难过一阵后,自然是想着接下来的路怎么走?复读还是报个民办院校或专科学校?根据孩子意愿,作出选择。孩子平时成绩不是特别差,又比较勤奋的,一般选择复读,期望来年翻身。
以成败论英雄,这是人性,也是一种社会惯性思维。尽管我们知道,任何一种观点都会存在不足,很多思维并不可取。现实中,人们却常陷入其中,习惯如此。论事看人,总摆脱不了这样的惯性思维。
毕业季
身为教师,平时教育孩子时,也喜欢拿这方面的事例,去激励学生。那些平时并不突出,可大考时一鸣惊人的孩子,自然成了教师日常工作中,喜欢引用的案例。平时一般,表现也不如人意的孩子,中考或高考时,像黑马突然窜到了前面,考入了理想中的院校,让人惊叹、羡慕。熟悉的人,自然会把这些孩子的事拿出来说。这是励志故事,鲜活的教育案例,是孩子们身边可学可触的榜样!
同事汉欣,经常说起他小时懵懂无知,到了初中一年级,学习还是一塌糊涂。语数英三科没一门及格的,三科加起来只有一百来分。初二时,成绩在班上仍是末流。进入初三,他突然有了危机意识,特别想学习了。他一改之前那种迷糊状态,像开窍似的,用功学习。不仅白天认真。夜晚自修后,天天到老师宿舍门口蹭灯光看书做题,一直到三更半夜。一年下来,成绩上来了。中考,他成绩闯入全校前几名,成了一匹黑马,引起轰动。学校和老师一直把他作为励志典型,向一批又一批的学弟学妹们宣讲。
网络图
我和汉欣开玩笑说,你们村有这风水,像你这样的怪种常常有。今年高考,他们村有两个孩子都取得了令人惊讶的成绩。一个是女孩,虽然平时成绩不差,但也没人说她很好,她前年便参加了高考,成绩未上二本线。家里让她复读,去年又高考,好像还是没上二本。家里还是让她复读。前晚,成绩出来,她父亲在圈里晒了成绩,表达了内心那种极度的喜悦。我看了,630多分。真是了不起,大逆袭。复读生,很多都会有极大的心理压力。但这个女孩,心态却放开了,再读,分数提升了近两百分。我对他父亲开玩笑说:你孩子这次是用了洪荒之力哟!
还有一个男孩,启蒙教育时,跟过我两年。学前班和一年级都跟着我。印象中,这是一个胖墩墩,话也比较多,生活邋遢的孩子。平时书包里总是乱糟糟的。一双鞋总是穿不好。上学或放学,“踢踏”“踢踏”声一路响过去。成绩自然也是看不得。他的母亲没办法,那时就把他放汪口一个老师家,全托管到小学毕业。今年,他作为一名艺术生复读参加高考。文化分将近500分,综合排名,全省400多名。他的班主任是我以前的同事,说这个孩子是班上“四大魔王”之一。平时,没少让老师头痛。成绩出来,他的母亲一定高兴极了。她一定觉得,一切的付出都值得的。
在汉欣村里,还有一个男孩,去年参加的高考,被录取南昌一所比较好的大学。这男孩,小学跟我读了四年,成绩在班上一直是中等偏下。那时,他学习没有主动性。汉欣说,这男孩读初中时,他父亲中风偏瘫,家庭一下陷入困境。他就变得懂事,肯学习了。第一次中考,考上五中,没去读。复读,考上天佑。我女儿高二、高三与他同班。常说他学习很用功。平时,他除了做题还是做题。
雨中的孩子
说到教育,说到孩子,我们常说,每个人的花期不一样。身为老师,身为父母,要有耐心,静待花开。作为小学老师,当我们遇到一些顽皮的孩子,一些成绩很差的孩子,有时候可不能随意下结论,更不可放弃对孩子的希望。上面说的几个例子,说明了一个道理,学习只有主动,才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若是被动学习,天赋再好,也会掉落下来,泯然众人。
教育孩子,最好最有效的办法,是激发孩子主动求学、积极向上的力量。人,一旦内心里爆发了向上的力量,就能一往无前。人,是万事万物中最大的变数。不到终点,我们都不要轻易判定谁胜谁败。人生的赛道上,一切皆有可能。